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伾山与“云溪燕语卫水舟” 大伾山与“云溪燕语卫水舟”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名胜遗迹 - 古迹遗址 - 大伾山与“云溪燕语卫水舟”
大伾山与“云溪燕语卫水舟”
 
作者:王永記  加入时间:2011-3-31 21:05:59

大伾山與「雲溪燕語衛水舟」

如果不是偶然到大伾山,恐怕此生都不會知道「雲溪燕語衛水舟」為何意、從何而來,更不知道古時漕運的主要交通線──大運河竟能造就一幅如此壯美的畫卷。

多年前,有朋友稱,河南浚縣古廟會史傳千年不衰,每日近二十萬人的盛況,古今罕見。在當地,也有一種説法,不出正月都是新年,這一千年古廟會自大年初一開始,一直持續至農曆二月二。

國人歷來喜歡按資排輩,正月初一,二月二、三月三與端午節在古代都有規模巨大的廟會,各地也都有各種習俗與傳説,那麼浚縣古廟會就是「龍頭老大」嗎?為探其原由,春節未過便趕至大伾山,感受千年古廟會的獨特魅力。

數日來,廟會沒有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倒是當地「雲溪燕語衛水舟」勾起我的好奇心。

當地史志記載,隋唐大運河經過此地的那一段稱衛河,當時的衛河水面霧氣繚繞,靜觀如雲溪流動,當地的一座橋便被稱之為「雲溪橋」。高大的橋孔下常有燕群棲息於此,久而久之,竟形成了「雲溪燕語」的奇特景觀。紫燕穿梭橋上,扁舟駛於河中,衛河上一幅天人合一的畫卷便被詩人攏於筆端。

如今,獨上雲溪橋,不禁讓人浮想連翩。隋煬帝修通了大運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五百餘萬民工、耗時六年、兩千七百餘公里的里程,工程之大至今難以想像。對於隋煬帝,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説,但如果沒有大運河的開通,不但漕運難通,今天的民眾也難感受縴夫號子的高亢與「雲溪燕語」的奇特景觀。

數百年的歷史滄桑與帝王的是非功過至今留下的只是史載與傳説,貫通南北交通的大運河已失去往日的壯觀與氣勢,但留下的詩句卻將這一美景永久地留在了當地的人心中。

古稱永濟渠的衛河,當年不但漕運發達,而且風景秀麗,於是便有了「雲溪燕語衛水舟,櫓槳聲聲入夢來。」的壯美畫卷。

歷史上,遊衛水乘舟而經浚縣的文人墨客,無不被衛水上的優美景色所傾倒:「月擁層城萬堞開,天垂極浦片帆來」。明嘉靖年間,文學家王世貞與謝榛等朋友飽覽衛水勝景後,即興吟詩《謝顧二山人追別衛河》。崇禎年間,進士司惟標沉醉於月下衛水的幽雅景致,寫下了「誰剪明河山之下,水光月色遙相射,收盡山靈襟帶間,那數春江花月夜」的千古佳句……





 

 
     
大伾山与“云溪燕语卫水舟”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