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她还没有一架照相机,不仅没有单反的,卡片的也没有,只是在心情好时,看到了动心的场景,会掏出她的手机,拍下存念。这样看来,她顶多算个摄影发烧友。但在黎阳摄友圈里,她蛮有名气。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她模样长得俊俏,令人爱怜,更在于她爱看别人的摄影作品,还总像评论家一样,直率而温和地评点别人的作品。
昨天,她和七八个摄友骑行到淇河边拍照。淇河虽美,但不同的人拍出的片子内涵有天壤之别。看吧,摄友圈里,肯定已粘贴不少淇河题材的照片。果然,她一登录微信,摄友“日落的色彩”已上传了一张名为《春到黎阳》的照片。而且,这张《春到黎阳》的构图不俗,大半幅图被水中倒影占据,可以看到几缕抽着嫩黄苞芽的柳丝和数株岸边的柳树在碧水中摇曳抖动。
图倒挺美,名命得俗了。
她打出这样一句评语,发进圈里。旋即,“日落的色彩”回应一张伸着长舌的惊讶头像。显然,他挺在乎她的点评。
接着,她飞动手指,手机屏幕上噌噌跳出这样一串对《春到黎阳》的读图心得:
如一首童谣,单纯简洁而不乏内涵;如一场梦境,朦胧恍惚而又那么清晰。
嫩黄的苞芽,点燃一派晨光;柔韧的柳枝,摇绿满河春水。
“日落的色彩”回应的是一个微笑。好像受到鼓励似的,“日落的色彩”又发进群里一张《淇河融冰》。她对淇河风景的记忆,被这张照片一下子唤醒:岸边水中还有未融尽的冰凌茬子、河中群鸭在游水嬉戏。她很快发上读图感悟:
七九河开。
尽管河边的冰层还没融尽,畅游的群鸭已摇曳出一曲早春歌谣。
岸上,早春寒风里的树,颤抖着身子,试探河水冷暖。
“日落的色彩”离开群发,给她的微信发来一张名叫《欲飞》的图片。当然,还是昨天的拍摄地点,但让她懊恼的是,这个情景当时自己怎么没有注意到呢?她看着图,久久凝视:两只欲飞水鸟,红掌在水面上踩出几簇洁白晶莹的浪花。旋即,一圈圈涟漪起伏着向外扩展。岸边树木倒影,搅得水面一片迷离……
她抬起拇指,想回应。双鸟欲飞,很贴切的名字。但他为什么不发进群里,独独发给自己呢?她触到键盘的拇指停了下来。她揣测他的网名:为什么叫日落的色彩呢?或许是来自他那张叫做《日落的色彩》的照片?那张照片,虽然早被群友们汪洋大海般的信息淹没,但她印象颇深。照片依然是以淇河为背景:落日将淇水染成橘黄色。淇水中,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如画家在橙色的宣纸上随意泼洒的墨点,墨点的意趣无限地显现出来……
“日落的色彩”发来一个问号。显然,他在等待她对《欲飞》的回应。她回避点评,发去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叫日落的色彩呢?她随即看到他发来的一个皱眉挠头的头像。
老气横秋,不喜欢。她自语着,并将这句话发给他。
那就,请你给我起个你喜欢的名字吧。他回复。
她情不自禁地仰脸一笑,随后,发去这几个字:就叫小蹄子吧。
我喜欢。小蹄子。一个笑得很得意的头像出现在她手机的屏幕上。随着,他发来一张这样的照片:淇水纯净得像婴孩的眼睛,河底的家私,游鱼、贝壳、砂石等,一样样都清晰可见。
她沉默。许久。
他耐不住沉默,发来问号。
又一个问号。
她迟疑着,打出一段文字,又反复斟酌。终于,在“小蹄子”又发来一个问号时,她给他发出了这段文字:
面对岸上的你,河底透过澄亮的没有一丝涟漪的河水,柔声软语地说:我没有秘密。或者说,我所有的秘密,对于你,都无可保留地坦露出来了。这,便是“澈”吧。
发过,她将手机往茶几上一丢,仰躺在了沙发上。不知怎么的,她竟哭了,叫声小蹄子后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