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关于地方戏剧文化抢救与保护的信 一封关于地方戏剧文化抢救与保护的信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一封关于地方戏剧文化抢救与保护的信
一封关于地方戏剧文化抢救与保护的信
 
作者:朱彦民  加入时间:2011-11-14 17:55:07

 前些日子,老家县里有朋友写了一本《浚县大平调》,求我给写序言。但由于近来事忙,蹉跎至今,才有机会坐下来认真看稿。看了稿子大半,突然想起当年在日本访学时,有一学子转给我一篇社会学论文求教,内容是关于豫西地区扬高戏的调查报告。记得当时我还做了认真的回复指导,既然两个戏剧都属于地方小剧种,生存状态又有相似的尴尬之处,何不找出看看,当时是怎么说的。

于是就翻出了2004年7月4日(日曜日,晴天)的日记,果然发现了这天下午写的题为《关于扬高戏后继性保护问题》的信。读来还觉得有些意思,今移录于此,充作博文。


 

 

金超,你好!

你的这个朋友的文章,我已经利用星期天中午时间认真拜读过了。

现在把我的读后感告诉你,谈不上观点,只是个人见解而已,仅供参考。

论文选题立意很好,不仅是新颖,而是这种题材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肯去光顾,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论题。但是我认为,你这个朋友的文化责任感很强,对民族文化的危机意识很浓,这是一般人少有的一种民族文化焦虑心态。因此,谨向你的这个朋友表示我崇高的敬意。对其决心致力研究民族文化、关注民间文化的志向,表达能力有限的我为之仅能做到的道义上的支持和声援。

实际上像扬高戏这种地方小戏的生存状态,我非常了解,也非常关注,更非常无奈。我的家乡就有一种类似的地方小戏,叫做大平调,可能你也听过,流行于豫北冀南和鲁西南地区,过去滑县、浚县等都有专业剧团,而今大多都已解散了。如今也仅以村镇业余剧团的形式断断续续地苟延残传着,其生存状态恐怕连扬高戏都不如。我非常喜欢这个家乡的小剧种,上初中时我弟弟还差点去村里的业余剧团中当鼓手,和我一直要好的邻居二哥是剧团中红得发紫、当地的大姑娘、小媳妇儿都喜欢的须生名角儿。将来有机会我向你露一手,让你也听听这种颇具燕赵豪杰、慷慨悲歌意味的地方剧种。

对于地方小戏的现状之原因的探讨,恐怕要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因为一种文化形式的出现,不仅是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但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本身规律遵循下的产物,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社会环境应运儿。过去人们的经济条件不不好,可是各种传统文化大都能够得以延续几百年,可见经济条件并不是决定因素。这些年来经济条件的好转,人们经济上的富裕,并没有立竿见影的影响到精神文化修养的提高。社会的环境变迁、文化价值的转移,则是影响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的因素所在。如果只是说明政府的支持不够,也不太符合实际,也不符合历史。因为过去的所有的民间文化,历代政府也都没有多少有实际意义的支持和扶助。现在的政府职能很不健全,基本的政治文明和法制要素都做不到,经济状况焦头烂额之际,期待他能够对于与国运命脉了不相干的地方小戏的扶持,更不现实。全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大调查,民间音乐大集成,就像作全国人口普查,只是对人口现状的一种了解诉求,并不能改变和影响中国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一样,也改变和影响不了民间文化艺术的生存状态。对这种民间文化生存状态的从根本上的好转,我们应该期待于真正喜欢这种文化艺术的人们,期待着他们的生存状态的好转,他们的经济生活的好转然后文化要求的欲望的充盈,期待于这些真正需要这种文化艺术的环境的改善和欲望的提升。当然,只要这种文化艺术暂时不要灭绝——正像作者文中说得那样,尽管环境不大好,但扬高戏仍奇迹般的生存着——,他们的生存状态尽管目前艰难一些,我想经济和文化达到一定高度的将来还是会有所发展的。

总之,我对于地方小戏这种民间文艺形式的状况和未来,持一种保守的乐观态度。这就需要一些有责任心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工作者、有心人,不要过分期待于政府行为,为民间文艺的搜集、保护、整理、流传,暂时多付出一些心力,为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的传承做一个功德无量的薪火传递者。虽然这种工作也许是寂寞的、无助的,也没有政府颁奖的,但他们的不朽业绩,在真正有文化良心的中国人那里是会铭记不忘的。

在日本呆的这些日子,因为接触到了大量而丰富的日本民间文化艺术,与我们中国的情况一相比较,往往令人感慨良多。日本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都保存得非常完好,不仅这些继承者自己尽心尽力,政府和社会上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多出力出钱予以支持和奖励。他们在吸取了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完全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的东西。而我们外来的东西学的不土不洋(就是“拿来”的马克思主义都要具有中国特色,不伦不类,更不用说先进的科技和民主的制度了),而自己的优秀传统的东西早已丢到爪哇过去了。我们国内有些夜郎自大的白痴愤青们,经常动不动就说打倒“小日本”。我们自己的传统都没有了,凭什么能打败人家呀?!就算依仗人多打败人家,恐怕若干年后在文化上还要向人家俯首称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君不见中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在我们国家已经丧失殆尽,诚信缺失,造假泛滥,信仰危机,腐败横行,而在我们经常鄙视的日本和韩国,往往很好地保留本来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得到了发扬。过去对“礼失而求诸野”一句古语的理解不是那么深刻,而真正当你走出国门,来到并不号称“礼仪之邦”的“蛮夷之国”,才知道什么叫文明,什么叫进步。丧失文化传统,丢掉民族精神,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这中间的责任到底应该算在谁的头上呢?每当想起这些往往欲言无语,欲哭无泪。

对不起,话题扯远了。虽然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大的社会环境,但我们还是回到民间文化的具体问题上来,空发议论是没有用的。该文既是谈地方戏后继性保护问题,在介绍了过去、分析了现状、指出了问题之同时,就应该把如何保护并使其后继有望的对策和建议提出来。论文中对这一问题,似没有明确的意见,这应是个缺憾。不管是对政府有关部门的建议,还是对民间文化人和研究工作者的希望,拟或是对有经济实力又有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企业家们的呼吁,总该提出些条条来,应该如何如何,不应如何如何,不然前面的分析、综合,就好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

论文的技术性方面,也有些问题,但问题不大。可以通过修改而使其完善。

比如,对“扬高戏”的名称,前面有所介绍,但不太明确,读到最后才知道“扬高”一称是因为该剧中声腔的最后上扬而命名,所以后面的部分应移到前面去,于文理为宜;另外,这一部分属于介绍扬高戏的历史,作为背景材料,也应该放在文首为好。

其次,文首称“历史渊源已无文字可考”,但又说“最初在某某地区如何”,似有自相矛盾之处;在表述上须斟酌字句,完全可以把两个意思都表达出来,但又不互相冲突。

再次,“它的存在与否至少对一部分年轻人看来,已成了不置可否的答案。”此句好像没有表述出来作者本应表达的意思,按字面意思看,是“它已经不存在了”或“它还存在着”,因此“不置可否”,然而作者的本意恐非如此。其本意是否“它的存在与否至少对一部分年轻人看来,已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无足轻重的身外之物”?

再者,“保持这种差异性与地方性,必以牺牲某些经济利益为代价。”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必然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并非水火不容,而且,保护这种差异性和地方性,恐怕需要有待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民族文化危机意识的觉醒。

最后,“千里一堤,毁于蚁穴”应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典出《韩非子·喻老篇》“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而且也非寓言,而是古语或者说是成语。这样说是否太矫情了,是否认为我在吊书袋了?岂敢岂敢!

总之,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值得下功夫好好修改一下,补充一下,从作者的文笔来看,他(她)也有这种能力。相信她(他)能够把这篇论文做好。

我阅读该文时,在文中有些地方做了下划线,是我认为有问题的地方。为了方便作者的修改,兹将原文以附件形式发还过去,供其参考。

               匆此,顺祝

平安吉祥!                                       

美髯朱某  即日于日本爱知大学






 

 
     
一封关于地方戏剧文化抢救与保护的信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0392-2181169 邮箱: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