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3 0:42:08
中国佛学网河南讯 2011年5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教授在浚县大佛高峰论坛上做学术总结发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高僧大德,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由鹤壁市民族宗教局、旅游局、文物局主办,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协办,浚县民族宗教局、旅游局、文广局承办的“浚县大佛高峰论坛”,在市县两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与会学者的积极参与下,通过实地考察、发表演讲、讨论交流等形式,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计划,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绩。
本次论坛有四项重要内容,也可以说有四个显著特点。
一,高雅玲副市长、李利安所长、心广副会长分别代表政界、学界和教界的致词,开启了本次论坛的精彩序幕。
高副市长在致辞中,情真意切地讲述了浚县大佛的历史和现状,详细介绍了大佛文化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以及当地政府围绕大佛所做的各项工作。李所长在致辞中论述了本次论坛的三个理论价值、三个现实意义,并且阐述了浚县大佛文化的五个特点。心广副会长介绍了从印度到中国弥勒信仰的历史发展脉络,阐述了弥勒信仰的核心内容和特点。他们的致辞,实际上为本次论坛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与会学者们以认真的态度,科学的精神,饱满的热情参与论坛的各项活动,为论坛取得预期成果奠定了基础。
参加本次论坛的近三十多名学者,绝大多数是我熟悉的。他们不仅是各自所在单位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而且是当今佛教研究领域学术生命力最旺盛的学者,是学术交流中最活跃的学者。他们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围绕论坛主题深入探讨。他们的发言涉及内容广泛,丰富多彩。有的是分析史料,考证史实,在字斟句酌中表现了他们客观求实的科学精神;有的是畅谈感情,缅怀了研究浚县大佛文化的过去,展望了大佛文化的未来发展;有的是献计献策,为浚县开发传统文化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每一位学者的发言都是直奔主题,言简意赅,异彩纷呈。本此论坛时间短,成果多,体现了少见的高效率。
三,学者们围绕浚县大佛进行了涉及宗教、考古、历史、艺术、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和研究,探讨内容广泛而深入。主要内容有弥勒信仰的经典依据,历史源流、信仰内容、信仰特色,弥勒信仰在我国社会各阶层中的流布过程,大佛信仰与弥勒信仰的异同,大佛文化与民族融合等。许多学者对浚县大佛的历史定位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大佛的建造年代,与大佛相关的历史背景、事件、典籍、人物等的考证等。学者们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发表了许多新的见解。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浚县大佛是我国北方历史最悠久、体量最巨大的佛像。通过研讨,学者们解决了不少老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问题,使论坛真正具有了推进学术研究发展的作用。
四,学者们对保护大佛,开发浚县地区传统文化,发展当地文化旅游业,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真知灼见。这些建议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以大伾山为中心的浚县传统文化进行整体开发,综合利用。以佛教文化为主,以儒教文化、道教文化和民间宗教文化为辅,把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遗存统筹规划,整体开发,发展宗教文化旅游业。通过发展宗教文化旅游业,不仅提升大佛的知名度,而且提升当地经济文化的知名度。
第二,把保护大佛放在宗教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许多学者建议,在大佛前面要建立特定的宗教场所,要有神职人员,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大伾山建设成全国著名的弥勒道场。要逐渐消除庙会的季节性局限,使这里的旅游常态化、开放化。逐步增加设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第三,弘扬浚县传统文化要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尤其要重视发挥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宣传工作,尤其要有创新的宣传方式和手段。进行可行性论证。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在建设浚县大佛文化旅游区的过程中,要注重吸收和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教训。毕竟我国的宗教文化旅游区建设已经不是处于草创阶段,各地有许多经验可以吸收。一定要注意避免走弯路。要做好规划,突出当地特色。要有打造精品的气魄。在两山之间建造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净化人心的现代精神家园。
由于我对学者们的真知灼见理解很肤浅,总结难免挂一漏万,甚至有不准确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毋庸讳言,由于学者们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接触特定研究对象没有当地领导那么密切、那么直接、那么频繁,有些建议可能是书呆子话,请大家谅解。不过,我也有个想法:从不说书呆子话的学者很难成为一流学者。
最后,我受论坛组织者委托,代表全体与会学者对市县两级领导的热情照顾和周到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对所有为论坛顺利进行做出直接或间接贡献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