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屯子镇码头村——见证千年运河昔日繁华 浚县屯子镇码头村——见证千年运河昔日繁华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化新闻 - 浚县屯子镇码头村——见证千年运河昔日繁华
浚县屯子镇码头村——见证千年运河昔日繁华
 
作者:李丹丹/文 张志嵩/图  加入时间:2014-10-28 12:56:58

村内古民居随处可见。

关王四大王庙大殿前的两根浮雕盘龙柱雕工精细。

村民在模拟当时运河边拉纤的场景。

鹤壁网-淇河晨报消息 (记者 李丹丹/文 张志嵩/图)浚县县城往北20余华里处,是屯子镇码头村,因紧临航运发达的卫河,古时曾是浚县境内最大的码头所在地。便利的交通促进了这里的繁华,农耕文明的时代村民却不靠耕田为生,村内一半人经商,另一半人从事航运。随着卫河航运的逐渐衰败,“打纤”、“老船拐”等土味十足的水运职业成了村内老者难忘的亲切记忆。

如今的码头村内,古码头、古渡口等卫河航运文化遗留下来的遗址、遗迹遍布,放河灯、拜河神等受卫河影响形成的风俗仍在延续,靠航运富甲一方的先人们留下的大片古建筑群保存得依然完好……

前段时间,该村被评为第二批省传统古村落,10月24日,记者来到该村,感受其浓浓的卫河文化风韵。

码头村有浚县境内最大的码头

码头村村支书段利告诉记者,码头村原名叫堰子铺,后改为码头村,这是因为村内曾一度繁盛的航运。这一点,记者在深入村中采访后,感触更深。

码头村东临卫河,卫河是明清时期的叫法,隋唐时称永济渠,宋代叫御河,是大运河的一段,古时其航运兴盛的景象在《浚县志》中曾有记载:“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尤其是长芦盐,先运至浚县,再以小舟运往西南诸县,以马车运至陈桥驿,再转运河南诸县。盛时舳舻河中云集,不下数千艘。清末民初,经浚县的货船仍有700余艘,载重百吨以上的大船约占三分之一。

村西隔共产主义渠,与象山、善化山相望。象山和善化山是古时皇家御用花斑石的主产地之一,据史料记载,元代宫殿大明殿所用花斑石就是采自浚县善化山。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码头村自古以来就是浚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之一,尤其是花斑石从浚县运往北京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码头村历史悠久,可始建于何时,村民无从得知。浚县文史研究者朱中月曾多次深入研究过码头村历史,他向记者分析,根据村中关王四大王庙始建于唐代可知,村落的形成不会晚于唐代,自元代起,村庄才逐渐走向兴盛,“元代,象山的花斑石被作为贡品被大量开采,古时主要靠航运,因此该村就被定为花斑石北运和装卸的码头。”

兴盛的航运持续了至少千年,这在《浚县志》中就有记载:20世纪60年代,码头村南的码头为浚县境内最大码头。

繁盛的卫河航运已成回忆

在依赖航运的农耕时代,运河方便了这里的交通,花斑石的外运促进了这里的繁华。段利告诉记者,村中唯一的南北主干道在古时非常繁华,路两边的盐埠、饭馆比比皆是,那时村中仅有100多户人家,有50多户是做生意的,另外50多户村民则靠航运吃饭。原来,卫河从码头至老关嘴段的十八里河道水流湍急,河底“积石甚多,舟行过此,补漏无时”,因此被称为“十八里溜”,民间流传有“要想安全无事故,多动脑筋出智谋,河直流急拉头带捎犁,航行注意”的顺口溜。所以从北方来的装有货物的大船行至码头村时需要停靠码头,由小船分装运过“十八里溜”后才能继续南下。因此这5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均自制有小木船。“碰上十几吨的大货轮,俺们挣的工费够一年花的了。”今年79岁的村民段培盛告诉记者。另外,许多过路船只对前方水路不熟,就找村里熟悉“十八里溜”的人当舵手,“俺们叫‘老船拐’,赚钱更多。”段培盛说。当然,在那个时代,村民们最常做的还是把船拉靠岸的纤夫,“俺们叫‘打纤’。”段培盛说。

在卫河航运逐渐衰败、被淘汰的今天,这些曾为码头村村民带来富裕生活的行当已成了村中老者们难忘记忆。采访中,七八名老人讲述中就要拉出存放多年的打纤家伙什儿给记者演示,他们中最小的已年过花甲,最大的已近九旬,说到要去打纤,他们个个激动地像个孩子。

来到卫河边,一根拴在树上的粗壮绳子是纤绳,上面拴着的8块木板是纤板,每位老人各拿一块纤板放在胸前,今年77岁的段富贵打头,只听他一声“嗨哟!”后边7名老人一起弯腰低头往前拉。岸边,看热闹的村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这场景真熟悉啊,那时候在家一听到打纤的吆喝声,我就开始张罗做饭,爷们儿们出力了得多吃饭。”挤在人群里看热闹的张大娘向记者念叨。

承载卫河航运文化的遗迹随处可见

繁盛一时的卫河航运已成历史,但码头村内的古遗址、遗迹等记载卫河文化的“活化石”遍地都是。

在段利的带领下,在村南的卫河西岸,记者看到了一个破旧不堪的大型石砌岸台,“这就是俺村的码头,也是浚县境内最大的码头,建码头的年代没人清楚。”段利说,“古时都是土岸,装卸货物你来我往,岸上的土被踩得很坚固,后来航运萧条后,土岸一直坍塌,1958年时对其进行了石砌加固。”

这个码头南北长200米,东西宽25米。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码头的河湾处水深岸陡,自西南至东北绵延长一里有余,气势浩大。“听老辈人说,以前这儿可真没少停大船,有时候并排停靠有十几艘大货轮,那场景真不是一般小码头能有的。”望着斑驳的古码头,在段利的讲述里,记者仿佛看到了当年此处百舸竞相靠岸、村民们你吆我喝地忙打纤的热闹场景。

据众多专家考证和《风雪定陵》记述,元代北京修建大明殿,明代修建奉天殿、皇极殿等皇家宫殿和定陵等帝王陵寝所用的“浚县花斑石”,均从此码头上船运往北京。

继续往南,便是与古码头配套的古渡口,如今已破旧不堪看不清其具体形状,据村内石碑记载,该渡口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上世纪五十年代时,该渡口仍可置大型渡船1艘,载重51吨,是浚县境内重要的大型渡口之一。”段利说,“1969年,卫河码头桥建成后,渡口就逐渐废弃了。”

另外,村里还有很多卫河航运的遗迹,如清光绪年间重修的利济桥……

放河灯、拜河神的风俗延续至今

卫河文化在码头村烙下的痕迹还有各式各样的庙宇。码头村面积不大,大小庙宇就有近10间,有菩萨庙、观音庙、玄武庙,还有路神庙、关王四大王庙,建造的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元代,晚至明清。采访时,每隔不远就会看到一尊神像。

来到位于码头村北部的关王四大王庙,段利告诉记者,关王四大王庙始建于元代,也是靠航运为生的村民们最重视的,因为庙内供奉着河神。庙内多块石碑印证着庙宇悠久的历史,模糊的字迹中记载着明清时期多次重修的字样。大殿前的两根浮雕盘龙柱雕工精细,龙眼神采奕奕,极为吸引人。

贯穿村子南北的主干道在过去曾是浚县至安阳的必经之地。“这就是土地庙、观音庙等庙宇兴起的原因,过路人在此祭拜,祈求陆路平安畅通。”朱中月说。

村民除逢年过节入庙拜神外,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是村里的古会,村里不仅要献戏酬神,而且到了晚上,村民们要放河灯,“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用纸做成船,船中点燃蜡烛,顺河水放流,以此告慰亡灵,佑福村民。”朱中月说。

村内保存有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

兴盛的航运造就了码头村一大批富商,富商们利用钱财扩充宅院,如今码头村的老村片区遗留有一大片古建筑。比较著名的有段保才老宅、段福文老宅和段希岭老宅,这些宅院基本为坐西向东,院子一进二或一进三,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段利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们不断往卫河东侧建房居住,逐渐形成了新村片区,因此位于卫河西侧的这些传统老建筑才得以保存至今。

段保才老宅属于清朝晚期的民居建筑风格,原来是三进院,有临街房、前院和后院,现在前院仅存北陪房7间,硬山灰瓦顶,后院仅存南北陪房和西主楼。主人段保才今年已77岁,这座宅院是俺祖上建的,距今有100多年了!”段保才说,“段家在当时富甲一方,那时候家里有七八个专门负责搬运货物的工人,我父亲小时候是听着工人们上下木质楼梯的脚步声睡觉的。”

论房屋雕琢工艺精美,这要数段福文老宅了,这是一座清朝晚期的古民居建筑风格,现在仅存的一个完整的四合院。北一间房屋的门枕石上雕有动物图案,檐下墀头雕人物、花卉等图案,均形象逼真,雕工精细。环顾其他房屋,无论门头还是石头做成的门框、窗户等建筑构件上,均浮雕着各种缠枝花卉、人物景观等,虽时隔多年,但依然精美动人。





 

 
     
浚县屯子镇码头村——见证千年运河昔日繁华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