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八景——我的家乡系列之二 浚县八景——我的家乡系列之二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探索创作 - 文艺作品 - 浚县八景——我的家乡系列之二
浚县八景——我的家乡系列之二
 
作者:秋 雨  加入时间:2010-4-13 10:25:14

说起浚县往昔的岁月,人们总在提起“浚县八景”,有一首歌唱道:

伾山晓月望中天,龙洞秋云吐雾烟。

玉女瑶池留倩影,岁寒双秀在浮山。

云溪桥下燕歌语,善化峰头奇景观。

晚照童山碑影西,淇门风雪古今传。

“伾山晓月”就是“浚县八景”之一。传说每至朔日,天将黎明之时,大伾山腰,悬崖之下,有一纯阳洞天,站立纯阳洞天的园门之处,抬头上望,便能看到山顶之上八卦楼顶有一轮明月。追索神秘之处,原来是农历初一拂晓月亮落山,曙光初照,月光与日光同时照射八卦楼顶的铜葫芦汇聚成一种特殊的光圈,站在一定的角度观看,酷似伾山升起的一轮明月。如今看不到“伾山晓月”了,可能是举着大旗进城的那帮人把八卦楼顶的铜葫芦偷去换酒喝了。

“龙洞秋云”也是“浚县八景”之一。秋日的早晨,东方渐现曙光,位于大伾山上东北侧的龙洞,喷云吐雾,云雾笼罩着山崖,好似真龙出现。其实这是一种自然景象,洞内暗流积水,秋高季节洞外冷而洞内热,水蒸汽自然会从山缝中冒出,形成山崖云遮雾绕奇观。如今看不到“龙洞秋云”了,这说明洞内已经没有暗流积水,浚县变得干旱缺水了。

“玉女倩影”的景观早已不见,只留下脱裙石,也就是仙女放衣服的遗址。传说早年每当农历六月,仙女总会下凡人间,到大伾山之东游玩,并在玉女池洗浴。仙女看到当地农民疾苦,拔下金钗抛在当地,从此出现了一座紫金山,是当地的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因仙女总是乘凤凰而来,大坯山之东便又有了一座凤凰山。紫金山、凤凰山都已不复存在,只能看到遗迹了,往日的仙女再也没有光临我的家乡浚县。

“岁寒双秀”也已成为“浚县八景”美丽的传说,“南斗”、“北斗”两位仙人再也没有化作浮丘山上的两颗柏树,人们再也看不到他们相互拱手作揖,对弈冬季。其实也是一种自然景观,是浮丘山上冬季汽雾形成的虚像。这说明浚县生态变化,冬季空气变得干燥,再也形不成那样的虚像。浮丘山上所剩无几的几株柏树更应该着力呵护了,否则别说虚像看不到,数年后柏树的实相也将化为虚无。

“卫水燕语”在我童年的时候就看到过,这可是当年浚县城外卫河上的一道风景线。入夏,云溪桥下船只往来穿梭,桥眼中成群的燕子飞来飞去,蔚为壮观,煞是好看!当年卫河河水清清,卫河是自新乡到天津的水上运输线,河上白帆成行,船只往来,不时还有轮船拖着船队劈波斩浪。入夏的大石桥下凉爽舒适,很是适宜燕子筑巢,燕子群居桥下,但遇船只过往,均被惊起,于是就有了“云溪桥下燕歌语”自然景观。如今的卫河干涸,留下的水坑黑而发臭,大石桥也已处在繁闹的城中,行人车辆噪杂,哪里还有燕子归来的身影!

“善化奇峰”在我童年的时候多次看到过。每至风雨乍起,远望位于浚县北部屯子境内的善化山上,总是云朵缭绕,形状各异。我与小伙伴站在卫河大堤指点善化山头的云朵,一会儿说像是飞奔的骏马,一会儿又说像是犁地的耕牛,我说是飞奔的列车,他说是凌空的银鹰,每每争论不休时,却又看到“海市蜃楼”,其乐融融,永远存留在我童年美好的记忆里。时过景消,善化山如今似乎被夷为平地,随着水源的亏缺,干旱在逐渐加剧,哪里还能看到“善化峰头奇景观”!

说起善化山,在我幼小的心中留有抹不去的记忆。记得善化山头有一株柏树,说是“鸟柏”,大人们说树身被人偷去一半,露出的全是鸟的图案,不知那株“鸟柏”如今是否安在?山上还有当年敬德打虎休息的石板,不知石板如今安在?说是那里有个金牛池,每每一只金牛会到池中饮水,有人总想捕获,仙人指点要用山上长够百日的金瓜投掷金牛方可,可那人急不可耐,金瓜长到九十九天,那人便摘下投掷金牛,结果金牛再也不见了,只留下了金牛池,不知金牛池如今水干涸了没有?这些如今都成了我牵挂家乡的理由。

“童山晚照”说的是童山山腰有一块石碑,某年夏季太阳平西的时候,这块碑的影子会出现在西侧。据说老人们曾在日本进中国时看到过一次“童山晚照”,邢台地震时看到过一次,反正说的神乎其神。其实这是一种自然的巧合,那块碑的东侧是一个凹陷的崖壁,形似一口浅浅的铁锅,当太阳的高度角恰到好处时,崖壁凹陷处正好能把太阳光汇聚到碑上,由于汇聚的光线比落日的光线强,于是碑东侧的影子被汇聚的光线隐去,而碑的西侧反倒出现影子。童山因赌博输给了人家,于是当地人疯狂地挖掘,至今已不复存在。

“淇门风扫雪”可是一大奇观。冬日大雪纷飞,铺天盖地,到处是白雪皑皑,可是位于淇门村外的古塔四周片雪皆无。相传这里原是一处寺院,塔下原是一口大井,井中每每会喷出水来,形似一朵莲花,寺中方丈认为是佛祖要让自己到极乐世界,于是便坐于形似莲花的喷水之上,待水落和尚也就没了踪影。有人说井中有一神龟,是专门要吃和尚的,寺院恐惧,把块青石板盖住了井口,之后又在青石板上建起一座七层砖塔,塔内放置了一块石碑。据说碑上有许多怪符号,破解后用于医学妇科很灵。早年我专程去看过这座古塔,寺院已不复存在,四周成了农田,不远处围在弯弯河堤之中,河堤的那一侧便是奔流的卫河,古塔的东侧便是淇门。这一特殊地形可能会形成特殊的地形风,每当大雪纷飞时,地形风会绕着古塔吹送,于是大雪总落不到古塔的周围,这也只是我自己的猜想。如今古塔依然,但地形完全发生了变化,特殊的地形风场被破坏掉了,淇门古塔再不会避雪。





 

 
     
浚县八景——我的家乡系列之二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