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www.china.com.cn 2012-06-26 22:30
青春壮丽,事业辉煌,热心为民,济困情长。人,一旦把为大家谋利当做责任,他的生命就弥可珍贵,心胸就更加宽广;
命运坎坷,道路漫长,伾山高高,淇水泱泱。碑,记载着有功于人民的人的功绩,印证着弄潮健儿的大爱无疆;
谁能把渺小的自我与人民大众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谁的名字就会闪射出永不熄灭的耀眼之光……
大伾山,以其厚重悠久屹立在豫北大地,又以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著称于世。如今,这座充满神奇的仙山胜景越发显得阿娜多姿,秀丽迷人,见证着河南浚县的沧桑巨变。
淇河,这条发源于太行深处,当今极其罕见的零污染河流,静静地躺卧在豫北平原,犹如一条天女甩落的彩带,蜿蜒腾挪于一马平川的肥田沃土之上,仿佛聆听着鹤壁人民在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的潮流中弹奏出的美妙音韵。
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就在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中,这片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又诞生了一家蜚声中原,以扶贫济困为己任的实业公司;诞生了一个胸襟坦荡,爱心卓著的仁人志士——
这家公司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解决上千人的就业问题,为群众创造数亿元的养殖财富,被当地群众誉为“致富的主心骨,养殖的好靠山”;这个为百姓带来福音的爱心人士,十多年如一日,把实现共同富裕当作神圣使命,视帮扶贫困为义不容辞责任,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岗位,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推出利在社会的捐助善举,兴办福利性企业,奉献自己的拳拳爱心,不断义捐资金,经常资助贫困乡民,赢得“驱贫新愚公,送福活菩萨”的高尚雅号。
她,就是发起于大伾山下的河南瑞贝特兔业发展有限公司;他,就是该公司的董事长王胜利。
上世纪的1996年,20多岁的王胜利就已开始为群众的共同富裕而畅游商海,博浪弄潮,摸寻探索,开拓进取——先后开办4家加油站,以高于同类企业许多的工资,全部聘用贫困家庭子女,以解决群众的创收难题;后又于2006年转办直接利于农户的獭兔养殖公司,更大范围地开展科技扶贫活动。
16个冬夏春秋,16个寒来暑往,王胜利和他的养殖公司为了驱除贫困,实现共富,像一个新时代的活愚公,挖穷山、铲贫根、想奇招、拓富路·……把青春洒向鹤壁大地,把丰碑树在群众的心坎里。
毋庸讳言,把“大伾山下活愚公”的雅号送给王胜利,送给王胜利的河南瑞贝特兔业发展有限公司,实在是当之无愧。
童心、青春、学业、励志——都彰显了出类拔萃的与众不同。然而,他过早地选择了实业济贫的道路,无怨无悔的“洒下一路驼铃声”。
1973年,一个倔强的生命顶着10年浩劫的霜风苦雨出生在豫北浚县的一个农村小镇里,他就是如今的河南瑞贝特兔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胜利。在那刚刚恢复正常教学秩序20世纪80年代初,王胜利以7岁孩童的年龄开始接受了共和国浩劫后的正规教育。
至今他还记忆犹新的是,在刚进小学教室的那一刻,他趴在用土坯垒起的课桌上,用惊讶且好奇的目光仰望着一脸慈祥,充满灵气,但却身穿打着补丁裤子的漂亮女教师,转而又上上下下的来回打量,左左右右的反复扫描,看得这位十八九岁,风华正茂的姑娘也不由得忍俊不禁,满面飞红,随即发声问道:
“王胜利同学,你怎么了?”
“老师很好看,我很想看老师。”
“你看就看吧,怎么还用怪怪的眼光里瞅外瞅的,像透视拍片一样。”
“老师咋穿这样的衣服呢?把人都衬丑了。”“我们国家还比较穷,咱农村的条件还很差,等你长大了,把国家建设好了,咱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老师,我长大了挣好多好多钱,我给您买好多好多新衣服,把你打扮得好漂亮,好漂亮的。”
“只打扮我一个人呀?那许多乡里乡亲都还穿不起好衣服,咋办呢?”
“那我就拼命挣钱,让天下所有的穷人都穿上新衣服。”
连一个村里多少人口都不知道的小毛孩子,竟也夸下弥天海口——济贫天下,造福苍生。
浑身上下都满溢着稚气的王胜利,一本正经,直言不讳地坦诚作答,逗得女老师大笑不止,深为有这样机灵且不乏幽默的学生而高兴不已。
谁知,当初的童贞之言竟成一世之谶,自打那以后,小胜利就立志学好知识,掌握本领,长大以实业致富,用爱心扶贫,兑现那个进学第一天的童贞人生的第一个诺言。
王胜利是有志气的,他在日后的学业中自强不息,不负众望,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家庭到学校,都被家长、老师、同学称为出类拔萃的好孩子,好学生,好榜样。学习成绩无论在班上还是在学校都是首屈一指,遥遥领先;思想行动,一贯积极;在校表现,人皆称好;五好学生美誉,一直伴随他一个整整的上学年龄。
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十几年的品学兼优,十几年的系统教育,十几年的耀眼鲜花……一切都预示着王胜利前程似锦,必成大器。
一时间,似乎全国的重点大学在向他招手;似乎命运垂青他“成功名易如反掌”;似乎“天之骄子”非他莫属……青春的音符,真的在他的学子乐章上烨烨闪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王胜利顺风顺水,踌躇满志的时候,身体却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在这年高考前夕的5月,一向健壮如牛,身强体壮的王胜利突然感到身体乏力,萎靡不振,两只腿就像灌了铅似的拖拉不动,随后又持续低烧,接连咳喘,身体也逐渐消瘦。校长、老师劝他赶快就医,父母也心急如焚,强迫其赶快治疗,坚持高考后再看医生的王胜利扭不过多方压力,只好极不情愿地走进医院,县医院误诊为“病毒性感冒”,开了一大堆“西药片,中药丸”谁知越吃越厉害,越吃越没劲。不得已,又去了安阳的一家大医院,结果诊断为“肺炎”,需要15天的住院治疗。这样酷爱的学业不得不中断,志在必得的高考也随之化为泡影,活跃在青春巅峰之上的王胜利一下子跌入人生的低谷,心情阴阴沉沉,整日郁郁寡欢。出院后开始浪迹天涯。
这场不知怎样患的疾病,让王胜利吃尽了苦头,也接受了磨练。
苦头,自不待言:错过了高考,抛弃了深造机会;折磨了精神,使壮志满怀的他几近崩溃;痛苦了肉体,卧床休息的一个月,他终日与药为伴。磨练,正应了古人一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尤其在他浪迹天涯的旅途中,目睹耳闻了当时社会的贫穷窘况,调查研究了致富妙招,也曾经在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想法:假使身体允许,假使政策不变,他就下海经商,甘当弄潮儿,做一个能改变社会贫穷的强者,做一个能为乡亲造福的有用之人。
如今,身体已从精神恐怖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国家政策一百年不动摇的口号正深入人心,实业济贫的愿望在召唤着勇士……种种迹象昭示:美好年华不负我,大鹏展翅正当时。
在浚县商界,特别在石油界,王胜利是一个颇具传奇的人物。传奇就传在1996年5月,王胜利在山东省烟台市开了家专营农药化肥的小商店,由于诚实守信、产品质优价廉,深得许多农民的喜爱,短短几个月,他的小商店就扩大经营成颇有规模的大商店。为取吉利,也为自我造势,他就为这个商店取名叫:“胜利化肥销售中心”。真是事随人愿,胜利化肥销售中心真的胜利了,不到两年时间,胜利化肥销售中心又扩大成为“胜利农药化肥批发中心”,职工人数激增成20人,生意一直很红火。为了偿还扶贫夙愿,他以高于同类企业很多的薪酬,安排下岗失业职工18人,占职工比例的90%。激情在这里燃烧,希望从这里升起,王胜利于驱贫致富的岗位上胜利的开始了崭新的长征。
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几年的摸爬滚打,“胜利农药化肥销售中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连年翻番。面对生意的日渐兴隆,王胜利在成功的喜悦中没有自我陶醉,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油”,不断地为自己树立目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因为打铁先得自身硬,自身孱弱,何谈打铁;小富即安,如何能扶贫一方·……
就在农药化肥生意做得有声有色的2000年春天,王胜利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军石油行业。这一决定遭到了周围亲朋好友的极力反对:都认为弃见成之业,逐不可知之利,犹如牵马步行——丢长就短。但睿智的王胜利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以独到的眼光和惊人的胆识,分析了石油行业的潜在优势,描绘了一个越做越大的财富蛋糕,毅然决定开发石油行业这块处女地,为实现幼年梦想缩短距离。
2001年3月,山东烟台建立起第一个胜利加油站;2002年,山东烟台市郊建立起胜利加油站分站;2003年,河南浚县小河村建立起第三个胜利加油站;2006年,浚县城西建立第四个胜利加油站;2007年,浚县屯子的第五个胜利加油站又应运诞生……加油站的连锁辐射,壮大了王胜利,也为王胜利拓展了宽广的创业平台,使他拥有了上千万的固定资产,也为他平添了腾飞的翅膀,王胜利在创业中实现了自我人生价值。
可是又有谁知道,王胜利成功背后的含辛茹苦,酸甜苦辣和几把辛酸泪。为了办好加油站,他像一个陀螺,整天不停地运转,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由于当时设备简陋,道路状况不太好,他和他的伙伴们就把装着油灌的车开到村里的百姓门口,开到农民的田间地头;遇到家境困难的农户、就把需要的柴油称好,亲自添加到柴油机里;碰上老军人、孤老户、残疾人和五保户加油,他们不仅提供方便,有时还给以免费。那是白花花的银子呀,叫谁不心疼?然而,这却是王胜利的爱心使然,自觉自愿多个点,无怨无悔。
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每次进油他都要厚着脸皮的找到油老板苦苦哀求人家售后付款。一个堂堂七尺之躯的男子汉,那样卑躬屈膝地求人,牺牲的不仅是面子,还有更为珍贵的尊严呀!可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更难为情的是,送油过程中,偶遇阴天下雨,油罐车搁浅到泥坑里进不去,退不出,几个轮子空悬转,还要求当地乡亲帮忙推车,自己往往被车轮抛起的泥水弄得泥头土脸,狼狈不堪,英俊洒脱的他变成了一个“大马猴”、“叫花子”,叫人哭笑不得。尽管送油下乡多风险,但他依然故我地坚持不变,痴情不改,用一个真正企业家的赤诚,赢得了社会的尊重,贫困户的爱戴,老百姓的欢迎。
就这样,凭着良好信誉和耐劳精神,诚信经营,实现了快速发展。终于,他实现了弥足可贵的由小到大,由弱转强;资产很快聚集到千万之多,成为名闻遐迩的青年精英。2008年他的加油站被浚县团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2009年他被推荐加入民主建国会,成为名符其实的民主爱心人士。面对挫折不堕志,青春豪迈著风流。王胜利,成不骄,败不馁,好样的。
爱心、济困,送技、脱贫,都不能单纯地活跃在口头上,而要扎扎实实地付诸行动,收到实效,于是,就有了“创业艰难百战多”。
困难对一个有志之人来说是种难得的磨炼,在逆境面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决不退缩,一往无前,是他特有的脾气和性格,王胜利就是如此。
1973年,社会还在十年动乱的高潮中起伏飘摆,中国的政治也又一次走入它的“断层”——这时候的邓小平第二次被“打倒”。不知是天意使然还是命运安排,王胜利在一个普通得没法再普通的农民家庭里诞生了。王胜利的父母非常慈爱,非常正直,非常厚道,是一对标准的孔孟理论教育出来的糟糠夫妻,对掌上明珠的长子小胜利要求极严,因为他们崇尚“严父出贤子”的古训。
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了王胜利一颗纯真、朴实、忠厚的心和正直、上进、坦诚的性格。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加上他又是家中的老大,高中没毕业即因病辍学后,就起早摸黑跟着父亲在田间劳动,那时的他又一次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多挣钱,让家人生活好一点,让父母享享富家人的清福,让乡里乡亲都过上好日子。但是光靠种田很难脱掉贫困的帽子。
17岁那年,他告别父母,出门打工,当过建筑工、修理工,进过车间,虽然没少吃苦,但是丰富了他的阅历,增长了见识。1996年,他远赴山东,开始了他的创业人生。
世人只知道王胜利多么多么有本事,多么多么有资金,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创业的艰难,经营的辛苦和付出的高昂。
就在这一年,勤奋好学,有胆但尚缺乏常识的他,拿着托亲求友筹集来的8万元,在烟台农村开办了经营农药化肥的行当。创业并不是像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市场形势的千变万化也不是谁都能判断准确的,初出茅庐的王胜利也不例外。由于缺乏对市场行情的了解,第一笔生意下来,不仅没有赚到钱,反倒赔进1万多。
初次经营,出师不利,盲目决策,遭此打击,王胜利第一次交出了昂贵的“学费”。这一跤摔得着实不轻,使他一度陷入迷惘和不振。但对他这个骨子里隐藏着不甘失败,不怕挫折意识的人来说,跌到爬起,重新再来,就成其必然选择。
痛定之后,他搜集市场信息,了解用户所求,又到河南农大进修学习,还自学了市场营销学理论……就这样,王胜利慢慢摸出了门道,进入了角色,凭着吃苦耐劳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接连在商场上打了几场胜仗,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原始积累。
王胜利由贫变富了,此刻的生活富足而平稳,按理说应该满足现状,安安稳稳地当他的百万富翁了。但他没有忘记童年入学时对第一任漂亮女教师的“承诺”,没有忘记大病初愈后随父耕作农田时的暗自“发誓”,更没有忘记带领乡亲共同富裕的远大理想。“一人富,不算富,众人都富才满足”成了他不懈追求的格言。他要带领群众进行又一次长征。
一次回乡,村里的王大爷向他诉苦:“现在的人都讲究了,都说兔肉高蛋白、低脂肪,是新时代餐桌上的营养佳品,我就想着养兔子挣钱。今年在家里养了100多只兔子,但却找不到销路,卖不出去。你说咱老百姓干点事咋恁难?”看着边说边叹气的王老汉,王胜利疚愧不已。他在想:乡亲们自发养的兔却卖不出去,空有抱负的自己岂不是无能?看着乡亲的愁容满面,自己心里何安?
经了解,其他几家养殖户也遇到了同样问题。如何帮助乡亲们走出困境?怎样让乡亲们平安致富?王胜利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之中。
回家后,他辗转反侧,彻夜未眠,天还不亮就拨通了供职于鹤壁市食品总公司朋友的电话,让其联系好几家经销商,定期来村里收购。乡亲们面临的短期问题解决了,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2009年的一次奇遇,王胜利荣幸地见到一个不知令多少学者仰慕的大人物——河南工业大学教授、全国食品专家,浚县副县长王显伦。就是这次奇遇,改变了王胜利的经营方向;就是这次奇遇,让王胜利走上事业的高峰。
王显伦,温文尔雅,器宇轩昂,风度翩翩,潇洒大方。一副学者仪表里洋溢出知识的渊博,说话的声音带着某种金属的铿锵。他供职于高等学府,专攻于食品研究。无论在营养学上,在食品界里,抑或在养殖、酿造、皮革、制药等各个领域,都堪称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在大学讲坛上驰骋几十个春秋,早已是桃李满天下。今天,他又要指点一位胸怀大志,痴情创业的青年才俊了——“你们县是农业大县,在畜牧养殖方面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獭兔,皮是珍品,肉是佳肴,是当今时代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如果形成规模,实行配套,系统生产,那将效益极佳,前景辉煌。所以,不如创办一个兔肉深加工企业,既能给你带来利润,又能减少养殖户的风险。”
此言一出,使王胜利眼睛一亮,不禁肃然起敬。随即打开了他沉思许久的语言闸门,滔滔不绝地谈论起“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带领乡亲快致富”的话题。“这是一个好创意,是帮助乡亲致富的捷径,我想拜您为师,也求您收下我这个学生,教教我系列服务的招数,传授些相关技术,完成我养殖配套夙愿……还望教授不吝赐教,指点迷津。”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志同道合的人有着天生的知音和默契。大有叙谈甚欢,相见恨晚的感觉。
经过后来的考察,他发现养殖户还真的不少,但大多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势单力薄,各自为战,缺乏抗风的能力。由于管理缺失,信息不灵,技术棚架等原因,许多养殖户“只见养兔不挣钱,养殖一年图白玩”。他还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管理、技术、屠宰,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全都跟上去的话,每只獭兔养殖户可获取2元的纯利润。如果建个年处理500万只的生产线,就等于为乡亲每年带去1000万元的净收入。况且浚县是个农业大县,花生秧、红薯秧、黄豆拮、绿豆拮都是獭兔喜食的饲草原料,此谓天时;当地老百姓都有搞养殖的热情,都有养殖的经历和经验,此是地利;建个养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饲养户的统一供种兔,统一搞防疫,统一供饲料,统一搞收购,此为人和。似此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得兼,何愁大业之不成,愿望不实现?
2008年,他与朋友合资创办了占地30余亩,年屠宰深加工獭兔500万只的企业——河南瑞贝特兔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了解决资金上的难题,他花积蓄、跑贷款、求亲朋、借好友,千呼万唤;为了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他请专家、访教授、东奔西波、南下北上;自己又20多次往返省、市农业、畜牧、科协等部门登门求教,申请支援;为了产品的推广销售,他几番跑山东、河北,几度进农业科学院;他忘我的忙碌,有时一天的睡眠只有三、四个小时;为了大家的共同富裕,他低血压变成了高血压,一个月瘦掉了10斤肉;有次感冒了,为不延误厂房建设,他竟举着输液瓶在施工现场坚持指挥。他要用自身毅力的“大炮”,轰开科学的“冬宫”。
兔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王胜利的拼搏中建立起来了,公司也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管理程序。即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办法,与广大养殖户形成了利益共享的联合体。同时,大力实施订单农业,不仅与养殖户签订了产品回收合同,而且与基地农民签订了牧草、花生秧等养殖饲料种植收购合同,并实行契约化管理。公司对养殖户从种兔提供、饲料配方、精细喂养、疫病防治等方面,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从而降低了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益。据统计,公司先后与2000户养殖户签订合同,增加农民收入400余万元;吸纳100余人就业,年创收200多万元;又带动包装、运输行业创收100多万元;年创利税200万元。近千万元的财富裹挟着王胜利的心血和汗水流进了浚县人民的腰包里。常言说得好,送蛋莫若送鸡,给钱不如传艺。输血只能缓解一时,唯有造血才是维系生命的根本。兔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道理的颠扑不破。大凡耳闻目睹这一浚县景观的人,任谁都会说:顾念桑梓,造福一方,勇为百姓开富路,王胜利功不可没。
公司要发展,不仅需要高瞻远瞩的领导,还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而人才的引进,人才的留心,却能显示一个领导的胸怀和气度。王胜利在人才问题上再次显示了卓越风范。以德服人、以情留人是王胜利的一贯态度。所以,他的企业里的员工是非常稳定的,人员流动比例极小,尤其是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都有与企业相濡以沫,荣辱与共的概念,都愿意为企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一凝聚力的来源就是作为领导的王胜利把他们视为宝贝,珍惜他们,爱护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把它们当做老师,当做亲人,当做朋友。使他们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他常说:相对稳定的人员结构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员工对企业忠诚,企业对员工依恋,才能形成企业的合力,引力,张力,向心力。只有这样,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此话与“家和万事兴”何其相似乃尔?无怪他的企业蒸蒸日上,如朝霞喷薄。由此,让人不由想起古人一句话:君待我如手足,我事君如腹心,君待我如草芥,我视君如路人。简洁的语言里蕴含着多么深奥的道理啊!
在王胜利看来,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是看他给予社会和他人多少。这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砝码。村里有3户孤寡老人无人照料,逢年过节,他都亲自送去粮食和衣被;家乡有上不起学的孩子,他先后捐了3万元,解决了特困户子女的学费、生活费;每年还要在附近选出四、五个村,去看望那里的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书包、文具、衣服,送去爱心人士的温暖。与此同时,王胜利还在公司建立了互助金制度,公司出资90%,员工随时募捐数额只占10%,以解决员工的不时之需。
人生因为有了理想才变得色彩斑斓,生活因为有了目标才有不断的追求。王胜利说:他的企业还要研发出更多的绿色兔肉产品,把企业做大做强,让“瑞贝特兔子”跑遍全球,为更多的人搭建致富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言出由衷,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绝非荒谬之谈。
鲜花、微笑、硕果、赞歌,都是奋斗得来的果实,却不能作为固步自封的理由,前进路上不设“歇足站”,所以,未来只能是“更上一层楼”。
走进瑞贝特,
不觉气如虹。
獭兔连大家,
高楼耸云空。
凛凛创业志,
耿耿扶贫情。
胜利系共富,
中原传英名。
创建于2009年6月的河南瑞贝特兔业发展有限公司,总占地面积550亩,总投资1.8个亿,是集良种獭兔、肉兔的养殖、屠宰、兔肉深加工、饲料加工、笼具制造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浚县。一位文学工作者这样赞扬道:“东临平原,西依太行,拥抱淇水,毗邻安阳。有山水之秀色,有沃土之宽广。有胜利之核心,有专家之栋梁。已谱就创业战歌,正创造未来辉煌。瑞贝特建功浚县农民,王胜利精神荡气回肠……”
瑞贝特红火了,王胜利成功了。可他的成功并非是轻而易举的,这也应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一句话。
瑞贝特的人谁都不会忘记,2009年的春天,正是瑞贝特兔肉上市的时候。公司上下都蛮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产品上市这个东风。因为从雏兔的繁育到入户,从饲养到防疫,从收购到屠宰,从兔肉的蒸煮到包装上市,整个程序都在科技人员的监控之中,不可能再出现任何问题。但是产品经顾客品尝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经再三询问调查,才知道美中不足的是兔肉含有一种草腥味。
虽然草腥味是兔肉的本性,但如能把腥味除掉不是更有望独占鳌头吗?于是,王胜利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中国农科院,河南农大,河南工大,河南畜牧学院……10多所大专院校都频繁的留下他的身影;新疆,内蒙、云南、贵州……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留下他深深地足迹……他哪怕踏破铁鞋,找遍天涯,也要把兔肉去腥的办法找回来,也要把瑞贝特的名牌打出去。
苍天不负有心人。南京一所大学的教研室里,坐着一老一壮两个人。老者是大学里的畜牧研究室主任,年壮者就是河南省瑞贝特的掌门人王胜利。只见王胜利恭恭敬敬地站立起来道:“老人家,我为寻求兔肉去腥的办法几乎跑遍了半个中国,今我慕名来访还是向您求取真经。”听着王胜利掏心掏肺的表白,看着王胜利一片纯诚的表情,老教授被感动了:“你可在制作饲料时按比例掺进些中草药,兔子吃了后既可避免宰杀后的草腥味,又能帮助生长过程中的防止疫病。”“这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10年书。”
王胜利千恩万谢,深为取到了真经而欣喜若狂。
问题得到了解决。改制后的饲料喂食以后,果然没有了草腥味。
市场打开了,
品牌出来了,
王胜利真的胜利了。
现在的瑞贝特正如日中天,拥有的全职员工120多人,其中90%都是下岗女职工。这为的就是增加贫困人家的收入,使其尽快脱贫。于是,记者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诗:一片冰心在玉壶。
现在的王胜利除任河南瑞贝特兔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外,还身兼许多职衔: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鬼谷子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浚县政协委员……
王胜利,你不愧大伾山下的新愚公!
●链接●
瑞贝特四大基地
为了走进瑞贝特,了解瑞贝特,记者对瑞贝特进行了采访。实在说,因是身临其境得来的非常珍贵的第一手文字,成文时就成了留之无纸,舍之不忍。但经筛选过滤后认为,该公司的几大基地建设实在很有必要介绍记述:
养殖基地:位于黄河故道的浚县善堂镇,王庄镇,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四周是万亩经济林种植带,遍植桃树、梨树、苹果树……每到春暖季节,鲜花绽放,绿树成荫,花开花谢,芳香宜人。养殖基地内进行了科学的高标准绿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为兔子的生长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地拥有兔舍64000平方米,笼位70万个,原种母兔37000只,存栏獭兔、肉兔66万只。
随着畜牧产业的不断振兴,畜牧产品深加工的持续发展,该公司正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调动周边农民饲养商品兔的积极性,形成地区养殖产业带。据不完全统计:养殖基地目前已带动400多户农民养獭兔,实现户均增收1万多元,增加就业2000多人,为当地畜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龙头企业的标杆作用。
项目基地:公司年产2万吨兔肉休闲食品加工厂,位于浚县产业集聚区。目前已经自主研发兔肉食品“三大系列”20多种产品。生产的卤制兔肉、食品风干全兔和风干兔腿除远销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一线城市外,还畅销成都、武汉、南京、徐州和本省的郑州、新乡、濮阳、鹤壁、安阳等地。全国各大、中地市设立的兔肉熟食专营店,为瑞贝特兔子走向全国架起了桥梁。该厂产品的销量增幅始终保持在100%。这些业绩为公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瑞贝特牌兔肉自推向市场以来,产销两旺,声名鹊起,逐步形成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100万元。
繁育基地:公司在良种繁育方面、坚持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针,保证兔苗的优、纯、健、精,切实为养殖户负责。为树立科学发展观理念,为备足基地发展后劲,吸引了众多优秀的专业人才;长期与国内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进行技术合作;聘请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知名专家、教授为公司技术顾问;建立起由36名中高级职称人员组成的专业科技队伍,保证了推广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战略的顺利实施。从而为兔肉产品的纵深研发,实现獭兔、肉兔养殖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育基地:公司秉承“绿色养殖,科学加工,营养健康”的宗旨,依靠“品质、诚信、创新”的企业精神,以农民、农村、农业作为自身企业发展的根本,服务三农、致富万家。矢志不渝地致力于獭兔肉兔产业化发展,实现“小兔子、大产业”的终极目标。努力打造国内第一品牌、国际驰名的活兔养殖和兔肉加工的示范基地。
依据这一宗旨,公司积极开展“热爱企业,弘扬宗旨”的思想教育,并把这一教育给予制度化,常规化,定期实行考核,确保每名员工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昂扬斗志,任何时候都不会思想滑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