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伾山麓黎阳仓 大伾山麓黎阳仓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大伾山麓黎阳仓
大伾山麓黎阳仓
 
作者:朱彦民博客  加入时间:2011-11-14 17:39:45

  若以山而论,它实在不足与中国的名山大川相媲美,拢共一百多米的海拔,按正常散步速度,两个小时便能走个遍。
  但若以“内涵”而论,走遍全国,你很难找到这样一个被中国文化的符号缀满了的山,“八丈佛爷七丈楼”、摩崖石刻、儒释道的汇集……寸寸点点,抬眼起脚之时,触摸到的尽是文化。
  也正因了这密布的符号,你的每一下脚,每一步量,便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你仿佛是在循着历史的长路前行,两个小时的路遂无限拓展。
  作为文化名山,大伾山像一部大书,可以让你反复阅读。
  作为历史名山,大伾山像一条滞重缓行的河,发散着沧桑的流光。
  作为“含珠蕴玉”的小山,大伾山像藏着无数期待的迷宫,等你解开。(大、伾,都是大的意思。形体小,但内涵大。)
  一位考古专家来到大伾山后,哑然失语,久久停留在山上,任自己耽误了行期。
  一位著名作家来到大伾山后,遂无限感慨、饱蘸感情地直叹“相见恨晚”。
   黎阳仓究竟在哪里?历史上是个尚未定论的公案。
  但众说不一中,有两种说法相对较能让人相信:一是在浚县西南三十里同山南麓(浚县西南)。如今的《辞海·地理分册》、《古今地名大辞典》等全是这种观点。另一说法是在浚县大伾山北麓。《通鉴纲目质实》:“黎阳仓在大名府浚县东二里大伾山北麓,乃隋文帝所置。”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持这种观点。
  观点归观点,倒也没争到龇牙咧嘴的地步。
  但最近,一位中国最基层的史志办人员撰文指出,黎阳仓就在大伾山,其言之凿,其证之确,实在让人不能不服。


引经据典证黎阳
  云层很厚,蕴蓄着不知有多深多厚随时会“轻薄”一下地面的雨。
  山也朦胧,天也朦胧。
  伴着这样的天气走上大伾山,委实有点儿别致,也符合心情。因为很多很多历史都是在朦胧中“走”出来的。
  再次提出黎阳仓在浚县大伾山的,是一个叫刘会喜的人。
  他是浚县史志办人员,同时供职于浚县文物旅游局“史志办”。这个“史志办”是浚县文物旅游局的一个独创,为了发掘大伾山文化,该局特意组织了七八个人,在自己的局里设了这样一个“建制”。
  就这样,原本在县里从事史志研究的刘会喜,成为“史志办”的一员。
  这是个很执著也很平实的人,不善言谈,但正是这样一个人,却有过“大发现”。今年正月古庙会期间,他发现了不知被多少专家研读过的龙洞前“康显侯告碑”敕文部分,居然是蔡京的亲笔,这无疑更增添了“康显侯告碑”的分量。
  站在大伾山北麓,刘会喜肯定地说,黎阳仓至少有一部分就在这里。
  但一千多年过去了,在岁月的淘蚀下,哪里还有粮仓的踪影?所有的,只是瓦岗军将领徐懋功之宅,孤零零地戳在山崖边。粮仓,只有靠历史典籍来追寻足迹了。
  黎阳仓是隋朝国仓,与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仓(兴洛仓)齐名。据《隋书·食货志》记载:“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伊、洛、郑、怀、邵、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
  隋末唐初,围绕黎阳仓发生了许多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如大业九年(613年)三月,隋炀帝二次征高丽,命礼部尚书杨玄感于黎阳督运粮秣。杨见天下大乱已起,乃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合谋起兵反隋。六月,杨入黎阳城,大索男夫,取帆布为牟甲。选少壮运夫8000人,杀三牲为盟誓。以讨东莱叛军来护儿为名,令各州县兵集黎阳仓。杨不听谋士李密之计,尽焚停泊黎阳之龙舟,以杨玄挺为前锋,引兵直指东都洛阳。大业十三年(617年)九月,李密派徐世勣领兵五千自原武渡过黄河,与来投李密的元宝藏、李文相等部起义军联合袭破黎阳仓,开仓赈济饥民,饥民踊跃参加义军,“旬日得胜兵三十万”。瓦岗军声威大震,中原一带义军和隋朝地方官吏纷纷降附。次年,即唐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为资兵食,引兵攻打黎阳仓,与李密在童山坡大战。宇文化及败走魏郡,瓦岗军亦元气大伤。
  刘会喜引经据典,认为黎阳仓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大伾山,绝不在同山。
  刘会喜提出四点例证:
  清嘉庆《浚县志》引《通鉴纲目》载:“隋文帝开皇三年,诏沿河置仓,运粟以给长安。”据此则《隋书·食货志》载:“开皇三年,卫州所置黎阳仓定当沿黄河。”据1975年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史书记载,隋唐时期,黄河自今滑县城(道口)与滑县旧城间,东北经浚县大伾山东,东北流。大伾山紧临黄河,而同山距黄河有30里,既不临黄河,交通运输又不便,因此,黎阳仓不可能在同山。《隋书·地理志》汲郡有这样的记载:“卫县有朝阳山、同山……黎阳县有仓,有关官,有大伾山……”在地理志中记仓,此仓定非一般,虽未明言黎阳仓,但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舍黎阳仓而无它。既然黎阳仓在黎阳县,那么它只有可能在大伾山,而不可能在同山,因为同山不在黎阳县而在卫县。
   隋初无卫县,卫县是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由朝歌县改置。由此可知隋末卫县之同山,隋初当在朝歌县。假如隋开皇三年置仓于同山,那么该仓要么名“朝歌”,要么名“同山”,断不会名“黎阳”。既名黎阳仓,肯定在黎阳县,而不可能在朝歌县同山。
  唐著作郎萧德言等所著《括地志》载:“黎阳西南有故仓城,相传袁绍聚粟之所,亦隋开皇中置仓处也。”《括地志》是唐代前期分道计州的地志,当时黎阳仓还在用。它对黎阳仓的记载应是非常可信的。唐代沿用隋末建制,有黎阳县,有卫县。《括地志》既云隋开皇中置仓处在黎阳西南,黎阳仓肯定不会在同山,因为同山当时不属黎阳县而属卫县。






 

 
     
大伾山麓黎阳仓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0392-2181169 邮箱: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