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秦李庄村皮影戏重生 浚县秦李庄村皮影戏重生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民俗文化 - 民间文艺 - 浚县秦李庄村皮影戏重生
浚县秦李庄村皮影戏重生
 
作者:张志嵩  加入时间:2015-3-2 9:59:17

浚县秦李庄村皮影戏
停演37年后涅槃重生
该村皮影戏有200多年历史

 

2015-03-01 23:38:28


幕布后的皮影道具



秦志顺和他的皮影道具



惟妙惟肖的皮影戏表演



条件简陋,秦营凯为父亲举着灯打光



皮影戏排练现场



围观群众笑得合不拢嘴

淇河晨报记者 张志嵩 文/图


恢复性抢救让传统艺术重生

 

现在浚县还有皮影戏吗?浚县文化馆馆长张福彬对此称:“全县范围内,目前已知的完整的皮影道具除秦李庄村有以外,白寺乡还有一套。”浚县文化馆对秦李庄的皮影戏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恢复性抢救,希望这一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传统艺术能继续传承下去。

2月23日,记者第一次在秦李庄村观看排练时,当时秦志顺他们才排练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不大的院子里挤满了围观村民。当天排练的是《西游记》中朱家山蓝彩洞琵琶精一折,唱腔是浚县本土的大平调,听上去别有一番韵味。

 

排练演出反响好

 

只见白色幕布上的武打场面紧锣密鼓,皮影人物枪来剑往、上下翻腾,再配上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平调唱腔,现场观众听得津津有味。幕布后,秦志顺全神贯注地操纵着皮影,皮影人物随着剧情的推进不断上场、离场,在他身后,乐器班配合默契,负责演唱的队员更是将每一句唱词的诙谐和幽默唱到了观众心里。

“这么多年没演了,确实有点儿生疏。”秦志顺说,他手中操控的皮影是祖传的,“以前需要20多个人演出,现在精简到了14个人,以前是唱、打分离,现在每个人都是连打带唱,身兼多项任务。”

秦志顺说,戏班的老成员大多已经不在了,能演皮影戏的演员又不多,开始复排时的难度确实不小。另外,以前的唱词都是口传,没有剧本,秦志顺和戏班的另一个老成员周太成连夜将唱词整理成文。84岁的周太成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负责打鼓,在他的张罗下,秦李庄的皮影戏才得以重现。

 

“我们的皮影戏曾广受欢迎”

 

“这套牛皮材质的皮影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演出以《西游记》的故事为主,多在春节社火表演期间为村民演出。”据周太成回忆,当年多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就开始排练,到正月初五开始演出,因为不断有村庄下帖邀请,演出一直持续到农忙时节。

周太成说:“在娱乐方式匮乏的年代,我们的皮影戏曾广受欢迎。当时大平调有四五十出戏,而我们的皮影戏有60出,一出戏能演两个半小时,每天早、中、晚各一场,那种热闹的场面你现在很难想象。”

“我手中的皮影道具很全,人物的各种穿戴道具都有,组合起来的人物形象多达200个。”秦志顺说。

目前,秦志顺和他的团队已经排好了两出戏,恢复性抢救工作已初见成效。秦志顺的二儿子秦营凯对记者说:“父亲这么多年没演了,我只是在家里看到过道具,也不知道皮影戏是怎么个演法,为了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我准备好好学学。”

“为了能在民俗文化节上有好的表现,大家都在卖力练习,现在我们的配合默契了很多,演出绝对没问题。”3月1日,在浚县浚州街道办事处秦李庄村,63岁的秦志顺对记者说,该村停演37年的皮影戏将在第七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开幕当天(正月十三)演出。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出的一种民间戏剧。





 

 
     
浚县秦李庄村皮影戏重生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