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过年 儿时过年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民俗文化 - 民俗风情 - 儿时过年
儿时过年
 
作者:马金真  加入时间:2014-1-26 8:54:22

童年的春节是从腊八开始的。

腊八一大早,妈妈便将五谷杂粮和红薯等放入锅内熬粥,揭锅的时候,满屋弥漫着香甜。一家老小吃着味儿美的腊八粥也没忘了院子里的几棵大枣树。我抢着掂起放在门后的斧头,边砍枣树边嘟哝:“砍一斧,结石五,砍一刀,结十梢。”然后把腊八粥糊进枣树张开的“大嘴”中,算是犒劳枣树,并鼓励枣树再来一个丰收年。

腊八粥香甜的余味还没从人们的口中消失,有关过年的话题和家事就多了起来。我们小孩儿则天天地喊着:“腊八祭灶,年下来到,小妮儿要花儿,男孩儿要炮……”

在农村,腊月是娶媳妇的旺季,几乎天天可以听到“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和高音喇叭欢乐的歌唱声。那时,娶媳妇用的是马车。拉车的几匹高头大马头上都戴着红花,脖子下面挂着铜铃,连赶车的鞭绳也系上了红布条。只见赶车的“大把”把鞭杆轻轻一扬,鞭绳兜空一甩,啪的一声脆响,伴着丁零的铃声,迎亲队伍就出发了。“大把”的脸上挂满了笑纹,那份得意和自豪不亚于现在开轿车的“洋大把”。

那时,订婚的双方基本上互不往来,是名副其实的新娘和新郎。新娘一到,大人们争着先睹为快,我们小孩子则哄抢从天空中落下的糖果,然后钻进洞房内抢新娘红鞋里的钱,或者撕开被子的四角,抠出里面的花生或红枣,自己吃或与小伙伴一同分享,真是快活极了。洞房内也没有什么新家具,只是墙壁上贴了许多赠送的画,每幅画下边写满了贺喜者的名字。

腊月二十三,该祭灶了。过年的氛围更加浓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不绝于耳。这天,家家户户都撕下了厨房里被熏得漆黑的老灶爷贴画,再贴上新的,焚炷香,摆上刚出锅的饺子,在烟雾缭绕中祈祷。灶爷“吃”过了,才允许劳累了一年的人们吃,那时我觉得很不公平。那时,除了过年,吃饺子的机会不多,我就拿钳子用铁丝拗饺子叉,拗的时候,饺子的香味儿就满满一嘴了。有一年,把手也扎破了,妈妈说:“别拗了,用筷子夹着吃一样香。”但我觉得不一样,用叉子吃着舒坦,在叉饺子的一瞬间,有一种幸福感,那是埋藏在我心里的对春节的珍惜与品味。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忙着蒸花糕、豆馅馒头、咸卷儿等。有时两三家一起蒸,说说笑笑,那场面很热闹。我也欢天喜地帮大人们拉风箱或往灶火中添柴,一层层的笼子冒着热气。当白生生暄腾腾的馒头出笼时,全家人都喜滋滋的,晾好的馒头能装满满一篓。

一到腊月二十八,家家屋内屋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新的年画也方方正正地贴在了并不雪白的墙上。只要你走出门去,就会看到许多家的门上都贴上了对联,连院外的树干上也贴着“出门见喜”。通往集镇的土路上尽是来来往往办年货的人们。不巧,天空簌簌地飘起了雪花,大人们则显得很高兴,说“瑞雪兆丰年”,而我们小孩儿则不喜欢这个时候下大雪,泥水很容易弄脏我们的新衣服。

除夕之夜,我和几个穿上新衣服的伙伴商定,一夜谁都不准睡,我们就在街上玩耍。可是,到了子夜的时候,大家的眼睛都酸涩得睁不开了,不得不回家睡觉。

当我们一觉醒来的时候,整个村子到处是暴风骤雨般的鞭炮声。在漆黑的凌晨,街巷里充满了馨香的火药味儿。小孩子爱玩儿鞭炮,一听到谁家放鞭炮,几十个孩子就涌到那里,抢拾没有响的炮仗。有时,正拾着,就会有一个炮仗冷不丁嘣的一声响了,吓得我们一下子散开。天一亮,大人们走家串户磕头拜年,我们小孩儿也不例外,从这家磕到那家,大人们就往我们的衣兜里塞很多水果。拜完年,我们就满大街疯跑、放炮仗,并享用拜年得到的礼物。

一过初一,通往村里的每条路上都是走亲戚的人。当时自行车少,很多人都是步行,小孩儿走亲戚慌得很。用现在的眼光衡量,篮子里没有什么内容,无非是两盒点心和几包挂面。我也慌着到亲戚家拜年要压岁钱,有的亲戚给两毛,有的亲戚给五毛,钱不多,却是崭新的。我最爱去舅舅家,舅舅是个工人,他给我两元压岁钱。待亲戚串完了,我就会躺到没人的地方数钱,越数越高兴,感觉自己是个大富翁。

转眼就到了初五。初五又叫“破五”,春节期间的禁忌破除。这也许是提醒人们该从节日的沉醉中收神了。

从初六到正月十五、十六,似乎有些平静。但到了十五元宵节、十六小年,又是鞭炮齐鸣,把节日的气氛再次搅浓,许多村庄都舞起了狮子,踩起了高跷,满耳都是“咚锵咚锵”的锣鼓声,热闹得不得了。时光留不住,过了正月十五、十六,春节也就拉上了帷幕。





 

 
     
儿时过年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0392-2181169 邮箱: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