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卫河、卫河在哭泣、济卫河 儿时的卫河、卫河在哭泣、济卫河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探索创作 - 文艺作品 - 儿时的卫河、卫河在哭泣、济卫河
儿时的卫河、卫河在哭泣、济卫河
――我的家乡系列之十一
作者:秋 雨  加入时间:2010-5-2 18:49:16

儿时的卫河(《卫水北流去》之十二)

小的时候住在卫河岸边,可我很怕水,尤其夏季涨水的时候,几百米宽的卫河水滚滚北去,看着很是吓人。我站在河的东岸边忘情地观看,不下心脚下的一坯土被水冲刷垮塌,携带着我被压在水下的泥土中。惊吓之中我用尽全力,结果竟然从深水里露出头来,几个大人把我拉上河岸。从那以后,我竟然会游泳了,先是在河边游,慢慢又到激流中游,后来可以到对岸几个来回。家里看管甚紧,但我总能逃脱,找我时总在河水里。

几个小伙伴喜欢沿着卫河堤捉蝴蝶和小虫,还爱逮知了。每人手里拿个长杆,杆的顶端是一张弓箭,用线绳通往下面,搭上箭头,偷偷地把弓箭举到知了背后,一拉绳子,百发百中。河堤上青草长的茂盛,野花开满草丛,我们见到好看的花朵总会摘上一把。偶尔也能见到手指大小的“烧瓜”,像枣核一样的形状,甜甜的,很好吃。还有茅草抽穗时,纠茅草穗,也是甜的,带着清香。牵牛花很多,但我们不敢动,因为大人们都叫它为“打碗花”,动了它就会吃饭时打破饭碗。还有一种被称作“害眼颗”的花朵,绿黄色,形状似榆钱,我们也不敢摘,说是会害眼。看河堤的是位老爷爷,很是负责,把个卫河大堤养护的整整齐齐。老爷爷见我们摘花朵,总是不高兴,每每教育我们要爱护河堤上的一草一木,还吓唬我们说,等卫河涨大水的时候,河堤就是我们的保护神。从那时起,我们几个小孩子把卫河堤看的很神圣。

卫河河面上运输的船队总是一行一行,顺风的时候他们扬起船帆,风扯着船帆飘然远去,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遇到无风或者逆风,船夫们喊着号声,沿着岸边的羊肠小道,弯着腰,手几乎能触到地面,他们个个赤着上身,是那样的步履维艰。后来渐渐有了机动拖船,拖船拉着船队,船上的人们眉笑颜开,时常同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开玩笑,河湾里不时飘荡着我们的笑声。

顺水的船只上多是向北去的煤炭、粮食、木料等货物,逆水的船只多是空船,不时也有吃的东西,运甘蔗的船只不少。我们小孩子对甘蔗很感兴趣,我们游着到达船边,船上的叔叔们总是逗我们,把我们拉到船上,让我们坐下。可我们那时很小,光着个屁股,不知道船板上的桐油经太阳照射是那样的灼热,把我们烫的大呼小叫,叔叔们笑的直不起腰来,但我们总能美美地饱餐一顿甘蔗,然后每人一根甘蔗跳回河水里,顺着河水游回岸边。

偶尔有打渔的鹰船经过,每只小船有两个小船舱,一个大人站立在上面,手里拿根长杆,一会儿用长杆划船,一会儿驱赶鱼鹰,十几只小船齐头并进。一会儿他们撒下渔网,网是用很细的呢绒绳编制的,鱼鹰们围着渔网捕鱼,一会儿就是一条,鱼很多。个别鱼鹰偷懒,卧在小船边沿硬是不下水,船上站立的大人便会提起鹰的脖子,解下束在鹰脖子上的橡皮筋,喂给鹰一条小鱼,然后再系上橡皮筋,把鹰抛入水中。我当时很反对他们给鱼鹰脖子上系橡皮筋,他们笑着对我说:“没有橡皮筋,鱼鹰捕到鱼会自己吃掉。”

我们一帮小孩子追着打渔船,替鱼鹰趋鱼。一次,鱼鹰们个个惊慌失措,纷纷跃上小船,小船围拢起来,河水中浪花飞溅,费了很大功夫,渔网被拖上岸去。只见网中一条比人还长的大鱼,在河岸上翻腾,村里有人拿了大秤,说是一百斤还多,那是我在卫河里唯一一次见到过的大鱼。大人们抬着大鱼,把鱼挂在村里的一棵老槐树上,村民们黑压压的一片,都在议论那条卫河中罕见的大鱼。

后来村民们组织起来,用一条很长的大绳横拦着整条卫河,让小孩子们在河的两岸拉绳。大人们各拿一个渔网,网口呈圆形,直径要有四五尺,网口向下,上面有呈锥形的三个杆撑着,人们都叫这样的渔网为“照”,其实是个口向下的渔沪。在河的下游,是一个拦河的大网。村里的男女老少数百人站在岸上观看,有的呐喊助威。当捕鱼的人们抵达拦河大网时,有很多大鱼飞了起来,大鱼飞着越过大网,大网收拢后拉上岸来,网中的鱼白哗哗一大片,有红尾鲤鱼、草鱼、鲢鱼、鲶鱼等等,个个都在二斤以上。

那时间每遇夏季卫河就涨水,大水漫过河岸流向远处的“死河”。估计“死河”就是早年的旧河湾,“死河”里是芦苇,芦苇长的很是茂盛,密不透风。芦苇荡里有许多小动物,也有大野兽,一次大人们割芦苇,跑出一头牛一样的怪物,人们追赶着,野兽很快就消失在远方,野兽留下的是人一样的脚印,所以大人们叫那只野兽为“人脚獾”。还有一次,芦苇荡中跑出一只野狼,人们追赶着跑过河堤。芦苇荡里生长着很多“野酸浆菜”,可自从看到野狼,吓得我们小孩子再不敢独自到芦苇荡里挖野菜和玩耍了。一旦卫河涨水,“死河”里就成了湖泊沼泽,等秋季卫河水小了,大人们开始从“死河”挖沟向卫河中引水,临近卫河水边,就有了落差,大人们用高粱杆织成帘子,用几层那样的帘子平铺在落差处,从“死河”流出的水中,一条条大鱼落网,大人们把这一捕鱼活动称作“放鱼”。

偶尔卫河里的鱼会自动浮出水面,水变的混黄,村民称这一现象为“过鱼”,家家户户都能在“过鱼”的时候捞到很多鱼,但多是小白条,偶尔会有几条大鱼。小孩子们总是盼望“过鱼”,那时间还不知道是因为上游造纸厂放水,还不知道水污染。但后来“过鱼”的次数多了,河里也就没了鱼,小鱼也不多了。

后来河湾驱直,河湾成了季节性涨水。每到秋季,河湾与卫河主体脱离,河湾里水变的很少,我与几个小伙伴在河里筑堰,然后把水陶干,鱼儿真多,个个在泥中欢蹦乱跳。有一次,我们几个小孩子从泥中逮住一条怪物,那个怪物全身草绿色,足有七尺多长,粗细与成年人的胳膊一般。我们几个吓得哭爹喊娘,但就是不撒手,怪物力量很大,把我们几个翻腾到泥中,大人们开始帮助我们,终于把怪物抬上岸去。怪物在陆地上像是一条大青蟒,蜿蜒爬行,几个老太太跪在地上直磕头,说是我们捉住了青龙,要我们赶快放生。

我们几个小孩子不顾大人们的劝阻,抬着怪物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夜深人静后,我们几个从家里偷出铁锅,抱来了柴草,用几块砖头支起锅灶,生起火来,把水煮沸。然后下手剥怪物的皮,从头部开始,两头一用力,皮整个剥了下来。那张皮好大,翠绿翠绿的,我们把皮平铺在石榴树枝头,准备每人做一面大鼓,可第二天不知道被什么野兽叼了去。肉是玉白色,搞了些食盐,学着大人们放了葱、花椒、大蒜、姜、辣椒,还偷出来一些酱油,用酱油蘸着吃,味道鲜美,一个个吃的小肚子鼓鼓的。长大以后,我总没忘记那个怪物,后来请教有关人士,得知那是一条青鳝,属于大补,很好的东西。但那样的巨大青鳝实属罕见,当时应当送给有关部门做成标本,那可是母亲河里的宝贝,可那时间我们几个小孩子不懂这些。因为没有放生,村里的长者还说我们得罪了神灵,非要我们对着卫河磕响头。

时过境迁,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观澜过华夏的万里山河,除了记起吃故乡卫河中的鱼,已经记不清楚在什么地方吃过什么鱼了。世界上现存的鱼类约二万四千余种,其中海水鱼类占三分之二,淡水鱼类占三分之一,中国鱼类有二千五百余种。鱼肉富含动物蛋白质和磷质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记得在黄河岸边吃过黄河鲤鱼。再就是福州住过一段时间,在那里天天吃海鲜,算是过了过吃海水鱼的隐,后来南去厦门鼓浪屿,总想吃家乡卫河里的鱼。去青海吃了青海咸水湖里的湟鱼,味道很是鲜美,当时喝了点青稞酒,在鸟岛上总想与鸟儿比翼双飞,如今湟鱼禁捕了。去西双版纳出得幽谷,吃到了澜沧江的鱼,就着南国美酒,把整条鱼带刺全吃了,鱼刺是软的,如同脆骨,结果进到名贵树园,硬是把那颗红豆树上的红豆搞了个净光。

到云贵也吃过鱼,还有手抓饭,但印象最深的是被他们泼的我满身是水,还笑我湿身了,我说泼水哪有不湿身的,他们却说我是泼不过人家,失败了,是失败的失,失身。去西藏观光,说是藏族原本不吃鱼,可那天几位藏族朋友比我吃的还欢,高寒地区的鱼长的很慢,自然很好吃。去东北在太阳岛西侧划船,竟有一条红尾鲤鱼自己跳上我的船,那天让后厨把鱼红烧了,我们就在松花江边的飞天雕塑下,正好月明当空,喝了个大醉,江风吹醒已经天亮。在呼伦贝尔,吃到了海拉尔河中的鱼,一位朝鲜族的朋友听过马头琴的歌声,如痴如醉地拉着我跑到敖包相会的地方,硬说我俩也是敖包相会,真个是载歌载舞,沉醉梦幻,结果晚上前往满洲里,我还在要吃剩的那半条鱼。

黄鹤楼下吃武昌鱼时,我非要喝长沙水,把湖北的朋友搞糊涂了,我说有水无米,不好糊涂的。正好有湖南的朋友在场,湖南朋友提的两瓶白沙窖酒原本是送人的,让我给喝了个底朝天,真的体会了一下“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感觉。去丹江水库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见他们捞到的大鱼上百斤重,我馋的想尝尝味道,吃了一口就放下筷子,味道如同爵蜡,真难吃。

听说南湾水库有大白条鱼,我亲自下到水里,结果横渡过去也没逮着一条,后来进神农架,在那里第一次吃上大白条鱼,大白条鱼有七八两重,肉很细,很香。除了信阳南湾水库,其它地方没有见过这样大的白条鱼,家乡卫河里的小白条鱼说什么也长不大,不是品种问题,应该是特殊的地理环境所致。吃着大白条鱼,想起家乡卫河里的小白条鱼,当年卫河里小白条鱼很多。如今卫河里没有鱼了,水污染太严重。淇河里的鲫鱼很好吃,红色的小螃蟹也很是喜人。朋友给我搞了些,鲫鱼早已下肚,小红螃蟹我舍不得吃,放进鱼缸作为观赏,那可是家乡来的小贵客。看着“小贵客”,我总在想起儿时的卫河……

 

卫河在哭泣(《卫水北流去》之十三)

卫河是浚县的母亲河,她养育了沿岸一代又一代的浚县儿女,孕育了不朽的卫河文化和卫河文明。

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卫河水清澈见底,河岸柳绿成荫,鱼儿嬉戏,河里的大鱼一条可达六七十斤,水中生活着虾、螃蟹、贝壳,小孩子爱在河里洗澡抓鱼,运输的船队忙碌在河面上,使得卫河充满了生机。

自从1963年那场大洪水以后,经过十多年对卫河的治理,基本解决了流域内的盐碱问题。之后卫河流域出现干旱,年复一年,干旱逐年加剧,致使卫河河道干涸、断流,终于成为一条季节河。

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卫河沿岸的废水、污水排放量大增,卫河之水被严重污染。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流域经济和人口数量迅猛增长,一些短期行为,不考虑后果,不顾及子孙后代利益的行为,在卫河流域超乎寻常的创造力和破坏力得到空前释放,卫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几乎崩溃,环境破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污染卫河的现象不能有效制止,几乎完全失去失控。

看一看今天的卫河两岸,不和谐的现象和行为依然如故。个别人毁坏河堤河道,挖沙,取土,倾倒生活垃圾。一些忙于发展经济的乡镇小规模、低技术、高污染的造纸、印染及化工等企业,继续向母亲河排泄着各种有害的液体,依然在我行我素地污染母亲河。这些企业也许创造了产值,增加了效益,为一小部分人谋取了利益,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他们对母亲河的伤害,远远大于他们的贡献。

卫河已经成了一条季节河、一条排污河,水生物绝迹,鱼嬉鸟鸣,绿柳花香已经成了历史。两岸用卫河水浇灌的土地板结,粮食污染,同生农作物品质严重下降。由于河水污染水井报废,人们的各种疾病频发,给人民的生命带来威胁,使百姓的财产蒙受损失。

卫河流域的环境、生态与地方经济发展成了反比,人们对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平衡意识淡薄,个别人近乎是个白痴。一些人的确存在着先污染再治理,先破坏再恢复的思想,甚至只管发展经济,不问环境治理和生态平衡,把子孙后代的利益抛掷脑后,搞短期行为,搞短期效益。追根求源就是没有科学发展观、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说白了是没有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

短短二十年的时光,卫河已是满目疮痍,千疮百孔,面目全非,昔日风光无限的母亲河臭气熏天,污水横流。 故乡的母亲河遭到了遗弃,母亲河成了一条臭水河,母亲河卫河在哭泣!卫河沿岸的女儿们在为母亲河哭泣!

人口压力日益增大,社会发展不堪重负;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能源日益紧缺;淡水资源危机,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植被面积萎缩等等,这些已经达成地球人类的共识。这不是危言耸听,看看吐鲁番交河古城遗址,那里残垣断墙,四周是茫茫戈壁,远处是座座慌山,见不到绿色,一片死寂。曾几何时,那里应该是一个繁茂的集市,庙宇辉煌,植被青青,溪流纵横,与中国今天的东部原是一样的景色。千年古城为何变化如此巨大?水、生态被人类破坏了,这就是代价,子孙后代再也看不到那里的繁荣!

酒泉市外的月牙泉能够存至今天,是苍天与大地的造化。由于西部缺水,地下水位下降,因无水也会使月牙泉永远消失。曾几何时,那里是大片的绿洲,汉代那里还是繁茂的大地,商贾汇聚,宗教鼎盛,古树参天,敦煌摩高窟就是当年的见证。鸣沙山不是永远不变的,整个西部沙区在迅速向我国的东部漫延,干旱袭来,沙漠拓展,沙区一年覆盖掉的面积就有一个县!

新疆天山上的冰川,已经露出了十万年前的积冰,冰川在急剧缩小,这是多么危险的信号!冰川是新疆的主要水源,冰川消失了,新疆还存在吗?那将是一片死寂!由此推断家乡,家乡的地下水来自西部的高山,西部没水了,家乡的地下水还存在吗?大自然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家乡将很快沙化,我将无家可归!

翻开地球人类联合国的历史记录,人类早在二十世纪后期已经开始注意到环境与生态的重要,地球人类联合国接二连三地组织世界各国召开会议,最后制定了《全球气候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公元2009年12月7日至18日, 国际气候大会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人类拯救自己的道路漫长曲折,泥泞坎坷,布满荆棘。

控制上游及本地沿岸的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母亲河,是每个团体和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发展经济决不能拿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为代价!请救救我们的母亲河!

 

济卫河(《卫水北流去》之十四)

关于卫河,我听到了如下的消息:

――2008年3月,大运河沿线33个城市的代表会聚扬州,通过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扬州共识》,标志着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正式启动。卫河历史悠久,全长900余公里,跨越河南、河北、山东、天津四省市,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运河申遗的重点。

――2009年5月,“引黄入内”已经通水,但不知有没有给“引黄济浚”分水。

――2009年7月,为配合中国大运河申遗工作, “中国燕赵卫河传媒中心”在馆陶成立。该中心将在近几年内与卫河两岸各省市联络,共同收集整理两千年来卫河两岸的历史史实、名人遗迹、民间故事、奇闻趣事等,编纂出版100部以运河两岸传奇故事为内容的图书,并拍摄同类内容的电影100部。

――南水北调工程起步,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连,构成我国水域的“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布局。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取水,把湖北省丹江口水库的水引往河北、河南两省,为减少对汉江下游航运、洪水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13米,线路全长1246千米。中线工程过浚县西部,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卫河支流的淇河上游修建磐石头水库蓄水。鹤壁要实施开发空中云水资源项目,为库区流域增雨。

――卫河浚县段上游地区已经重视卫河的污染治理,正在积极配合大运河的申遗工作。

听到这些消息,心中很是为故乡的母亲河卫河感到欣慰。卫河现在虽然丧失了航运功能,但其在农田灌溉、延缓沿岸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小气候、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开发旅游业,以及未来的防洪排涝等等方面,会日渐凸显出强大的作用,济卫河意义重大,济卫河是造福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业。

古代各朝那个时间还不知道环境保护,更不懂得生态平衡,他们只知道治理卫河是为了发展经济,济卫河是为了疏通漕运,甚或他们只是为了战争的需要,为了自己出行便利。但他们懂得重视治理卫河,懂得济卫河。尤其像杨广那样罄竹难书的人,还能够在开挖“御河”上下真功夫。元明朝代,他们懂得卫河航道的重要性,为补充卫河水源,他们还知道引丹河水济卫,还知道限制百泉灌溉用水。并设立卫河专门管理机构,掌管卫河济漕、灌溉等事务,并进行过多次疏浚。

河南省水资源总量40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有417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平的近1/6,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4。浚县地处豫北,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一定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联合国人口行动组织提出的缺水区标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立方米为缺水地区。浚县属于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水已经成为制约浚县发展的重要因素,水不仅制约着农业,也制约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旅游业也不例外。

母亲河卫河,关系着沿岸的千家万户,关系着沿岸的子子孙孙,关系着百姓们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沿岸的各行各业,关系着全县的经济腾飞。进入新的时代,都在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母亲河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了家乡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济卫河刻不容缓,济卫河势在必行!

 我们可不能让数千年的卫河文化和卫河文明在这一代断绝,否则我们就真成了千古罪人,落得罄竹难书!下面我想就我们的生存环境写上几句,作为《卫水北流去》的结语:

我们生存的环境存在几大问题:一是人口压力日益增大,社会发展不堪重负;二是大气污染严重,能源日益紧缺;三是淡水资源危机,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水环境恶化;四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植被面积萎缩。

人口无计划的迅猛增长,严重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因果联系,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一定的地理环境,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只能有一定的人口,人口增殖的失衡,必然导致生存环境的恶化。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资源紧缺,社会不堪重负。我国人均耕地只是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淡水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煤炭人均只有世界人均的百分之十一点三,天然气只有世界人均的百分之三点七八,人均森林面积只是世界人均的六分之一,草地只有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等等。如此紧缺的资源,如果不控制人口的增长,如何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由于发展不讲科学,搞短期行为,不计后果,不关心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使得大气空间、大地处处、江河湖海水体污染严重。工业燃煤黑烟冲天,严重污染了大气;生活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使得大气污染,温度逐年升高;机动车尾气排放,使近地层空气严重污染。由于大气污染,我国的城市经常笼罩在迷雾之中,农村的山清水秀变成了光山秃岭,臭水绕村。这些污染使得人类的各种疾病有增无减,健康、寿命严重受到威胁,生存环境、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我国的能源日益紧缺。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气候变异,气温上升,雨雪减少,两极冰架崩塌,西部高山雪线后退,千年黄河断流,淡水逐年减少,在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的同时,淡水资源产生危机。石油、煤炭资源紧缺,1963年我们才有了大庆油田,遗憾的是,三十年后,我们会再次贫油!全球煤炭的储量也只能供人类开采八十年了,能源危机已在眼前!

前文我已经述说了华夏大地江河湖泊的变迁,古云梦泽、蒲田泽、大陆泽、荥泽已经荡然无存了,如果这些因历史遥远,不及人们惊叹的话,那就看看近年来湖泊的变化。全国大于10平方千米的湖泊从上世纪90年代的656个减少到现在的581个,总面积从85265.94平方千米减少到目前的68671.58平方千米,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在消亡,近50年来已经减少了约1000个内陆湖泊。再看看我国两大淡水湖面积的变化:洞庭湖,清康乾时期面积为6000平方千米,上世纪50年代面积为4350平方千米,现在面积为2400平方千米;潘阳湖,上世纪50年代面积为5050平方千米,现在面积为3583平方千米。看看这些变化,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吗?

说到水体的污染,可谓触目惊心!要知道全国每天就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正在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全国七大水系百分之六十二的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35个重点湖泊中有17个被严重污染;全国三分之一的水体鱼类已经绝迹,四份之一的水体已经不能用于灌溉;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百分之四十的水源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是因污染引起的。

每一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甚至具有多面性。就拿修筑大坝来说,大坝的好处不言而喻,但筑坝有不少负面作用。大坝会引起地质、生态的变化,更能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大坝人为地将坝内坝外的生态改变,引起生态的不连续,尤其是鱼类的自然生存环境被彻底破坏,生态的改变,也会引起人类的一些疾病等等。也只有我们国家盛行筑坝,别的国家并不都是热衷于此事,这里面也许有一定的科学道理。2003年,中国大坝委员会进行过一个统计,不含15米以下的大坝,各国的筑坝数字依次为:中国25800米,美国8724米,日本2642米,印度2481米,韩国1206米,西班牙1202米,南非923米,加拿大804米,巴西634米,阿尔巴尼亚630米等等。

我们国家的森林植被面积也在逐年减少,森林对气候有重要影响,森林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有重要影响。就拿一颗五十年树龄的大树来说,它的的价值为:产生氧气的价值31200美元,吸收有害毒气价值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动物提供繁殖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保护树木,保护森林,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不堪重负,正在急剧恶化,人们啊!行动起来吧,该是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时候了!





 

 
     
儿时的卫河、卫河在哭泣、济卫河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