伾浮风光 豫大伾山雙寶並舉 新建网页 1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名胜遗迹 - 伾浮风光 - 豫大伾山雙寶並舉
豫大伾山雙寶並舉
 
作者:香港大公報記者 李景 柳海林   加入时间:2009-11-29 9:11:57 

2009-11-29

圖:大伾山石佛

(本報記者李景攝)

    坐落在豫北的浚縣,早在1994年入選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是縣級行政機構第一次榮膺此譽。而支撐起這一榮耀寶座的,乃是坐落在該縣境內的大伾山。點綴其間的歷史悠久的文化遺存,尤其是大伾山石佛和王陽明石刻,散發出璀璨的光芒。

    位於浚縣城之東的大伾山,力拔於平原沃野之中,孤峰凌雲,巍峨之勢凸現。山上松柏蒼鬱,清朗幽靜。大伾山一度儒佛道三教共存,道廟佛寺眾多。這些古代建築在滄桑歲月裡大多已經堙滅,如今依然保留的有天寧寺、呂祖洞、壺天道院、禹王廟等7處道觀佛寺,以及名亭8座,石窟6處。天寧寺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內保存的五代後周顯德六年篆刻的「准敕不停廢記碑」,是研究後周滅佛的重要資料。

    大伾山是中國文字記載最早的名山之一。《尚書,禹貢》載:「東過洛油,至於大伾。」相傳大禹治水曾過大伾山。綿延於大伾山一帶的浚縣古廟會,素有「華北第一古廟會」之稱。歷代以來,文人墨客登臨此處,刻碑勒石。如今,大伾山上保存摩崖碑刻460餘處。

    大伾山石佛治黃河水患

    大伾山古跡眾多,最為盛名者,除天寧寺外,當屬大伾山石佛和王陽明石刻。大伾山石佛位居中國六大石佛之列,被稱為中國最早、北方最大的石佛,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大伾山石佛為尊坐式的大彌勒佛像,螺發,目光平視,表情肅穆。左手扶膝,手心向下;右手曲肘前舉,手心向外,示「無畏印」。石佛建於後趙時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其高22.29米,龍門石窟的盧捨那佛高五米多。雖然高度不及樂山大佛,但卻要早其450年歷史。

    據浚縣旅遊局的導遊說,當年流經此地的黃河氾濫成災,民不聊生,皇帝在此依照山勢,鑿此石佛,以此「鎮河」。從古至今,當地百姓尊其為鎮河大將軍。「看佛的表情,手心向外,很靈驗,把黃河給推跑了,又稱為『神秘大石佛』。」在鑿刻了石佛之後,黃河改道,順著石佛掌心的方向前移200多公里,此後水患不再。

   大伾山石佛的外面建有大佛樓,原為北魏時期的七層高閣,現今的大佛樓為明代重建。

    大伾山石佛素有「八丈佛爺七丈樓」的說法,遊客多疑惑不解。導遊解釋說,大石佛的佛腳在樓房底座下面,「一丈腳在下頭,所以佛爺雖然住在樓裡,但個頭兒卻比樓高。」

    王陽明手跡成鎮山之寶

    在大伾山石佛的右側,為一摩崖石刻,乃王陽明手跡。石刻書法字跡蒼勁,筆畫雄健。王陽明雖以哲學、軍事名世,但同時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書法家。自幼立臨池之志,臨摹古帖,從唐楷入手,得顏之雄健,柳之清峭,歐之方勁,虞之圓潤。然後由楷入行草,臨摹晉代二王。

    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秋,王陽明送浚縣名宦、兵部尚書王越靈柩回家鄉安葬,慕名冒著晨霧登大伾山觀勝景。他一時詩興大發,遂揮毫書《大伾山詩》:「曉被煙霧入青巒,山寺疏鍾萬水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幾年沙勢自風湍。水穿石甲龍鱗動,日繞峰頭佛頂寬。宮闕五雲天北極,高秋更上九霄看。」

    五百餘年過去,王陽明遺留下來的書法作品並不多見。從他遺留在大伾山摩崖石刻來看,他的書法筆力清峻,縱逸於穩健之中,姿媚中顯蒼勁。如今,王陽明摩崖石刻成為大伾山的鎮山之寶。

    大伾山上曾設有東山書院,王陽明當年曾在此講學。後人為示紀念,將東山書院改名為陽明書院。如今,陽明書院雖已不再,但遺址尚存。

        香港大公网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搜索相关信息

 

 
     
豫大伾山雙寶並舉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