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浚县历史 运河逝水 运麦(28) 图中浚县历史 运河逝水 运麦(28)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图中浚县历史 运河逝水 运麦(28)
图中浚县历史 运河逝水 运麦(28)
 
作者:马金章  加入时间:2014-7-25 8:22:34

      在我的记忆里,收麦,是农家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农谚有“收麦如救火”。是说十万火急,一点也耽误不得。割、运、打、藏是收麦的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哪个环节都不能松懈。下边是运麦三图:

装车运麦图   佚名摄于20世纪60年代末

    看到上边这张照片是一种偶然。但照片中的类似情景,这几年却不时在脑海里闪现。

    我生在平原,准确说是浚县小河镇牛寨村,卫河在村西北拐了个弯,流向东北,村东和村南便是平展展的沃野,十来里地不见村庄。小时没出过远门,没见过山。每逢晴朗的日子,总会面西远眺,隐约的太行山远影便会大写意水墨画样在眼前出现。所以,那时,麦收季高大的运麦车,便是我眼中的山了。

    图中的两辆马车,正在装麦。装麦是大人的活,小孩力气小,挑不动、举不起几十斤重的麦铺。即便举得起来麦铺,因个头低也放不到车上。装车时,除了几个壮劳力在车下装,还要有一个壮劳力在车上踩车码垛。图中左车位那个掐腰小憩的,右车那位那桑杈的就是踩车的。偶尔,也会让一个半大小孩协助大人踩车码垛。那时,这是很令我羡慕的活儿。依稀记得我曾踩过一次车。踩车的任务,就是将送上来的麦压茬、铺平、踩实吧。我按这样理解干得特别开心。脚下的麦山在一点点增高,热风里的四野更加开阔。装好车,刹绳固定好麦子后,赶车人甩起长鞭,只见鞭绳在他头顶曲蛇样一个盘绕,随着一声炸响,拉车的三匹骡马闻声立时躬身刨蹄,马车便载着麦山,在田里留下两道深深的撤,摇晃着上了黄土大道。

    上了光堂堂的黄土大道,夜色就渐渐撒下来,麦山移动的速度也快多了。坐在悠悠晃动的麦山上的我,嗅着新麦穗和麦秆混合的奇特香味,我陶醉了。朦胧夜暮的底色,将前边黄土道拐弯处的几辆马车麦山,勾勒成一幅美妙无比的剪影作品:麦收图。

    这幅装车运麦图,就深深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些年,我曾不止一次地想将这个美好的意象写成一篇散文,终因手头文事繁杂和疏懒,至今仍没成文。当我看到上边这幅图,并决定将其收入《图说浚县》这本书时,就随手写了以上文字,也算暂且了却一下心愿。 

打麦场上卸车   佚名摄于20世纪60年代末

 收麦前检修车辆,做好运输准备  薛德熙摄于1962年





 

 
     
图中浚县历史 运河逝水 运麦(28)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