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鹤壁市浚县(1-4) 记忆中的鹤壁市浚县(1-4)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涉浚专著 - 记忆中的鹤壁市浚县(1-4)
记忆中的鹤壁市浚县(1-4)
 
作者:秋雨  加入时间:2011-1-22 19:54:07

2011-01-22 16:52:17

之一:王群工笔长卷《正月》  http://chinalib.blog.163.com/blog/static/8982026201102245217328/?latestBlog
 

说起鹤壁市浚县正月古庙会,我首先想到的是河南省文联画家王群的大型工笔画卷《正月》。出生和读书在湖南,然后在中原生活和工作几十年的画家王群先生,之所以要画《正月》,首先是因为浚县正月古庙会自古以来就是全国最大的庙会之一,有着深厚的商品经济和传统节日文化底蕴;其次是因为浚县大伾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来此游览,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和墨宝。浚县文物古迹荟萃,是一个集历史、文化、风景名胜之大成的理想绘画背景。

《正月》画卷长25米,高0.83米,取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浚县正月古庙会,是王群先生历时12年苦心创作的巨作。长卷内容分为集市贸易、游山、社火、进香四个部分,以浚县大伾、浮丘两山的文物古迹为背景展开,采取全景式描述,画中人物有一万五千个,由一个个故事相互连接,人物各具情态,相貌各异,包括衣服在内竟无一重复。

画中再现了浚县正月庙会的生动场面,有传统小吃、民间工艺、泥咕咕,有三层人叠起的高跷、高空翻滚的狮子、真拼实打的武术功夫,形象逼真,淋漓尽致,盛况空前。《正月》记录了卫地鹤壁市浚县民俗民间文化,生动再现了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老百姓欢快的景象,看到《正月》,便会想到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正月》先后在郑州、巴黎、鹤壁、北京等地展出,吸引了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很多欧美国家的画家。一位智利的女画家对王群说:太好了,这是中国的民间狂欢节,这么盛大的场面,油画怎么也画不出来。一位曾在河南学过装裱的法国艺术家看过展览后说:我以前没看过庙会,看了展览仿佛参加了一次庙会。我想要糖葫芦、泥咕咕,可惜画中人不卖给我。下次去河南,一定看庙会。一位法国画家说:我们生活在巴黎,从小看罗浮宫,不新鲜了,看中国画激动得很。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不出伟大的艺术作品才怪呢。

王群先生因生活所迫,无奈只好拍卖《正月》,竟然拍出420万元的天价,创河南历史记录。《正月》被河南省文化厅评为首届河南省知名文化产品,这幅长卷的复制品还被省委、省政府,省内部分市地及有关部门定为涉外专用礼品。看过《正月》,顿生感叹:

改革开放吹凯风,正月古城庆欢腾。

大佛伾山东面坐,碧霞浮丘妥圣灵。

此情此景谁描绘,再求择端愁难能。

时代风流不世出,神笔丹青画盛景。

几多坎坷几多难,盛夏历经又寒冬。

长夜寒星窗外月,月照王群不夜情。

春秋往复十二年,鬓染霜浸展长卷。

堪比清明上河图,千年瑰宝春画苑。

恢宏气势山河美,繁华正月万人欢。

文化民俗古庙会,历史人文作奇传。

可怜人杰当年苦,治病无钱画卖出。

寒窗泼墨人不知,面世惊人引瞩目。

中外名家感叹评,政府往来做礼物。

古往今来能几人,王群魂逝何处寻。

又是正月欢腾日,歌舞升平浚县春。

2011-01-22 16:54:19

看到《正月》画中城墙,不由得想起昔日黎阳城。昔日黎阳城非古时黎阳城。古时黎阳城汉代位居大伾山北麓,卫水西侧。因水患而成湖,遂移城至浮丘山巅。黎阳城历经置州置郡,明洪武三年降州为县,移城于浮丘山东北麓,绕南、东、北三面构筑城墙,城西以卫河阻险。公元1510年,也就是明正德五年,增筑西城墙,抵浮丘山而至。因登山鸟瞰城内尽望,故于明嘉靖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532年,跨浮丘山峦拓筑西南城隅。公元1574年,也就是明万历二年,围半壁浮丘山于城内重筑城墙,终成昔日黎阳城。

黎阳城墙围长九里,墙高三丈五尺,城基厚六丈,城头厚二丈。城外石基高一丈二尺,上部砌砖,砖厚三尺,白灰桐油灌缝。城墙四周有雉堞,上有垛。东、南、西、北各筑瓮圈城门,门上分题横额:东望澶云、南控黄流、西瞻行翠、北迎紫极。城门上各筑二层高楼,分题:长春、叠翠、长青、拱北。城墙四角各建有角楼。又于浮丘山西南引卫水,绕城挖护城河,至城西北还与卫河。护城河长八里,宽二丈,深及卫水。城门外各建一石桥,桥头各建一石坊。西门北侧卫水一段城墙开有两个便门,分别题额:观澜门、允淑门。

城内分东西南北有四条主要街道,四条街道交汇处,矗立着一座文治阁。原名为中心阁,始建年代失考,公元1580年,也就是明万历已卯年,始移钟于中心阁。公元1649年,即清顺治六年阁毁于大火。公元1709年,即清康熙四十八年,二次重修,改名为文治阁。阁的下部为方形平台,高两丈四尺,每边宽三丈六尺,青石基,砖砌墙面。四面开四个拱形大门,青石劵顶,人车可相对通行。四个大门分别题额:丹流东壁、清环黎水、碧泻西山、黛护伾岚。平台上建两层楼阁,阁高三丈,双重檐,琉璃瓦尖顶,四挑角,花脊,琉璃瓦剪边。平台边建有方孔女墙,墙高三尺。上层四面开窗,下层四面开门,四周有走廊绕行。东北角建有砖砌阶梯,可拾阶登阁极目遥望。

文治阁是黎阳的形象标志。每逢重要集会和盛大节日,阁下车水马龙,街道上商贾云集。每至正月,三省四县远道而来的香客赶集古庙会,登山烧香朝拜。十里八乡的民间高跷、秧歌、武术四街玩耍,竞相登山敬神,好一派锣鼓齐鸣,唢呐吹奏,鞭炮阵阵,热闹鼎沸。

城内建有一座孔庙,位于城内小西门里街,坐北面南,东边就是县衙。元末红巾军烧毁浮丘山上孔庙后,明洪武六年移址于此。后经多次增修,终有大成殿、启圣祠、名宦祠、敬一亭、明伦堂、泮池、戟门等建筑。大成殿内供有孔子牌位,左右由颜子、子思、曾子、孟子四人配祀,即四配,两边有十哲: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东西庑各十五间,供奉七十二弟子牌位。

昔日黎阳城襟山带河,位居伾、浮两山之间,西依卫水。蓝天白云之下,两山青螺,一弯碧水,数点白帆。城内商贾云集,街市繁荣,四座城门出入行人车辆,络绎不绝。护城河内清水微波,荷花飘香,两岸绿柳倒影,紫燕柳间穿梭翻飞,百鸟欢歌。可谓城坚池深,形式壮丽,美如画廊。至明崇祯年间,成为鼎盛,遂有民谚:“南京到北京,比不上黎阳城。”

看过《正月》中的黎阳城阙,信笔写上一篇《黎阳赋》:

豫北平原之上,新鹤安濮之间,乃浚县黎阳城也。城襟两山而带一河,南枕浮丘东依大伾。大伾山孤峰突起,浮丘山西南静卧。太极阁伾顶云端,碧霞宫丘顶南望。大河当年,卫水南来,阅尽人间沧桑,历经三千春秋。追思鸿蒙开天,共工怒撞不周。天河水泻人间,浚地诸峰飘渺。苍海水接太行,灵长尚处幼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始有华北平原。万千幻化,沧海桑田,皇帝东徙,逐鹿中原。大川九曲绕秦岭,伏牛太行难阻拦,华北洪水横流,顿成泽国汪洋。神禹开凿龙门,治水伾峰锁蛟,疏浚九河归海,终有黎川东去。五帝夏商,扩地开疆,历经千年,奠定华夏。武王伐纣,商灭周兴,殷商旧地,分封三国,卫国震方兮紧临黎川建都,康叔封地兮始有黎阳城郭。

定王年间,大川东移,太行东麓兮水聚卫地,卫水茫茫兮成就清河。大川古道,清河北去,六百春秋兮流过岁月,秦皇汉武兮卫水昼夜。王莽新朝,黄巾起义,大川怒涛兮横过齐鲁改道,卫水哀伤兮别离母亲怀抱。清河怨恨,泪洒黎阳,古城迁址兮浮丘山巅,伾山北麓兮化作湖泊。后汉三国,晋南北朝,置州置郡,近六百年,雾绕伾山兮大佛问世,清河改道兮水环浮丘。曹丕《黎阳作》赋诗抒怀五首,庚信谢灵运情洒黎阳津。墨客名人兮八方聚来,丹丘壁崖兮今有遗踪。隋挖运河,唐修永济,清水改作御河,更添黎阳景色。王维遥望浚黎阳,楼眺岑参思故乡。贾岛姚合曾酒醉,浚郊韩愈避兵荒。李隆基白马诗寄,张九龄黎津别伤。浚地名扬传外域,几曾争渡隐遐方。

明代洪武,古城再徙,正德嘉靖,两筑城池。御河更名,始称卫河,引卫环城,古城如画。墙围九里,高三丈五,基厚六丈,城头雉堞。震兑离坎,四方城门,巽乾坤艮,城上角楼。门外石桥,桥首石坊,城门券拱兮上筑高楼,城坚壮丽兮商贾云集。城中街市通四方,文治阁位居中心,高五丈四,阁下车水马龙,阁上两层回廊。登阁极目,黎阳尽收,山灵毓秀,春光明媚,东望澶云丹流东壁之长春,西瞻行翠清环黎水之叠翠;高瞻远瞩,山河多姿,凭栏远眺,满眼物华,南控黄流碧泻西山之长青,北迎紫极黛护伾岚之仙云。东眺泰岱,西望太行,寄情怀于山水之中,托心愿于天地之间。远遥嵩岳南北,极目长城内外,朦胧人间之天上,苍茫大地之锦绣。飘飘兮魂灵欲仙,疑肋生双翅;漫漫兮层云飞度,沉醉于黎阳城阙。

伾山晓月望中天,龙洞秋云吐雾烟。玉女瑶池留倩影,岁寒双秀在浮山。云溪桥下燕歌语,善化峰头奇景观。晚照童山碑影西,淇门风雪古今传。大佛禅坐兮依稀当年,时光荏苒兮景移物换。太极宫风铃叮当,柏涛声与之相和,如痴如醉,如梦如幻。坤仪云霄,矗立神州,高阁览胜兮寥廓峥嵘,月吟星语兮三别四壶。千秋禹迹,蓬莱凭看,晓披烟蓦之青峦,日绕峰头之佛顶。惜伾山晓月不再,悲龙洞雾岚消失,步云路歌思乡之曲,依岩峦读丹丘之文。感大禹之伟业,吊大河之遗踪,笑知县求道于伾山西麓,羡今人参佛于大伾山南。乾坤玄幻,天地冷暖。风生云起之苍穹,雨落雪飞;绿黄红翠之伾山,雾漫霜侵。历酷暑之盛夏,经寒冷之严冬;春夏秋冬更替,迎和煦之阳春;四季冷暖交错,送凋零之清秋。时太平盛世,时战火连绵,凄风苦雨几经兵燹,黎阳岿然继往开来。悠悠春秋之久远,漫漫岁月之绵长,逝者如斯,犹如人生也。鸟瞰黎阳今昔之巨变,万千感怀心中之情愫。蹉跎岁月,转瞬百年,哀人生弹指,叹大伾千古。朦朦如仍处仙境之中,乐而忘返;恍惚似羽化苍茫之上,黎阳芬芳。人生悲欢,旅途曲折,回首往昔之岁月,展望未来之征途。

襟山带卫水,古宅城壮丽。叠翠控黄流,长青瞻卫淇。

东方望澶云,拱北迎紫极。阁高遥倚栏,佳景流目视。

城下环碧水,丹丘绕东壁。紫黛护伾岚,浮丘卫河倚。

黎川今沃野,绮丽纱舞霓。八卦阁天吴,大佛眺千里。

西坡道观院,东麓僧佛寺。晨钟又暮鼓,柏涛寻禹迹。

峥嵘广寥廓,欲把道佛觅。峰顶望碧霞,浮山妥圣地。

钟灵化毓秀,浚泉流依稀。古来多传承,黎阳凯风起。

韵清曲高歌,拓展新世纪。改革三十年,新姿回首忆。

阡陌夹玉米,高产无可比。人杰程相文,忘我研科技。

雨新滋故土,风美拂浚地。河山换新貌,名城诉今昔。

2011-01-22 16:57:14

之三:正月庙会历史猜测   http://chinalib.blog.163.com/blog/static/8982026201102245714209/

专家学者考证认为,浚县正月古庙会形成于大伾山大石佛雕凿的后赵时期。我个人认为可能不大准确,应当更为远古。

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来到大伾山,民间传说是口头上流传下来的历史,多不是空穴来风。那时间大伾山上一定有过祭祀水神、河神的活动,那时间还没有黎阳古城,祭祀也是一种自发的,也不一定就是在正月,但这应该是浚县古庙会最原始的开始。大禹距离今天已经4000多年了,也就是说,浚县正月古庙会的雏形,可以上溯到4100年前。

《诗经?鄘风?干旄》写的就是浚县古城,我试着把大意说一说:

旗帜高高烈烈飘,人欢马叫浚城郊。素丝镶旗真华丽,四骏犹如下云霄。城内仙姝未见面,相思梦里影多娇。今天就要鹊桥会,赠她何物把心掏。

旗帜高高动舞风,人欢马叫浚黎城。素丝镶旗显华贵,五骏犹如下天空。城内仙姝倩雅美,相思梦里影飘红。今天就要城中见,赠她何物表心情。

旗帜高高列队行,人欢马叫浚城中。素丝镶旗显华贵,六骏犹如下天空。城内仙姝谁小妹,相思梦里影飘红。今天要见心中怕,赠她何物最心诚。

《诗经?鄘风?干旄》的原文是: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诗中主人公赶着装饰华丽的马车,车上旗帜高高飘扬,众多的仆从跟随,要到浚城中去见他的心上人。他不断地自问,应该赠送美丽的女子什么礼物?如何才能够聘娶她?人人都说苏杭自古出美女,有这首诗可知,浚县自古也出美女。该诗通过仪仗的浓重渲染艺术笔法,表现出主人公渴望与忧虑、兴奋与犹疑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内心,读后似乎能感觉到主人公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其对后世的爱情诗篇艺术表现形式影响很大,这是题外话。

由《诗经?鄘风?干旄》可以想象当时的浚城,那时间已经有了规模,那时间科学落后,人们对神灵很是崇拜。所以,当时的浚城中祭祀活动一定非常盛行,并且又多是在岁初岁末,也就是说,浚县正月古庙会在那个时间就有了。

据说卫国的第18代君主卫懿公养鹤成癖,平时除了养狗驯鹰外,还经常邀一帮公子哥戏于淇水,游与大伾。公元前668年至公元前660年,卫懿公执政八年,他玩物丧志,不理朝政。公元前669年,北狄挥戈南下,直取邢国,威逼卫国,卫国都城朝歌遂被狄人攻破,卫懿公好鹤亡国,卫国被迫迁都于漕,另立新君。猜测卫懿公时代的大伾山上,应该有一些原始建筑,也应该有一些原始的祭祀活动。否则,卫懿公应当是戏于淇水,游于太行,而他却舍太行群山,独登大伾孤峰。这些应当是浚县正月古庙会形成的印记。

《左传》记载:“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公元前476年,晋国在大伾山北设邑,称黎,黎地成为当时晋国的国都。秦代,黎邑属东郡。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东巡经黎。《史记》记载:秦二世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命武臣、张耳、陈余等率军三千,自黎阳津渡河北略赵地。汉高祖初年,置黎阳县,属魏郡,县治在大伾山东北,浚地设县从此开始。《汉书·地理志》记载:黎阳县属魏郡。应劭注:“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之阳为名。”王莽改黎阳为黎蒸,东汉又恢复原来的黎阳,因刘秀在山上祭坛,又称黎山为青坛山,并在黎阳设营,聚六郡士兵戍屯于此。

缇萦救父救的就是西汉初期著名医学家,曾任齐太仓长,被人们尊称为太仓公的临淄人淳于意。太仓公被女儿缇萦自长安救出后,经华山来到山东,当时的山东不是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地区。然后过函谷关进入关东,父女沿着古大河东来,最后渡黎阳津口住进古黎阳城。太仓公与女儿在黎阳留恋盘桓,以至于太仓公魂归于此。张肯堂《浚县志》记载:意卒,缇萦帅妹(当为姊)四人为父筑墓,高五丈许。太仓公的墓茔就在今浚县城东南大伾山北麓,可惜墓址今已成为平地。我为父女二人赞叹:

杰女汉名医,芳龄救父难。须眉巾帼敬,恨隔古今怜。

老父无男子,缧中命惨寒。西行风雨冷,诣阙上书冤。

获救离京城,黎阳父疾顽。人生多命苦,葬父大伾山。

感佩芬芳女,魂留起雾岚。今生灵转世,倩影浚县仙。

太仓公与女儿能在黎阳盘桓,最后将墓茔葬于黎阳,可见当时黎阳对远方的诱惑。自从有了古黎阳城,汉唐诗人笔下反复吟咏此城,明清诗人时常追思这座古城。古黎阳凭什么名扬外域?应该是凭着当时的优美景色,凭着当时的浚地文化和文明。而当时的浚地文化和文明是什么?应该至少包括浚县正月古庙会。

三国时黎阳县属曹魏。曹丕《黎阳作》五首,有着与黎阳割不断的情节。当时黄河流经黎阳大伾山东麓,曹丕率军自邺城而南,途径黎阳,隔着滔滔黄河遥望大伾山,见大伾山孤峰突起,山势高峻而峥嵘。因当时古黎阳城位于大伾山北麓,站在黄河东岸的大营前,北观古宅应该是古黎阳城,古黎阳城已是断壁残垣,中观高楼亭亭,应该是大伾山上的建筑。因伾山东麓当时还没有天宁寺,所以当时应是其它高建筑物,那些高建筑物周围却是荆棘杂草丛生。南望田园虽是青青,却似露浸霜打,满目凄惨萧瑟。连年征战使得生灵涂炭,一片荒凉,看了使人伤情。因此,曹丕写道:

奉辞讨罪遐征,晨过黎山巉峥。东济黄河金营,北观故宅顿倾。中有高楼亭亭,荆棘绕蕃丛生。南望果园青青,霜露惨凄宵零,被桑梓兮伤情。

由黎阳古城我想起了北京城,北京是先有西山上的潭柘寺,后有的北京城,而且潭柘寺院子里那株古银杏树(帝王树)又比潭柘寺早。浚县古黎阳城也应该是先有大伾山上的古建筑,然后才有了黎阳城。只是因为历代战火不断,兵燹灾祸,使得大伾山上早于北魏时期的古建筑未能留存至今。也就是说,浚县正月古庙会,应当形成于有古黎阳城之前。

浚县大伾山上大石佛的建造始自后赵,但不能归功于石勒,可以说有佛图澄大师的功劳。其实大禹治水之后民间早有了大石佛的雏形,只是在后赵时期,为了某种需要才开始开凿。看看范文澜先生所著的《中国历史简编》,我们就会知道,石勒与石虎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两位主要皇帝,石勒与石虎来自塞外野蛮民族,落后低级的生活,残暴嗜杀的恶性,佛图澄对他们的教化,丝毫没有改变他们嗜杀汉人的残暴,他们蹂躏中原,大搞民族歧视政策,血洗汉人,灭绝人性,惨无人道。那个时期,浚县境内的汉人被石勒几乎杀尽,石勒是浚县先民的历史仇人!十六国以及后来称为北朝的拓跋魏,他们占据黄河流域,极大地破坏了中华几千年来发育滋长的经济和文化,成了中国历史上可耻可痛的三百年。

南北朝时期,浚地只有5万多人,不足12000户人家,成为浚县历史上冷落萧条的岁月。那个时期如果浚县正月古庙会延续的话,也一定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因此,我更不能接受专家学者考证得出的结论,说什么浚县正月古庙会形成于大伾山大石佛雕凿的后赵时期,那时间浚地的汉人几乎被野蛮成性的石勒杀完了,有幸存活下来的,也都为了消灾避祸,皈依了寺院,哪里还有浚县正月古庙会!

  关于大石佛的建造年代,一直存在着争议,多数认为大石佛始建于后赵,也有人认为建于后赵之后。一般的佛像均是慈悲、善意、理解和宽容的面容,显得沉稳、庄重、典雅,看看浚县大石佛的表情,有违佛像常态。大佛依崖坐着,佛高约23米,最宽处约10米,身穿五彩方格袈裟,善跏趺坐,两肩齐挺,脖颈较长,有三道肉领,头部螺发,面方颊圆,额间有白毫相。左手手心向下覆膝,右手手心向外曲肘前举,示无畏印。坐四周方墩,足踏仰莲,脚面平直,五指平齐。大佛唇紧闭,二目圆睁平视,表情严肃。说是面东坐观着北去的滔滔黄河,以镇水患,难道单单是镇水患吗?

大石佛的开凿时代,正是塞外野蛮民族武力征服黄河流域的时代,低劣的民族对黄河流域的汉人凶险残忍,血腥暴力,他们见了汉人总是满面怒容。所以那个时期雕凿的大石佛必然是唇紧闭,二目圆睁,其实是一副凶相。经历朝历代的重修重建,大石佛发生了质的变化,与其说大石佛是镇黄河水患,不如说大石佛是浚县黎民百姓的化身,其表情是怒对后赵时期残暴的愤怒,因而没有慈悲的面容,浚县大石佛眼中流着历史的血泪。浚县正月古庙会不可能形成于后赵时期,而是远远早于后赵,说不定在后赵时期古庙会有过中断。

汉朝重视道教,浚县大伾山、浮丘山上一定有过古道观,直到大唐贞观年间应该还有遗迹,以至于大唐贞观年间发展佛教,躲开道教建筑所占据的地方,使得大伾山形成了西麓为道,东麓为佛,浮丘山南端为道,北端为佛。尤其是武则天重视佛教,洛阳的龙门,少林寺的登封,都有武则天重视佛教的印记,大唐年间的浚县古庙会应该进入一个鼎盛期。但到了后周显德年间,又大肆灭佛,因有公元959年显德6年所立的《准敕不停废记碑》,才使大伾山天宁寺免遭灭顶,而浮丘山上的千佛洞再也没能发展。之后似乎道教抬头,明清年间道教建筑进入鼎盛期,使得浮丘山上有了碧霞宫,大伾山上有了吕祖祠,这些估计取代了大唐以前的道教建筑。大唐以后不管敬佛敬道,浚县正月古庙会应该延续着。

2011-01-23 00:17:17
    之四:浚县曾经多少往事(1)http://chinalib.blog.163.com/blog/static/8982026201102301717818/?latestBlog

《正月》中有一座牌坊,看到画中牌坊,我想起了大伾山下的恩荣坊。恩荣坊原来位于曾作为古朝歌的卫贤镇,公元1617年,也就是明万历四十五年皇帝批准修建的,民间有坊叠坊之说。相传当年孟楠奉旨建坊,把坊建在了穷人赫家地面上,赫家一孩童赫瀛问母亲:“娘亲,地让人占去,以后孩儿的坊建哪里呀?”孟家蔑视地接话:“要饭花子!在做梦吧?以后你真的居了高官,就把坊建在我家坊的上面!”后来赫瀛真的官比孟家的大,孟家也只好让赫家的坊建在自家头上。为此我曾写道:

孟楠奉赐蔑贫寒,认定贫寒不大官。

穷苦赫瀛心立志,荣登坊建孟坊端。

事实并非如此,孟楠家官声很好,卫贤百姓感恩戴德。恩荣坊有四个柱子,很像《正月》中所画,坊有五个楼,均为歇山顶,中间楼下竖匾写“恩荣”。竖匾以下有七道坊,自上而下为:二龙戏珠,龙章宠锡,八仙庆寿,敕封承德郎南京工部主事孟含霓,竹林七贤,赐进士第承德郎工部主事孟楠,奉敕情景的十六人画面。孟含霓是孟楠的父亲。1963年,此坊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起浚县曾经的往事,自然会说起“浚县八景”,我给写成一首民谣:

伾山晓月望中天,龙洞秋云吐雾烟。

玉女瑶池留倩影,岁寒双秀在浮山。

云溪桥下燕歌语,善化峰头奇景观。

晚照童山碑影西,淇门风雪古今传。

“伾山晓月”就是“浚县八景”之一。传说每至朔日,天将黎明之时,大伾山腰,悬崖之下,有一纯阳洞天,站立纯阳洞天的园门之处,抬头上望,便能看到山顶之上八卦楼顶有一轮明月。追索神秘之处,原来是农历初一拂晓月亮落山,曙光初照,月光与日光同时照射八卦楼顶的铜葫芦汇聚成一种特殊的光圈,站在一定的角度观看,酷似伾山升起的一轮明月。如今看不到“伾山晓月”了,可能是举着大旗进城的那帮人把八卦楼顶的铜葫芦偷去换酒喝了。

“龙洞秋云”也是“浚县八景”之一。秋日的早晨,东方渐现曙光,位于大伾山上东北侧的龙洞,喷云吐雾,云雾笼罩着山崖,好似真龙出现。其实这是一种自然景象,洞内暗流积水,秋高季节洞外冷而洞内热,水蒸汽自然会从山缝中冒出,形成山崖云遮雾绕奇观。如今看不到“龙洞秋云”了,这说明洞内已经没有暗流积水,浚县变得干旱缺水了。

“玉女倩影”的景观早已不见,只留下脱裙石,也就是仙女放衣服的遗址。传说早年每当农历六月,仙女总会下凡人间,到大伾山之东游玩,并在玉女池洗浴。仙女看到当地农民疾苦,拔下金钗抛在当地,从此出现了一座紫金山,是当地的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因仙女总是乘凤凰而来,大伾山之东便又有了一座凤凰山。紫金山、凤凰山都已不复存在,只能看到遗迹了,往日的仙女再也没有光临浚县。

“岁寒双秀”也已成为“浚县八景”美丽的传说,“南斗”、“北斗”两位仙人再也没有化作浮丘山上的两颗柏树,人们再也看不到他们相互拱手作揖,对弈冬季。其实也是一种自然景观,是浮丘山上冬季汽雾形成的虚像。这说明浚县生态变化,冬季空气变得干燥,再也形不成那样的虚像。浮丘山上所剩无几的几株柏树更应该着力呵护了,否则别说虚像看不到,数年后柏树的实相也将化为虚无。

“卫水燕语”在我童年的时候就看到过,这可是当年浚县城外卫河上的一道风景线。入夏,云溪桥下船只往来穿梭,桥眼中成群的燕子飞来飞去,蔚为壮观,煞是好看!当年卫河河水清清,卫河是自新乡到天津的水上运输线,河上白帆成行,船只往来,不时还有轮船拖着船队劈波斩浪。入夏的大石桥下凉爽舒适,很是适宜燕子筑巢,燕子群居桥下,但遇船只过往,均被惊起,于是就有了“云溪桥下燕歌语”自然景观。如今的卫河变迁,大石桥也已处在繁闹的城中,行人车辆噪杂,哪里还有燕子归来的身影!

“善化奇峰”在我童年的时候多次看到过。每至风雨乍起,远望位于浚县北部屯子境内的善化山上,总是云朵缭绕,形状各异。我与小伙伴站在卫河大堤指点善化山头的云朵,一会儿说像是飞奔的骏马,一会儿又说像是犁地的耕牛,我说是飞奔的列车,他说是凌空的银鹰,每每争论不休时,却又看到“海市蜃楼”,其乐融融,永远存留在我童年美好的记忆里。时过景消,善化山如今似乎被夷为平地,随着水源的亏缺,干旱在逐渐加剧,哪里还能看到“善化峰头奇景观”!

说起善化山,在我幼小的心中留有抹不去的记忆。记得善化山头有一株柏树,说是“鸟柏”,大人们说树身被人偷去一半,露出的全是鸟的图案,不知那株“鸟柏”如今是否安在?山上还有当年敬德打虎休息的石板,不知石板如今安在?说是那里有个金牛池,每每一只金牛会到池中饮水,有人总想捕获,仙人指点要用山上长够百日的金瓜投掷金牛方可,可那人急不可耐,金瓜长到九十九天,那人便摘下投掷金牛,结果金牛再也不见了,只留下了金牛池,不知金牛池如今水干涸了没有?这些如今都成了我牵挂家乡的理由。

“童山晚照”说的是童山山腰有一块石碑,某年夏季太阳平西的时候,这块碑的影子会出现在西侧。据说老人们曾在日本进中国时看到过一次“童山晚照”,邢台地震时看到过一次,反正说的神乎其神。其实这是一种自然的巧合,那块碑的东侧是一个凹陷的崖壁,形似一口浅浅的铁锅,当太阳的高度角恰到好处时,崖壁凹陷处正好能把太阳光汇聚到碑上,由于汇聚的光线比落日的光线强,于是碑东侧的影子被汇聚的光线隐去,而碑的西侧反倒出现影子。童山因赌博输给了人家,于是当地人疯狂地挖掘,至今已不复存在。

“淇门风扫雪”可是一大奇观。冬日大雪纷飞,铺天盖地,到处是白雪皑皑,可是位于淇门村外的古塔四周片雪皆无。相传这里原是一处寺院,塔下原是一口大井,井中每每会喷出水来,形似一朵莲花,寺中方丈认为是佛祖要让自己到极乐世界,于是便坐于形似莲花的喷水之上,待水落和尚也就没了踪影。有人说井中有一神龟,是专门要吃和尚的,寺院恐惧,把块青石板盖住了井口,之后又在青石板上建起一座七层砖塔,塔内放置了一块石碑。据说碑上有许多怪符号,破解后用于医学妇科很灵。早年我专程去看过这座古塔,寺院已不复存在,四周成了农田,不远处围在弯弯河堤之中,河堤的那一侧便是奔流的卫河,古塔的东侧便是淇门。这一特殊地形可能会形成特殊的地形风,每当大雪纷飞时,地形风会绕着古塔吹送,于是大雪总落不到古塔的周围,这也只是我自己的猜想。如今古塔依然,但地形完全发生了变化,特殊的地形风场被破坏掉了,淇门古塔再不会避雪。
 

    2011-01-23 00:19:16 

   之四:浚县曾经多少往事(2)http://chinalib.blog.163.com/blog/static/8982026201102301916441/?latestBlog 

 
古代大河流过浚县县境,经大伾山之东,向东北流去。淇河自太行山流出东来,进入大河,王莽年间大河改道东移,淇水汇入卫水告别大河,进入大运河汇入海河。卫河由西南向东北斜贯浚县县境,浚县境内的卫河段长96千米,卫河将浚县划为卫西和卫东两个部分。卫西腹地有“火龙岗”,南北逶迤22.5千米。浚县境内有山、有水、有丘陵、有平原,童山、善化、白祀、浮丘、大坯、紫金、凤凰等山群峰棋布。
记得童年时候,出浚县城的北门,便能看到一条横亘着的沙丘,沙丘东起内黄,西至卫河东岸,恰似一条探首卫河欲要饮水的黄龙。听老人们讲,县城北门外的沙丘西端,有人在上面建了一阁,镇住了沙丘的继续西进,使得黄龙最终未能饮到卫河之水,破坏了浚县地灵人杰、人才辈出的风水。故而浚县历代只是出了几个人物,他们是:春秋时的端木子贡,西汉时的贾护,唐初的王梵志,明代的王越。
浚县的端木子贡历史上很有名,他是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自谓能闻一知二,生于公元前520年,卒于公元前456年。子贡墓位于大伾山东南三里的张庄村北,元代张庄人不胜拜谒者吵扰,遂将西晋时所立的子贡墓碑砸碎,将墓夷平,并把子贡像移至大伾山南麓伪冢前。明万历十八年,浚县知县宁时镆到任,考证得知原委,于是又将子贡像移回原址,并于万历二十三年立《改正先贤子贡墓祠记》碑。子贡墓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人皆为子贡而自矜,因经商显赫,曾资助恩师周游,以达政治之目的。子贡庐于孔墓服丧六年之久,情感天地!他主张教化,反对用武,推行中庸,《论语》多处有他代言,排名贤徒十哲之列。可惜金无足赤,世无完人,子贡经商不如吕氏,纵横不及张仪苏秦。我也为端木子贡而自豪:
家乡出瑚琏,桑梓耀光环。倍守恩师墓,忠君孝道全。
聪灵才济世,执政贾商专。细细观论语,悠悠忆圣贤。
浚县人说得最多的是王越。王越字世昌,明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年间人物,籍贯浚县;杨博,字惟约,明正德、嘉靖、万历年间人物,籍贯蒲州。王越景泰二年中进士,后官居兵部尚书;杨博嘉靖八年进士,后官居兵部尚书。二人中进士相距八十年,可见王越即杨博之说实为误传。
相传王越抱万历登基,欲加害万历小皇帝,暗下毒手狠掐幼帝命脉,幼帝真龙天子,被掐却大笑不止。万历登基之时,王越早已作古,何来加害幼帝之说?皆因外阜痛恨王越,借以对王越丑化,考察王越所为,对其丑化情有可原。
王越出生于浚县钜桥镇冈坡村,时雷雨交加,电闪雷鸣。两位钦差避雨王越家门楼之下,正值王越降生,其祖母冒雨外出给门神烧香,钦差只好上前恭喜。钦差言道:“令孙将来定会出息。”其祖母回话:“不求当什么大官,做得个一品小官就心满意足了。”钦差无意中竟然为将来一品大员站岗放哨。
王越在朝为官,可谓心系桑梓。设赌输童山而令长垣替浚县代缴童山一带荒山野岭粮饷;设放马场意在免缴火龙岗一带皇粮;修卫河桥本意是要桥大眼小,从而设立码头,以便让家乡宰客,雁过拔毛;判“淇河浚地”,明着心向淇县,暗里为了浚黎;智建无梁寺,为骗皇帝说出“无梁”,从而免去浚县上缴皇粮。终有浮丘山营造金鸾殿事发,仓促间改作碧霞宫。
作为浚县人,本应感谢王越情系家乡;作为华夏儿女,当谴责王越坑害社稷之举。身为社稷大员,却无社稷苍生公心,只为局部一己之私,朝廷用人实不可取。
王越爱家乡,多智谋,也曾卫国戍边,功勋卓著,博学能文,长诗善赋,名显一时。但其急功邀赏,结交奸宦,不顾大局,假公济私,可谓奸臣所为。王越虽居高官,却是历史复杂人物,其名不见经传,盖因其所为暗淡阴诈。唯有浚县引以为荣,外阜多引以为耻。
浚县历史悠久。殷商时期,境内建有犁城,为殷近都之邑。周武王灭纣之后,分殷地为邺、鄘、卫三国,浚地属卫。据说张三丰居住过大伾山,刘秀曾在大伾山上祭坛,颜良曾被关公斩杀在大伾山下,曹操也曾在浚县城北屯田,施耐庵的儿子在大伾山东麓山崖上留有手迹。大伾、浮丘两山平地突兀,景色宜人,文物古迹荟萃,摩崖题记遍布,有“登浮丘即朝东岳,攀大伾如游三壶”之称,被誉为“豫北平原第一胜迹”。县城与两山紧依相连,“十里城池半入山”,具有城市山林特色。境内现有名胜古迹280余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0处,省级保护单位24处。
三国时期的颜良尸体被葬于今浚县东北十八里的酸枣庙村附近,清康熙年间,浚县知县刘德新立碑,上写“汉将军颜良之墓”,墓碑现存浚县博物馆。官渡大战,汉末军阀袁绍大将颜良围曹军于距黎阳关甚近的白马。袁绍误判曹军偷袭邺城,遣主力撤离黎阳去救后方邺城,曹操急派张辽、关羽解白马之围。颜良力战关羽,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可叹:
将勇无谋帅少才,北方半壁命悲哀。
青龙偃月亭侯举,头落魂飞战未开。
 
李密墓在大伾山西南,元代前墓已被盗,墓冢已无处可查,唯留《李密墓志铭》石碑一块,为魏征撰文,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碑文记载,李密对唐朝有功,然而却被李渊所杀。同名李密史有三人,有西晋写《陈情表》犍为武阳之李密,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任河南温县县令,字令伯。有南北朝时期平棘今河北赵县医学家李密(泌),字希雍,官至殿中尚书济州刺史,因母病调治未愈而研习医经。此处李密墓是隋唐时期陇西成纪李密。应为李密悲哀:
有功遭斩骂苍天,武德谁知万古冤。
瓦岗故人情念旧,葬埋骸骨大伾边。
   
     2011-01-23 00:20:50
    之四:浚县曾经多少往事(3)http://chinalib.blog.163.com/blog/static/8982026201102302050925

据说红旗飘飘的年代,有人举着大旗进浚县城门,结果是举着大旗也进不去城,横着大旗也进不去城,最后只好把大旗从城墙上递进城去。后来那个举旗的人执政浚县,一气之下令人把四周的城墙拆掉!说是一位白胡子老者伏地哀求,才算保住了城西几百米的城墙。

那个年代也是要过正月的,正月的日子里浚县城内还是很热闹,人又开始多了起来。虽然谁也不敢明着再去登山烧香磕头,但民俗习惯一时还不能彻底改变。一个个高跷、秧歌、武术队的什么黄旗绿旗,还有什么龙旗凤旗,全部一色地改成了红旗,名字也都改成了宣传队。没有了古装,没有了花脸、白脸、黑脸,没有了孙大圣三打白骨精等等,但锣鼓、唢呐、鞭炮依然热热闹闹,扮着样板戏中的人物踩上了高跷,扭起了秧歌,耍起了大刀和棍棒,舞起了狮子,但欢乐中隐藏着异样的沉闷。那个年代,浚县的文物全部成了“破四旧”的对象,无一幸免。不说那个年代了,我们说说卫河。卫河即古清水,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对卫河有记述。卫河在隋唐时期称永济渠,宋代称御河。隋唐以后各代为发展漕运,让其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各代都进行过卫河治理。卫河是中国海河水系南运河的支流,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古代伟大工程。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筑邗江城,并掘邗沟,沟通江淮水道。公元前364年,魏惠王把魏国都城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然后开挖鸿沟,把黄河与淮河连了起来,惠王先把黄河水引入浩淼的蒲田泽,继而引入淮河。公元605年的隋大业元年,隋炀帝杨广发动数百万民工开挖大运河,拓宽开深山阳渎,又开通永济渠,连结洛河、黄河、汴河、泗水达于淮河。大业六年,拓宽加深江南运河以达杭州。

同时,由洛阳附近凿永济渠通卫河,经临清转天津,全线沟通,长约2700千米。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自公元1283年起,先后挖通济州河、会通河,并建设闸坝,渠化河道,终于成就了今运河的前身。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浙江杭州,故又叫京杭运河。元代以前,运河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现仅通至杭州。

运河分为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四个部分。运河的开挖,不全是重新开凿,大部分属于疏浚、拓宽、修整等,它给南北水运带来很大的便利,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是我们中华民族水运史上的重要篇章。当时江淮以南的役夫和船只以及漕运、兵甲、武器、兵士等都是通过永济渠运往涿郡的。运河因为是隋炀帝下诏所开,所以唐宋时人们又称清水河为御河。御河明代时沁水断流,主要水源依靠百泉,其流经的地方又多在春秋时的卫国,所以改称御河为卫河。

进入元明朝代,卫河航道已显得十分重要,为补充卫河水源,引丹河水济卫,并限制百泉灌溉用水。明清朝代,卫河设有专门管理机构,掌管卫河济漕、灌溉等事务,并进行过多次疏浚。卫河航运对沿途经济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促进作用,至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往来于新乡至天津间的船只川流不息,纤夫的号声沿着河岸此起彼伏,后来发展为机动轮船拖带船队,成为豫北地区的水运要道,是沿途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河道。随着陆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卫河航运受到影响,水运事业日渐萧条。

卫河之水多自太行山中流出,流域面积大,而卫河干流弯曲,河槽窄深,是一条蜿蜒型河道,所以洪水突发性强,历史上曾多次泛滥成灾。1963年,是卫河建国以后泛滥最严重的一次。当年有两个台风先后登陆,前面的台风登陆后减为低涡,最后消失在豫南地区,后面的台风登陆后,再次把第一个台风激活,两个台风势力叠加,豫北正好处在台风边沿的暴雨区内。疯狂持续的大暴雨袭击了整个豫北地区,一时间卫河难以泄洪。当时又巧遇渤海海啸,海水倒灌海河,使得卫河泄洪受到阻碍,一时间卫河两岸成为泽国,浚县的父老乡亲深受洪涝之苦。为了抗洪排涝,遂在浚县卫河的西部,开挖了一条笔直的共产主义渠,并先后对卫河的弯曲段进行了数次驱直治理,使得以后再没有出现过那样大的洪涝灾害。

卫河是豫北地区的母亲河,更是浚县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它哺育了浚县。是卫河让浚县山清水秀,田野青青,年年五谷丰登,卫河是浚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是喝着卫河水长大的,是故乡的卫河水哺育了我,卫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我写几句《鹧鸪天》:

春去秋来卫水边,儿时岸上我家园。辛勤播种求收获,心事一怀绿麦田。思故土,望伾山。卫河北去在心间。浪涛拍打茫茫雾,秋雨风霜漫漫岚。

卫河边上有一处枋头城遗址,枋头城遗址位于浚县新镇乡西枋城村东北,南距卫河二千米,西距淇河一千五百米,处于淇河入卫河的三角地带。当年的枋头城是黄河文石津渡口通向邺城南北大道上的要塞。枋头城源于三国曹操,公元204年的建安九年,曹操欲龚邺城,为了运粮草,在淇水口用大枋木筑堰,集淇水入淇河古道白沟,以通漕运,后人便称此地为枋头。

枋头城建于南北朝十六国后赵时期。公元333年的晋咸和八年,石虎迁函谷关以西的关中十余万户,以发展函谷关以东的关东,并以蒲洪为龙骧将军都督流民。公元349年的东晋永和五年,蒲洪投降东晋,次年流民蜂拥西归时经枋头,大家一致推举蒲洪为头目,蒲洪自称大单于三秦王,改姓苻,并开始在枋头筑成。后来苻坚被其部将麻秋鸠杀,其子苻健又杀了麻秋,自称晋征西大将军,在枋头城开始修建宫室。公元351年,苻健离开枋头城,入长安称帝,即为前秦。

公元369年的魏太和四年,晋大司马桓温率师伐前燕,渡文石津驻扎枋头,前秦苻健率师助前燕,大败桓温于枋头。前燕主慕容暐许割虎牢以西之地答谢苻坚,后又反悔,苻健大怒,于太和五年率军伐前燕,直杀到前燕京都邺城,然后还师经枋头,改枋头为永昌县(或为昌水县)。公元525-527年的后魏孝昌年间,曾在枋头置汲郡。

卫河千载,北流去,多少往昔回顾。把酒诉说黎浚地,忆起当年人物。淇水西来,三国古道,征战黄河渡。通途南北,一时城阙高筑。

遥想东晋当年,移民跋涉,函谷悲万户。烽火连天思故里,百姓无家愤怒。西征回归,子承父志,踏上长安路。曾永昌县,枋头汲郡公住。





 

 
     
记忆中的鹤壁市浚县(1-4)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