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阁处于浚县古城中心位置,原名“中心阁”,俗称“钟鼓楼”,距今至少400余年,是浚县古城标志性建筑。2013年3月,浚县文治阁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古城有四大街、八小巷,这座处于四大街交汇处高峻壮丽,庄重典雅的楼阁,见证了浚县古城悠久的历史。文治阁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三十年(1602),移钟于阁上,故俗称“钟鼓楼”。据此推算文治阁距今至少400余年。清顺治六年(1649),文治阁毁于火。康熙四十八年(1709)知县梁通洛重修,在原低矮的地基上,增高台基,易木为砖石,改名“文治阁”,取“以文为治”之意。
2011年11月16日,国家住建部历史文化名城检查验收组表示:“老城十字街是整个老城的主干,它奠定了老城的格局和机理。十字街中心的文治阁在古代城镇体系中,是一个等级地位的象征、标志,它的体量、样式、颜色等,都遵循着古代传统城市的建筑规制。”
天津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陈雍在参观了浚县文治阁后说,文治阁四门穿心内青石的铺设是最有特点的。“明清城都是四门穿心,中间一块方石,四个门洞道路向中间去铺,这种铺法保存至今的已不多见。文治阁还能保留着当时铺石的原状,是十分难得的。”
文治阁亦体现了古代城市实行“晨钟暮鼓”报时制度时的钟鼓楼风貌。敲钟击鼓是古时城市管理的一种方式,古代没有钟表,人们以圭表或铜滴漏测得时辰,并以钟鼓传播让民众知晓。古城中心的钟鼓楼便承担起司晨报昏的任务。“早时,钟鼓楼上层供奉福禄寿,下层东南角有钟,西北角有鼓。早上鸣钟6下,午间十二点鸣钟12下,太阳落山的时候击鼓,我都还记事。”出生于1936年的文化老人李顺波祖上为古建世家,回忆起文治阁沿袭古代晨钟暮鼓报时制度时,老人依旧记忆犹新。
“那时,晚上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早上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浚县古城文庙街80多岁王先生的讲述,仿佛将人们带到昔日的浚县古城,看到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图景。
浚县县城中心的文治阁不仅是古代报时制必不可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古时县城内传递重要信息的媒介,是民众集结聚会获取新闻的重要场所。文治阁二楼四个窗口原各悬“视承顾问”、“面奉特知”、“三待经莛”、“五知贡举”的匾额,彰显了它的荣耀与地位。每年正月古庙会,文治阁必是各路社火队伍必经的一处“驿站”。各路社火都会在这里停留表演,然后再继续前往山顶朝顶。
沿着楼阁内陡直的木质楼梯,登上阁楼的最顶层,我们可以看到木制天花板上绘制的飞龙、仙鹤、麒麟、花卉等精美图案。透过四面木质窗棂,古城风貌尽收眼底。文治阁遂成为当时许多文人骚客登楼揽胜、怀古思远、吟诗作文、抒发性灵的艺苑圣地。清康熙年间梁通洛《文治阁记》碑刻中如此描述:“岩岩榱桷,耽耽栋柱,不偏不倚,宅中而处。举目舟中,可坐而见,故远近之人皆呼为中心阁焉。”昔日,文治阁周边牌坊林立,商铺栉比。东面伾山氤氲,西面卫水汤汤。山依水,水绕城。站在阁上周边美景尽收眼底。阁上四面悬挂名家题石刻匾额,东“丹流东壁”、西“壁泻西山”(清代书法家赵质书)、南“清环黎水”、北“黛护伾岚”(清代书法家张皙书),再现了曾经登楼揽胜的壮丽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