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壬辰年正月二十二,因朋友父亲病逝,我与两位同乡一同回到了故乡黎阳。进入黎阳地界,便与同乡提起来曹丕率军几经黎阳,说到了曹丕的《黎阳作》,并且又是在沿着当年曹丕经过的路线行走。夜来酒后醉思,醉笔将谈聊回忆整理做个记录。
先简介一下曹丕。曹丕生活于公元187-226年的后汉时期,字子桓,沛国谯人,也就是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与汴氏的长子。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去世后庙号高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也就是今洛阳东偃师市首阳山。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再说一下《黎阳作》写作的历史背景。公元200年,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曹操获胜。建安六年(201)夏四月,曹操第一次试探性进攻袁绍,目的在于摸清袁绍官渡大败后的防御能力。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绍死,袁谭自号车骑将军,屯兵黎阳。建安七年(202)秋九月,曹操第二次试探性进攻,目的是想把握袁绍死后袁氏阵营的设防情况。建安八年(203)三月,曹操进行了第三次试探性进攻,与袁谭、袁尚战于黎阳城下,袁谭、袁尚战败兵退邺城。建安八年(203)夏四月,操兵追至邺城,欲乘胜攻打邺城,但曹操经思考认为时机还不成熟,遂采纳郭嘉建议,撤兵返回许昌,留贾信屯兵黎阳。
曹操第三次试探性进攻占领了黎阳,为攻打邺城准备了必要的地利条件。黎阳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位于黄河北岸,又控扼着黄河上最大渡口,是邺城的南部门户,只要把黎阳掌握在手中,进攻邺城的主动权就稳操手中。经过建安六年(201)至建安八年(203)三年的充分准备,曹操攻邺战役已经稳操胜券,胸有成竹。
建安九年(204)二月,曹操挥师攻邺战役正式打响。八月二日,前后历时半年有余,曹军进入邺城,攻邺战役胜利结束。曹操据有了邺城,使袁氏势力失去了精神支撑,袁氏势力迅速崩溃。十月,高干以并州降。十二月,曹操对盘踞平原的袁谭发起进攻,袁谭望风而逃。次年正月,袁谭被斩杀。幽州刺史袁熙部将焦触、张南见袁氏大厦已倾,遂发动叛乱进攻袁熙,袁熙、袁尚逃奔辽西。焦触自号幽州刺史,驱率诸郡太守令长,背袁向曹,陈兵数万,杀白马而盟,投靠曹操。夏四月,黑山贼帅张燕率其众十余万降曹操。
官渡之战后,经过长达三年的充分准备,攻邺战役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辉煌战果。曹操麾下谋臣战将几乎都参加了此次战役,他们在曹操统一指挥下各施所长,通力协作形成了强大合力,赢得了战役的胜利。攻邺战役的胜利,使曹操的实力走上鼎盛,成就了他对北方的统一。
延康元年正月,曹操死于洛阳。曹丕当时在邺城袭位魏王,三月改为延康元年,六月率军从邺城南征,途经黎阳。十月二十八,曹丕取代汉献帝改元黄初。
二
曹丕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出的《黎阳作》。据《武帝纪》记载,《黎阳作》其一、其二写于建安八年(203)冬十月,朋友据此认为两首诗写出了秋冬之际雨中行军的艰阻。秋雨认为这一认识有误,并且认为《黎阳作》不只是三首或者四首,而是五首,且写作不在同一时间。因此,秋雨对《黎阳作》五首重新进行了排序:
《黎阳作》其一:朝发邺城,夕宿韩陵。霖雨载涂,舆人困穷。载驰载驱,沐雨栉风。舍我髙殿,何为泥中。在昔周武,爰暨公旦。载主而征,救民涂炭。彼此一时,惟天所赞。我独何人,馀不静乱。
其一大意:曹丕帅兵朝发邺城,旧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之东,汉属魏郡所治,汉末又先后为冀州,相州所治。曹操打败袁绍后,以邺城为基地,作为魏都,与长安、谯、许昌、洛阳合称五都。晚上兵营扎在韩陵山,韩陵山在今河南安阳东北,是自邺城到黎阳的必经之地。当时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军队人困马乏。军队又要急行军,奔波辛苦,饱经风雨。为什么放弃了高处比较干的地方,非要在泥水中奔波啊?周人姬发曾兴兵讨伐殷商帝辛,建立了周朝,姬发死后,年幼的成王即位,姬发之弟周公姬旦摄政,使周王朝政权得以巩固。周人姬发带领诸侯起兵造反,与殷商帝辛作战时,载着他父亲姬昌的牌位,表示是奉了父命,用其蛊惑人心,激励士气,号称是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当年姬发与帝辛作战和今天我带兵进军邺城,都是授意于上苍的天命。这样的重任舍我其谁,我当不遗余力收拾这天下乱局。
此诗虽然写于建安八年十月,虽然诗中也有“霖雨载涂”,“沐雨栉风”,但诗写的不应该是建安八年秋冬的事情,因为八月二日曹军已经进入邺城,取得了攻邺战役的胜利,获胜之后的军队不会像诗中描述的那样艰难行军。推测这首诗写的应是建安八年三月至四月那段时间,当时曹军与袁谭、袁尚战于黎阳城下,袁谭、袁尚战败兵退邺城,操兵追至邺城外围。
至于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出现在春夏之交,按照眼下豫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很难理解的。现在的感觉是春雨比油还贵,春夏之交豫北总是天干物燥,少雨干旱。但在战国、秦与西汉,气候一直暖和,到了东汉才有趋冷的记录,但时间不长,到了魏晋南北朝,气候真正地冷了下来。魏晋南北朝黄河水患不太频繁,这就是说,气候变冷后雨水也就少了,气候温和,雨水一定充沛。再看黄河水的情况,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春,黄河决口于顿丘,河水泛滥长达二十三年。王莽始建新朝三年(11),黄河决口改道。这些也印证了那个时期雨水很多。因此,诗中的“霖雨载涂”,“沐雨栉风”,说的应当是建安八年春夏之交,而不是秋季。
三
《黎阳作》其二:殷殷其雷,濛濛其雨。我徒我车,涉此艰阻。遵彼洹湄,言刈其楚。班之中路,涂潦是御。辚辚大车,载低载昂。嗷嗷仆夫,载仆载僵。蒙涂冒雨,沾衣濡裳。
其二大意:轰隆隆的雷声,一阵阵的漫天大雨。士卒们随着我的战车,艰难地跋山涉水。沿着相州的洹水岸边,洹河在今河南安阳、内黄一带,令士卒收割一种枝干坚劲的灌木。以便路途遇到积水,好用灌木铺路,利于驾车行驶。咣咣当当的大车,颠簸地行进在高低不平的泥泞之中。赶车的士卒高声吆喝着,行军的队伍一片嘈杂,坐在车上被摇晃和颠簸得东倒西歪,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大雨倾盆,泥水飞溅,行军及其艰难,雨水、泥水、汗水混在一起,人们把衣服搞得狼藉不堪。
此诗虽然写于建安八年十月,但不可能写的是建安八年秋冬的事情。建安八年夏四月,曹军欲乘胜攻打邺城,但曹操认为时机还不成熟,遂采纳郭嘉建议,撤兵返回许昌。由诗中雷声推断时在夏初,写的应当是建安八年五月曹军兵还许昌之事。
四
《黎阳作》其三:奉辞讨罪遐征,晨过黎山巉峥。东济黄河金营,北观故宅顿倾。中有高楼亭亭,荆棘绕蕃丛生。南望果园青青,霜露惨凄宵零,被桑梓兮伤情。
其三大意:奉命讨伐罪恶的袁家军而征战远方,早晨经过了黎阳平地孤峰、气势高险的大伾山。大伾山东边是滚滚的黄河翻着金色的波浪,北边是大军曾经住过的黎阳古城,当年黎阳城位居大伾山北麓,黎阳古城里的建筑已经倒毁,山中有高楼亭亭矗立,丛生的荆棘灌木绕着篱墙。向南望去是青青的果园,但却霜露凋零,满目萧瑟。秋雨怀疑说的是秋季开花的落叶藤本植物凌霄,已被秋霜凋零。看到这些怎不为思念故乡而伤情。
建安八年十月,高干以并州降。十二月,曹操对盘踞平原的袁谭发起进攻。由“霜露掺凄宵零”句推断出时在秋冬季,写的“奉辞讨罪遐征”应当是建安八年十月,曹丕奉命前往山东平原进攻袁谭,行军再次经过黎阳。曹丕率军途径黎阳,见大伾山孤峰突起,东边是滔滔黄河,他站在大河岸边的大营前,北观古黎阳城,已是断壁残垣,看到了山中的高楼和荆棘灌木绕着篱笆,南望虽然果园青青,但已是寒霜凋零,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因当时大伾山东麓还没有天宁寺,所以应当有其它高建筑物,高建筑物周围却是荆棘杂草丛生,高建筑物里会不会是大石雕的前身?值得引起注意。
五
《黎阳作》其四: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其四大意:漫长的秋夜,其实秋夜没有夏夜长,这里只是写的心境。呼啸的北风大降温,这是秋末的情景。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只好披衣起来在军帐中走来走去。长时间地走来走去,衣服竟然被寒冷的露水打湿。低头看帐外的清水寒波,抬头再看明亮的秋月寒光。天上的银河正在向西移,几颗流星划过天际。秋虫寒夜唧唧叫个不停不知有何悲哀,天空一只孤雁独自向南飞去。心里郁闷悲从中来,一阵阵不断地思念起来故乡。很想像那只孤雁一样飞回故乡,但自己却没有长着双翼,就像想渡河却找不到渡河的桥梁。仰天向着长空吹起的风儿发出叹息之声,思乡的情结令人断肠。
曹丕借用自然界的白露、水波、明月、天河、星星、草虫、孤雁衬托自己的心情,时间明显是在秋冬时节。该诗中曹丕恍若一只失群的孤雁,从而引发出无尽的思乡之情,诗中绵绵思乡之情达到了高潮,但诗却又在令人断肠声中戛然止笔。这首诗与其三按理说应该是在同一时间写成,但这是一首五言诗,由后面对其五的分析可知,此诗写作时间应当晚于建安十四年十二月。联系其三分析,这首诗应该是的在追思建安八年十二月北上过黎阳前往山东平原进攻袁谭的事情。
六
《黎阳作》其五:千骑随风靡,万骑正龙驤。金鼓震上下,千戚纷纵横。白旄若素霓,丹旗发朱光。追思太王徳,胥宇识足臧。经歴万歳林,行行到黎阳。
其五大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犹如神龙腾飞,勇往直前。战鼓响天震地,兵卒举着各种兵器指向四面八方。白色的旄牛尾装饰的战旗如同白色霓霞,红颜色的旗帜一片红色。想起古代王者之德,这里说的应该是周人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他曾考察地势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基。经过万年古木的大原始森林,由“万岁林”可以窥见曹丕的内心世界,此时已经有了面南背北之心,看到林中古木也能联想到“万岁”。由此也可想见当年的生态,如今那一路哪里还有这样的大森林。过了森林,大军就到了黎阳。
有人研究了五言诗,得知从班固到孔融的时代,五言诗屈指可数,五言诗的正式形成在孔融之后。曹操早期尚只会写作言志四言诗,曹操处在从四言向五言转型的过渡期,曹操开始尝试创作五言诗。王粲建安十三年归曹之前仅有言志的四言诗,曹丕、刘桢的几首五言诗,都不是建安十四年之作,也就是说,除了曹操的早期探索之外,直至建安十四年,仍然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五言诗写作。五言诗形成于建安时代,建安十六年是个重要的五言诗时间界碑,此前仅仅是曹操个人的探索期,此后才有了五言诗。
《黎阳作》其五是一首五言诗,该诗是在写行军时威武雄壮的军威,由此引发感想,以及抵达黎阳时的感慨。诗人善于用声色的相互渲染进行衬托,诗中抓住象征军威的几个特征,还有声震天地的战鼓,有形有声,震耳炫目,催人振奋。由此曹丕突然想起周人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古公亶父曾考察地势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基。此处是暗以周人姬昌自比,表示要建立新王朝,并有称帝以后追封曹操之意。前半部分战旗烈烈,后半部分情感显露,张弛有度。
其五与其一、二两首诗风格大不一样,再不见雨中行军的艰阻,曹丕开始变得缘情豪放,志满意得,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帝王,完全是以正统继承者的身份来追思千古,抒发情怀。延康元年正月,准确地说是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死于洛阳。曹丕当时在邺城袭位魏王,三月改为延康元年,六月曹丕率军从邺城南征,正好经过黎阳,十月二十八,取代汉献帝改元黄初。曹丕延康元年六月经过黎阳时还不是帝王,故诗中用的仍是丹旗而非黄旗。作为新继位的魏王,沉醉于御驾行宫的场面,以及称颂千古的美德,是十分自然而且是十分得体的,这首诗应当是写于延康元年六月。
曹丕另有一首五言《于谯作诗》:“清夜延贵客,明烛发高光。丰膳漫星陈,旨酒盈玉觞。弦歌奏新曲,游响拂丹梁。余音赴迅节,慷慨时激昂。献酬纷交错,雅舞何锵锵。罗缨从风飞,长剑自低昂。穆穆众君子,和合同乐康。”根据《七子年谱》之说,建安十四年十二月,曹军由合肥还谯,曹丕夜宴众宾而作。如果此诗真的是建安十四年所作,这是曹丕的第一首五言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