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浚县黎阳仓遗址考古获重要发现
黎阳仓遗址全景俯瞰
H71出土的方石臼
正在发掘中的漕运沟渠遗存
黎阳仓是隋代著名粮仓之一。据《隋书·食货志》等史书记载:“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熊、伊、洛、郑、怀、邵、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这是黎阳仓建置之始。随后,由于南北运河的开通,黎阳仓成了隋炀帝经略东北边境的物资供给后方基地,但也成了瓦岗起义军从失败走向强盛的转折之地。北宋晚期画家、诗人张舜民在其《画墁录》中记有:“予尝登大伾,仓窖犹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这说明至北宋末年黎阳仓遗迹犹存,后逐渐湮没而失去所在确切位置。新中国成立后虽经过多次文物调查,但始终没有确定黎阳仓遗址的确切位置。
为配合中国大运河(隋唐永济渠)“申遗”工作,在国家文物局的科学指导和河南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10月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浚县文物旅游局合作,对文献记载中黎阳仓遗址可能的位置地点——浚县城关镇东关村前街东关囤上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确定该遗址就是黎阳仓遗址,位于大伾山北麓,东距215省道约600米。因地处今浚县县城城区内,部分遗址已被东关村居民住宅所占压。在大伾山北麓可勘探的区域内进行的勘探中,发现与黎阳仓有关的主要遗迹有:仓城城墙、护城壕沟、夯土基址、仓窖遗迹、大型建筑基址、道路、墓葬、沟渠和灰坑等。
黎阳仓遗址的考古发掘始于2011年12月,目前已完成发掘面积2800多平方米。清理涉及黎阳仓仓城城墙与护城壕,3座隋唐时期仓窖遗存,隋唐时期专用漕渠(南端),以及不同时期墓葬11座,灰坑100余个,路1条,灶15 个,同时还清理出北宋时期大型建筑基址2处等。
黎阳仓城依山而建,平面近长方形,东西宽260米,南北残长300米,周长约1100米。仓城城墙为夯土筑成,夯层厚0.10~0.15米,最厚为0.20米左右,夯窝直径0.05米左右。由于黎阳仓所在位置的坡状特点,城墙以对原地面略加平整就地夯筑而成。保存较好的仓城西北角北墙残宽6.2米,残高1.5米。经过发掘的仓城东城墙呈东北、西南走向,通过探沟解剖得知,墙体距现地表深2.9~3.15米,残宽5.5米。护城壕位于东墙东侧3.5米左右,宽3.9米。壕沟底中部发现与沟同向的两排密集柱洞,柱洞的直径在0.12~0.18米之间,是否为木桥遗迹,有待于进一步考古发掘才能确定。在东墙外侧约10米处还有另外一道壕沟。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城墙与护城壕之间的宋金时期地层下清理出一座五代墓葬和一座北宋时期墓葬,表明这里的城墙和护城壕早在五代就已废弃。
在仓城北中部发现一处漕运沟渠遗迹,南北向,口宽约8米,与仓窖的地层年代一致,渠的南端发现有砖砌残墙遗存。在沟渠西北侧,勘探出一东西长40米、南北宽25米夯土台基。从仓城的总体布局推断,仓城的西北部应为粮仓漕运和管理机构所在位置。
目前已探明储粮仓窖84个,口大底小,皆为圆形;口径大小不一,小的8米左右,大的14米左右,大多在10米左右;窖底距现地表最浅3.8米左右,最深约7米。总体上看仓窖排列基本整齐有序,仓窖南北向大致有七排,东西向排列,除东北部外,每排10个左右,排与排间距10米左右;窖与窖间距最近的3.5米,最远的10米;第六排与第七排比较特殊,间距最窄处8米,最宽处23.5米,在最宽处一段无规律的分布着大小不等仓窖7个。这些仓窖窖底多数距地表深6米左右,个别的在7米以上。
已发掘清理的3座隋代仓窖(编号为C6、C16、C18),直径均约8米。C6窖口直径约12米,窖口至窖底现深3.2米;窖口周围清理出12个圆形或长方形柱础遗迹。C16窖口至窖底现深约4米,在已解剖的东半部窖口半周发现均匀分布4个近圆形柱础,直径0.26~0.52米。C18窖口至窖底深约2米,在已解剖的南半部窖口半周发现有5个方形柱础,大的长0.60,宽0.35米;小的长0.35,宽0.30米,窖底中心有中心柱础遗迹。窖内填土以自然淤积为主,表明这些仓窖废弃后经历了一段自然的淤填过程。依据仓窖内出土的遗物,结合叠压在仓窖遗存之上的北宋时期地面建筑遗存分析,黎阳仓的废弃时间大约应在唐代中期以前。这与文献记载和传说中的隋代黎阳仓所处年代相吻合,与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废弃年代亦大体一致。
在遗址中部区域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叠压在废弃的隋唐时期仓窖遗存之上的是一处具有大面积夯土基础的建筑遗存,目前已清理出东西并列的两座大型建筑基址(编号为1号建筑基址和2号建筑基址)。
1号建筑基址位于仓城中部偏西,揭露面积900平方米。基址呈东北至西南向,南北长50余米,东西进深约12米;共清理出柱础38个,分圆形和近圆形,直径大小在1.30米左右,深0.38~0.50米不等;柱础间距2.9~3.20米左右。
2号建筑基址位于仓城中部,揭露面积600余平方米。基址亦呈东北至西南向,已清理南北长度约28米,宽约25米;共清理出柱础19个,柱洞10余个;柱础分圆形或近圆形和长方形,圆形或近圆形的柱础直径0.9~1.3米;长方形柱础大的长2.3米,宽2米;小的长1.6米,宽1米;深约0.38~0.49米不等;柱础的形状的不同,与建筑结构需要有关,个别位置两种柱础交叉使用。2号建筑基址柱础间距东西较宽,3.0~5.0米左右;南北较窄,约在3.0米。
在1号和2号建筑基址之上,清理出大量的砖、瓦和吻兽等建筑材料遗物,其中带“官”字印戳的板瓦块多达近百件,说明了建筑的官方性质。
从地层叠压关系和出土遗物的时代特征分析,出土的近百件带“官”字款建筑材料板瓦都具备北宋时期的特点。因此,推断地面建筑的年代应属于北宋时期,为当时黎阳仓库房建筑。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初步分析,判断黎阳仓遗址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地下储粮时期,仓城及仓窖建于隋初,废弃的时间大约在唐代中期以前,可能会早到唐初。第二阶段为地上仓储时期,北宋时期的仓库可能始建于北宋早中期,废弃时间大约在北宋晚期,当时是否也建有仓城,有待于进一步考古工作证明。这两个时期黎阳仓的建置与存在原因,应当均与南北大运河永济渠(北宋又称“御河”)有重要关联。
另外,在对黎阳仓遗址进行考古工作的同时,我们对与黎阳仓关系密切的黎阳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在距黎阳仓遗址东约600米处,首次确定了黎阳故城的范围和位置,明确了黎阳仓与黎阳城的相对位置关系。现已查明与黎阳城有关的遗迹有城墙、护城河、夯土台基、排水设施和道路等。初步探明黎阳城城池南北长2250米,东西宽800米,面积近200万平方米,与文献记载中黎阳仓在黎阳城西南的地望完全吻合。在调查中发现了大量唐宋时期青瓷器等遗物,为确定城址的时代提供给了实物证据。黎阳城遗址的调查与勘探,为佐证文献记载中的黎阳城与黎阳仓的一体关联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据。
黎阳仓遗址的考古发现为中国大运河的“申遗”提供了隋代运河(永济渠)开凿和利用的珍贵实物证据,说明北宋时期永济渠对巩固北方边境仍然具有重要战略作用,为研究中国古代官仓的建设和储粮技术发展增添了新的考古资料,也印证了史籍中对黎阳仓的有关记载,同时,为黎阳仓遗址的有效保护提供了基础性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