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新镇村 见证卫河兴废的古村落 浚县新镇村 见证卫河兴废的古村落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名胜遗迹 - 古迹遗址 - 浚县新镇村 见证卫河兴废的古村落
浚县新镇村 见证卫河兴废的古村落
 
作者:李丹丹/文 赵永强/图  加入时间:2013-12-13 8:28:25

曾经的“商业街”现在新旧建筑并存,连接着远古与现在。

   

新镇村的古建筑。


□晨报记者 李丹丹/文 赵永强/图

浚县新镇镇政府所在地新镇村,北部紧临航运发达的卫河,从元朝一个不足60余户人家的小村发展为重要码头、渡口,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商贸古镇。在商贸最盛时,新镇村商户可达246家,从商人员900余名,成立了五大“老字号”,村内彰显古时商贸繁荣的遗物众多。自清朝乾隆年间设新镇所以来,这里一直是所、区、乡、镇的治所,是新镇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今年,新镇村被评选为省传统村落。12月10日,记者前往该村进行采访。

因卫河航运兴起的商埠

新镇村历史悠久,有史料记载,元代时这里曾称新安,是一个不足60余户人家的小村。卫河流经该村北部,后来,随着卫河航运的兴旺,该村逐渐成为重要码头、渡口和商埠,遂改名为新集,明初时又改为新镇。

如今的新镇段卫河,于1969年被去弯取直,改道至村北500米远处。而卫河作为新镇的母亲河,已融进祖辈村民的血液中。村北部的卫河故道已干涸,现已成为研究大运河历史的重要佐证。

隋唐永济渠,是大运河的一段,宋代时称御河,明清时称卫河。《浚县志》中记载:“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尤其是长芦盐,先运至浚县,再以小舟运往西南诸县,以马车运至陈桥驿,再转运河南诸县。明清两代,卫河航运延续不衰。盛时舳舻河中云集,不下数千艘。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平汉铁路建成后,减轻了卫河航运的压力。清末民初,经浚县的货船仍有700余艘,载重百吨以上的大船约占三分之一。

便利的河运交通,带动了新镇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同时也使新镇成为军事战略要地。自清乾隆年间设新镇所以来,新镇村作为因卫河航运而兴起的商埠,一直是所、区、乡、镇的治所,是新镇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民国时期有246家商户

据村民们介绍,新镇因紧临卫河,又设有码头、渡口,自元代以来,一直是商贸运输的集散地,这里还形成了四条商业繁荣的街道,其中以西街最为繁华。这在村民冉照勇老先生保存的一块清光绪二十三年《重修浮桥两岸坝头碑记》上的碑文中得到印证:新镇四街商铺林立,捐资修建新镇浮桥两岸坝头的商铺就罗列有天裕亨、三盛良、祥盛隆、昭远兴、全盛店、义太和等40多家。从这些商铺店号可以看出,有粮油店、盐店、药店、百货、日杂等店铺外,还有饭店、旅馆、茶水店等店铺。“最盛时,民国二十五年,新镇就有商户246家,从商人员900余名。”《文化新镇》一书如是记载。

82岁的村民孙清秀告诉记者,在几百年的商贸历史中,部分商家的业务逐渐做大,闻名遐迩,盛极一时,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有五大“老字号”,分别是:三义堂酒行、中恒德药行、祥盛隆杂货铺、福生文钱庄和三盛良粮油行。“像‘三盛良’粮油店有千余石粮食当作资本,营业房间50余间,雇员26人,日营业额可达10石小麦;‘祥盛隆’杂货铺以经营百货为主,兼营煤炭,并为汉口、天津、信阳等地收购鸡蛋,人称‘独断三行’;‘中恒德’药行,聘请四方名医10多名……”77岁的村民王福生说。

走在如今的新镇街头,记者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的商业氛围:街道两侧的门面房鳞次栉比,各类店铺一应俱全,摊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虽然距县城和市区路途较远,记者采访时也非商贸高峰期,但这里仍然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明清时期这里的庙会最热闹

新镇商贸的繁华还体现在其传承了近千年的庙会上,新镇村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集中,一年就有8个会,根据功能的不同,这8个会又分为前十月会和后十月会,前十月会分别是正月二十九、四月初一、初八、十八和二十八,“这正好临近秋种季节,庙会的主要内容是交流农资产品,除镰刀、木锨、杈、防晒草帽等农具外,还有菜种、麦种等农资。”参与《文化新镇》编纂工作的乡干部赵学圣说:“后十月会在农历十月和十一月,庙会的主要内容是生活用品交易大会,有布匹、衣服、百货等。”

“新镇的庙会是浚县庙会的缩影,集传统祭祀、宗教朝拜、民俗活动、农事节令、商贸交易于一体,是中国民俗文化‘活化石’的一部分。”赵学圣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以宗教祭祀为主要内容的庙会,逐渐成为乡村贸易的主要形式和市场,虽不礼神拜佛,但庙会盛况依然。”

提到庙会的盛况,村民们七嘴八舌地俺村庙会最繁盛,在方圆300余里都是出了名的,很多新乡、安阳、濮阳、焦作等地的人来这儿赶庙会。”孙清秀说,“远的还有邯郸人、天津人,每逢庙会,这些地方的商人就会提前两三天,带着货物赶着马车或乘船来到这儿。”

“听祖先们讲,每次庙会,来逛的人数不下10万,庙会上光商铺就有3000多家。在通往俺村儿庙会的新镇大街上,上千辆马车堵了三余里长。”任胜林说。

古宅里的板搭门

很结实

向记者讲述,“明清时期,  这就是电视上常见的古代门面房常用的板搭门。”走在新镇古时著名的商业街——西街上发现,道路两旁的古宅已所剩不多,大多是砖木瓦房结构。古宅的大门均是由一块块可拆卸的木板搭接起来的,“早上一块块地拆下来,到了晚上打烊时,再一块块安上去,里边再用铁栓锁住。”赵学圣说,“这样的大门比一般住宅的大门宽阔,可方便顾客前来参观或展示更多的商品。”

这时,记者感到很好奇,于是上前安装了几块木板。记者发现门框的上方和下方均有一道很深的沟槽,一块块的门板就可以插在沟槽里。木板安装好之后,俨然一堵木板墙,牢固结实又无缝可偷窥,记者不禁感叹古人的聪明才智。

在新镇几百年商贸重地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下了许多商贸遗物,除了门面房的板搭门外,还有用大石块做成秤砣的明代石权。只见每个石权都有30公分高,直径达50公分长,石权体上还刻有“新镇南天成粮店”字样,每个至少有400多斤重,“粮店里每日进出粮食量多,普通的秤每次称的量非常有限,而石权就能一次性称量成千上万石的粮食。”赵学圣说:“我们没有见过和石权相匹配的秤杆,大家根据石权重量猜测,秤杆很可能是一根很粗的木头。”

可移动的“浮桥”

新镇村与码头村隔卫河相望,古时,常年有木船停靠河边,以供两村村民摆渡。“船上没有木桨,河两岸各有一个栓木桩,为防流水把船冲走,村民就把船用铁丝拴在木桩上,摆渡时,用手拉着铁丝便能到达河对岸。”孙清秀说。

摆渡只能方便零散的过河人群,每逢庙会时,河对岸的人就来新镇赶庙会,为解决人流量大不方便过河的问题,浮桥便应运而生。

记者第一次听到“浮桥”时,还以为是由砖石垒砌而成的跨河之物,于是问道:“这桥现在还存在吗?”村民们听后哈哈笑了。孙清秀说:“为啥叫它‘浮桥’呀,就是因为它可以来回移动,具体它设在哪儿是不固定的。”原来,横跨河道每隔一米在河底里竖上一根大木桩,再把木板一块接一块地固定在成排的木桩上,行人便可在木板上行走,这就是浮桥”。“庙会结束后,为了不阻碍卫河南北的航运,就把“浮桥”拆掉。”孙清秀说,“古时,每到庙会前一个月,全村的人都来修‘浮桥’。”

始建于明代的古坝墙

在村北部卫河故道南侧,始建于明代的古坝墙沿着卫河故道呈东西走向矗立着,长约1300余米,“这道古坝墙有两种功能,既相当于堤防,又相当于寨墙。”赵学圣说。现存的坝墙高6米多,尤其是站在卫河故道中仰脸观望,蔚为壮观。坝墙下部砌有青条石,上部砌有青砖,坝墙中间多处使用了旧石碑、石碑座、石柱加固。“古时,每到汛期,卫河两岸就经常泛滥,这时村民们就用砖石筑建堤坝。”赵学圣说。2010年11月,新镇坝墙被列为浚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小北寨门往西不足100米的坝墙下,有一块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石碑,上面写有“重修石坝碑记”。碑已断成两截掉在地上,碑面满是泥土。上边的碑文已模糊不清,擦干净后依稀可看到上面写有“运河”的字样。《文化新镇》一书中这样讲道:“新镇坝墙及遗存的碑刻对于研究大运河河道的历史变迁有很大价值。”

顺着坝墙往东二三米处,可见到明朝码头遗址,石阶上已满是枯草和干树枝,破落不堪。“那时候,俺村人经常站在这里和码头村人‘侃河’,就是隔河聊天的意思。”赵学圣说。

    另外,村四周原来还有高约13米的寨墙,墙体宽2米。随着村子面积的不断外扩,这些寨墙大多已损毁。 

 




 

 
     
浚县新镇村 见证卫河兴废的古村落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0392-2181169 邮箱: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