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咕咕”的故事 “泥咕咕”的故事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泥咕咕”的故事
“泥咕咕”的故事
 
作者:薛振忠  加入时间:2011-6-28 10:13:21

豫北平原中部,隋大运河永济渠段故道(今卫河)东岸,在西南至东北不足四公里的直线距离内,排列着浮丘、大伾、凤凰、紫荆四座小山,而位于中心的大伾、凤凰两小山之间的开阔地带南部,有一个七百户人家的自然村落。这,就是1993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杨玘屯。

它,古老而又现代,神秘而又张扬。

说它古老,是它形成于隋末唐初,如今已经历了近一千四百年的风风雨雨;说它现代,是说它带着历史的韵味步入了现代社会。说它神秘,是因为这里是流传千年的泥玩艺术的发祥地;说它张扬,是因为它用这种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的海洋里荡起了一片片美丽的涟漪。

这里的故事,如一碗美酒,一杯甘露。

 

“泥咕咕”大败宇文化及

杨玘屯的泥玩具,种类繁多。每当浚县庙会,你只要浏览一下那近两公里的泥玩市场,千姿百态的泥玩具就会跳入你的眼帘:你看那鸟,就有布谷、燕子、鹌鹑、麻雀、鸳鸯、天鹅、鸡、鸭;你看那马,就有单头马、双头马、奔马、卧马、活头马、兵马;你看那人,有程咬金、秦琼、罗艺、魏老道、牛郎、织女、白娘子、美猴王、猪八戒、沙和尚;再看那兽,有狮子、猴子、小狗、小肥猪……,但它们又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泥咕咕”。

说起泥咕咕名字的起源,古老而又神奇。

相传,隋末农民起义的瓦岗军中,有一个将领叫杨玘 。杨玘,东郡(现滑县)人,自幼家贫,五六岁时,父亲不知从何处捉来一只布谷鸟,交给杨玘玩耍、喂养,这只布谷鸟一下子成了杨玘的心爱之物,他精心喂养它,细心照料它,它与杨玘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杨玘走到哪,它跟到哪,不飞,不跑。它也成为小杨玘 向小朋友们炫耀的资本。可惜好景不长,这一消息被邻村一位地主的恶少得知,趁个机会,从杨玘手里抢走了布谷鸟。

回到家里,杨玘哭闹不止,要父亲为他讨来布谷鸟,可父亲得罪不起那家有钱有势的地主。杨玘的父亲心灵手巧,无奈之余,和了一团泥,捏了个泥布谷交给杨玘当玩具。泥布谷虽象,但不会叫,杨玘 硬是不要,这可难坏了父亲,但他灵机一动,把泥布谷腹内挖空,又分别在它的嘴部和喉部扎了两个相通的斜眼,一吹,泥布谷会叫了,杨玘乐了,泥布谷成为小杨玘最心爱的玩具。

十几岁的时候,小杨玘也模仿父亲捏泥布谷,学会了。于是他就常常把自己制作的泥布谷赠给小朋友们,杨  玘成了会捏制泥玩具的“艺人”。

隋朝末年,翟让在瓦岗寨举起造反大旗,消息传来,受尽富人欺凌的杨玘率领自己的一帮穷朋友揭竿而起,投奔瓦岗军。

杨玘 英勇善战,很有军事才能,后被李密封为将军,编为徐茂功的部下。

古代军队联络信号、下达军令的工具为海螺或牛角,杨玘起兵时,没有这些工具,杨玘想,泥布谷声音悠扬,传播甚远,我们何不把它当作“号角”。于是,他发挥自己的泥玩技术,捏了几十个泥布谷,分发给各部首领使用。从此,泥布谷就成了杨玘军中特有的“军号”。后来,泥布谷的名子长期流传,就演变成了“泥咕咕”。

瓦岗军占领黎阳城(当时黎阳城在今大伾山西北,大伾山、凤凰山之间开阔地的北端,后地面下沉,再加上卫河、黄河泛滥,泥沙淤积,埋入地下),徐茂功在城西南的制高点大伾山顶设中军帐,建中军亭,派杨玘在大伾山东南一公里处扎营,作为中军帐的东南门户,以防东南方向扬州的隋军的进攻(即现杨玘屯村处)。

大业十四年(618年),隋将宇文化及前来争夺黎阳西南三十里之童山脚下的仓城。李密、徐茂功率主力于童山坡与宇文化及大战,杨玘 奉徐茂功之命率少数人马留守大伾山。宇文化及得消息后,顿生一计,一方面派一部在童山一带牵制李密、徐茂功军,一方面抽出兵力,偷袭大伾山。当时,留守大伾山的军队只有两千人,而前来偷袭的宇文化及军队却达两万人之多。杨玘就在大伾山上与宇文化及唱起了“空城计”。他首先命令部下连夜扎出五万个草人,卧藏于大伾山各处,接着选出几十名手艺精巧者,在他的指导下捏出二千多个泥咕咕,分发给每个士兵并作了精心安排。是夜,宇文化及来袭,随着杨玘一声悠扬高亢的泥咕咕声,杨玘部下遍山树起五万个草人。星光朦胧,宇文化及军看看大伾山忽啦啦站起几万兵士,就有些胆战心惊,接着,大伾山漫山遍野响起泥咕咕声,如同当今战场上的万号齐鸣。随后又是喊杀声震天。那阵势声威如同十万之众。宇文化及慌忙撤军,杨玘 乘机追杀,大获全胜。

 

泥咕咕成为杨玘屯的新兴产业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李密投唐又叛唐,终为唐所杀。李密死后,余部群龙无首,李渊派李密旧臣魏征到东郡一带招抚李密旧部。魏征亲赴大伾山动员徐茂功归服唐朝,徐茂功深明大义,为减少战乱,遂率部众西入京接受唐朝招安。

杨玘本为纯朴农民,起义是为灭暴政除隋害。现隋灭唐兴,天下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早已厌倦戎马征战的杨  玘及部分部众,在徐茂功启程西归前请徐茂功转奏唐朝皇帝李渊,要求解甲归农,得到唐朝的许可。于是杨玘及部分兵士,便脱下戎装,就地开垦荒地,成为农民。杨 玘原屯兵之地就兴起一个自然村落,它的名字,也就顺理成章地叫杨玘屯了。

这时,杨玘军中用了多年的军号——“泥咕咕”,也便返朴归真,成了杨玘屯孩子们独特的长期流传的玩具,泥咕咕的制作手艺也流传了下来。大人们有了兴致,便捏几个交给孩子的玩耍。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初唐佛学大师玄奘天竺国取经东归。此后,在他及唐玄宗的推崇下,崇佛之风日盛。开元年间,大伾山天宁寺大佛重修,南侧又建成兴国寺,到大伾山朝拜佛祖的香客络绎不绝,浚县庙会初露端倪。据传,一个偶然的机会,杨玘屯农民杨玘 的第六代孙,一个叫杨全的因生活所迫,在庙会期间,将自己捏制的100个泥咕咕到天宁寺前试着出售,以期换几个钱买断炊之粮,谁能想到,他的泥咕咕竟被香客一抢而空,换回了一百个开元钱。他乐颠颠地将这一意外收获告诉左邻右舍,杨    玘屯人争相效仿,一时间,捏制泥咕咕的新兴“产业”在杨玘屯兴起。

明朝嘉靖十九年,进士蒋虹泉到浚县任知县,他的儿子病了三年,遍求良医,不见好转,有人给他献策说:“碧霞元君显灵一方,祷之,必能获福。”蒋信以为真,具衣冠到城南城皇庙左的碧霞宫进香许愿,凑巧,不到10天,他儿子的病好了。蒋虹泉便捐巨资大兴土木,将碧霞宫迁到浮丘山顶,建成规模宏大的碧霞宫,并号召各地百姓,信奉碧霞元君。在官府的推崇下,碧霞元君一时成为豫北百姓的庇护神、送子老奶,香客日众。浚县庙会由此形成两个中心并举的局面(第一个庙会中心在天宁寺,第二个庙会中心在碧霞宫)。庙会年举行两次,第一次在农历正月,由正月初六到十六,会期十天。庙会有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为正月初九,第二次高潮为正月十六,香客日达两万。第二次庙会为八月庙会,日期从农历七月二十到八月初一。

浚县庙会规模的扩大,为杨玘屯泥咕咕带来广阔的市场,带动了泥咕咕产业的发展,这时的杨玘屯一百多户人家,已是家家从事泥咕咕生产了。有人估算,庙会上泥咕咕的销量日达20万个。

清代康熙年间,刘德新出任浚县知县,他为了促进浚县城区的繁荣,十分关注浚县大伾、浮丘两山神文化的建设和庙会的发展。他带头号召全县人民捐资,在大伾山北端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吕祖祠系道教建筑,计有吕祖祠、纯阳洞天、太极宫、万仙阁等大型建筑,并开劈了从大伾山西北侧上山的盘山道,以便将大伾山庙会区和浮丘山庙会区、城区连成一片。由此,浚县庙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庙会形成天宁寺、碧霞宫、吕祖祠三个中心并连成一片。正月庙会,已从正月初六延伸到月底。庙会期间,各地的高跷、花船、舞狮、舞龙、武术民间艺术团体又争相到会演出,更加烘托了庙会的气氛,浚县两山,一时成为北方的神文化中心。庙会期间,碧霞元君、西天佛祖、吕氏大仙的信男善女们,蜂拥而至,日达数万。

由此,杨玘屯的泥咕咕生产更加红红火火,已是三百户人家的村庄,老老少少,通宵达旦,生产销售。这时,它的品种已由原来的泥布谷发展到马、燕子、泥人、口哨等几十个品种,销售量日达数十万。杨玘屯人也因泥咕咕产业的发展大受其益,杨玘屯人说:“过一个庙会,我们等于过一个麦”(麦季,指收入相当一季农业的收入)。

民国初年,杨玘屯的泥咕咕开始进入常年生产、销售时期。这个开始,有个美丽的传说: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一个青黄不接的春季,一姓王的农民(现已无人能说出他的名子),眼看着就揭不开锅盖了,就试着将泥咕咕挑着到乡下去卖。小贩下乡,需要叫卖,然而,他虽心灵手巧,但却性格内向,腼腆害羞,怎么也叫卖不成。跑一天,也卖不了几个,妻子说:“泥咕咕都会响,你吹吹,孩子们不就来了。”他试了试,泥咕咕虽能吹,但发音单调,收效并不大。就想,如能有个能调声的乐器,吹个曲,就会好些,可用个什么东西呢,怎么买得起乐器呢?一日,这里刮了一场罕见的大风,他听到风声中传来一阵“嗡嗡”声,且时大时小,音质有所变换,很有点音乐的味道,找来找去,原来是墙角放着的一只小口大肚的报废了的瓮发出的,它上面被前二年在村里追杀的两支散兵,打了几个枪眼。它的口正对着风吹来的方向,时隐时现埋在一堆树叶中。它正伴随着风速、风向的旋转,及围在周围的树叶在风吹下对枪眼的时关时闭而奏乐呢。一个灵感来了,他捏制了一个鸡蛋大小的泥瓮,并在腹部设计了七个能调音的小孔,经过一段练习,一支支曲子奏出了。后来,为了增加它的坚固性,又进行了烧制,使其变成“瓦”质。此后,他挑担下乡,每到一处,一曲终了,便围来一大堆孩子们,他的泥咕咕也一售而空。一次,有人问他吹的乐器叫什么名字,他想了想,吐出一个恰如其分地名子——“瓦瓮”。

不久,杨玘屯人都学会了他的“营销策略”,杨玘 屯的泥咕咕生产,冲破了季节的限制。

 

走进现代的杨玘屯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新生的中国,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浚县庙会进入它的全盛时期。据有关资料统计,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庙会香客可日达10万,七十年代日达15万,到八十年代已达20万了。到九十年代,随着旅游意识的增长,庙会新族——游客数量年年猛增,九十年代末期,香客、游客合起来每日不下30万人。

除正月、八月庙会外,不知从那一年,这里又兴起一个为碧霞元君(俗称老奶)祝寿的热(当地叫暖寿)。相传农历五月二十五日是老奶的生日,凡在老奶那里许过愿、得过恩赐的都要为老奶暖寿,此活动规定,所有信男善女,都要在五月二十四晚上进碧霞宫,一直或坐或睡到第二天早晨。每逢老奶诞辰,远近的信男善女,云集浮丘山 。若大个碧霞宫,哪里容得下数万香客,于是,这天夜晚,浮丘山的漫山遍野、旯旯旮旮,密密匝匝,黑压压如蚂蚁一般,他们焚香祈祷,或坐或卧,直到天亮。前来为老奶祝寿义务演出的电影、民间文艺团体数也数不清,有人曾数过一次老奶寿诞之夜的电影,这晚,整整108部电影机同时上映。

香客的来来去去,城区、两山把玩逗留,一连延续一周有余,可谓一个不叫庙会的庙会。

浚县庙会,对杨玘屯泥咕咕的生产的带动作用,无疑是空前的。同时,泥咕咕在豫北、冀南、鲁西、晋东人的庙会生活中,也往往激起数不胜数的美丽的生活的浪花,大凡经历过五、六、七十年代庙会生活的人,忆起往昔,都会为你描绘一幅幅生动、有趣、有关泥咕咕的生活场面。每当老人们启程赶会,他们的子孙总要把他们送到街头、车站或码头(那时,卫河航运方盛)一再告诉老人:“回来给我捎个泥咕咕。”老人们下会,到村头、车站、码头来接老人的孩子们,总是用渴求的眼晴望着老人,问的第一句话是:“给我捎泥咕咕了吗?”当他们接到老人给他们买的泥咕咕时,无不欢呼雀跃。

那时,在如云的香客中,以老人、妇女为多,在坐船、乘车或步行旅途中,少不了求前来围观的孩子的帮忙,或上车、上船求人挽扶,或徒步小息讨个凳子,或口渴讨碗水喝,这些围观者就成了“小志愿者”。香客们为了求得“小志愿者”的热情服务,往往拿出泥咕咕馈赠给他们。更有乖巧的孩子,在车站、码头、村边迂见香客过往,编出了动听的歌谣,向香客们讨要泥咕咕:“赶会的老奶奶给俺个泥咕咕儿,回家叫您添(生)个孙儿”;“赶会的老爷爷给俺个泥狗狗(泥咕咕的一种)叫您活到九十九。”听着这些美好的祝福,善良的老人、妇女,谁好意思不去满足孩子们的渴求呢?于是,他们或从船上,或从车上,或在路上,便将大把大把的泥咕咕向岸上、路边、村头的孩子们抛撒。

这时的庙会期间,泥咕咕的销量每日不下百万件。

泥咕咕乐了如云的香客,乐了他们的儿孙,也乐了沿途的孩子,更乐了生产、销售泥咕咕的杨玘屯人。杨玘屯生产泥咕咕的情境可谓热火朝天,每当夜晚,你走进这个六七百户人家的村庄,老老少少,忙的不可开交,那“扑嗵”、“扑嗵”的捶泥声,那泥咕咕的试吹声,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看着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泥咕咕从手上跳下的欢笑声,汇成一支美妙的交响曲。

白天,你走进杨玘屯,那真是个泥咕咕的世界,那大街小巷的两旁,那家家户户的院内、房顶、窗台、甚至墙头上也摆满了五颜六色待凉的泥咕咕。

规模“巨大”的泥咕咕产业,养育了杨玘屯人,孕育了一大批泥玩艺术家。据统计,这个六七百户人家的村庄,被冠以“家”之桂冠的五十三人,获过县、市、省、国家及国际大奖的二百余人次。

下面仅列举数例:

王兰田,1922年生,七、八岁时跟父亲王清山学捏泥咕咕。他手艺极好,飞禽、走兽、人物什么都捏,是个多面手艺术家,最擅长的是人物。如瓦岗寨人物:程咬金、秦琼;三国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西游记人物;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1984年,应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邀请进京表演。同年郑州轻工学院请他去上泥塑课。1988年,河南省民间美术学会授予他“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89年,作品获全国首届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及名艺人优秀作品奖。

张希和,1940年生,善捏泥猴,1999年,中国民协授予他“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河南省民协授予他“河南省十杰民间美术大师”称号。现任河南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省政协委员。1983年、1994年、1995年、1997年、1998年分别赴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西班牙、缅甸进行讲学或文化交流。2002年,再次赴美进行民间艺术表演,被美国天谱美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

宋学海,1964年生,善做十二生肖,作品风格大胆夸张,略貌取神。1988年9月,其作品获第一届河南省艺术节民间工艺品优秀作品奖。1989年元月,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协会河南分会,被选为鹤壁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同年三月,随中国民间艺术代表团赴新加坡进行文化交流。1995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0年、2002年,其作品分别在第二、第三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荣获“山花奖”、“金鼎奖”。

李永连,1928年生,善捏动物,其作品粗狂豪放,他的“泥海螺”,由河南省群众艺术馆收藏。曾被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

侯全德,1910年生,少年家贫,自谋制作泥玩具,终于成功。其作品构思精巧,形态生动,1980年,获河南省民间工艺品展一等奖,被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

王廷良,1913年生,善捏戏剧人物,其作品造型简朴、稚拙,1982年被授予“河南省民间艺术家”称号。

李金生,1895年生,善捏兵马,其作品风格古拙,怪诞而奇密 ,多次获省市奖,1988年被授于“河南省民间艺术家”称号。

……

泥玩艺术的新巅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大批现代化工业玩具冲进了浚县庙会市场,向杨  玘屯的传统泥玩具提出了挑战。再加上杨玘屯一批老艺术家相继作古,年青一代的部分杨玘屯人开始把眼光盯向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杨玘屯泥玩具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

这时,酷爱艺术的王兰田、张希和、宋学海等艺术家敏锐的感觉到,杨玘屯传统的泥玩艺术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研究策略,迎接挑战。他们根据目前城乡人民生活的程度和旅游经济的升温及目前游客比重的增加,设计了两点发展战略:一是要大大提高传统艺术品的艺术品位,二是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在保留传统泥玩具生产的情况下,向家庭摆设的装饰品、艺术爱好者的收藏品、游客的纪念品发展。

首先,王兰田创作了既是家庭用品,又有装饰功能的泥塑作品——狮子腊台。狮子,号称森林之王,它勇猛而强捍。很早以前,人们就认为狮子的形象有拔除不祥、驱逐妖魔的神奇功效。各地庙会上的民间艺术演出,都离不开狮子舞,富人的深宅大院,少不了石狮子把门。近来,就连普通百姓的农家小院,也少不了一对不大的石狮“看家护院”。狮子的形象,倍受中国人崇拜。王兰田想,我何不把泥狮子摆到千家万户的堂桌上。

北方人习惯,北屋是主房,称“堂屋”,堂屋中间靠后墙都要放一张方桌,称堂桌。逢年过节,北方人习惯燃腊烛照明,以期盼吉祥。所以,堂桌上均有两个腊台,过去,一般都是自制的泥制方墩。王兰田就把腊台改造成狮子的形象。他创作的狮子腊台一投入市场,效果很好,于是,他就在县城西街创办艺术社,招集能工巧匠批量生产。后来,他对狮子的形象进一步升华,创作活头狮(狮头能摆动),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据记载,生产高峰期,日达万只,杨玘屯的许多村民也开始生产狮子腊台。一时,北方的家家户户的堂桌上都换上了狮子腊台。

张希和,是艺术爱好者收藏品——泥猴的创作者。猴,与人类同祖同种,它的乖巧,它的机灵,它的精明倍受人们喜爱。《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正是他的猴性,才受到亿万人的喜爱。张希和把传统泥玩具的猴加以“发扬光大”,摆脱了它的雷同,呆板,僵滞,赋于它灵气。

你到过张希和的工作室吗?那真是猴的世界。地上卧的,木架上蹲的,墙上爬的,床底下钻的,到处都是猴。有的眯眼低头,心事重重;有的张大嘴巴,哈哈大笑。有骄横、有贪婪、或拿、或夺、或扔、或打……

你看看他的《泥猴卖艺》吧,你看那猴叉腿、伸腰、缩脖,挥动手臂,一连将八个泥碗撂到头顶并摞起来。最后,又将一个鸡蛋大小的泥球向最顶端的泥碗撂去。“啪”的一声,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泥碗之内。它颤颤悠悠,张嘴瞪眼,生怕头顶上的泥碗摔了下来。这哪里是泥猴,分别是活灵活现的活猴。

张希和苦心两年,创作了惊世之作《百猴图》,上百个猴神形交融,互不雷同,虚实相生、神韵变化无穷,把人们带进一个扑朔迷离的艺术世界。张希和的泥猴,令众多泥塑收藏家倾倒。

宋学海是杨玘屯最年轻的艺术家,他是将传统泥玩艺术品向旅游纪念品过渡的“集大成者”。他用略貌取神的艺术手段,将传统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你看他的《瓦岗战马》,特别注重突出马的头部、颈部 ,头颈被夸张的特别宽头,马头高昂,孔武有力。而马的身躯和四肢,则被省略的特别短小。你看看那骑兵,主要突出头部,只捏出一个直立的身躯,手脚全省略了,人物向后略倾,表现出兵士的勇武和豪气。

你再看他创作的最古老的泥塑品种——《泥布谷》,他故意把它的腹部夸张的很大,突出它的圆润丰满,而将它的尾部、两腿省略的很小。

宋学海对浚县泥玩艺术发展的另一成就,就是将泥塑作品由单一体向组合体过渡,使其具有丰富的故事内涵。你看他的组合体泥塑《戏说当年》;中间那只老猴张大嘴巴,夸夸其谈,手舞足蹈,不是正在“吹嘘”自己当年的辉煌吗?它右侧那只老猴则低头哀叹,似在感叹自己的“人老珠黄”,境遇的“时过境迁”。它左侧那猴则挺胸扭头,似在对“光阴荏冉”及世间的“新陈代谢”表示理解,也象是对“时过境迁”的哀叹提出批评。

宋学海泥塑作品的最佳代表要算是旅游纪念品——十二生肖了。

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最初是东汉数术家创造的用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和十二地支相配的计算人的年龄和记载出生纪年的方式,后来,阴阳学家又把它作为占卜人生的依据。继而,又有人根据这十二种动物的气质,去附会人的性格、命运。从此,形成了我国独特的“生肖文化”。生肖文化,培养了人们对和自己属相相同的动物的偏爱及老人们对和自己子女的属相相同动物的特有情素。他们往往把某些动物作为自己或自己子女的象征去珍爱、亲和。人们外出或旅游、总喜欢买一些此类小动物作纪念或送给孩子们。为迎合这种心理,宋学海把十二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的形象和人的形象结合,创作了人身、兽头的十二生肖艺术形象。十二生肖,分文武两大类型,气质各异,体现了华夏民族各种性格特征,活灵活现,人见人爱。十二生肖,成为旅游景点的主导性旅游纪念品。





 

 
     
“泥咕咕”的故事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