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逸麟所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中隋唐大运河图中标注了黎阳和黎阳仓的位置(上图黑色圆圈中)。
●11月10日下午,考古钻探队员在大伾山北麓东关囤遗址区1区发现长10米,宽1.5米夯土机构,长30米,宽5米,深4.4米沟渠一条。
●11月12日,考古钻探队员在2区发现两个圆形土坑,另外一个不规则,怀疑是古代粮仓。
●11月15日,考古钻探队员在2区已累计发现11个圆形土坑,还发现东北方向宽5米,深4.4米~5.8米沟渠一条,与10日下午发现的30米沟渠相连接。
●截至11月18日,在2区已累计发现14个圆形土坑,其中3个圆形土坑底部发现碳化物。考古钻探仍在继续,新发现的土坑数量仍在增加…… ■曾经的“天下名仓”
说起黎阳仓离不开黎阳故城。
浚县古称黎阳,但在岁月的长河中,因浚县城址几经变迁,今日浚县城已非昔日黎阳城。《浚县志》中明确记载:“黎阳城系西汉至北宋故城。”黎阳城的位置在今大伾山东北。《汉书·地理志》载:“黎阳县属魏郡。”东汉学者应劭注曰:“黎山(大伾山)在其南,河(黄河)水经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阳以为名。”《水经注》又载:“今黎山之东北故城盖黎阳县之故城也。山在城西,城凭山为基,东阻为河。”故刘祯在《黎阳山赋》中曰:“南荫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
上世纪90年代,浚县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在大伾山东北发现黎阳城遗址,证实了史料对黎阳城位置的记载。遗址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0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4米至5米。曾有大量汉至宋代瓷器等遗物出土,至今未正式发掘。黎阳仓的名字由黎阳故城地名而来。
古代作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粮食供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必要条件。古代水运发达,粮仓为便于运输多因河而建,一方面用于防备水旱灾荒,另一方面用于行军打仗时的后方供给。“民以食为天,国无粮不稳”,中国自古以农业兴国。“黎阳收,顾九州”,黎阳这个天然的大粮仓,在中国历史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又因它具有“南荫黄河,左覆金城”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才有了古代帝王“青坛承祀,高碑颂灵”的殊遇。
据《浚县志》记载,早在商代,殷纣王就在黎地置钜桥仓。隋代,朝廷又再次在黎地建仓。隋开皇三年(583年)十二月,隋文帝以京都长安粮库空虚,下诏于卫州建黎阳仓以储漕粮,并置募运机构,专司漕运。黎阳仓由此成为隋代的主要国仓,被誉为“天下名仓”,与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仓齐名,一直沿用至北宋末期。 □晨报记者 马珂 文/图
为配合中国大运河申遗,根据国家文物局大运河申遗调查指导组的要求,从11月10日上午,文物部门在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开始在浚县大伾山北麓东关囤遗址区域进行普探,寻找黎阳仓的确切位置和分布范围。如能确定黎阳仓在大伾山北麓,将向国家文物局申请正式发掘。黎阳仓是隋代主要国仓,是大运河浚县段的重要文化遗产点,黎阳仓的考古发掘对佐证隋唐大运河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烽火黎阳仓
黎阳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处,围绕黎阳仓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隋末唐初的混战时期,各派势力为控制黎阳仓你争我夺,战火不断。
“隋炀帝北征高丽、杨玄感黎阳起兵、瓦岗军大战王世充、瓦岗军同宇文化及之战、窦建德攻占黎阳,这些历史上的重大战役都与黎阳仓有着很大关系。”浚县县志办刘会喜告诉记者。
“隋初置黎阳仓,目的是集屯关东(河南北部、山东一带)粮食向京师长安转运,充实京师仓廪,防备水旱灾祸。”刘会喜引经据典地告诉记者,《隋书·食货志》载:“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伊、洛、郑、怀、邵、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
“隋文帝置黎阳仓时主要考虑通过黄河将集屯于黎阳仓的关东地区粮食转运至长安,后来隋大业四年(608年),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为解决北方漕运和北征高丽的需要,诏发百余万人开挖永济渠(隋唐大运河的主要部分),通过永济渠将囤积于黎阳仓的粮食供输于后方。至此永济渠成为沟通南北水陆运输的河道,它南通黄河,北至天津、涿郡(今北京市境内),成为向北漕运的主要通道。黎阳仓作为大运河沿岸的重要粮仓,在南粮北运,特别是隋炀帝3次攻打高丽(亚洲中世纪时位于东亚朝鲜半岛的王国)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黎阳仓是黄河与永济渠的重要关节。”刘会喜告诉记者。
据《隋书》、《资治通鉴》载:“大业七年二月十九日,炀帝从江都乘龙舟巡游往涿郡,渡过黄河进入永济渠,沿途征发天下兵卒并运输黎阳仓、洛口仓各仓粮食到涿郡,船只首尾相连千余里。”永济渠的开凿,为隋征调全国兵力、运输全国物质提供了便利。
第一次征讨高丽失败后,隋炀帝又于大业九年(613年)从洛阳出发再次亲征高丽,并命令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督运军资。已有谋反计划的杨玄感就和自己的部下策划商议,故意迟滞漕运,想让渡过辽河的各路隋军缺乏军粮兵败。炀帝派遣使者督促杨玄感,杨玄感借口永济渠盗贼猖獗,不按时发运。六月初,杨玄感诈称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谋反,以讨伐来护儿为名,命令各郡发兵集结黎阳仓,以运粮的名义将郡县官吏中有才干的召集在一起,并挑选身强力壮的输送军粮的民夫、船夫近万人,杀三牲誓师说:“皇帝无道,不体恤百姓,使天下受扰,死在辽东的人数以万计,现在我与你们起兵拯救百姓于水火,如何?”在场所有人连呼万岁。当时,杨玄感的好友李密献计三策:“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南有大海,北有胡人,中间夹条窄道。您率兵出其不意,扼住这条路的咽喉,隋军归路被切断,高丽人知道后,必追击隋军。不出一个月,隋军粮秣消耗殆尽,皇帝不战而擒。此为上策;关中之地四面有要塞屏障,是天府之国,您统帅部众向西击鼓进军,直取长安,天子从高丽返回,必无归路,此为次计;挑选精锐士卒,昼夜兼程,袭取东都,借以号令四方。但恐东都有防范,结果很难预料,此为下计。”杨玄感说:“你的下策,正是我的上策。”于是就依李密下策出兵,结果兵败,杨自知不免一死,就让弟弟杨积善把自己杀了。
大业十三年(617年),河南、山东大水,饿殍遍地。隋炀帝下诏开黎阳仓赈济灾民,但官吏腐败,不按时赈济,每天有数万人饿死。当时,李密正带领瓦岗军攻打由王世充守卫的东都洛阳,但久攻不下。徐懋功向李密献计:“今天下大乱,天灾人祸,我们若得黎阳仓,就大事告成了。”李密听计,派徐懋功领兵5000人从原武渡过黄河,与前来投靠李密的起义军联合,共同袭取黎阳仓,开仓赈济灾民,“旬日得胜兵三十万”,声威大震。
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在扬州杀了隋炀帝后,挥师北上,目标直指在洛阳即皇帝位的越王杨侗,一路上人困马乏,来到滑州,已是粮草殆尽。为补充军队粮食,不得不引兵攻打瓦岗军控制的黎阳仓。瓦岗军守将徐懋功见宇文化及来势凶猛,主动放弃黎阳城,集中优势兵力保卫黎阳仓。宇文化及占据黎阳城,分兵几路包围黎阳仓。当时,正攻打洛阳的李密,为保黎阳仓,率兵两万驻扎清淇县(今浚县坊城、淇门一带),与徐懋功形成掎角之势,用烽火相呼应,每当宇文化及进攻黎阳仓,李密就带兵攻打他的后方。宇文化及大规模打造攻城工具,进逼黎阳仓,徐懋功在城外挖深沟、地道,出兵大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败走后,李密没有穷追,而是率兵向西回巩洛,留下徐懋功守黎阳仓。 ■考古发掘能否解开黎阳仓的位置之谜
关于黎阳仓的规模,宋代张舜民在他的《画墁录》一书中这样描述:“仓窑犹存,各容数十万担,遍冒一山之上。”
如果张舜民当时的描述是确切的,那么曾经如此规模宏大,又如此重要的黎阳仓,如今却不见踪迹,这是为何?是因战争破坏消失殆尽,还是深藏地下未被发掘?我们只能从历史典籍中搜寻黎阳仓的影子。
然而,关于黎阳仓的确切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一说在浚县西南15公里同山南麓(浚县西南),今《辞海地理分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持此观点;一说在浚县大伾山北麓,《通鉴纲目质实》载:“黎阳仓在大名府浚县东二里大伾山北麓,乃隋文帝所置。”《中国通史简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持此观点。
浚县县志办刘会喜支持大伾山北麓说,他曾专门写了篇文章旁征博引地证明黎阳仓的位置。“同山与大伾山虽同属浚县,但前者在小河乡,后者紧临县城,二者相距17公里,很有必要证其正误。”刘会喜说。
黎阳仓究竟在哪里,考古队员的钻探能否解开这一谜底?
11月10日,记者随考古队一起来到传说中黎阳仓所在位置大伾山北麓东关囤遗址区。在近4万平方米的遗址区内记者看到,在路边草丛、沟洼里俯拾皆是残砖碎瓦,似乎黎阳仓在大伾山北麓的说法确实有据可依。“在浚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浚县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在大伾山北麓东关囤发现了大量的早期文化遗迹,怀疑可能与黎阳仓遗址有关。”浚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王文安告诉记者。尽管如此,人们仍然悬着一颗心:这次考古钻探会不会徒劳无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钻探当日下午,考古队员即在大伾山北麓东关囤遗址区域1区发现长10米,宽1.5米夯土一处,长30米,宽5米,深约5米沟渠一处。这一发现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寻找黎阳仓的确切位置似乎有了眉目,所有关注黎阳仓的人既觉得出乎意料,又感到振奋。这个发现是不是与黎阳仓有关呢?11月12日,考古队员在2区发现了两个圆形土坑,根据两处圆形土坑的形状、方向,怀疑是古代粮仓。“如果是古代粮仓,它应该排列有序、方向一致。”考古钻探队马队长告诉记者。果然,13日,又在已发现的两个圆形土坑北边发现另外两个圆形土坑。4个圆形土坑南北方向直线排列,且间隔距离相似,深度同为6.5米。在4个圆形土坑的北部没有发现相同的土坑。考古队员认为西部、东部可能还有。由于怀疑有可能是古代粮仓或其他遗址,考古队员随后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普查。果然,又在4个圆形土坑的东边平行方向发现4个圆形土坑。到18日上午,已累计发现14个圆形土坑,最小的直径9米,最大的直径13米,其中,3个圆形土坑在已探明的土坑中较为特殊,在其底部发现碳化物。“这些碳化物有可能是粮仓内集存的粮食,由于长期深埋地下而最终形成。”马队长判断。
如今考古钻探仍在继续,新发现的圆形土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估计还会有更多圆形土坑被发现,照此来看规模不小。圆形土坑北边的沟渠,自西向北延伸,至30米处折向东北,怀疑是漕运粮食开挖的河道。”马队长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