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传承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社火 浚县传承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社火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文史事件 - 文化新闻 - 浚县传承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社火
浚县传承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社火
 
作者:陈海寅  加入时间:2013-8-21 13:08:06

今年正月古庙会上,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东关村社火队的舞狮表演。

  河南文化产业网8月21日消息(来源:鹤壁日报):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背阁

  每年的社火演出中,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北街社区居委会特有的背阁表演都是一大亮点,深受观众喜爱。这种从明朝万历年间沿袭下来的表演形式,在清末之后的战争灾荒年月曾一度停演,直到1970年才又被喜爱社火表演的人复排。

  “背阁表演是以民间故事王老太太梦游古庙会’为素材创作而成,它由两人以‘空地结合’的方式演出。”浚县民间社火省级传承人、今年77岁的孙书林说,他1970年复排背阁时,安排了12架背阁,由12名身强力壮的青壮年和12名3岁至7岁的孩子参演。“明朝万历年间刚兴起时,参演人数没这么多。”

  如今,每年演出的背阁是14架,主要突出阁上的小演员,还增加了八卦秋等表演形式。孙书林说,演员的装束和使用的道具也有了很多变化,阁上的小演员都以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出场,非常抢眼。

  动作难度堪比杂技的高跷

  在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东后街,流传着一句“出会少不了马家”的俗语。今年65岁的马金祥已踩了半个多世纪的高跷,以前东后街社火队出去表演都从他家出门,如今每年的高跷演出中也都少不了他们家人的身影。

  “高跷至少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我小时候高跷只有十几个角色,现在已有40多个角色。”马金祥说,高跷的动作难度堪比杂技,有空中扑蝶、单腿蹿桌、平地劈叉等,最难的动作是演员踩着约70厘米的高跷腿从叠摞的桌子上往下翻跟头。

  东后街社火队自创的打竹马

  打竹马是东后街社火队自创的一种社火演出形式,创作灵感来源于骑马。解放前的打竹马演出装束比较简单,用竹篾编成马形再糊上彩纸套在演员的腰间就行。而今,不仅演出行头非常讲究,演出形式也复杂了许多,有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十面埋伏阵、翻山越岭阵等。

  “打竹马演出很受欢迎,五六岁的小孩都想参演。”马金祥说,现在打竹马由26人演出,角色大都来源于杨家将,有穆桂英、杨宗保、佘太君、焦赞、孟良等。

  争取资金用于对社火的传承保护

  在浚县农村,还有无数支社火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社火队每年也以递增的形式逐渐扩大。他们虽然不在浚县县城演出,却活跃在各个村庄的大街小巷,成为丰富居民娱乐生活的一种形式。孙书林接受采访时说,他切身感觉到社火演出逐年红火与如今百姓生活稳定、安居乐业有很大关系。

  “浚县的民间社火演出几乎与古庙会同时兴起。明清时期,社火演出队伍逐渐壮大,种类逐渐增多,曾达到一个鼎盛。”8月16日,浚县文广局副局长李志刚说,社火种类丰富,演出历史悠久,表现形式多样,体现了浚县原汁原味的民俗,是浚县淳朴民风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今早已闻名中原乃至全国。

  “浚县去年向上级争取了100多万元的保护资金,全部用于对社火的传承保护工作。”李志刚说,他们从外地聘请了知名的艺术家对社火传承人进行培训,并对现有的社火种类和传承人登记建档,对失传的社火进行挖掘复排。“我们要让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红火地传承下去。”李志刚说。





 

 
     
浚县传承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社火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0392-2181169 邮箱: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