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采访团来到鹤壁 “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采访团来到鹤壁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化新闻 - “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采访团来到鹤壁
“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采访团来到鹤壁
 
作者:李 臻  加入时间:2014-5-24 12:53:21
 王阳明摩崖题诗成浚县珍宝

 
王阳明《大伾山诗》。 胡龙召 摄
 

  云溪桥。 胡龙召 摄 

    第十二站·鹤壁

 

    前、昨两日,《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采访团来到河南鹤壁,这是此次采访行动的第12站。

 

    记者惊喜地发现,宁波先贤、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曾在此留下足迹,其所著的气势豪迈的《大伾山诗》摩崖石刻,已成为鹤壁浚县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记者 李臻

 

    蜿蜒曲折风貌依旧

 

    因中国大运河鹤壁段主要集中在浚(xùn)县,记者一行直奔目的地。“我们这段运河是活着的遗产运河。”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裴顺昌一句话概括出鹤壁段运河的特征。

 

    据裴顺昌介绍,鹤壁段运河始于东汉末年的白沟,每个年代有不同名称:“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开凿了白沟。后来,隋炀帝在白沟基础上开通了永济渠。唐宋时称御河,明初改称卫河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条运河直至上世纪70年代初才断航,通航近1800年。”裴顺昌说,“最重要的是,这里的运河蜿蜒曲折,没有经过大规模的裁弯取直和航道升级改造,基本保持了历史上卫河的原有风貌,原生态性良好,是中国古代运河的典型代表。”

 

    的确,历史上该段运河一直是华北平原上沟通南北的重要水道,隋、唐、北宋时期是向北部边防运输军队及军需粮饷的主要交通干线,元、明、清时期又作为京杭大运河的辅助通道向北京漕运粮食和建材等物资,在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北部边防、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农田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卫河鹤壁段全长约71公里,河道保存良好。如今,卫河仍是海河水系的重要支流,在农田灌溉和泄洪排涝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裴顺昌表示。

 

    云溪燕语卫水舟

 

    在裴顺昌的陪同下,记者来到浚县县城西门附近,只见一侧矗立着760余米长明城墙,另一侧是流淌的卫河水,一座五孔石桥飞虹卧波,令人顿感浓郁的历史气息。

 

    “这座桥叫云溪桥。有一句诗‘云溪燕语卫水舟’,描写的就是这里的风景。”裴顺昌介绍,“在古代,云溪桥周围自然风光更加优美,是浚县八景之一。云溪桥很有来历,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是木石结构,坍塌后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重修,改为石桥。”

 

    放眼望去,云溪桥桥面平缓,长约50米,宽近10米,青石砌筑,气势不凡。裴顺昌说:“这是古代浚县卫河上唯一的桥梁,见证了运河的兴衰变迁,至今还是进出浚县古城的主要通道。”

 

    宁波先贤诗赋留浚县

 

    在浚县,记者惊喜地发现了宁波先贤、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王守仁)的足迹。这里面又有怎样的渊源呢?

 

    在浚县县城东1公里处,有一座大伾(p)山,是我国文字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山上文物古迹荟萃,摩崖石刻遍布,而最著名的石刻是王阳明留下的《大伾山诗》。

 

    冒着烈日,记者登上大伾山寻觅先贤足迹。专家告诉记者,王阳明来浚县,是因为和浚县人王越很有缘分。王越,时为兵部尚书。因死在任上,王阳明奉旨护送王越灵柩归浚县。那时,王阳明也刚中进士。

 

 

    “王阳明在浚县的时间可能就几个月,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具体记载,但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裴顺昌说,“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阳明登临大伾山,挥笔而就《大伾山诗》,成为诸多摩崖石刻作品中最为珍贵的一件。

 

    在专家指引下,记者找到了王阳明真迹。只见整首诗笔力雄健,气势豪迈,描写了诗人登上大伾山,拜谒大石佛,观龙洞神韵,油然而生的豪情壮志,表达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或许,王阳明有感于这里的灵山秀水,他还写过一首《大伾山赋》;他在大伾山讲学,后人把王阳明讲学处称作‘阳明书院’,只是现在只留下小砖门楼了。”裴顺昌介绍。

     本文来源:宁波网-东南商报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鹤壁:宁波王阳明见证豫北运河繁华

来源: 宁波日报  作者: 陈朝霞   2014-05-24 09:59:05
 

 

宁波王阳明见证豫北运河繁华

浚县云溪桥。

宁波王阳明见证豫北运河繁华

图为王阳明真迹《大伾山诗》行书碑刻。(胡龙召 摄)

第十二站:鹤壁·下一站:安阳

“云溪燕语卫水舟”,诗中的“卫水”指的就是中国大运河流经鹤壁段的河流,当年这里的黎阳古城和运河相依相伴,催生了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千年后的今天,“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采访团千里迢迢来到第十二站鹤壁,探访其承载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产。

古桥、古城墙、古粮仓见证运河繁华

中国大运河(鹤壁段)大运河流经浚县,全长71.1公里。“这段河流起源于公元204年曹操兴建的白沟;隋唐时它称永济渠,向南与黄河相通,向北到北京;宋元时更名为御河;明代改称卫河并沿用至今。”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裴顺昌介绍,“虽然它曾经几易其名,但是其河道走向基本没变,至20世纪70年代初断航,通航近1800年,现在它在排涝、泄洪和农田灌溉方面仍发挥着作用。”

记者在浚县看到,古城墙还在,但伴着城墙的卫河水已经干涸,河底可见淤泥,城墙西门外卫河上的一座五孔古石桥古朴厚重,特别引人注目。“这座桥名叫云溪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它是古代浚县境内卫河上唯一的桥梁,也是卫河全线仅存的两座保存较完整的古桥之一(另一座是新乡的合河石桥),见证着运河兴衰变迁。当年卫河上风景如画,‘十里城池半入山’、‘云溪燕语卫水舟’,为浚县八景之一。”裴顺昌介绍。

作为中国历史上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浚县运河的漕运作用非常明显。“古粮仓黎阳仓就是明证。”裴顺昌告诉记者,“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来到浚县段运河考察后,非常认可此段运河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特别是考察了黎阳仓之后,他更赞扬其原真状态。”

记者来到位于浚县城关镇东关村大伾山北麓的黎阳仓遗址,这是公元583年隋炀帝在运河边修建的国家粮仓,它是隋代永济渠沿线最大的官仓,与洛阳的洛口仓齐名。2011年,在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60米的范围内发现了圆形储粮窖仓33个。裴顺昌用“仓廪实而知礼节”来形容这些粮仓对维护国家政权的重要性,他赞叹古人的智慧,“浚县自古就是粮食丰产区,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黎阳仓所在的位置离县城只有5公里,是当时著名的渡口,便于把黄河以北的粮食漕运到洛阳和长安。黎阳仓在战略位置上也很重要,它靠近黄河,为兵家必争之地,粮仓建在山坡上,一方面便于保存粮食,另一方面易守难攻。”

王阳明曾留诗赋在豫北

让记者意外的是,浙东学术代表人王阳明曾经来到浚县讲学,并留下了一首诗和一篇赋,为当地运河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浚县大伾山有460余处摩崖石刻,其中在山巅大佛寺的右侧,记者看到了王阳明真迹《大伾山诗》行书碑刻,诗歌全文为“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落款是“余姚王守仁大明弘治巳未仲秋朔”,字体清逸遒劲。

裴顺昌介绍,这是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27岁的新科进士王阳明奉旨护送兵部尚书浚县人王越灵柩回家乡安葬期间所留。王阳明的《大伾山赋》为中楷行书,其中有“山河之在天地也,不犹毛发之在吾躯乎?千载之于一元也,不犹一日之于须夷乎?”的句子,落款时间为“巳未重阳”。“从诗、赋的落款时间看,王阳明至少在浚县停留了一个月。诗中他除了对大伾山风光的赞誉,还充溢着对人生的激情。赋则文情并茂,表明了其辩证思想和旷达博大的胸怀。”

虽然没有记载表明王阳明是否沿着运河到达浚县,但他在诗中有两句“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印证了当时运河带给浚县的富庶。“明朝时,凡是漕粮入京和芦盐入汴,都必须从浚县运河通过,繁盛时运河上船不下千艘,当时浚县有‘赛江南’之称。”裴顺昌说。

王阳明这首诗和赋没有收录在《王阳明文集》中,但在记载他语录和论学书信的《传习录》中写道:“先生未第时尝梦威宁伯遗以弓剑。是秋钦差督造威宁伯王越坟,驭役夫以什伍法,休食以时,暇即驱演‘八阵图’。事竣,威宁家以金帛谢,不受;乃出威宁所佩宝剑为赠,适与梦符,遂受之。”这表明王阳明登第之前已经和王越神交已久,在浚县办完公事后曾接受王越家赠送的宝剑。

据悉,在此期间王阳明还在浚县讲学,后人为纪念阳明先生,把大伾山上建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的东山书院改建为阳明书院,至今犹存。记者 陈朝霞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

第十二站·河南省鹤壁市

□记者 张磊杰/文 胡龙召/摄

在浚县大伾山上有一座阳明学院,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当年的讲学之所,他挥笔写就的《大伾山诗》镌刻在山崖石壁上至今可见(如右图)。这是记者走访大运河沿线城市鹤壁最大的收获之一。浚县现隶属鹤壁市,隋唐运河永济渠在该县穿境而过,因此大量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地留存。虽然今日浚县已不见“云溪燕语卫水舟”、“十里城池半入山”的盛景,但古城的一桥一仓蕴含着岁月的沧桑。

王阳明与浚县缘分匪浅

“你们余姚的大思想家王阳明与我们浚县的缘分可不浅啊!他不仅曾在这里讲授儒学,还写下《大伾山诗》和《大伾山赋》托物言志。”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裴顺昌的一席话令记者精神一振。

王阳明为何来到浚县?他在此讲学多久?他的诗赋对研究其“心学”思想又有何启发?记者在大伾山拾级而上寻求答案。

在大伾山的天宁寺,记者见到了刻在石壁上的《大伾山诗》:“晓波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落款是“余姚王守仁”。

与记者同行的浚县文物旅游局文物管理股副股长郭如民说,这是王阳明登上大伾山拜谒大石佛后,抒发豪情壮志,表达建功立业远大抱负的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大字行书、笔力雄健,也有极高的书法价值。”

至于王阳明如何来到浚县,还要从他年轻的时候说起。明弘治年间,文武双全的兵部尚书王越死在任上,新科进士王阳明奉旨护送王越的灵柩到其家乡浚县,随后便在浚县讲学。

郭如民告诉记者,据《浚县志》载,阳明书院在大伾山顶,原名东山书院。因王阳明曾在此赋诗讲学,后人称其为阳明书院。如今,书院只剩一小砖门楼,曾经浓郁的书香味亦一去不返。王阳明在浚县还留下了一篇《大伾山赋》。“王阳明在浚县讲学多久,没有具体的史料记载,但有专家表示,他的诗赋对研究王守仁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大伾山诗》摩崖石刻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桥一仓诉不尽运河繁华

云溪桥和黎阳仓都是大运河浚县段兴衰变迁的重要见证,前者是卫河全线仅存的两座保存较完整的古桥之一,后者则是隋代永济渠沿线规模巨大的官仓。据裴顺昌介绍,大运河永济渠段在浚县境内称卫河。始于东汉末年开凿的白沟,隋代属永济渠,北宋时更名为御河,明初改称卫河并沿用至今。“虽然名字数度变更,但河道未经大规模的截弯取直,基本上保持了历史上卫河的原有风貌。”

从东汉至上世纪70年代,卫河航运延续不衰。尤其是明清两代,盛时舳舻河中云集,不下数千艘,使浚县城有“小天津”之誉。新中国建立后,经长期综合治理,卫河航运再度兴盛。

浚县在运河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它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在黎阳仓遗址,郭如民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只发掘了部分仓窖,但已探明的仓窖有84个之多,据估算窖藏容量约能供8万人吃一年,故自古有“黎阳收,顾九州”的说法。历史上围绕黎阳仓争夺的战事有许多记载。其中以隋末瓦岗军最为激烈,是瓦岗军走出低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记者 张磊杰/文 胡龙召/摄





 

 
     
“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采访团来到鹤壁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