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河是漳卫南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漳卫河上游两大水源之一。它北邻漳河,西北靠太行山,西南临丹、沁、黄河,东南与金堤河、马颊河接壤,呈西南、东北走向,流经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四省,于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 与漳河汇流入卫运河。卫河从新乡合河镇算起全长 399km,流域面积 15000km2。
一、卫河探源
卫河发源地,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曰卫河导源于河南博爱县之皂角村,这里是原运粮河的起源处。历史上的运粮河由此东北流汇合新河、沙河、门河、洪水河至合河镇与卫河相接,这是按“河源唯远”的观点而定的卫河河源,后来,随着运粮河的改道,这种观点已成为史话。
二曰山西省陵川县的夺火镇。夺火,在陵川县城南 35km 处,原名铎壑,因春秋时为铎遏父的封邑而得名,后讹传,演变为夺火,此处高山林立,沟壑比比,古为永和隘,是陵川通往河南的咽喉。运粮河改道以后,卫河上游的主要干流为大沙河。大沙河全长 110.55km,流域面积 2688km2,而大沙河的河源上溯至河南焦作,直至夺火镇南岭。1979 年版辞海中注明 “卫河上源出山西省太行山,南流经河南省新乡市……”。1983 年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简明历史辞典》中讲:“卫河在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源出山西境内太行山…… ”,表达了卫河上源的现状。
三曰河南辉县百泉为卫河之源。从卫河的形成而追溯,卫河最早是永济渠的一部分,而永济渠的水源,只有辉县苏门山前的百泉,故有卫源百泉之说。
卫源百泉位于辉县西北 3.5km 处,因泉道百通,故称百泉。相传有三大泉为海眼,以竿试之,不知其底。泉水自池底翻沙涌出,如珍珠脱串,故又名珍珠泉,相传唐将薛仁贵曾磨刀于此,故又名搠刀泉。百泉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 11 世纪武王伐纣时,自孟津渡河,至牧野 ( 今淇县南 ) 大败纣王军队,在行军途中经过百泉,那时候就有百泉这个地方。在史书上首次记载“御河源” 的是《宋史·河渠志》:“御河源出卫州共城 ( 今辉县 ) 百门泉 ”,以后历代相传。《明史·河渠志》称:“卫漕者,即卫河,源出河南辉县,至临清与会通河合,北达天津。”清代《大清会典》称:“卫河旧名御河,源出河南辉县苏门山,东北会淇、漳诸水。”当代出版的《辞源》和地图集都沿称百泉为卫源。今百泉尚存有“卫源庙 ”一座。
百泉的水量大,是形成卫源的主要依据。《宋史·河渠志》称:“今御河上源,止是百门泉水,其势壮猛,至卫州以下,可胜 3、4 百倍斛之舟,四时运行,未尝阻滞。”清《辉县县志》载:“苏门山下有泉源焉,旧名百泉,何止百泉也?泉方一顷二十亩有奇,为卫水之所自出。”建国初期,百泉尚有5m3/s,说明百泉之水古代至少有5个流量以上。
虽然卫源说法各异,但却反映了卫河的历史变化,对研究卫河的历史和现状是有所裨益的。
二、卫河古今谈
卫河历代名称不一,汉称白沟,隋称永济渠,宋曰御河,明称卫漕,清代因该河发源于春秋卫地,终止于天津卫,取其首末两端卫字而名之曰“卫河”沿用至今。
春秋战国以前并无卫河,由于汉堤的修建(“汉堤”亦称太行堤,古阳堤,是当时起自武涉县,经获嘉、新乡、延津、汲县、浚县到滑县的古黄河北大堤),阻断了太行山丹,淇水之间诸路山水和平原沥水直接入黄的通道,迫使水集于吴泽波,沿汉堤东流而逐渐成河。现在的卫河干流是经过多次人工开挖而逐渐形成的。
汉献帝建安8年(公元203年),曹操渡河攻下黎阳(今河南浚县附近)。建安9年(公元204年)曹操为北征袁尚,兴建了“ 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 ” 的白沟水运工程(当时白沟为一小水,在今河南浚县西)。主要工程有三 项:(1)在淇水入黄河的地方,用大方枋木筑成堰,阻止淇水南流入黄河,并在淇水中开渠引淇水向东北流,与宛水汇合而入白沟;(2)在元莆城(今淇县北)西北宛水与淇水连接的地方修筑石坝,使淇水在枯水时期不致因分流入宛水而影响白沟通航;(3)在宛水与禹河故道相接的宿胥口(今滑县西南) 修筑石堰,使淇水全部向东北流入白沟,不致南出宿胥口进入黄河。由于采取了这些综合技术措施,保证了白沟能从淇水获得丰富的水量,提高了通航 能力。这个工程说明早在1700多年前,古代水利工程已达到相当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也说明曹操开发卫河功不可没,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曹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至少是一个英雄。”
建安11年(公元206年),曹操又命董昭开挖了平虏渠,沟通了副滹沱河与沠水,其河道在今青县以东,位置在南运河侧,即今南运河的前身。
建安18年(公元 213 年),曹操又凿利漕渠,引漳水入白沟,并使白沟、清河和河北诸水联成水运网,使白沟水运工程又向下游延伸和扩建,为以后永济渠的开挖奠定了基础。
隋代,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急需扩大南北经济交流,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隋代之前,南北大运河已见端倪。自春秋时期邗沟、鸿沟的开凿,黄河以北白沟的开发,都为统一兴建大运河做了准备;另外,在隋代,科学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炼铁术己较发达;造船技术,也有相当水平,己能建造载重25~30吨的大木船了;当时数学、测量、建筑、土木施工技术等都有进步,数学上勾股定理已有严格证明;祖冲之(公元430~501年)推算的圆周率有效数字已准确到小数点后7位(3.1415926)。隋代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力学水平和建筑技术。汉代在兴建渭水至黄河长达150km的漕渠时,曾令齐人水工徐伯进行水准测量,当时称之为“ 表 ”。可见那时的水准测量已具相当高的精确度,这是为以后运河开凿的一项重要技术准备。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首先开凿了黄河、淮河间的通济渠;大业4年( 公元608年)隋炀帝征集河北100多万劳动力,开挖永济渠,从沁水至汲郡长约1000km的工地上,挖河民工饱受劳役之苦“ 丁男不供,始以妇人兼役,死者大半 ”(《海河史简编》),这就是开挖永济渠的真实写照。永济渠是大运河连接黄河和海河流域的一段,利用沁水、淇水、白沟等水道,南通黄河,顺黄河可达洛阳,入渭水能抵长安(隋代京城,今西安市),向北可达涿郡(今北京西南郊外)。
1000km长的永济渠大体走向就是今卫河、卫运河、南运河行径。当时规模很大,水面宽33.3m。它把海河流域与中原地区连结在了一起。
随着永济渠的通航,河北平原中部、东部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人口明显增加,如横跨永济渠的清河郡(包括河北的清河、广宗、山东的临清、博平等14个县)拥有30 万户,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而浚县(古黎阳县)、大名、沧州等地也逐渐成为经济重镇。但隋代是个短促的朝代,开河后不久使告灭亡。而大运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后代。《元和郡县图志》中说:“ 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晚唐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说:“ 尽管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种评价是比较公正的。
唐代初年,大运河畅通,但中唐以后,安史之乱爆发(公元 755 年),“漕运路绝”。进入五代之后,战争纷乱,永济渠已不见史藉记载。到后周世宗显德6年(公元959年),才疏浚永济渠。这时永济渠的水源,上游只有辉县的百泉,永济渠已名存实亡。北宋之后,将永济渠更名为御河;后经多次改造,形成目前的卫河。
三、卫河的支流
卫河山区支流繁多,左岸较大支流有大沙河、峪河、黄水河、沧河、思德河、洪河、汤河、羑河、安阳河等,右岸有东、西孟姜女河、大狮涝河等。
1. 大沙河
原属天然河道,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流经博爱、焦作、武陟、获嘉、辉县,经新乡县西北入共产主义渠,全长105.5km,流域面积 2688km2。
大沙河属山洪河道,它聚集了北至太行山分水岭,西至丹河、南至沁河,黄河的来水,山洪极易爆发,挟带沙石较多,故名为大沙河。
大沙河上游值处山区,坡陡、水急、建国前又无固定河槽,灾害频繁。建国后,多次治理,现防洪标准可达20年一遇,最大排洪流量980~1260m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