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玘屯村隶属于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的集中产地,素有“泥玩具之乡”、“泥塑第一村”之称,被民俗学专家称为研究历史的活化石。
2006年,泥咕咕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浚县正在杨玘屯建设泥塑原生态文化村。7月23日下午,记者走进杨玘屯村,走访了当地的一些泥塑艺人,体会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
泥塑第一村的变化
其实,壬辰年春节的时候,记者到杨玘屯村深入采访过。可记者这次一进村,还是吃了一惊,短短半年时间,杨玘屯村的变化让人眼前一亮:村口处刚建成的“憨刀泥塑展馆”造型别致,宋庆春的泥塑展馆正在扩大规模,蓝田泥咕咕专业合作社、鹤壁市浚县泥咕咕研究院发展势头正猛……
经过泥塑艺人宋庆春的泥塑展馆时,记者情不自禁走了进去,犹如走进了民俗艺术的殿堂,久久不舍得离开。
“现在,浚县泥塑从业人员有2000多人,年产泥塑作品100万件,产值达1300万元。”杨玘屯泥塑博物馆负责人宋学海对记者说。
创新打开销路
29岁的宋庆春,擅长捏制乡土人物,兼顾生肖、大咕咕、瑞兽,代表了杨玘屯村年轻一辈的泥塑艺人。
宋庆春说,以前祖上只做泥狮子,有摇头狮子和蜡台狮子。“2004年,我开始尝试创新,以乡土的东西为题材捏制泥人,还记得我第一件创新的作品是《丰收的愉快》,得到河师大一位老师的赞赏,这给了我很大鼓舞,也是我创作泥塑人物的开始。”
“杨玘屯泥咕咕,整体来说还是在不断创新的,正是创新打开了泥咕咕的销路。”宋庆春对记者说,“以前泥咕咕销售还分淡季旺季,现在已经没有淡旺季之分了。2000年的时候,捏泥咕咕的大多是传统的家庭作坊,每年只能赚2000元。现在实行公司化,几天就能赚2000元。如今,我们的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南通、天津、山西、黑龙江等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俄罗斯。”
不少外地人慕名而来
“这几件作品是我的学生捏的。”宋庆春指着几件泥塑作品告诉记者,过去艺人都比较保守,现在艺人们的思想普遍比较开放,想捏啥都可以。
在他的泥塑创作室,记者看到几位年轻人正在捏制骑着战马的将军。
“这几位是我的学徒,其中一位来自江苏,一位来自黑龙江,是通过中央七套《乡土》节目找来的。”宋庆春说。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本地人愿意学捏泥咕咕的少,外面慕名来学的多。”宋庆春提议,“如果将泥塑带入课堂,既能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又能培养他们热爱家乡泥塑的情感。”
泥咕咕有了合作社
今年4月份,60岁的王学锋成立了蓝天泥咕咕专业艺术合作社以及鹤壁市浚县泥咕咕研究院。一走进他的合作社,不同风格的泥塑作品便映入记者眼帘。“这些都是合作社的成员捏制的,如今全村已有60多家作坊加入合作社。”王学锋说。
“2009年我们跟宁波一家出口贸易公司谈了笔大生意,本来啥都谈好了,可人家过来考察后说,我们还是传统的家庭作坊生产,担心我们不能按时完成订单,就取消了合作。”王学锋说,这件事对他刺激很大,他由此下定决心成立一个可以宣传、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合作社,发动全村艺人完成一些大订单,打造浚县泥咕咕的品牌形象。
如今,合作社和家庭作坊捆绑在一起,已拥有68个成员。目前,他们的产品已销往上海、北京、成都、烟台等地。“如今有了大订单,我们也能按时交工了。”王学锋说。
王学锋说,研究院有个重要课题,就是研究泥咕咕的传承与创新。传承是把老一辈的东西发扬光大,创新是在老一辈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还有个问题,随着泥咕咕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周边省市很多学生、游客经常来杨玘屯参观学习,但杨玘屯现在还没有一个集中学习的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