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我市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生存状态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发展?从今日起,本报开设非遗视界》栏目,通过记者的视角,带您了解我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倾听传承人的心声和有关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真知灼见,探索“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之路。
□鹤壁日报记者 王利英
见习记者 张婷媛
2011年10月14日,浚县泥塑大师王蓝田的泥咕咕作品组合《蓝田泥塑》在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上线交易,首日开盘指导价15.75万元/份,让人看到了泥咕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与其他渐行渐远的传统手工艺品相比,泥咕咕要幸运得多,它不仅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且一直在传承和创新中探索着产业化道路,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历时千年发展为三派
8月16日,记者来到了泥咕咕之乡——浚县杨屯村。
据介绍,泥咕咕是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能发出“咕咕”的声音而得名。
至于泥咕咕的起源,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末农民起义时,瓦岗军曾在古黎阳也就是现在的浚县与隋军大战,不少将士和战马阵亡,军中一些心灵手巧的人就用当地的黄胶泥捏成泥人、泥马表示怀念之情。后来军队中一些人员就地安置,这门手艺便流传下来。
“泥猴张”张希和告诉记者,经过上千年发展,浚县泥咕咕大体可分为三派,即以已故泥塑大师王蓝田为代表的王派;以“泥猴张”张希和为代表的张派;以宋学海、宋庆春为代表的宋派。
王派采用传统手法捏制的泥咕咕可发出“咕咕”的声音,其造型古朴、活泼,色彩斑斓。张派以捏制泥猴为主,猴子造型奇特、虚构合理、变形得当、引人发笑。“泥猴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工艺美术家”称号。宋派以捏制可发声的泥人、泥马、十二生肖等为主,宋学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共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浚县泥咕咕赫然在列。
传统与创新交织共融
年轻一辈的艺人中,宋楷战、宋庆春、宋燕涛的作品最受欢迎,他们的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多了人文的反思和艺术创作的味道。
16日上午,记者来到宋庆春家时,他正对着一块胶泥思考。
“只有将现代创意融入泥咕咕的制作过程,才能将其真正传承下去。”宋庆春告诉记者,他保留了泥咕咕的做工手法和制作工具,结合现实意义,在形态上大胆创新,用作品反映现代生活。“2011年我将浮雕艺术融入泥咕咕制作过程中,以古代吉祥图案为主,裱过之后可以悬挂在墙上作为装饰,目前销量还不错。”在宋庆春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记者还看到了这段日子在国际上较火的“斯诺登”。
见到宋楷战时,他正和工人一起整修“寒刀”工作室。“我觉得泥咕咕的传承重要的是挖掘历代泥咕咕制作工艺的精髓,然后借助现代创意和文化交流平台将其推广出去。”宋楷战告诉记者,已有十几所大学与他联系,希望学生能够到此见习。
产业化道路初探
近几年,泥咕咕产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帮助泥咕咕传承下去,发展成为文化产业,我市多次组织杨屯村的泥塑能人出去参观、学习,并出台了鼓励泥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 策,加大了投入和引导:规划建设了杨屯泥塑原生态文化村,建起了泥塑艺术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成功注册“中国泥塑”网站,成立了泥塑艺术研究会……
2007年,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组建了杨屯泥塑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并相继参加了第四届中国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原文化天津行、上海行,迎奥运工艺精品巡展,第十届亚洲艺术节等宣传推介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泥咕咕不仅提高了产品声誉,也签下大批订单。
亟待打造现代营销策划队伍
“虽然组建了公司、成立了协会,但真正将泥咕咕做成一个产业,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我们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除了参加各种展销会签些订单外,全靠名气吸引顾客购买。”王蓝田之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学峰说。
王学峰的大部分生意都是来自网上,想要泥咕咕工艺品的人先是在网上搜索他,然后几经周折找到他的电话,再通过电话订购。
“在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打造品牌的同时,我们正在筹建‘泥咕咕一条街’,专门用来展示、销售泥咕咕,发挥集聚效应。”浚县文广局副局长李志刚就泥咕咕的发展规划谈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