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是一座老城!浚县的文化遗迹很多!浚县新城推进得很快!浚县的小城镇建设很有特色……
采访过很多到过浚县的人,虽然每个人对浚县的印象不尽相同,但他们都认为,浚县是一座用文化滋养出来的城市,一座功能布局鲜明的城市。
与千年文化相伴相生的古城
●古城印象
“浚县是个有历史、有文化的地方,老‘四关四街’格局保留了古城的原汁原味,很有韵味。”当地许多老人如是说。
“自明洪武三年建城以来,浚县古城历经六百多年至今仍保留了独特的山水城格局,具有丰富的遗址遗迹和独具魅力的中原传统民俗文化。”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一位专家在博客中如此写道。
文庙、古城墙、云溪桥、文治阁、南关石桥、黎公祠、翰林院与翰林府、黎阳古城遗址……怀着对这座古城的崇敬,记者循着历史的足迹,踏访了浚县古城。
●保护与开发:打造旅游目的地中心
黎公祠基本上是一处废宅,南关石桥栏杆多处遭毁坏、桥面凹凸不平……在体味醉人文化的同时,记者也为许多历史遗迹遭到破坏感到心痛、遗憾。
没有一个好的保护开发规划,没有一套完整的保护开发措施,这些令人痛心的场景,将持续下去。
“浚县古城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协调控制面积5.5平方公里,它的保护开发,作为浚县旅游振兴计划的首张牌,得到了市县领导高度重视。而大运河申遗、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也对浚县古城保护开发提出了迫切要求,浚县古城保护开发势在必行。”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规划师耿文峰说。
去年11月底,市政府有关会议确定把浚县古城保护开发工作提上日程,并于今年初邀请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晁华山等专家启动《浚县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古城规划在突出民俗文化的基础上,立足建设旅游目的地,开发时尚休闲旅游,增强旅游吸引力。”耿文峰告诉记者,总体规划已经根据反馈意见修改了几稿,现正在有序推进中。
专家建言:古城保护,既要保护其形式,也要保护其内涵。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是浚县的“闪亮名片”。希望浚县在注重全面保护古城物质文化历史遗存的同时,强化对古城无形文化的保护,强化两类文化资源组合,实现相互借势,相互保护,形成相得益彰的优势叠加整合效应。
与产业集聚区 融合的新城
●新城印象
“2006年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南方打工,总觉得浚县太古老,没有现代气息,不想回来。去年春节时媳妇带我到黎阳新城看了一圈,我都认不出是浚县了。当即跟媳妇商量着在新城买了套房子,我也在浚县产业集聚区内找了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外打工6年的浚县人王永朝说。
“新城环境好,离产业集聚区又近,上班生活都得劲儿!”正在装修新房的郭女士说。
浚州大道、长丰大道、永济大道……黎阳新城内,随着一条条宽阔大道的延伸,拉开了建设的序幕。记者看到,新修建的道路两侧,都预留着10米~20米不等的景观带。
●以“五纵五横” 十条道路拉开框架
耿文峰介绍,黎阳新城规划面积34.5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主要围绕打造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央商务区,重点推进“五纵五横”路网框架建设,加快实施中鹤研发大厦、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浚州公园和城北水系等建设项目。
“《浚县黎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初稿已经完成,正在进一步完善中。”耿文峰说。
按照耿文峰的介绍,记者顺着浚州大道、长丰大道、永济大道、霄河路一边走一边看,看到了占地200多亩、总投资1.2亿元,正在进行绿化的浚州公园,走到了规划中的浚县湿地公园所在的地界,还进入小区居民家中,询问他们对新城的看法。
专家建言:新城、古城虽各有自己的发展特色,但不能人为地割裂两者之间的文化联系,编制新城规划时,要注重在文化上加强与古城的联系。
突出自身特色 韵味的小城镇
●小城镇印象
“我以前对乡镇印象一直不是太好,总觉得乡镇不只脏乱差,出行还不方便。去年,同学到浚县善堂镇当教师,我和几个同学去给她送行,到那里一看,傻眼了,那儿真干净,镇里的医院大楼气派得很,镇里还正在建设新社区,在那儿工作真不错!”在浚县一家民办中学教书的宋谦说。
“以前镇区主要街道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省道永定线,没水厂,没垃圾处理场,更谈不上规划。现在好多了,修了好几条路,还准备建社区。”永定线旁一家小店的张大爷说。
●围绕特色产业 推进小城镇建设
浚县王庄、善堂、新镇、屯子4个镇,作为我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近年来通过“5+5+2”工程,即5项基本市政公用设施(镇区道路广场、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电力通信、环卫设施)、5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学校、医疗保健、商贸市场、文体、行政服务)和2个小区(社区、农民创业园)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4个小城镇中,记者去了王庄、善堂、屯子3个镇,它们推进的速度有快有慢,但均已完成规划修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都在有序推进。
而且,记者采访时发现,这些小城镇建设大多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比如,王庄镇围绕粮食精深加工园区,屯子镇围绕石雕产业,善堂镇围绕木材加工、特色种植产业,新镇镇围绕畜牧养殖、特色种植产业推进小城镇建设。
专家建言:新型农村社区的布局一定要考虑有相应的产业基础或产业发展资源做支撑,包括工业、商贸服务业、旅游业、实行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等,使就地转化为市民的社区居民能够充分就业,不再从事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