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长篇:地外云深处(33) 科幻长篇:地外云深处(33)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探索创作 - 文艺作品 - 科幻长篇:地外云深处(33)
科幻长篇:地外云深处(33)
 
作者:秋雨  加入时间:2015-11-5 20:02:34

2015-11-05 09:44:30

 33.火星引种聊气象 征旅思谋想未来

宇宙飞船在太空穿梭,没有了地球上有规律的白天黑夜,但还是规定了作息时间,要求人们自觉遵守,为了适应火星上的日夜交替,作息时间也在逐渐向着火星白天黑夜变化的时间靠近。休息了一个人为的夜晚,飞船的舷窗遮光板被打开,人们开始起床,简单洗漱过后,开始吃太空压缩食品,喝太空特制饮料,一个个像是在表演杂技。一些人开始去喂小动物,一些人开始给种植的植物和蔬菜浇水。宋培达召集了几个人座谈,唐瑛雅首先发言说:“依我看,登上火星以后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别的事情都可以先往后放一放。一旦生存问题解决不了,别的都会成为空谈!”

“校方特意为我们准备了一些玉米、小麦、水稻、甘薯、马铃薯、棉花、甘蔗、甜菜、花生和番茄等种子,这些种子大部分都曾经历过远距离的移种,经历过引种和驯化。我们可以在火星上限定地理纬度试种,进行种植和驯化,相信我们会取得成功。”说话的是从农业专业挑选的学生,名叫葛若甫,1.80米多的个头,也许是天天在田间搞实验,皮肤被阳光晒得有点儿黑,但身体看上去很健壮。

“可是我曾听卫黎明讲过,火星与地球的日照长度、黑夜长度有明显差异,地球植物在火星上很难开花,不开花就不能结果。”席自然说。

“这就需要植物驯化,也就是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来地外的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能够正常开花结果,成为本地植物。8000年前黄河流域上游的大地湾、中下游的裴李岗,就对黍进行了人工驯化,长江流域对水稻进行了驯化,中东对麦类进行了驯化。而我们带往火星的作物种子是已经在地球上驯化过的,只需要在引种方面进行试验,一些或许需要再驯化。”葛若甫解释说。

“我们可以向古人后稷学习,《诗经》中的《生民》《閟宫》记载有他的事迹,他可是华夏农业的缔造者。”席自然接话说。

“自然这一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尤其是鲁国大夫奚斯的《閟宫》,歌颂后稷的同时,歪曲了华夏远古农业文明的人文历史,甚至用后稷的农作盖过了炎、蚩尤、黄传承下来的华夏农业文明。大亚湾农业文明、裴李岗农业文明比后稷早了数千年,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时期华夏已经有了农业,商代进入农耕文明之时,周人还在岐山之下。周人在《诗经》中的王婆卖瓜之说不足为凭!按照朱熹的说法,古公亶父是后稷的十三世孙,姬昌是古公亶父的孙子,姬发是姬昌的儿子,如此说来自后稷到姬发是十六代人。后稷生活于夏代初期,夏初至周初约1000多年,1000多年的时间里西岐只传承了16代人,平均六七十年一代,这明显是在造假骗人。”葛若甫对着席自然说。

“哦!说得在理!怪不得华夏图腾是龙,周人图腾是熊,原来是在无限抬高自己,标榜自己如何伟大!看来传承要去伪存真,需要进行扬弃,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席自然表示赞同。

“这些是你们应当重点考虑的事情,我是个外行。还是说我的老本行,引种驯化要遵从遗传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变异与适应是植物引种与驯化的重要基础,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得以表达,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出来的性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达出来。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迁移,是品种在其遗传性适应范围内的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不同植物种类,其适应范围相差很大,同一植物种类的不同品种间在适应性上也存在差异,品种自体调节能力与品种基因型的杂合性程度有关,植物的异地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潜在适应基因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就在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的大小及其遗传,如果引种植物的适应性较宽,环境条件的变化在植物适应性反应规范之内,就是简单引种,反之就是驯化引种。原产地与引种地之间,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应尽可能相似,尽量保证气候相似,要强调气候中温度条件,遵从生态学原理,主要有气候相似原理、生态相似原理、达尔文的引种驯化理论、米丘林的引种驯化理论,以保证作物品种互相引用成功的可能性。”葛若甫进行详细讲解。

“这么复杂呀?把我的头都听大了!”席自然笑着说。

“米丘林引种驯化理论是建立在达尔文学说基础之上的,从有机体与环境条件统一的观点出发,经反复实践,探索,提出了风土驯化的两条原则:一是利用遗传不稳定、易动摇的幼龄植物,使其在新的环境影响下,逐渐改变原来性状,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达到驯化效果,尤其在个体发育的最幼龄阶段,可塑性最大,也具有最大的可能性产生新的变异以适应新的环境;二是采用逐步迁移播种的方法,幼龄植物对新环境有较大的适应性,但有一定限度,当原产地与引种地条件相差太大而超越了幼苗的适应范围,驯化难以成功,这是需要采用逐步迁移的方法,使它逐渐移向与引种地相接近的地区,并接近于适应预定的栽培条件。达尔文认为,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有适应风土的能力,在植物自然迁移时,往往抑制它和其它有机体的竞争,而首先适应新的环境条件。驯化则是在长期的进化中进行的,有机体的地理分布不仅决定于现代因子,还决定于历史因子,引种时要研究植物分布的历史及其生物学特性形成的历史。当植物的个体在不同生存条件下发育时,再用选择手段就能获得新类型的植物。驯化是植物本身适应新环境条件和改变生存要求的过程。选择是人工驯化过程的基础。”葛若甫接着讲解。

“从地球向火星引种,这可是地球人类开天辟地的事情,也是造福子孙的大事,人工驯化是必须的。”张正义插话。

“说得是,这就要求作物品种形成和生长发育所处的环境尽量相似,生态环境中的主要因子可分为三种:一是气候生态因子,主要包括温度、日照、雨量、湿度等;二是土壤生态因子,主要包括土质、水分、pH值、盐分、其他离子等;三是生物生态因子,主要包括病虫及他们的小种和生物型、杂草等。可分为主导因子、有害因子、限制因子,有主次之分,直接与间接之分。而气候相似是最为重要的,引种成功的最大可能在于原产地与引种地气候条件的相似。”葛若甫继续讲解。

“气候相似需要农业气象在气象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农业气象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围绕农业的发展与现代化,不断认识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气象问题,提出促进农业生产的最优气象条件和措施。农业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光、热、水、气的某种组合对某项生产有利,就能形成有效的农业自然资源;某种组合对农业生产有害,便会构成农业自然灾害。农业气象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些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农业的区划和规划、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调节小气候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务,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服务,对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和建议,以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张正义接着开始讲解。

“术业有专攻,你们都可以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携起手来让在火星上的引种获得成功,创造出前无古人的业绩!”宋培达插话。

“现代农业气象一定要为火星引种保驾护航!农业气象主要研究的领域有作物气象畜牧气象林业气象、病虫害气象、农业气候、农田小气候和小气候改良、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观测和仪器等。作物气象研究的是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产品品质等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目的是为促使作物合理布局与丰产栽培以及为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立体农业、庭园经济等提供气象依据。畜牧气象主要研究气象条件与畜牧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包括气象条件对畜禽生育、引种、疾病防治、放牧和舍饲、牧草生长以及畜禽产品的储藏、运输、保鲜的影响等。林业气象研究林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张正义继续讲解。

“我也说上几句。农业气象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气象学科中应用气象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目的在于围绕农业的发展与现代化,不断认识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气象问题,提出促进农业生产的最优气象条件和措施。华夏原产的作物有黍、粟、稻、大豆、大麻、白菜、柑橘、枇杷、杏、李、梅、桃、枣、荔枝、龙眼等,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猪、牛、马、鸡等,也是地球上最早养蚕的地区,土地辽阔、气候温暖、雨热同季,又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可供农业利用,发展农业得天独厚。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这就决定了华夏农业生产很强的季节性,华夏农业气象发展史是先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认识、利用和改造气象环境的历史。气象条件是农业生产不可脱离的自然环境,即使是最简单的种植、养殖活动也要掌握冷暖、干湿季节变化,因时而做,因地制宜,因而促使人们去观测、认识环境与农业的关系,于是产生了农业气象知识的萌芽,中国农业气象科技与特定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梁山伯接着讲解。

“华夏的农业气候又有鲜明的地带性,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到寒温带,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到湿润区都有。加以地形复杂,有平原、高原、丘陵和山地,气候垂直地带性也很强,因而决定了华夏农业的区域性、地带性也很强。华夏还是农业气象灾害频繁的国家,旱、涝、霜冻、冻害等连年发生,也是造成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华夏悠久的农业历史,多种多样的农事活动是推动华夏农业气象科技发展的社会背景。在这样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就要求人们更加细致地去认识气象环境、适应气象环境,探索防御灾害的技术,这是华夏古代农业气象科技发展的自然背景。先民在长期农业生产活动中逐渐产生了农业气象的萌芽,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这也就是为什么地球几大农业起源中心,惟有华夏古代农业气象科技的发展历史悠久、丰富多样而又别具一格的原因所在。”祝英台接过来话题。

“华夏古代把天气的冷、暖、干、湿、晴、阴、风、雨等统称为气。把动植物和其他自然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候或物候。并概括为凉、燠、寒、暑谓之气,草、木、鱼、虫谓之候,天变于上,物应于下,其后又把这些概念系统化,定为五日一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所以华夏古代所说的时或天时具有季节、气象气候条件的概念。农时即农业气象条件,这就构成了华夏古代传统的农业气象概念。农候占验是华夏古代对未来天气、气候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判断或预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农候占验就已盛行,甲骨文中有不少农候占验的卜辞。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宋代陈旉《农书》中有‘万物因时受气,因气发生。’‘农事必知天地时宜’才能丰收。元代王祯《农书》有‘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明代徐光启编的《农政全书》中授时、占候各为一卷。清代乾隆皇帝钦定大型农书更名为《授时通考》,把农时问题摆到了突出地位,反映出华夏古代一脉相承的传统农业气象概念。近代农业气象是由近代气象学渗透、应用于农业为特征。”张正义有接过话题。

“到了火星以后,首先要建立气象观测场,建立农业气象试验站,火星农业气象事业要在地球的基础上,进入快速持续发展阶段。火星农业要由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转变,随着火星时代的到来,火星上的人们对蔬菜、水果、肉、蛋、奶等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新型农业产业领域也会蓬勃发展起来。这就会促使农业气象适应形势,由传统种植业为主的领域逐渐向上述新型农业产业领域拓展。其次,随着火星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会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大大增强农业气象的服务效果。另外,随着科研开发力度的加大和科研成果在火星上的应用转化,农作物产量预报、农业干旱综合监测预警技术、农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等,这些农业气象技术方法也必然会得到较快发展。火星农业气象要以粮食安全保障、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火星气候变化为重点,还要以围绕服务新形势下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与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开始实现由传统农业气象向现代化农业气象转变,更好地为火星现代化农业、经济建设、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有效的专业气象服务,火星农业气象必然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唐瑛雅的发言热情洋溢。

“听得我热血沸腾!我们要在火星上生存下去,就要创造出前无古人的业绩!我们要生存,就要使植物也能生存,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引种成功!引种要有一个原则,引入地与原产地的纬度、海拔、日照、气温、雨量分布等这些环境条件要尽量相似,要选择适当的品种类型。如果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也可用种子繁殖的幼龄种苗等加强培育管理,并逐步迁移种植,接受风土锻炼,使其在新的环境中逐渐适应。还要严格检疫,防止病、虫、草害传到火星。”葛若甫接话说。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系里的生命都要靠来自太阳辐射提供的能量。光对植物的作用有光合作用、光周期效应和向光性效应三个方面。不同波长的辐射对植物有不同的影响,太阳光谱中决定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合成有机物质,把太阳能贮藏于生物有机体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几乎使所有的有机体与太阳辐射之间发生了最本质的联系。没有光,不能产生叶绿素,也不能进行二氧化碳的合成,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源泉。由于植物的蒸腾,光对植物的热效应,不致使植物体温过高而被灼死。光还影响植物营养体形态的建成和生长发育以及叶的方位,也影响着植物的地理分布等。光对生物有机体的影响是由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谱成分的对比关系构成的。它们各有其时空变化规律,在星球表面上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光的这些特点及其变化,都对有机体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产生影响,如光照强弱和光谱成分不同,会影响植物的光合强度、刺激和支配组织的分化以及形态建成等,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植物器官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日照时间的长短则制约很多植物的开花、休眠、地下贮藏器官的形成过程。而光谱成分也不是所有波段都对光合合成起有利作用,有些波段甚至对植物有害。”梁山伯说。

“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地力、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以达到产量最大化的重要措施。合理密植的关键是栽植密度要合理,不能过大。如果过大,会使叶片互相遮阴,植株中、下部的光照减弱,结果反而降低总叶片的平均光能利用率。过于密植还会引起田间通风不良,不利于作物层内二氧化碳的运输和供应,易引起倒伏、病害等现象。昼夜间光照与黑暗的交替及它们的长度对植物结实有很大的影响,有的植物只有在日照长度小于某个值时才能开花,延长日照就不能开花结实,如水稻、玉米、大豆、烟草、棉花等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这种是短日性植物。有的植物只有在日照长度大于某一个值时才能开花,缩短日照就不能开花结实,例如大麦、小麦、油菜、胡萝卜、洋葱等原产于高纬度的植物,称之为长日性植物。有的植物对于日照的长短没有要求,在长、短日照下都能正常开花,如番茄、四季豆、黄瓜等,这是中间性植物。利用植物的这种特性,通过延长或者缩短日照时间可以控制花卉植物的花期,这就要求在火星上引种时要注意地理纬度。”祝英台跟着说。

“温度作为热量条件的标志,对生物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其生理生态特征、分布、同化、呼吸及其蒸腾等各生理过程、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还影响产品的产量与质量等。无论何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生物的每一生命活动都有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植物、变温动物和微生物都是在最适温度下生命活动最活跃,低于最低温度或高于最高温度,都会停止活动。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有两种效应:一方面温度增高时光化学过程加快而使总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另一方面温度增高时呼吸消耗增加。因此净光合产物在初期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而当超过最适温度以后,净光合产物则随温度增加而减少。温度对作物品质的影响有多种表现,形成特有的味道和色泽,温度日较差大一般有利于糖分积累等。温度条件是作物引种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主要是因为淮北热量条件不能满足橘子的生长造成的。一般来说,北种南引比南种北引容易成功,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容易引种成功,一年生植物比多年生植物容易引种成功,落叶植物比常绿植物容易引种成功。”梁山伯继续。

“水是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料,降水量及自然水体贮水量的多少,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农业类型,如旱地农业、灌溉农业、雨养农业、水田农业等。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须不断供给水分。少水时发生干旱,光合作用停滞,植物萎蔫;水分过多,则发生涝害。叶片的水分蒸腾也是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动力之一,蒸腾作用还调节植物的体温,使体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输送到根、茎、花、果实等器官和组织中去,都必须有水分作为介质,水分是植物支撑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分指标是反映农田水分状况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指标,一般划分为过干、适宜、过湿三个等级,地球陆地三分之一处于干旱半干旱状态,即使非干旱区、半干旱区,也会遇有干旱季节,可见蓄水保土的重要性,少耕免耕法、覆膜栽培技术、蓄水保水理化方法等,对于保墒、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都有很好效果。其次就是要建水库,这一点对于火星特别重要。”祝英台继续。

“农田小气候和小气候改良对于火星农业也特别重要。”张正义接话。

“气象灾害的防御也特别重要。到了火星,我们依然生活在大气之中,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天气现象依然会伴随着我们。造成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因素,有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最根本的是大气环流和天气过程的异常。人类活动是气象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火星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活动的影响会逐步增大,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会对火星天气、气候及极端事件产生影响,并导致了火星全球气候变化。人口的不断增长将会带来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度的土地利用,造成环境恶化,也会引发多种灾害;人类活动会影响全球变暖,导致一系列气象灾害的发生;热岛效应也会造成城市灾害等。地球上的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机率在不断增大,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和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地区和时间分布不断扩大。这些都要引以为戒,不能让火星重蹈覆辙。”梁山伯说。

“回望华夏历史上出现比较严重的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以及台风最为常见,干旱影响面最大,损失最为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是仅次于旱灾,雷击、冰雹、雪灾、雾灾、沙尘暴、霜冻等也是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在气象灾害的威胁面前,人类并未放弃努力,可以说一部地球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适应自然并不断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历史。从大禹治水到各类大型水库的修建,无不显示着人类不屈不挠的勇气与决心。对待气象灾害要有科学的自然观,不能迷信,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发生发展的规律。到了火星以后,我们要尽快掌握其中的规律,这样就可以进行科学地预防。”张正义说。

“到了火星,我们要尽快开展日然资源普查,光照、热量、降水、风能等可以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能够形成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我们在火星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日照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气象要素,影响着气候的形成,而且在火星上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能源。在地形落差很大的地方,气温会差距悬殊,形成非常有趣的高山气候带,山谷到山顶会像两重天,我们应当巧妙地利用这样的热量资源。将水资源也需要开发利用,利用山区降水形成的瀑布,我们可以修建水力发电站。风能也可以用来发电,搞清楚风能的分布,我们可以建设风力发电站。”梁山伯开始想象。

“对于自然资源,决不能搞过度开发和利用。大约5000多年前,也就是华夏的五帝时期,印度河流域就出现了真正的城市,农业后来逐渐扩张到印度河边低地,从而使古印度河流域成为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印度河有充沛的雪水,夏季有季风带来的雨水,多条支流从喜马拉雅山区流出,流过旁遮普和干燥的拉贾斯坦低地,进入信德的沙漠后在卡拉奇附近入海。印度河流域的下游是沙漠,低地少雨,因而农业必须依靠灌溉。一年一度的洪水既提供了水,又带来了极肥沃且容易耕种的冲积土壤,再加上长而温暖的生长期,终年不断的日照,构成了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是名符其实的粮仓。印度河流域曾是气候宜人、农业发达、物产丰富的肥沃良田,栽培的作物主要有大麦、小麦、豆类、芝麻和蔬菜,在水源好的地方也种稻谷,此外还有果树和棉花,当时的商业也很活跃。4000年前后,灌溉的土地和城市占地面积在逐渐缩小,印度河文明开始衰落,洛塔尔港口被放弃。古印度河流域干旱地区长期依靠灌溉,经蒸发后因无雨水有效冲刷而留下了大量的盐碱。灌溉使地下水位提高,甚至作物根部被淹,当积累的盐碱达到对作物有害的水平,农业也就宣告完结。印度河流域古代耕种过的地区中,有大片地块看来就是由于这些原因而被放弃的。”张正义介绍。

“人类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毫无顾忌地开垦,破坏了生态结构和生态平衡,这是必然的结果。一再发生的洪水和江河改道,直接威胁城市,温德亚山和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水土大量流失,所携带的淤泥淤塞了河道,堵塞了农田供水的灌溉渠道,灌溉区失去水源,使肥沃的土地变成了不毛之地。”梁山伯总结说。

“大约4700年前,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金字塔修建得日益增高,对木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大片森林被砍伐殆尽,森林受到无节制破坏,玛雅当地的环境也逐渐恶化。国王和贵族所关注的是征战扩充地盘和掠夺,向农民勒索足够的食物,使自己更加富裕,以维持自己为所欲为的活动和糜烂的生活,并且还要建立彰显自己功勋的纪念碑。城市人口超过了可支配资源,森林的砍伐增加了环境破坏的程度,水土流失更减少了可用耕地面积。更多的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在被过度利用的土地上种植更多的庄稼。大约1000年前后,连年发生旱灾,河流湖泊干涸断流之后,玛雅人又没有打井筑渠的水利知识,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摧毁了玛雅文明赖以生存的农业基础,农业的歉收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巨大的都市文明最终分崩离析,干旱成为玛雅文明崩溃的重要原因。” 张正义继续介绍。

“抵达火星后,应当以史为鉴,引以为戒。”梁山伯插话。

“说到古文明的消亡,需要提到楼兰古国,楼兰古国毗邻烟波浩淼的罗布泊,当年城门前环绕着清澈的河流,人们在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狩猎,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东汉以后,塔里木河中游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楼兰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汉、匈奴及其他游牧国家经常在楼兰挑起战争,为了本国的利益过度垦种,使水利设施、良好的植物受到严重破坏,楼兰的消亡与人为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密切关系。水是楼兰城的生命之源,罗布泊湖水的北移,使楼兰水源枯渴,树木枯死,在肆虐的沙漠风暴中,楼兰终于被沙丘湮没了。”张正义又介绍说。

“暂时讨论到这里,大家需要活动一下,不能一直坐着,遥远的距离,还得几个月的时间。”宋培达说着站立起来,大家开始活动,飞船仍在高速前进。





 

 
     
科幻长篇:地外云深处(33)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