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古城文史资料荟萃》出版 《浚县古城文史资料荟萃》出版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涉浚专著 - 《浚县古城文史资料荟萃》出版
《浚县古城文史资料荟萃》出版
 
作者:马金章  加入时间:2013-7-10 20:39:25

    

  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古称黎,东周元王元年(前475)黎地设邑,西汉初置黎阳县,宋、金、元治浚州,明初为浚县。现存古城东携大伾山、南揽浮丘山,西挽大运河(卫河),形成 “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古城格局和独特天际线,是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县城筑建的典范。古城墙、文庙、文治阁、云溪桥、古街巷及古民居等文化遗存,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明初以降这座古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历史画卷。两山聚集的禹王庙、天宁寺、千佛寺石窟、碧霞宫、龙洞、黎阳仓等大量名胜古迹,见证了浚县古城数千年的演进历史和灿烂文化。

    浚县素有珍视文化资源、重视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明代知县蒋虹泉献家财迁碧霞宫,知县李永茂捐俸资修城墙,清代知县刘德新建吕祖祠,知县梁通洛立文治阁……逝者如斯,他们昔日的贤行义举,成就了浚县数百年后的一处处胜迹、一幅幅妙景。沧海桑田。桑田沧海。尽管古城历史上屡遭自然、人为破坏,但那些有着深厚文化情怀和深邃的文化眼光的仁人志士,总会勇敢地站出来予以保护。幸存下来的大量名胜古迹,不仅是浚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恢弘纪念碑,也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长卷上的凝固音符。

    浚县厚重的历史,悠久的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拥有这厚重、这悠久,是浚县人的幸运。当前,浚县县委、政府做出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大决策,为配合古城保护修复,传承名城文脉,我们编纂了《浚县古城文史资料荟萃》这本书,以期能为古城保护修复起到积极作用。由于时间紧迫,手头资料不够充足,错讹之处谨请批评指正。

                          编 

                          2013年5月2日 

后 记

    浚县,是河南省唯一以县治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序列的单位。

    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专家,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划分为七种类型:古都型、传统建筑风貌性、风景名胜型、地方特色及民族文化型、近现代史迹型、特殊职能型、一般史迹型。浚县是三四种类型兼有,史迹型明显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确,浚县文物古迹荟萃,目前拥有的国保就达4处16项、省保4处8项。大石佛、古城墙、文治阁、碧霞宫……对浚县文化有所了解的人,谈起这些国保,会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它们是浚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厚实的家底儿。拥有它们,是浚县人的骄傲,也浚县人的福分,更是浚县文史工作者的幸运。

    编纂《浚县古城文史资料荟萃》的初衷,不是让我们亮家底给人看,而是让我们为曾经拥有,应该保存下来,但却失去了的宝贵家当开列清单。这不免使人心情沉重和痛楚,但令人期盼和兴奋的是,编纂《浚县古城文史资料荟萃》的目的,不仅是为失去了的宝贵家当开列清单,更重要的是为古城重要节点的保护、修复、重建提供资料依据、文史支撑。这既是策划此书的县领导的意图所在,也是编纂者的心愿。

    在该书编纂过程中,得到了文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浚县古城文史资料荟萃》出版之际,谨向提供重要文图资料的卢允城、龚伟、黄留臣、李成虎、吴文民、冯宇和参与校对工作的姜春艳、王晓飞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提的是,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赵若舟,为本书赶写了《宋元时期浚州城遗址考察见》,该文拾遗补缺,使本书得以呈现浚县古城连贯顺畅的历史演进链条,便于读者明辨浚县古城薪火辉映的文脉传承轨迹;杨煤海、邵蕾老师,六易其稿,设计装帧方案,使本书顺利出版。为此,特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编者

                                        2013年5月20日





 

 
     
《浚县古城文史资料荟萃》出版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0392-2181169 邮箱: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