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九十回“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这样描绘大伾山:
许贯忠用手指道:“兀那高峻的山中,方是小弟的敝庐在内。”又行了十数里,才到山中。那山峰峦秀拔,溪涧澄清。燕青正看山景,不觉天色已晚。但见:
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
原来这座山叫做大伾山,上古大禹圣人导河,曾到此处。《书经》上说道:“至於大伾”,这便是个证见。今属大名府浚县地方。
讲古黄河的历史,好像绕不开浚县境内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关节点,一个是大伾山、一个是宿胥口。大伾山是《禹贡》记载的大禹疏河,建立功勋之地,宿胥口则是大禹治水后黄河第一次决口的地方,宿胥口“在河南浚县西南”(《古今地名大辞典》),较确切的位置应是现在的堤壕村附近。昔日宿胥口,今日的堤壕村是一个小村,因村小,人口少,是长屯村所辖的一个自然村。所以,在浚县行政村序列里,你找不到它的名字,或许它有着特殊历史的缘故吧,《浚县行政区划图》上,在长屯村的南边,特意标示出了堤壕村。
堤壕村黄河故堤
宿胥口既是大禹治水后黄河第一次决口的地方,也是中国堤防的滥觞之处。宿胥口“在河南浚县西南”(《古今地名大辞典》)。
关于中国筑堤防洪的历史断代问题,学界大概有两种说法,一说黄河在宿胥口溃决之前就有堤防;一说筑堤起自宿胥口溃决。不管哪一说更符合史实,中国堤防历史的源头无可争议地认定在昔日的宿胥口,就是今天的堤壕村。由此,堤壕村、宿胥口,在黄河的漫长历史上,也就有了独特的标志性意义,尽管离大河初次溃决已2600多年,尽管黄河改道离开这里也已800多年,但这里仍然被地理历史学家视为黄河文化的丰盈之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