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黎阳)同山历史大事记 浚县(黎阳)同山历史大事记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名胜遗迹 - 古迹遗址 - 浚县(黎阳)同山历史大事记
浚县(黎阳)同山历史大事记
 
作者:朱光临  加入时间:2011-6-28 9:56:17

一、童山(同山)之战

折戟黎阳  一日为帝的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619) 中国隋代末年叛军首领 。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隋大将宇文述之子。杨广为太子时,他领禁军,很受宠信。隋炀帝即位,授他为太仆少卿,又以其弟士及娶南阳公主。大业年间,义军、叛军蜂起,炀帝的随从禁卫多关中人,不愿从炀帝久驻扬州,打算自行回本土。统领骁果的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等得知此状,便集兵数万,于大业十四年(618)发动叛乱,推化及为主,缢杀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化及自称大丞相,引兵10余万西归。

     宇文化及10余万大军直指黎阳,李密亲自带领2万步骑前去迎战。当时,隋越王杨侗已称帝,遣使授予李密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等头衔,命令他先平宇文化及,然后入朝辅政。宇文化及兵至黎阳,分兵围瓦岗军将领徐世勣军于黎阳仓城。李密知宇文化及军粮草不足,利在急战,有意不与之交锋,却派兵阻遏其归路,又派遣徐世勣固守黎阳仓。

      宇文化及多次进攻仓城,仍不能克。李密算计着宇文化及粮已用尽;难以支持,于是假装与之讲和,以麻痹其部属。宇文化及却不醒悟,还寄希望李密赠送粮草,而对其部属用粮毫不控制。后来他发现中计,非常生气,与李密在卫州的同山(今河南浚县西南)下摆开战场,从早到晚鏖战。李密被流矢射伤堕马,昏死过去,被部将秦叔宝救回,退屯于汲县(今属河南)。宇文化及部也力竭粮尽,部下又纷纷背叛他。便率部北趋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化及部将陈智略、张童儿等先后归附瓦岗军。起初,宇文化及留辎重于东郡(治今河南滑县东),派刑部尚书王轨守之。这时,王轨连整个郡一起向李密投降。化及被迫改变了行军路线,率残部2万人北上,他自知必败,叹曰:“人生固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于是毒杀杨浩,即帝位于魏县,国号许,改元天寿。武德二年(619),唐遣李神通攻化及,化及东走聊城。时窦建德已立夏国,遂以讨逆为名,往攻聊城,神通退兵。同年建德擒化及,槛送襄国(今河北邢台),与其两子同时处斩,其所建政权许灭亡。

    黎阳同山之战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瓦岗军这场以寡敌众的阻击战,对迟滞宇文化及北归东都,瓦解隋军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同山村名的由来

同山位于县城西南16公里。西南到东北走向,长约2.1公里,宽约1.7公里,面积3.7平方公里,相对主高度84米。同山,最早记载见于<水经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武王伐纣会同诸侯于此,故名同山相传周武王伐诸侯会同于此,故名。因其裸露,不生草木,又名童山。隋末李密率瓦岗军与宇文化及决战于此。山西侧有金摩崖题记。山周有多处汉代古墓,有文物出土。山南有汉末袁谭城、仓城遗址。

三、浚县八景之同山晚照

据说,西阳西下,晚霞照于山项,山影却现于山西侧。

同山西侧有一个天然石洞,洞旁有一座庙,晚霞射在洞口一块光洁如镜的岩石上,光呈五彩,庙影西向。
相传,有一位天上的仙女,因恋人间福地,来这泂中居住,后来参加王母娘娘蟠桃会,一去不回,留在洞中的梳妆用的镜子年深日久,就化了为那块山崖。

伾山晓月望冲天,龙洞祥云升紫烟;

瑶池玉女留仙迹,岁寒双秀在浮丘;

云溪燕语卫水舟,西有善化奇峰头;

同山晚照白日现,淇门风扫万古流。

1.伾山晓月指,每当月满之时,从吕祖祠上面的园门处恰好可以看到在八卦楼顶端一轮圆月高挂中天的奇景;

2龙洞祥云指每当阴雨天气即将来临之际,有雾气腾腾缭绕于龙洞上方。堪称天然的天气预报处。

3瑶池的方位在大伾山东麓,原紫金山、凤凰山附近,传说是王母和众仙女下凡洗澡的地方,今已不存。

4岁寒双秀指在浮邱山山门前原有两棵古柏,一棵像猴,一颗像鸡,二肖相向而拱,迎接客人。今已不存。然碧霞宫后千佛寺那棵“彭祖柏”需三人合抱,可为一观;还有大伾山天齐庙前的“情人柏”也情趣盎然。

5云溪燕语指站在西关外的那座古老的石桥(桥称云溪桥)上,看成片的燕子蹁跹穿梭,听接队的子燕娇啼呢喃,观古老的运河里百舸争渡的胜景。三十年前可以看到。

6屯子的尖山、平山统称善化山。

7同山晚照指在同山西侧有一光滑如镜的大石壁,人站在前面,当夕阳西下的时候,人仍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且影子在西。(另,同山的来历:周武王伐纣,召集各路诸侯,会同于此,由此称同山。)

8淇门风扫指在淇门村口有一古塔,每当下雪时,唯独这里不落雪花。概风替人扫走了。

四、王越输同山

一次,王越回乡省亲,浚县县令前去拜访。再感谢王大人划定淇 河浚地。为浚县办了不少好事。王越问:“这几年浚县收入怎样?”县令面有难色的回禀:“浚县低地方,十年九淹。境内有几座山,石多土少又不打粮食,多亏王大人在朝里关照,这几年总算还能维持。”王越说:“地不分好坏,一亩地顶一亩这个征粮法,对浚县来说难处不少。能不能让长垣那平原地代替浚县负担一些?”浚县县令不解地问:“那儿哪能呢?”王越胸有竹地说:“能。你只要听我的指点就行,定能让长垣替浚县拿一些粮饷。”不多一会儿,长垣县令,淇县县令,汤阴县令,内黄县令等都来拜访王越啦。王越一一接见,亲热叙谈。晌午又设盛宴招待。各位县令个个吃得酒醉饭饱。肠满油肥,好言多说,唯命是从,万望王大人多多栽培。王越又把诸位留下,夜晚又是洒绿灯红热闹一番。王越说:“诸位都是地方上的父母官。来到这里不必拘束,可以随意一点,歇一歇玩一玩。打打麻将,下下宝,各显其能。

王越撮合浚县县令与长垣县令下宝。长垣县令押的是铜钱万贯,浚县县令押的是同(铜)山一座。这是王越指点浚县县令这么干的,而且只准输,不能赢。结果,把同(铜)山输给了长垣县令。事后长垣问同(铜)山在哪?浚县县令领着他到荒同(铜)山上一看,方知自己上当受骗。但这是在王大人面前说的话,又不能反悔。从此以后,长垣县一直替浚县拿同(铜)山一带荒山野岭的粮饷。浚县县令的日子才好过啦。

 





 

 
     
浚县(黎阳)同山历史大事记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