位于河南省浚县卫河之上的云溪桥是隋唐大运河上仅存的最为古老的石桥。这座据说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的古石桥,虽历经500多年的风雨变幻,如今依然巍然横跨于运河之上,成为千里运河画卷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春时节,正是百花争奇,万木争荣的季节,沿着斑驳的古城墙,过允淑门,在绿树掩映中,这座造型古朴,雕工精良的古石桥便逐渐清晰地呈现于眼前了。这座全部由条石堆砌的五孔石桥,每天都要承载着数以千计的各式大小车辆。
年过半百的老人们悠闲恬静地坐在桥边,凝望着穿梭往来的人流,似乎在遥想着云溪桥畔当年的繁华:桥上车马颠簸,桥下百舸争流。同样熙攘的人流、车辆,不一样的风景、人文。
云溪桥畔的繁华
云溪桥所横跨的卫河,是南北大运河的要道。自东汉末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沟”通漕运,至上世纪60年代,已有1700多年的漕运史,在我国政治、经济上都曾发挥过巨大的历史作用。
浚县古城因黄河水的泛滥,从汉唐时期南邻黄河,到明洪武三年迁至大伾与浮丘山间,期间几度变迁。留存至今的,便是我们今天所看到“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明代古城格局。与古城几乎同时期兴建的云溪桥,不仅成为明代浚县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运河之上的标志性建筑。
云溪桥的修建将东西两岸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是古城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水陆纵横的交通,带来了当时古城经济的繁荣。云溪桥畔遂成为自明代以来浚县古城最为繁华的地段。
云溪桥畔的顺河街、鱼市街各地商贾云集。顺河街上,留存至今的四山圣会会所、商贾旧居似乎还在述说着此地当年商业的繁荣。
在云溪桥畔有一棵距今五百多年的古槐与这云溪桥这古运河相映成趣,组成了一幅亘古画卷。常言道"千年松,万年柏,比不上老槐树一迷瞪。" 古槐虽已树干中空,却依然枝繁叶茂。树下的菩萨庙、大王庙,承载了数代人的精神信仰。曾经被誉为浚洲八大景之一的"云溪燕语卫水舟"的美景,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骚客,迄今还在为人乐道。
云溪桥与百姓的生活期许
云溪桥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还承接着两岸民众的生活期许。
在百姓心目中,它不仅仅是一座用来通行的桥梁。你看石桥上巧夺天工的精美雕工:雕花石栏杆上翘首的石狮,栏杆四角庄严的华表,桥洞卷额上典雅的花纹,中孔卷额上昂扬的虎头,桥端四角活灵活现的卧姿水兽……无不融入了人性的光辉,智慧的结晶,仿佛给这冰冷的石桥,注入了血液和气息,使之有了生命与活力。
曾经通航时候的卫河水面烟波浩渺。我们可以从上世纪30年代的老照片上看到。卫河养育着两岸儿女,养育着靠卫河而生的船工们。在历史上,卫河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便利,一方面经常泛滥,给人们生活带来灾难。百姓由此而生敬畏之情。为镇住水害,人们在桥端四角雕刻出四只镇河水兽趴蝮(pa fu,龙生九子之一,镇水患,为桥的守护神),又在桥畔修建了代王庙、菩萨庙,以祈求河神能够带来平安。
云溪桥又名廉川桥,是连接东西两岸的要道,与人们的生活是如此息息相关。
在云溪桥畔,原有一通篆刻于明嘉靖年间的《卫河廉川桥碑》,记载了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原有石桥“岁久颓 ,民病涉者十余年矣”,为重修石桥,百姓和官府群策群力,仅用了百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项浩大工程。
文中载:“民有愿助桥役者,听各量其力,不计多寡。百姓闻之,欢声如雷动,千百里相率助役者缰属不绝。不浃旬而财用足,乃鸠石工,募力作,采石陶灰,桥事兴矣。故基以木,今易以石,固本也;上起鲸背,中阔虹腰,利舟也。栏杆边际,防坠也;四柱栏端,华表也。”
因当时的百姓感戴浚县知县魏沣(字廉川)造福于民,故曰“廉川桥”。 如今这通石碑被保存在浮丘山碧霞宫院内。
和别的石桥不同,云溪桥的桥面是由条条红石、青石铺就。这些一米多长的条石在岁月的打磨下,如今都已磨去了棱角,表面光滑如玉。虽大小、形状相近,但似乎又各有各的性格、脾性。漫步于石桥上,踏着高低突兀的条石,似在叩响着一个个历史的音符。
云溪桥上那些当地商贩,多多少少都能说上几句这云溪桥的历史故事来。云溪桥畔有位卖爆米花糕点的师傅,祖上曾是做古建的,他本人也从事过古建筑的工作,看到我对这石头感兴趣,便蛮有兴致地跟我讲起这云溪桥的石头来。他说,这云溪桥上的红石质地坚硬耐磨,是建云溪桥的上选石材。“以前做古建的时候,见识了外地很多古建筑,都没见有这种红石。”
在浚县黎阳镇晏庄村一农户家院子里,有一石刻墓志铭。铭文中的主人 ,原为地方古建筑师。铭文载,民国6年,"为一劳永逸,改为红石,行人至今称道不衰。"
热衷收藏拓片的王清岚先生对当地文化颇有研究,为了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碑刻史料保存下来,如今他已收藏了近千张拓片。王清岚告诉笔者,云溪桥最初桥面铺设青石,但青石不耐磨。在古代主要陆上交通工具是铁制车轮的太平车。年深日久,过往的车轮将青石磨出了一道又一道深深的沟壑。后来在重修云溪桥时,人们将青石换成了耐磨的红石。如今,红石铺就的云溪桥桥面,成为其独有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