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 黎阳古城探秘 新建网页 1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文史事件 - 历史事件 - 黎阳古城探秘
黎阳古城探秘
 
作者:淇河晨报记者 马珂 文/图   加入时间:2009-11-24 0:42:14 

        浚县古称黎阳。黎阳古城并非今日浚县城所在位置,而是位于浚县大伾山东北1.5公里处……它是古代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多次提及的;是汉唐大诗人笔下反复吟咏的;是明清诗人文中深切追念的黎阳古城!
黎阳古城探秘。

村民向记者展示黎阳古城遗址处发现的巨大螺纹瓦片 


记者在黎阳古城遗址处捡拾到的兽形砖瓦

黎阳古城墙遗址

黎阳古城墙内的砖石结构

黎阳古城古街道遗址:被疑为古时“官道”两旁的下水道 

黎阳古城遗址处发现的石羊 

村民向记者展示黎阳古城遗址处发现的陶罐



如今的紫金地 
               

        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在大伾山东紫金山附近,听到村民讲起紫金山边的黎阳古城遗址以及一些有关黎阳古城的美丽传说。听着村民的讲诉,随着村民的指引,黎阳古城越发显得神秘苍远。怀古悼今,思接千载,于是有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的想法。


        追忆千年古城——黎阳城


        黎阳,自古为兵家重地。历史上众多重大战役都在黎阳上演:曹操与袁绍黎阳之战、前赵与晋黎阳之战、前秦后赵东晋黎阳之战、杨玄感黎阳起兵、李世民黎阳召集兵马攻打徐圆朗、瓦岗军黎阳之战……据《浚县志》载:“古代浚地,左右伾浮,襟带淇卫,东控黄河,西据黑山(大伾山又称黎山,因‘黎’本义为‘黑’,又叫黑山),形势险要,粮草充裕,古代卫河即是攻防天堑,又是军运要道,故战事频繁,屡为兵家所争。”
        早在商代晚期,浚地就称黎,位于国都附近,军事、政治地位都极其重要。殷纣王就曾在黎地集结军队征伐东夷,遭到了奴隶和平民的乘机反叛。《左传》载:“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判之。”
        周元王元年(前476),晋国在大伾山北设邑,称黎,黎地成为当时晋国的国都。
        秦代,黎邑属东郡。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东巡经黎,于白寺山祭祀西岳,白寺山遂为白祀山。据《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余列传》,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军,命武臣、张耳、陈余等率军三千,自黎阳津渡河,北略赵地。
        西汉高祖初年(前206-前195),置黎阳县,属魏郡(魏,周朝国名),县治在大伾山东北,浚地设县从此开始。《汉书·地理志》中载:黎阳县属魏郡。应劭注曰:“黎山(大伾山)在其南,河(黄河)水经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之阳为名。”
        后来,王莽改黎阳曰黎蒸。东汉光武时复名黎阳,称黎山为青坛山,并在黎阳设营,聚六郡士兵戍屯于此。三国时黎阳县属曹魏。东郡、北魏时设黎阳郡,下辖黎阳县。《水经注》载:“黎,侯国也。《诗·式微》黎侯寓于卫是也……今黎山之东北故城,盖黎阳县之故城也。山在城西,城凭山为基,东阻于河。故刘帧《黎阳山赋》曰:南阴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东魏、北周时期为黎州。北齐、隋废州治县。唐初为黎州总管府,辖殷、澶、洹、卫及黎阳、临河、内黄、汤阴、顿丘、观城、繁阳、澶水等四州八县。贞观年间废州为县,属汲郡。  《元和郡县志》载:“黎阳县在黎阳山北。”五代时仍称黎阳县。宋端拱元年(988)为通利军治。天圣元年至六年间(1023-1028)城毁于黄河水患,移治浮丘山西。
        至于浚地最早为何称“黎”。对浚县历史文化研究颇深的焦志平先生说:“浚县称黎的来源可能有四。一是,黎本义为黑色,人们见平原上有这么一座青黑色的石山,就称之为‘黎’;二是,皇帝时曾和南方蚩尤率领的九黎族作战,蚩尤战死后部分九黎人留此称‘黎’;三是,颛顼时管理天下土地疆域的官叫黎,浚县离颛顼部落统治的中心帝丘仅10公里,故其地称‘黎’,其百姓称‘黎民’;四是就甲骨文中‘黎’的字形来看,仿佛一人正在弯腰割禾一样,所站立的地方水源充足,人们就将此水土肥美、适宜耕作之地称为‘黎’。”
        黎阳古城遗址具体位置不详,但据上世纪90年代浚县文物部门考察发现,古黎阳故址在今大伾山东北1.5公里处,遗址范围东至高村西,西至河道村东,南至紫金山,北至浚内公路南,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000米,面积约150玩平方米,文化层厚度达4-5米,曾有大量汉至唐宋瓷器、石雕、陶瓦出土。
        在几位文史爱好者的引领下,记者来到大伾山东紫金山一带,探寻古黎阳城遗迹。在紫金山东北处,一处绵延数十米的厚实土城墙横亘在我们面前,在其断面处可以清晰地看到整齐堆砌的灰色砖石。据焦志平先生介绍,古黎阳城周边的城墙,设东、南、西、北四个城门。西门在河道村东高地上,门前有护城河(为黄河小分支),过护城河为城西“官道”,经大伾山北麓直通卫河桑村古渡,然后再西通淇奥,西北通顿丘,西南通雍榆、淇口。黎阳城北门,通古牵城及黄河以北的相、邺;黎阳城东门汉魏时较为繁华,出城不远及是黄河金堤,金堤上植满檍树,即万岁树,又名杻树。万岁树是一种种植于皇家园林的树:“官园种之,正名曰万岁,即取名于亿万,其叶又好”。
        “千骑随风靡,万骑正龙骧。金鼓震上下,干戚纷纵横。白旌若素霓,丹旗发朱光。追思太王德,胥字识足臧。经历万岁林,行行到黎阳”这是魏文帝曹丕初继魏王时,率大军由邺城出发南下巡查至黎阳经万岁林时,挥笔而就的《黎阳作三首》中的诗句。《黎阳作三首》遂成为中国军旅诗的绝唱。
        与曹丕的弟弟曹植并称为“曹刘”的建安七子之一的东汉著名文学家刘桢,随所向披靡的魏军南征到达黎阳,登高望远,心旌摇曳,做《黎阳山赋》:“自魏郡而南迈,迄洪川以揭休。想王旅之旌旄,望南路之遐修。御轻驾而西徂,过旧坞之高区。尔乃逾峻岭,趋连冈,—登九息,遂臻其阳。南荫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珍木骈罗,奋华扬荣。云兴风起,萧瑟清冷。延首南望,顾瞻旧乡。桑梓增敬,惨切怀伤,河源汩其东逝,阳乌飘而南翔。睹众物之集华,退欣欣而乐康。”由刘桢的行走路线来看,当时黎阳城应在紫金山与凤凰山以东。
         “黎阳从周元王时设邑,到西汉高祖时设县,再到唐初设黎州总管府,期间跨越1000多年,黎阳城故址格局基本上未变,仍是头枕金堤,脚踏大伾,南紫金而北大魏,只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黎阳城规模不断扩大,总体扩展规律是:先东后西再向南。秦汉时的黎阳城故址集中建在据河较近的高地金堤附近,到隋唐时就向西拓展到紫金山以北区域了。”焦志平先生告诉记者。
          除了军旅生活的悲壮与豪情,也有从政路上无尽的惆怅与思愁。唐代大诗人王维站在黄河岸边,远眺黎阳古城,想起在黎阳为官的好友丁三寓,惆怅感慨之情溢满心头:“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难。”(全唐诗《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如今,农闲时的人们在田间地头谈得最多议论得最多的依旧还是黎阳古城,以及许多于此有关的传说故事……那些亘古久远的记忆,在谈笑间就这样融进了人们的畅想里……
        河道村村民周资平先生回忆说。63年的时候,紫金山边的紫金湖蓄满了水,水里满是鱼,一条几十斤。人们都说紫金湖底就是唐代“李密坐紫金”的紫金城。因紫金城围绕紫金山而建,因此城以山名。如今的紫金湖已成了紫金地。紫金地里的庄稼长得好,粮食产量高,如同个聚宝盆。紫金地里的秦砖汉瓦俯拾即得。有人打井,打了50米深,还能见到汉唐时的砖瓦、瓷片、陶罐等。据说,很久以前,一场大地震将紫金城掩埋了,人畜、房屋、街道、城墙,就都定格在了那一场天灾中。
        周资平指着紫金地土层断面说,这里有紫金城古街道遗址。说着,他拨开自家地边的杂草丛,指着一处石砌洞口对记者说:“这很像我们现在用的下水道,只是全是用条石砌成的。不远处还有一处同样规则的洞口。应该就是古城石砌街道两旁的下水道。它从紫金地西一直延伸过来。以前,可能是东西走向的一条主街道。如果有考古专家能来考证下就好了。”
        “这里还流传着许多神秘美丽的故事。”周资平说,传说曾有一个人走进紫金山附近一处洞穴,外面很小的洞口,里面居然宽敞开阔。那人看到洞里有个驴子在拉磨,石磨里满是金灿灿的黄豆,这人看着怪好的黄豆的,就随手抓了一把,装进了口袋。等他从洞里转出来,走出来几步远时,突然感觉口袋里亮闪闪的,掏出来一看,喜得他不得了,原来那把黄豆,居然变成了金子。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村里人都知道了。只是等人们随着他指引的地方再去找寻时,那洞口再也找寻不到了。
        附近杨玘屯村和河道村的村民还说,十几年前,每逢大雾的天气,人们在大伾山、紫金山一带,还能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再现出一座黎阳古城的繁华。然而如今,已没有人听说再看到了。


        黎阳城已逝的繁华——黎阳渡(津)


        黎阳城东门出城不远,即为黄河金堤,金堤边有黄河渡口——黎阳津,可通河对岸的白马津及白马城;黎阳城南门过紫金山可直通黄河北岸的黎阳渡(又名四女台),渡口对岸即为滑台。“北魏以后,白马城被废,城中居民多迁往滑台,滑台遂成为当地的整治、经济、文化中心,滑台城北的黎阳渡也因此日益繁荣,且超过黎阳城东的古黎阳津。”焦志平先生说。
        黄河岸边的黎阳渡口作为当时的重要关口,不仅有着壮士们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有着大浪淘沙的豪情,亦成为无数游子、旅人,依依惜别,惆怅满怀的离别之岸。岑参、高适、江总、谢偃、李白、刘禹锡、骆宾王、王维、贾岛、杨巨源、范成大、罗贯中、王阳明、冯梦龙等历代大文豪、大诗人,都在黎阳城边,黄河渡口留下了传世佳作。
        唐时黎阳城南楼外即为由南而北流过的黄河,城南河边还有不少的客舍旅店。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客舍黎阳县南楼时,怀念友人,不仅心生愁绪,于是题诗于南楼曰:
        黎阳城南雪正飞,黎阳渡头人未归。
        河边酒家堪寄宿,主人小女能缝衣。
        故人高卧黎阳县,一别三年不想见。
        邑中雨雪偏著时,隔河东郡人遥羡。
        邺都唯见古时丘,漳水还如旧日流。
        城上望乡应不见,朝来好是懒登楼。
        同是边塞诗人的高适与友人黎阳渡口依依惜别之时,亦是愁肠满结:“飘然归故乡,不复问离襟。南登黎阳渡,莽苍寒云阴。桑叶原上起,河凌山下深。途穷更远别,相对亦悲吟。”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人心生苍凉?
        然而,唐代大诗人杨巨源同好友薛侍登黎阳县楼远眺黄河时,则满腹豪情:“倚槛恣流目,高城临大川。九回纡白浪,一半在青天。气肃晴空外,光翻晓日边。开襟值佳景,怀抱更悠然。”
        如今,黎阳城早已成为历史,曾经繁华一时闻名遐迩的黎阳渡口也再难找寻。然而,历史是面镜子,它留给我们的虽说只是一些断壁残垣、残瓷片瓦、只言片语,但它们作为我们民族记忆的碎片,折射出的确是人文的光辉,串联着的确是人类文明从原始到现代沧桑变化的足迹。它使我们这个民族能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是引领我们的脚步如何更坚定地迈向明天的基石。
 
       淇河晨报 2009-11-18



 

 
     
黎阳古城探秘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