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积淀黎阳古城 云溪燕语一去不返 深厚积淀黎阳古城 云溪燕语一去不返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深厚积淀黎阳古城 云溪燕语一去不返
深厚积淀黎阳古城 云溪燕语一去不返
 
作者:谷武民 马 珂  加入时间:2011-12-23 15:31:57

深厚积淀黎阳古城 云溪燕语一去不返

□总策划 王守国  执行 省内新闻部

□记者 谷武民 通讯员 马珂 文图

核心提示   “云溪燕语卫水舟”、“十里城池半入山”。云溪桥、黎阳仓、枋头堰,蕴藏着大运河申遗丰富而深厚的内涵。黎阳古城和运河相依相伴,催生了大运河鹤壁段经济繁华和文化辉煌。

1 “城”、“河”相依,“藕断丝连”不了情

说不完美景似梦,道不尽世事如烟。吟咏着古人佳句,沐浴着冬日暖阳,12月19日,记者来到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鹤壁浚县。

浚县商代称黎,西汉初年置黎阳县,明初改称浚县至今,国务院第三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内大伾、浮丘两山拔地而起,相携并峙,突兀奇绝。大运河南北蜿蜒穿过浚县全境,长71.1公里,河床宽60米至80米。

在浚县,与运河(卫河)有关的老地名达100多个,仅村镇街名就有30多个。因坐落河旁便以带三点水儿的字命名的淇门、耿湾、户湾、申湾等村镇;以渡口命名的赵摆、郭渡、王渡、吴摆渡等村;以码头命名的交卸、老码头、新码头、码头等村;以运河水利工程命名的枋头城、埽头等村。

运河滋润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民俗。浚县城西傍大运河,水上交通便利,船来帆往如云,全国著名的浚县正月古庙会,得益于大运河漕运的便利,规模不断发展,每年吸引20个省市以及海内外的数百万香客游人前往,被国家财政部、文化部公布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单位”。

庙会上独具特色的社火表演形成于唐宋时期,有舞狮、高跷、秧歌、花船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与船运有关的表演跑旱船就用社火形式再现这种繁华盛景。

一个个朴实的古地名和久远迷人的民俗,像闪光的星星散落于运河两岸,折射出内涵丰富的运河文化之魂。

 “河运还直接决定县城归属呢,这不是笑谈!”浚县文史工作者冯国相说,当时隶属于河北省的浚县、滑县和内黄县均为漕粮运输必经之地,三县与河南省的汤阴县交错接壤,运河蜿蜒进出。河南巡抚田文镜在奏疏中向雍正皇帝诉苦:“是以每当运漕之时,复系各属之上司,莫不延挨推诿……”于是皇帝批复,河北浚、滑、内黄三县改归豫省之彰德、卫辉二府,彼此不致掣肘。

一道奏折,善莫大焉。从此,浚县与滑县、内黄县一起回到了河南的怀抱。

2 黎阳谷仓藏在何处?专家发掘寻找真相

卫河边上有一处枋头城遗址,位于浚县新镇西枋城村东北,南距卫河2000米,西距淇河1500米,处于淇河入卫河的三角地带。

当年的枋头城是黄河文石津渡口通向邺城南北大道上的要塞。枋头城源于三国曹操,公元204年的建安九年,曹操运粮草,在淇水口用大枋木筑堰,集淇水入淇河古道白沟,以通漕运,后人便称此地为枋头堰。 

黎阳收,顾九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12月,隋文帝以京都长安粮库空虚,下诏于卫州建黎阳仓以储漕粮,并置募运机构,专司漕运。黎阳仓由此成为隋代的主要国仓,被誉为“天下名仓”,与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仓齐名,一直沿用至北宋末期。

今年11月10日上午,省市考古钻探人员在浚县大伾山北麓东关囤上遗址区域寻找黎阳仓的确切位置和分布范围。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现31个圆形土坑,最小的直径9米,最大的直径13米,其中3个圆形土坑在已探明的土坑中较为特殊,在其底部发现炭化物。“这些炭化物极有可能是粮仓内集存的粮食,由于长期深埋地下而最终形成。”考古专家猜测。

12月18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开始对遗址区内的两个圆形土坑进行试发掘。发掘结束后,有关黎阳仓的所有奥秘将大白于天下。

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近日在浚县调研大运河申遗时说,黎阳仓的考古发掘对佐证隋唐大运河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3 仓廪实,起纷争,是非成败空留恨

繁华膨胀了帝王野心,黩武埋下了悲剧伏笔。

隋文帝置黎阳仓时主要考虑通过黄河将囤聚于黎阳仓的关东地区粮食转运至长安,后来隋大业四年(608年),隋文帝接班人隋炀帝为解决北方漕运和北征高丽的需要,诏发百余万人开挖永济渠,通过永济渠将囤聚于黎阳仓的粮食供输于后方。

据《隋书》、《资治通鉴》载:“大业七年二月十九日,炀帝从江都乘龙舟巡游往涿郡,渡过黄河进入永济渠,沿途征发天下兵卒并运输黎阳仓、洛口仓各仓粮食到涿郡,船只首尾相连千余里。”  

第一次征讨高丽失败,隋炀帝又于大业九年(613年)从洛阳出发再次亲征高丽,并命令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督运军资。六月初,杨玄感拥兵自重终于起兵。

当时,杨玄感好友李密献计三策:“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出其不意,扼住咽喉,隋军归路被断,高丽人必追击隋军。不出一月,皇帝不战而擒。此为上策。关中之地四面有要塞屏障,统帅部众向西直取长安,天子从高丽返无归路,此为次计。挑选精锐士卒,袭取东都,号令四方。但恐东都有防范,结果难料,此为下计。” 

自负的杨玄感做出了意外选择:“你的下计,正是我的上策。”结果兵败,杨尚书自知难以免死,让弟弟杨积善把自己杀了。

 617年,河南、山东大洪,饿殍遍地。隋炀帝下诏开黎阳仓赈济灾民,不想官吏腐败,每天有数万人饿死。当时,李密正带领瓦岗军攻打由王世充守卫的东都洛阳,久攻不下。李密听徐懋功之计,领兵5000人袭取黎阳仓,开仓济民,声威大震。

 

 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在扬州杀了隋炀帝后挥师北上,目标直指在洛阳即位的越王杨侗,一路上人困马乏,粮草殆尽。为充军粮,引兵攻打瓦岗军控制的黎阳仓。当时正攻打洛阳的李密为保黎阳仓,与守仓的徐懋功形成掎角之势,用烽火呼应,每当宇文化及进攻黎阳仓,李密就带兵攻打他后方。宇文化及顾头难顾腚,兵败而逃。

4 云溪燕语卫水舟,美丽画面重归现实

站在卫河云溪桥上,可见河西侧静静矗立着一段建于明代长约768米的古城墙。失去了灵动的盈盈之水,这孤寂的一桥一墙,在冬日下多出几分凄凉与沉重。

浚县史载,河上有著名的云溪桥,紫燕穿梭桥上,扁舟驶于清澈河水中,形成一幅“云溪燕语卫水舟”的美景。

原籍浚县的文史研究者秋雨先生笔下是这样的童年记忆:当年河水清清,白帆成行。入夏的大石桥下凉爽舒适,很是适宜燕子筑巢,燕子群居桥下,但遇船只过往,均被惊起,于是就有了“云溪桥下燕歌语”的自然景观。如今,哪还有燕归来的身影!

橹桨声声入梦来。明代,“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明清两代,卫河航运盛时舳舻河中云集,不下数千艘。故浚县城和滑县的道口一样,皆有“小天津”之誉。 

1905年平汉铁路建成后,卫河航运日趋萧条。新中国成立后,经长期综合治理,卫河航运一度兴盛。卫河航运业的重新崛起是在“引黄济卫”工程竣工的1952年,全县开挖航道305条,航道长达3000余公里,全县造船厂发展到了50多个。浚县被交通部表彰为“全国河网船运化的一面红旗”。上世纪70年代后卫河水量锐减,水位降低,最终导致断航。

令人欣慰的是,大运河申遗,为浚县古城改造及浚县卫河治理带来了新契机。鹤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负责申遗工作的纪检书记王中文信心十足,通过鹤壁浚县大运河修复、改造、提升让大运河再现当年繁华场景,让历史文化名城风采更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重睹“云溪燕语卫水舟”美景,但愿不再仅仅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浪漫佳境。





 

 
     
深厚积淀黎阳古城 云溪燕语一去不返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