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浚县石雕石刻历史悠久,起源于西汉,兴盛于唐、宋、明、清,从“汉画像石”到“大石佛”,从北京十三陵、南京中山陵到开封龙亭,直至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历史性重大建筑中,都能看到浚县石雕石刻。在获得众多殊荣后,2011年10月31日,浚县屯子镇又入选国家文化部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获此称号的,河南省有23个县乡,我市独此一个。
“历史是一个地域的年轮和记忆;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灵魂和神韵。”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特别奖获得者夏挽群曾这样说过。
对于浚县屯子镇来说,石雕石刻就是它的魂。
资源 优质石材孕育了雕刻艺术
每一件事物的产生,都有着能孕育它的土壤。
在浚县境内分布着大伾山、浮丘山、白寺山、象山、善化山、凤凰山、紫金山等8座山峰,虽然这些山海拔不高,但在历史上盛产青石和花斑石,其中象山、善化山位于屯子镇内。山上的青石结构紧密,没有纹理、硬度适中、宜于抛光、不易风化、可以保持长久的原始风貌,雕刻出来的产品风格古朴大方,是雕刻的上乘石材。而花斑石,则是由多种颜色的鹅卵石经过地壳变动,受到高温高压以后再生而成,以质地细腻、花纹艳丽、光泽如玉、易雕易磨而著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定陵的主要发掘者、著名考古专家刘精义,曾3次到浚县屯子镇善化山考察花斑石,最后断定,定陵中所有的花斑石就取自于此地。
提起花斑石,浚县政协文史委主任、作家马金章告诉记者,元代的大明殿、明代的奉天殿、皇极殿都用花斑石,不仅如此,当时修建帝王陵寝宫殿也选用这种精美的石材。花斑石曾一度被认为是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使用的名贵石料,普通百姓一旦触及,会被以法相待。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象山上发现的摩崖题记就记载了明代皇家开采花斑石的情景。上有“天启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奉旨开采皇极殿花石……每日夫匠千名”的字样。
青石、花斑石,这些大自然的赐予,为浚县石雕石刻艺术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河南运良古建石雕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栋梁的带领下,记者在屯子镇石雕石刻产业集聚区内看到一块花斑石的原石。原石的大小只有约两米见方。朱栋梁说,由于过去疯狂开采,在浚县已经很难看到大块的花斑石原石了,能看到的多是当年开采时丢弃的尾料。这块宝贝还是他前几年在山上发现的,现在看不到体积比它更大的原石了,能采到的只有青石。
一路访来,记者所看到的雕刻作品多青石雕刻,大型花斑石雕刻的作品很少见,只有一些用尾料雕刻的作品。
坚守 石雕技艺传承了两千多年
屯子镇位于浚县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境内有三山(陈山、善化山、象山)、二河(卫河、共产主义渠),是豫北石雕石刻的发源地,历来有石雕石刻之乡的美称。从汉代开始,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从事石雕石刻,至今长盛不衰,传统石狮、石碑等以刀法精湛,风格古朴,造型优美而自成一派。在这里,到处都能看到石雕石刻,从老百姓家中的日常用品到高楼大厦上的建筑装饰,从庙宇中的佛像到宏伟的牌坊,艺人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平雕、线刻等技法,创造出了无数壮丽、辉煌的作品。
“石头在世界上是很普通的,但一经艺人之手凿成作品,它便有生命,有了灵性,有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也便有了撼人心魄的力量,这种力量使石头原本清幽的光芒穿越了千年而永恒。”马金章在他的《浚县石刻艺术》中这样写道。
1973年在屯子镇郑厂村西善化山上发掘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汉代画像石,就是对屯子镇悠久的石雕石刻历史文化的最好证明。
郑厂村,位于屯子镇西南1.5公里,是一个有着2000多人的村庄,家家都从事石雕石刻,这种古老的技艺在这个村庄传承了2000多年,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石雕石刻名艺人。这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庄呢?怀着好奇和敬意,11月5日,记者来到了郑厂村。
从外观看,郑厂村与周围的村庄没有什么两样,当记者进村后发现,街道两旁、村边的空地上,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石雕石刻产品,有石佛像、石狮、石礅、骏马、貔貅墩……从老百姓家中的日常用品到建筑装饰品,应有尽有。
当天上午,虽然下着小雨,但还是有不少村民在家门口打磨石雕石刻产品。在村中心,一位正在打磨石狮的老者告诉记者,村里除了老人和孩子,人人都会石雕石刻的手艺。即使是出去打工的年轻人在外面从事的也是石雕石刻方面的工作。
记者从一些资料中看到,在郑厂村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名匠人,浚县石雕艺术也因他们传遍了大江南北。
从近代算起。1926年,冯玉祥将军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特别征召浚县郑厂村石匠张鸿亮(晚清“御石匠”)、王丰池、郑有荣等170人参加中山陵的施工,雕刻了《建国大纲》等一大批精品。
1953年,河南省公共事务局为重修毁于战火的开封龙亭,翻阅了大量史料,最后勘定龙亭建造时的青石雕刻系浚县郑厂村匠人所制作,即组织郑厂村匠人张太平等70人承接龙庭的青石雕刻工程。
1958年,王丰池、张太平等应邀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工程的青石雕刻任务。
同样出生在郑厂村的匠人张玉瑶,也以高超的石雕技艺被《河南日报》等媒体报道,其雕琢的“愚公移山”、“狮子滚绣球”、“松鹤延年”等小型雕塑,刀法细腻、线条流畅,被海外友人称之为中国传统石雕绝技。后来,张玉瑶还为大伾山、浮丘山景区雕刻了很多品位较高的作品。特别是到了晚年,张玉瑶的技艺更是炉火纯青,并多次参与省有关部门举行的文物鉴定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张学英。今年64岁的张学英是国家级雕刻大师,屡有建树,其代表性作品湖南浏阳的十二生肖坊获国家专利;山西鹳雀楼复建工程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及第四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其雕刻的石狮被省文化厅评定为“河南省知名文化产品”。另外,张学英雕刻的江西安源影视城坊、黑龙江密山市的十二生肖坊、河南焦作的报恩塔及出口泰国的寿星、弥勒佛等作品更是精美绝伦。
产品 小锤儿敲出了大产业
屯子镇石雕产业集聚区位于鹤濮高速路口以北,省道永定路东侧,是新规划的一个集生产、销售、学习培训、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目前入驻企业6家。拟总投资2亿元,规划占地1160亩。
进入集聚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高大的行吊,一块块巨石在行吊上滑动。运良古建筑石雕石刻有限公司就在集聚区内,在该公司的产品展示厅内,从精美的石狮到小巧的摆件,从电脑雕制的伟人像,到大件的石雕产品,琳琅满目。公司董事长朱栋梁说,过去雕刻全部是手工,现在很多大件都用上了机械,传统的石雕技艺已开始从手工走向半机械化,雕刻所有的石料也从单纯的本地供应变为外购。
在采访中,记者见到一对父子,父亲叫张洪亮,今年49岁,从事雕刻艺术已有近30年。儿子叫张宁,年纪不大,从事石雕石刻生产已5年。
张宁说:“我从事雕刻平均下来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手艺好的挣的会更多,比去外面打工强多了。”
在屯子镇,像张宁这样跟随父辈学习雕刻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世世代代传承着技艺。
记者从屯子镇政府了解到,为了加快屯子镇石雕石刻产业的发展,2009年,屯子镇在浚县城北规划建设了石雕产业集聚区。
屯子镇纪委书记田希福告诉记者一组数据:屯子镇现有大型石雕石刻加工企业10余家,中小型石雕加工企业60多家,家庭作坊加工户600多户,从业人员达到9000多人,其中民间艺人400多人,国家级雕刻师1人,省级雕刻师50余人,市级雕刻师300余人。产品以“石牌坊”为主打品牌,涵盖古建栏板、壁画石雕、人物、动物、雕塑等50多个种类、100多个品种,远销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湖南、江西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部分石雕产品出口到韩国、德国、泰国、日本,年交易量突破1亿元。石雕产业的发展,有力带动了当地的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市场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每年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1亿多元。
建议 保护性开采,科学谋划
张学英,一个黄土地里走出的雕刻大师,对石雕石刻有着深厚的情感。近年来,张学英一直在致力于石雕石刻的研究。张学英告诉记者,要想长远发展屯子镇的石雕产业,需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保护性开采。花斑石之前曾被过度开采过,原始的炮崩方法将一块块完整的花斑石炸成石末儿,浪费了很多资源;二是利用“他山之石”,不受地方材料青石的局限。河北山东的汉白玉、花岗岩都可以为我所用,只要有技术,屯子人的手艺就不会埋没;三是要注重石雕艺人的培养,让石雕技艺薪火相传;四是道路交通环境应该完善;五就是注重规模效益,合理布局,吸引外资,打出品牌。
张学英说:“几年前我就有建一个雕刻技术学校的愿望,学生不仅不用交学费,还给他们开工资,让他们从基本功开始学起,学会使用锤、錾、刀,再学绘画、读懂美术,最后从事雕刻。但这样的学校仅靠个别人是不行的,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
“屯子石雕多是口口相传,艺人、匠人很多,成大家的很少。”马金章说,“目前,屯子镇石雕石刻多是家庭传承,缺少系统的训练和文化方面的深造,工艺虽然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了,但现在的一些作品跟先人留下来的作品,在工艺上、审美上相差很远。要想创作出传世之作,让石雕艺术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更加发扬广大,我们后来者还需多方面的学习、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