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溢香 黄河·大禹 大禹·黄河2 翰墨溢香 黄河·大禹 大禹·黄河2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翰墨溢香 黄河·大禹 大禹·黄河2
翰墨溢香 黄河·大禹 大禹·黄河2
 
作者:马金章  加入时间:2014-10-13 8:42:56

    怀念大禹的摩崖题记、碑碣石刻书法作品在大伾山上几乎随处可见。吕祖祠北侧崖壁张子的“何敢望禹”,霞隐山庄里的岩壁上李树德的“怀禹”书法摩崖石刻,道出了历代人们的怀禹情结。

  



     “请君歇歇,且看对面太行;到此依依,莫不缅怀神禹。”在大伾山西侧青坛路半山腰处,有一座四柱攒尖灰板瓦,纯朴古拙的小亭,即为怀禹亭,又名歇歇亭,为清代康熙年间县令刘德新为怀禹所建,亭上的石柱内壁上就刻着这幅对联。当夕阳遥坠之时,西边天际处即显露出逶迤连绵的太行山剪影,遥望西边太行,遥寄一份对先贤的敬仰。

怀禹亭

    纪念大禹的最神圣的方式还体现在浚县的命名上。浚县名称的由来就与大禹治水有关。浚字多音,既读jùn,也读xùn。在《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里,浚读jùn时,意为挖深、疏通(河道)之意,但浚和县组成词组时读xùn,却无他意,想来,很早以前也应该是读jùn的,但后人叫转了,就读成了xùn。

    早在北宋初年施行军制时,就在黎阳县设立了浚川军。浚川一词来自描述大禹治水的《尚书》。书中《禹贡》篇中有“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意思是说大禹分别九州的疆界,顺着山势砍削树木作为路标,疏通河道,根据土地的肥瘠情况制定出贡献的等级。文中浚川一词,即有疏通河道的意思,“浚川军”即出自这里。《益稷》篇中又载:“禹曰:……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熟艰食鲜食。”当年大禹疏通了九条河流,使他们流到四海,挖深沟疏通了田间的大水沟,使它们流进了大河。同后稷一起,教百姓播种粮食,民众食有粮,居有所,幸福安康。北宋政和年间改治浚州,明初降州为县时,顺其自然易名为浚县。

    一个“浚”字,既表现了浚县先民对大禹的缅怀;又表现了浚县先民期盼水患远离,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平定的迫切愿望。

    大禹治水的功德,不仅庇佑了千秋万代浚县人,还成为浚县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浚县人发扬大禹治水的精神,续写着战天斗地、抗拒水患的英雄史诗。比如,人们修筑金城抗拒水患。金城其实不是城,是堤,由此又叫金堤、古阳堤、太行堤,兴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先人数百年前仆后继的艰辛营造,东汉始具规模。它在浚县境内长达59公里,取名金城,寓固若金汤之意。

    金明昌五年(1194),黄河南徙由此在浚县断流,但大禹精神人在浚县人身上延续。治理卫河水患的历史就是这方面的最好说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陆光祖率领民众开挖90余里长的长风渠,以泄积水。同年他又率领群众修筑南起长寿村(今长村)北至侯胡寨的10余里长堤,就是付庄堤,俗称小堤,可保农田10余万亩。

    清代光绪年间浚县县令黄璟也曾于1883年和1885年两次率群众固堤开渠,救治水患。后被授奉政大夫邑贤候衔。据碑刻记载,黄璟在浚县为官的时候,非常关心人民疾苦,因时常为水利不兴而忧愁,周览、踏遍了浚县的山川原野水道沟渠。一日,他登临大伾山,东望黄河故道,不仅感念大禹分流、疏导二渠的功绩。而后,他望着山西边的卫河叹道:“如今黄河南徙,已不是当年大禹治水时的旧迹了。然而浚地作为太行山的支麓,地势倾斜,河床狭窄,倘使不加修堤堰,恐怕山水骤至,冲垮堤坝,大水泛滥成灾,桑田瞬间又将成沧海。如今,消除水害当务之急。”于是,他率领群众,亲自考察地势,疏导河流,修筑泄洪渠、筑堤坝。刚开工,大水就来了,黄璟冒雨巡视,通宵达旦加紧布置工程。突如其来的大水淹没了数千顷农田,然而在黄璟的带领下,群众众志成城,将肆虐的洪水疏导进事先筑好的沟渠里。水退后,黄璟集资重修禹王庙。有人作诗曰:“禹抑洪水,过家不入。已溺已饥,若是其急。导河积石,至于大伾。河流湍悍,二渠用酾。古之漯川,今之泉源。”

 清 光绪 重修禹庙碑记





 

 
     
翰墨溢香 黄河·大禹 大禹·黄河2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