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云溪桥。
图为王阳明真迹《大伾山诗》行书碑刻。(胡龙召 摄)
第十二站:鹤壁·下一站:安阳
“云溪燕语卫水舟”,诗中的“卫水”指的就是中国大运河流经鹤壁段的河流,当年这里的黎阳古城和运河相依相伴,催生了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千年后的今天,“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采访团千里迢迢来到第十二站鹤壁,探访其承载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产。
古桥、古城墙、古粮仓见证运河繁华
中国大运河(鹤壁段)大运河流经浚县,全长71.1公里。“这段河流起源于公元204年曹操兴建的白沟;隋唐时它称永济渠,向南与黄河相通,向北到北京;宋元时更名为御河;明代改称卫河并沿用至今。”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裴顺昌介绍,“虽然它曾经几易其名,但是其河道走向基本没变,至20世纪70年代初断航,通航近1800年,现在它在排涝、泄洪和农田灌溉方面仍发挥着作用。”
记者在浚县看到,古城墙还在,但伴着城墙的卫河水已经干涸,河底可见淤泥,城墙西门外卫河上的一座五孔古石桥古朴厚重,特别引人注目。“这座桥名叫云溪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它是古代浚县境内卫河上唯一的桥梁,也是卫河全线仅存的两座保存较完整的古桥之一(另一座是新乡的合河石桥),见证着运河兴衰变迁。当年卫河上风景如画,‘十里城池半入山’、‘云溪燕语卫水舟’,为浚县八景之一。”裴顺昌介绍。
作为中国历史上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浚县运河的漕运作用非常明显。“古粮仓黎阳仓就是明证。”裴顺昌告诉记者,“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来到浚县段运河考察后,非常认可此段运河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特别是考察了黎阳仓之后,他更赞扬其原真状态。”
记者来到位于浚县城关镇东关村大伾山北麓的黎阳仓遗址,这是公元583年隋炀帝在运河边修建的国家粮仓,它是隋代永济渠沿线最大的官仓,与洛阳的洛口仓齐名。2011年,在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60米的范围内发现了圆形储粮窖仓33个。裴顺昌用“仓廪实而知礼节”来形容这些粮仓对维护国家政权的重要性,他赞叹古人的智慧,“浚县自古就是粮食丰产区,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黎阳仓所在的位置离县城只有5公里,是当时著名的渡口,便于把黄河以北的粮食漕运到洛阳和长安。黎阳仓在战略位置上也很重要,它靠近黄河,为兵家必争之地,粮仓建在山坡上,一方面便于保存粮食,另一方面易守难攻。”
王阳明曾留诗赋在豫北
让记者意外的是,浙东学术代表人王阳明曾经来到浚县讲学,并留下了一首诗和一篇赋,为当地运河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浚县大伾山有460余处摩崖石刻,其中在山巅大佛寺的右侧,记者看到了王阳明真迹《大伾山诗》行书碑刻,诗歌全文为“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落款是“余姚王守仁大明弘治巳未仲秋朔”,字体清逸遒劲。
裴顺昌介绍,这是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27岁的新科进士王阳明奉旨护送兵部尚书浚县人王越灵柩回家乡安葬期间所留。王阳明的《大伾山赋》为中楷行书,其中有“山河之在天地也,不犹毛发之在吾躯乎?千载之于一元也,不犹一日之于须夷乎?”的句子,落款时间为“巳未重阳”。“从诗、赋的落款时间看,王阳明至少在浚县停留了一个月。诗中他除了对大伾山风光的赞誉,还充溢着对人生的激情。赋则文情并茂,表明了其辩证思想和旷达博大的胸怀。”
虽然没有记载表明王阳明是否沿着运河到达浚县,但他在诗中有两句“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印证了当时运河带给浚县的富庶。“明朝时,凡是漕粮入京和芦盐入汴,都必须从浚县运河通过,繁盛时运河上船不下千艘,当时浚县有‘赛江南’之称。”裴顺昌说。
王阳明这首诗和赋没有收录在《王阳明文集》中,但在记载他语录和论学书信的《传习录》中写道:“先生未第时尝梦威宁伯遗以弓剑。是秋钦差督造威宁伯王越坟,驭役夫以什伍法,休食以时,暇即驱演‘八阵图’。事竣,威宁家以金帛谢,不受;乃出威宁所佩宝剑为赠,适与梦符,遂受之。”这表明王阳明登第之前已经和王越神交已久,在浚县办完公事后曾接受王越家赠送的宝剑。
据悉,在此期间王阳明还在浚县讲学,后人为纪念阳明先生,把大伾山上建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的东山书院改建为阳明书院,至今犹存。记者 陈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