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运河河南段7处遗产点 黎阳仓够8万人吃一年 盘点大运河河南段7处遗产点 黎阳仓够8万人吃一年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化新闻 - 盘点大运河河南段7处遗产点 黎阳仓够8万人吃一年
盘点大运河河南段7处遗产点 黎阳仓够8万人吃一年
 
作者:大河报记者  加入时间:2014-6-23 12:50:12

车辙见证了惠济桥的沧桑通济渠郑州段

通济渠东段北起郑州境内黄河南岸,引黄河水南下,流经惠济桥村、堤湾村折而东去,经索须河注入淮水。历史上通济渠也称惠济河,河上筑石桥以水得名。

□记者张朝 文首席记者 陈晓东摄影

本报讯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作为中国大运河一段重要河道,再次引发众人关注。昨天,大河报记者探访通济渠惠济桥遗址发现,其桥楼及桥体护栏已被复原,修缮工作仍在进行。郑州市文物局表示,此处将建惠济桥遗址公园。

惠济桥处曾是水运和陆运交会之枢纽,繁荣一时,惠济桥村以此形成。今存惠济桥为明代重修石质桥梁,桥下河道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近代淤废。

昨天,在郑州惠济区大河路街道办惠济桥村,记者看到,正在修缮的惠济桥遗址被一圈蓝色挡板包围,整个遗址面积超过两个篮球场大小。高约6米、长近40米、宽约5米的惠济桥,坐落在遗址的正中,众多方石块及圆柱形滚石排列支撑的三孔桥体基座,让沉睡数百年的惠济桥仍显雄壮、威武;铺满大型条石的桥面上,两道被磨出的深深车辙印痕醒目,槽壁光滑细腻,似乎仍在诉说着自己的沧桑。

较之刚被挖掘出时,如今的惠济桥桥面两侧,两排精美雕刻的石质护栏已被复原,除护栏侧面有漂亮的龙、狮子等动物浮雕外,护栏上方每隔约1.5米处,均雕有石狮子。此外,桥两端,刚刚建好的两个复古式桥楼,气势、雄伟,在两侧桥楼映衬下,整个惠济桥更显美观、浑厚、有历史。

郑州市文物局相关人士表示,通济渠惠济桥段经考古调查和局部试掘,确认埋藏于地下的河床、河堤遗迹基本保存完整。现已探明的河道北起东孙庄村东侧黄河南岸大堤处,南至索须河段丰硕桥处,全长约4公里。除惠济桥处尚保留一段河道外,其余部分均已埋于地下。昨天下午,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受访时说,申遗成功后,他们将对惠济桥遗址的保护和管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及理念,对其保护及修缮。此外,现已对惠济桥周边做出整体规划,在加强周边环境建设的同时,会按照历史记载,逐步恢复其原貌,在此建设惠济桥遗址公园,让其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回洛仓遗址洛阳

□记者王新昌 文 张琮摄影

1000多年来,中原地区历经战火和洪旱天灾,因回洛仓位于洛阳城外,不利于防守而逐渐被废弃。直到2004年,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洛阳一拖东方红轮胎厂区的建设,钻探出71座仓窖,选择了其中的3座进行了试掘;2009年7月,又进行全面勘探,确定了仓城东、北、南三面城墙的准确位置;2012年1月至10月底,为配合大运河申遗,进行第三次勘探、发掘。如今回洛仓作为大运河中转站附近的重要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谓实至名归。

本报讯埋藏在地下沉睡了一千多年,以前人们只能从历史课本中了解点滴记载,随着10年前的一次意外发掘,让世人领略了一千多年前国家级粮仓的富饶,以及隋唐盛世国富民强的盛况。

根据史料记载,回洛仓建于隋炀帝迁都洛阳之后,根据钻探调查和考古发掘,已知回洛仓呈长方形,东西长1140米,南北宽355米,仓城墙宽3米。分为管理区、仓窖区、道路和漕渠几部分。仓窖成组分布,整齐排列,根据对仓窖分布规律的推算,整个仓城仓窖的数量在700座左右。已布大小探方11个,发掘总面

积4000平方米。目前,已清理出仓窖4座,清理出仓城内主要道路2条。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储存粮食的大多为地上粮仓,也就是高大平房仓,只有郑州以西到灵宝附近,因为这里的土质是黄黏土,不干燥不渗水,还有一部分地下粮仓。据洛阳市粮食局储运科科长孟建峡介绍,目前高大平房仓里有排风扇、窗户,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工作人员还会用测温仪测量仓房的温度。除此之外,仓房里还有安装好的测温线,布有上百个测温点,可以实现全面控制粮食温度的数字化。“回洛仓跟今天国家粮库的现代化科技管理手段没法比,但在唐朝,回洛仓的储粮方法还是很先进的。”孟建峡说。

含嘉仓160号窖内炭化的粮食洛阳

□记者 王新昌 文 张琮摄影

含嘉仓,一个在文献里屡屡提到,却给墨甚少的名字,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含嘉仓才在洛阳市老城区北部被发掘。从此,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再停留在“天下第一粮仓”的概念化符号上。此次入选大运河申遗的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也成为国内众多学者纷至沓来、追古溯源的文物圣地。

本报讯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隋唐研究室副研究员王炬介绍,据勘察,含嘉仓内已勘探出粮窖287座,其中160号仓窖保存有约50万斤炭化谷物。“50万斤粮食在当时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下,约合近千农民一年辛勤劳动的果实、数千农民一年的口粮,可见含嘉仓规模之大,储粮之丰富。”他说。据有关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6620石,含嘉仓就有5833400石,占了将近1/2。

说起含嘉仓的发掘过程,不得不提一块铭砖。上世纪70年代,洛阳车辆段进行基础建设,施工中,工人们挖出了一个圆形窖口形状的古迹,他们立即向洛阳市文化局和洛阳博物馆汇报,中央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拨专款对含嘉仓遗址进行重点考古发掘。当时,在洛阳博物馆工作的余扶危参与了整个发掘过程。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余扶危和同事在19号仓窖底部发现了一块长32.5厘米,厚6.5厘米的铭砖。“铭砖的前三个字就是‘含嘉仓’,看到这三个字,我和同事们心情激动极了——这里果真是含嘉仓!”除证实了含嘉仓的“身份”,这块铭砖还记录了出土仓窖的位置、储量、存入日期、仓吏姓名等信息。如今这块铭砖就在洛阳博物馆“运河中枢——大运河与洛阳”的展厅内,它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卫河河道浚县黎阳仓

□记者谷武民 通讯员 王军伟 文图

卫河(永济渠)浚县段自新乡卫辉市入境,至王庄镇北苏村出境入安阳市内黄县,呈西南——东北走向蜿蜒贯穿浚县全境,全长71.1公里。黎阳仓是隋代永济渠沿线规模最大的官仓,与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仓齐名,是运河漕运的历史见证。

卫河(永济渠)浚县段持续发挥漕运、通航、灌溉、调蓄洪水、补给下游水源等多方面的作用达1800年,是中国古代运河的典型代表。黎阳仓遗址位于浚县县城城东大伾山北麓东关村,东临黄河故道。黎阳仓作为隋代国仓,依山而建,沿用至宋,是隋代永济渠沿线规模最大的官仓,与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仓齐名,是运河漕运的历史见证。遗址保护管理工作站副站长张银波告诉记者,依照目前的储量估算,黎阳仓可储粮3000多万斤,够8万人吃一年。

6月23日,记者在鹤壁浚县东山东北角的黎阳仓遗址保护区看到,这里分布着大小五处遗址,其中四处已经建起了彩钢雨棚,并且围起了隔离网。在遗址的上面铺着一层厚厚的草皮,草皮上加盖了塑料布防雨。

黎阳仓始建于隋朝,距今1400余年,为隋朝第二大官仓。对黎阳仓的调查勘探工作始于2011年10月,属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张银波告诉记者,在这近8万平米的范围内,分布着84座仓窖,目前发掘出的有仓城、护城河、漕渠,还有3处隋代仓窖、2处宋代建筑基址。

在浚县古城墙下,政府相关部门正在对卫河(永济渠)进行河道清理。沿河道一路走来,记者看到,这里古河道保存完整,两岸古建筑也正在被修复还原。浚县旅游文物局一位郭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发掘出的这些遗址,只能保护,不能过度开发,以免对遗址和文物造成破坏。

大运河滑县段三铺码头永济渠滑县段

□记者高志强通讯员时昌宁文图

大运河滑县段,自浚县曹湾村东入滑县境,经道口镇桥上村至军庄北复入浚县。自南到北流经道口古镇,全长8240米,宽33米至50米,是豫北最完善的古运河遗址之一。

大运河滑县段,又称卫河。战国时期称清水或清河,是黄河的故道,东汉末年曹操在此引淇水入白沟,开通区域性的白沟运河;隋炀帝时重开,在沁河左岸引沁水,开凿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永济渠与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共同构成了当时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宋元时期永济渠称御河,因流经春秋时期古卫国之地,明代以来改称卫河。

作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一个重要点段,大运河滑县段是华北平原上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是道口古镇的母亲河。大运河催生了古镇曾经的繁华,孕育了丰厚的运河文化。明清民国时期,道口商贾云集、贸

易繁盛、“日进斗金”,为豫北重镇,有“小天津”之美誉。

昨日,大运河申遗成功,其滑县段随之也吸引了古城人们的目光。

滑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凤霞说,下一步,将以大运河为载体,规划建设集大运河、道口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观光、娱乐、休闲、饮食等文化产业于一体的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进一步整合运河文化资源,依托丰富的遗产资源建设展览馆、艺术馆、创作室等,以便于更好地研究大运河厚重的文化,挖掘其精髓,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把大运河滑县段建成一个集文化遗产展示、休闲娱乐、民众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文化长廊。

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遗址,半圆形突堤深入河道中间(通济渠商丘南关段)

□记者陈海峰 实习生 刘梦珂 文图

通济渠商丘南关段位于商丘古城南2.5公里,考古发现的商丘南关遗址段河道长约1公里,宽约120米,河深16米,呈东西走向,是目前通济渠沿线发现的规模较大的一处河道、驳岸遗址。

本报商丘讯 6月23日,记者赶到位于商丘市古城南的通济渠商丘南关段运河遗址现场看到,该遗址周围被拉起了一圈围墙,遗址上方搭建了一个临时保护大棚。

据商丘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刘昭允介绍,通济渠商丘南段由于黄河泛滥等原因,该运河已经埋于地下,距地表有4.5米深,路面宽约50米,2007年进行文物勘探时被发现。在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遗址上遗存着一块半圆形突堤,深入河道中间,这是古代为方便行人上下船、卸货而建的,突堤上有大量车辙印和脚印。该河岸高约9米,均为夯土建筑,土质坚硬,结构致密,土色呈黑灰色。出土了大量的瓷片,白瓷、青瓷、黑瓷、铁器等文物。

为更好地保护此运河遗址,商丘市文物管理局在遗址旁拉起了围墙,构建了临时保护大棚,设有板面对遗址进行展示介绍,并派有专人对遗址进行看护。

通济渠商丘夏邑段遗址通济渠商丘夏邑段

□记者陈海峰实习生刘梦珂文图

夏邑段运河遗址是一个河道,该遗址以夏邑济阳镇为中心,东起田道口,西至邓铺,东西长约5公里,主要包括通济渠沿线重要的河道与水工遗存。

本报商丘讯6月23日,记者在夏邑县济阳镇大运河遗址现场看到,该遗址面积较小,遗址上方搭建有临时保护大棚,该河道被埋地下较浅,三层河堤清晰可见,南堤岸已经用帆布保护了起来。

据当地村民称,1996年前后,曾有人在济阳镇西街运河故道段出土两艘木船,但此说法一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证实。

商丘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刘昭允称,夏邑段运河遗址是一个河道,曾被埋在地下,但较浅,距离地表不到1米。

商丘市博物馆馆长王良田告诉记者,该运河大堤结构由上、中、下三个层面组成,上层为明代使用的大堤,中层是唐宋的大堤,下层是更早期大堤。在上、中层表面发现分布密集的车辙印痕,行人脚印痕、动物蹄印痕等,反映了当时大运河堤面交通之繁忙。该遗址出土三千多片灰陶片,同时发现一枚宋代青瓷片、多块烧炉渣、砌筑陶窑的砖块。在南侧大堤外侧发现了顺沿河堤方向修建的古代道路遗存,宽约16米,印证了史书中关于大运河堤外为官道的记载。

通济渠商丘夏邑段于2012年开始进行考古挖掘,目前已经与其他运河段不相连,河道已经干涸,失去了运河功能,也被商丘市文物局搭建临时大棚保护了起来,并有专人看护。

刘昭允告诉记者,下一步,文物局将请专业机构规划方案,将两处遗址建成遗址公园,展示设施,向世人展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丰富的文化内涵。





 

 
     
盘点大运河河南段7处遗产点 黎阳仓够8万人吃一年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