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亦商亦学和以商助学的行事风格为后世开启了一扇儒商文化之门,备为后世商贾所推祟,成为两千多年来商界的表率和典范,历史上也多用"端木遗风"来盛赞有才有德的经商致富之人。孔子倚子贡为左右臂,不可臾离,称赞子贡为"瑚琏"(古代宗庙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来比喻有立朝执政才能的人),更是对子贡能力的肯定。
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孔子的弟子们为其服桑三年,唯独子贡在孔子墓旁搭建茅屋,一守六年。而后又去他国游历,卒于齐国(今山东临淄),子贡墓就在他的出生地——河南浚县的大伾山下。
子贡去世以后,除了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期其后世端木氏族受到迫害之外,子贡作为先哲受到历朝封建帝王的追封和祭祀,并荫及后裔。唐玄宗封子贡为"十哲"之一,又因子贡生于黎阳而追封其为"黎侯".北宋时加封其为"黎阳公",南宋改封为"黎公".明代又封子贡为"先贤端木子".清代的康熙皇帝对子贡更为推崇,使子贡的后裔也跟着沾了光,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2000多年来,子贡后裔由于战乱、灾荒、赴任、婚嫁等原因,端木氏在繁衍中演变,其大宗虽仍在浚县,而支系却遍及全国,有的支系由端木改姓端、木、林、贡、赣等,后来有的又复归端木姓。自清朝乾隆时期开始,端木氏以御赐孔子后裔的30个字来排辈命名,至今端木族辈昭然有序,现存有自子贡以来的90代世系族谱。
据了解,浚县凭借雄厚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被划为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后,把对子贡和儒商文化的发掘作为总体规划编制的一部分。浚县将借助文化改革发展的春风,修复子贡祠、文庙,建设中华儒商文化园,举办(子贡故里)国际儒商文化节,筹拍60集〈儒商〉电视连续剧,把中华儒商文化再次发扬光大,使浚县成为海内外儒商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