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松嫩平原的腹地,松花江的北岸,矗立一座小城,她就是黑龙江省肇东市昌五镇,解放前曾是肇东县的县城。这里的常住人口、城镇规模、经济指标及社会影响等,均位居全省农村乡镇之冠,号称“龙江第一镇”。
昌五城始建于垦荒之初,当时外地移民大量涌入,他们来自于山东、河北、河南、山西、辽南等地,至今,昌五镇以及周边地区的居民,绝大部分还是这些移民及他们的后裔。在这些人群中,有1000多浚县籍人,他们在这里生活了近百年,经历了三、四代人,为东北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昌五的早期浚县移民都已辞世作古了,现在生活这里的是他们后裔子孙,浚县是这些移民的祖籍地。他们的祖先在浚县世世代代生活了数百年、千余年,亲情绵绵,乡情依依,由于种种原因却含辛茹苦,历尽磨难,远离故土,移情迁居于北大荒。
历史上的浚县,自然灾害甚重,尤其是水、旱灾害不断,接连发生。天涝时,阴雨连绵,黄河和卫河经常溃决泛滥,重灾时平地行舟,一片汪洋,数日不退,房屋倒塌,故有“卫河闹浚县”之说。天旱时,烈日炎炎,禾苗枯焦,农田绝收。另外,还经常出现蝗螨、瘟疫、地震和兵乱等灾难。天灾人祸,先人们生活艰难,困苦不堪,甚至家破人亡。苦难和煎熬迫使一些人走向了讨饭和逃荒的道路。
公元二十世纪后,随着通讯和运输业的发展,各地的信息冲破了闭塞,得到了交流,人们的出行也方便多了,改变了过去出门靠骑马、划船或步行的历史。人们也不祖祖辈辈固守一个地方了,为了生存,许多人出外逃荒,寻找新的生息之地。地域广大,人口稀疏,土地肥沃,急待开发的大东北,就成了华北地区几省难民的求生之所和“理想之地”,关东路开始热络起来。
东北地区是清代满人的诞生地和发迹之地,爱新觉罗氏统治中国后,怕破坏这里的风水和环境,200多年间,不允许随意开垦荒原和挖掘土地,对于私垦之民均以治罪。清末,朝廷腐朽没落,内外交困,为了缓解清政府财力,放松了“荒禁”政策。在黑龙江首先出放哈尔滨江北,东清铁路两侧的蒙荒,松嫩平原出现了垦荒移民。到了民国时期,东北的开发进入了鼎盛。这期间,关内和辽南的一些土地大户、资本家及官宦富绅,蜂拥而至,占有大量荒原进行开垦,并建村立庄。一些穷苦民众也随之而来,为这些垦荒者打工出力,东北人称之为“扛活儿”。移民规模越来越大,于是,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人类大迁徙的“闯关东”现象,浚县的难民和一些人们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浚县人闯关东时,有的是在宜沟和汤阴坐火车,有的是徒步到天津乘火车,也有的是一路讨饭走到了东北。每个人离开老家时,都充满了离愁别恨、凄苦忧伤,一路上泪水和思念相伴,其心情可想而知。千里迢迢关东路,随身物品只能是被褥和干粮,其余什么也不能带。贫肌嶙骨,破褛褴衫,凄风苦雨,异乡陌路,每个家庭都经历了一场生死挣扎。城西有一李姓人闯关东时,由于路径不熟,坐错了火车,下车后,身无一文,万般无奈,于是,忍痛将5岁的亲生子卖掉。更可悲者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便含恨长眠于关东路上。孙庄村的孙志国、孙志祥兄弟二人,领着老娘和年迈的老奶奶,一路要饭闯关东,老娘饿死在安阳,老奶奶病死在辽宁本溪。
早在二十世纪初,浚县就有人随着迁移大潮来到了东北,但是,大多数闯关东的时间则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县城西的中榆林村有一个单身汉,终生未娶,名字叫温有长,学有大块糖技艺。他早年为了谋生,只身流落到了哈尔滨,在这里听说,哈市以北100多里路有个新建的昌五城,外地去的人很多,可以安身立业。随即,温有长来到了昌五,扛活打工几年后,略有积蓄,于是在城内自己筹办了一个糖坊(一种用大黄米和大麦做原料的食品作坊)。该糖坊规模不大,收益不高,维持生活还是有余的。后来年龄渐大,经营糖坊乏力,身边又无人接替,温有长就让叔伯弟弟(胞弟)温有同全家,从浚县来了东北继承其业,经营和管理糖坊。温有同把其胞兄的糖坊扩大,人手不够用,又将南榆林的亲属高志俭全家招来,在糖房干活儿,几年后,高志俭自己也开办了糖房。这期间,温有同的姐夫,家住在十里铺村的李栋臣全家也逃荒来到了昌五。他们是最早到这里的浚县人,则成为了浚县人闯关东的先驱和践行者。
温有长兄弟、高志俭和李栋臣闯关东的情况,轰动了本村和邻村,渐渐有人辗转投奔而来。1940年秋,有人说去东北修铁路可以挣钱,浚县有100多名生活无靠的年轻人信以为真,随其来到了位于东北的内蒙古博克图修建铁路。他们在这里如同犯人一样被看管起来,每天干着繁重的活,吃不饱,睡不暖,经
常挨打受骂,干了两个多月活儿也不给工钱。带领他们来到这里的工头也不见了,有的病倒了,劳工中经常有人死亡。他们知道被骗了,暗中筹谋,寻找机会逃脱,一天夜里,乘人不备,这些浚县人逃脱成功。他们分成几伙,有的返回河南老家,有的在东北寻找落脚之地。其中家住浚县城西的30余人,得知温有同、高志俭等浚县老乡就在东北的昌五,昌五位于这条铁路沿线的不远处,于是,他们顺铁路步行寻找。怕被人发现抓回,开始夜行昼遁,后来日夜兼程,边行走,边要饭,边打听,历经一个月,走了1000多里的路程来到了昌五。落脚后,在这些老乡的帮助下,有的去给地主扛活干长工,有的在城内干些零星活计。他们在东北一段时间,觉得比浚县老家生活好混,陆续回去接家眷和亲人来昌五。随后,其家族、亲属、村邻等相继逃荒迁来,这些人又互相牵扯拉带,迁移人数剧增,形成了移居在昌五的浚县人,多是来自于县 城以西、以北一些村庄的原因。这些被骗而流落到昌五的几十民工,就成为了大批浚县人闯关东的引导和联系者。
浚县人闯关东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人踏上了关东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形成了高峰。他们有的在那里长久定居,有的往返打工,还有很多不习惯东北的生活环境,特别不适应那零下四十度的冬季严寒,住了一段时间,又回到了浚县老家。来来往往,有去有回,多年不断。据说,仅黎阳镇的南榆林和十里铺两个村就有近半数人到过东北,有人推测,当年凡是去过东北的人都在那里扎根的话,移民规模会更
大,浚县今天有的村可能会消失,而在东北出现。浚县迁民一直延续到建国以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河南人多地少,自然灾害严重,出现了挨饿现象,又有一批人求生来到了东北。
在东北其它地区也有很多浚县直接迁去的移民,几十年来,从昌五再搬迁到别处的浚县人也不少,北到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南到盘锦、大连等地都有他们的身影。如今,在昌五除了浚县移民以外,还有一些同时期闯关东而流入的安阳、淇县和滑县等豫北地区的移民及其后裔生活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