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的老家牛寨,是卫河东岸一个大村。“牛寨街,三里长,许庄、万庄都带上。”就是说,三个自然村连在一起,有三里地长。家在街当腰住,离村西头的卫河不远,小时爱看河中的景致,就常到卫河边玩。
那时卫河通航运,纤夫咳哟咳哟的号子声常常飞入我的梦乡。船上最令人羡慕的就是艄公了,艄公挥动船篙,一头探进激流,一头顶在肩头,艄公在船舷上踏着步,船头在他的脚下,犁开白浪碧波,一截一截往前窜。最令我敬佩的是纤夫:河岸密匝匝的柳丛下,那条光溜溜的小路,是纤夫踩出来的。纤夫吃的是顶水饭,一艘货船,往往要有十来个纤夫拉船前行,他们背负的纤绳,箭杆一样挺直,河水,船舸、纤绳、三点连了心,日积月累,年深岁长,在纤夫脊背上悄悄装上一张弓,这张弓被沉重的纤绳越压越满,村中的那些驼背老人,多是在卫河上做过纤夫的。
在我的印象中,村中的男人,没有不会游泳的。那年夏季,我迷上了游泳,这很大程度上受了二孬的景响。二孬水性好,是卫河两岸有名的“浪里白条”。
那天中午,我到河边看二孬游泳,二孬正和十多个人打水仗,看得出他是孤军对群敌。只见他两臂在没胸的水里挥舞得像个风车,手掌旋桨一样搅得水漩转起来,他身旁的水位下降了一尺多,河水银翅样围着他飞动,二孬成了漩涡的涡心。我在岸上羡慕得不行。待他们嬉闹完了,我见他上岸休息,凑上去说,二孬叔,让我跟你学水吧。二孬甩着头上的水珠子,笑着说,中啊,中啊。没想到他答应得这么爽快,我激动得不行。二孬又说,不过,你得让我扔五个南瓜。扔南瓜是把人举起来往水中投。我很干脆:只要你愿意教我游泳,不要说扔五下,扔十下也行。二孬就把我高高举过头顶,往水里一下一下投,水面拍打得我的肚皮麻辣辣的。扔了五下后,二孬拍拍我的肚皮说,好了好了,收你这个徒弟了。
从这天起,每天中午,我都跟二孬到河里学游泳。游泳中间少不了做些滑稽的游戏。记得有一次,二孬领着我和几个光屁股的孩子往河坡上泼了水,顺坡做成泥滑梯。做好后我争着去滑,二孬把我拽到一边说,让老师先滑。说着坐下去,滑到中间他哎哟一声惨叫,当他扑通滑进河水,捂着屁股忽一下站起来时,血水从他指缝间爬出来。原来,滑梯上有一个玻璃碴子划了他的屁股。他吸溜着嘴说,玻璃碴儿咬我一下不要紧,要咬住你那小嫩屁股蛋子就够呛了。
那个夏天,我学会了游泳。
后来学校老师怕出事,管理加严,禁止学生下河洗澡,但仍有学生中午偷偷去河里洗澡的,这自然隐瞒不过卫河边长大的老师的眼睛,他伸出手指,在你的胳膊上用指甲只轻轻一划,就会显出一道白印子,下河洗澡便露馅了。
卫河,是我爱好文学的启蒙老师,学业上,我偏科,爱语文,四五年级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杨兰贵常常将我的作文当成范文在课堂上读,课余爱读小说,并且爱读大部头,最爱读的是胡正的《汾水长流》,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中河上》,再后来读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读着这些写河的作品,我幻想着,长大了,也要写一写村头流过的卫河。
二
我们村有很多人是“卫河通“,鳖爷就是其中的一位。
鳖爷是大水爷的外号。大水爷在村中辈分高,出门往谁面前一站都是爷。鳖爷驼背,和其他驼背人一样,老好倒背双手,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更增添了沉重的沧桑感。鳖爷怕热多汁,夏秋两季总爱光着上身,健康的古铜色阔背上总是汗津津的。汗津津的阔背在太阳下一照,亮光闪闪如背着一汪水泊,那背着的两只胳膊便成为防水外溢的一圈堤坝。
鳖爷好水性。尽管村里的男人大都会水,但会水的男人没有一个不佩服鳖爷的。鳖爷出生不到满月,卫河发大水,爹娘都在洪水中丧生,娘把他放在一个簸箕里逃了条命。村人给他取名大水。倔强的他懂事后就和卫河水较上了劲,河水中练出了一身好功夫,踩水能举半大的孩子过河;仰泳能在水上平稳如舟,渡河时脱下衣服放在肚皮上,过了河衣服不沾一个水星儿;扎猛子水下游走更是称奇,能往返卫河两个来回,顺流走两三华里。村人对此戏说爷能水下换气,是属鳖的。这是鳖爷外号来历的第一个原因。
鳖爷是一位“叉鳖神手”。那时卫河里鱼鳖吓蟹很多。鳖爷看不上其它的河鲜,其实是看不上其它捕鱼捉蟹的温情方式,独独喜欢手操钢叉,夏点热浪、冬挑寒波,河底取鳖的弄潮滋味。五齿钢叉在鳖爷手中就像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被他玩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是鳖爷外号来历的第二个原因。
鳖爷叉鳖的钢叉两齿,呈手掌状,叉杆丈余,叉齿总是明晃晃的。我少年时随鳖爷猎过两次鳖。一次是夏天,那天晨光微曦中,我和鳖爷起了床,河面上弥漫着浓浓的乳雾,河两岸高大的杨柳被雾罩得陷没了下半身,只剩下一顶顶飘浮的伞状树冠。鳖爷一手扶着肩上的五齿钢叉,一手背在驼背上,一边往河滩走一边吼起了大梆戏《下高平》中宋太祖赵匡胤的唱段。低沉浓厚的嗓音惊飞树上栖息的一片水鸟,红色的蜻蜓群却像听到了召唤,密济济地随着银亮亮的钢叉飞翔,钢叉似挑着的一块绸缎。
河水湍急,我不禁望水兴叹。这时,鳖爷给我传授叉鳖要诀:冬叉溜,夏叉滩,二八月紧叉漫水湾。现在是仲夏,正是叉滩的时候。可是,河水茫茫,一色黛绿,哪有鳖的踪影?这时,鳖爷涉水到一处浅滩,只见他瞄准一处,飞叉,拔杆,一只碗口大的鳖已被挑在叉尖。鳖徒劳地在叉上弹腾着四肢。我不禁惊叹,难道鳖爷是火眼金睛,要不咋知道这水下有鳖?鳖爷猜着了我的心思,说:鳖虽藏身水下泥沙,但要换气,便有浮沫飘浮在水面,这浮沫叫鳖津。鳖爷指点我看水面上一片蛤蟆仔似的漂浮物。望着鳖津,我跃跃欲试,从鳖爷手中要过钢叉,猛地往鳖津处扎去。出叉却什么也没有。鳖爷哈哈笑着说,水在流动,鳖往往在鳖津飘浮的上游,距离的远近要根据鳖津的新旧和水速来判断。我照着鳖爷说的又出一叉,只觉叉头抖动,心中一阵惊喜,赶忙拔叉出水,一只两斤来重的鳖被我叉着了。鳖爷从叉上取下鳖,指着甲上的叉眼说:好叉手是不叉鳖甲的,伤口好进沙,肉不干净,又不易保鲜。要是叉住鳖的肉裙,叉齿拔出后伤口随即弥合,它三五天也死不了。鳖爷说着,要过钢叉,眯缝着双眼在水面上搜寻着水下猎物,几乎每叉一鳖,叉齿都中在鳖甲的肉裙上。这天,不到中午,我和鳖爷就猎获了一袋子鳖。
第二次跟鳖爷猎鳖是一个白雪覆盖的冬日。那天我俩踏着咯吱咯吱的积雪,在河边踏上一叶扁舟。鳖爷将钢叉在岸边一点,扁舟离开银色的堤岸,驶向清澈的河心。这一次我又仅领略了“冬叉流”的妙趣,还明白了不少有关鳖的知识。鳖爷说鳖喜宁怕惊,喜净怕脏,喜热怕冷,喜阳怕风;春走上水,夏卧平滩,秋入洞穴,冬眠泥沙。鳖在冬眠中呼吸,急流下边一般是沙石,水深保温,透气性好,所以它往往潜伏在水深流急处的沙层里。鳖爷还说,“冬叉流”是个基本要领,操作起来还有流头流尾之分。一般落叉宁舍流头不舍流尾。流头水急沙薄,鳖潜不了身,流尾沙层较厚,鳖多潜在流尾河沙的两三寸之下。在水深流急处下叉,驾舟技术的好坏成了能不能叉住鳖的关键。这时,鳖爷驾舟驶到一簇白花花的浪峰处,他钢叉一点碧波,扁舟稳稳定位在水面上,然后他迅疾倒叉向流尾刺去。眼见叉杆先是一阵上下蹿跳,又猛地一下横斜,接着一只被钢叉扎住肥裙的盆口大小鳖浮出水面。
我小时缺少书籍阅读,几乎没接触过童话作品,但鳖爷就是我眼中的格林和安徒生。鳖爷的钢叉就是神奇的童话魔笔,他对鳖的每一次猎获,都是优美的童话篇什。
三
童年的乐趣总是和卫河联系在一起的,那时村里在卫河岸边建了个提灌站,天旱了就开动水泵提卫河水灌溉田地,提灌站一排三四个大管子,每个管子的直径都有一尺多,当这几个水泵一齐提水的时候,几个管子龙口一样将水喷吐出来。夏日,总有几个孩子在白花花的水头下嬉水,我和几个孩子喜欢沿着水渠的渠堤跟着水头跑,村里的地和滑县搭界,地面宽。水渠少说也有十来里长。我们跑在前边的时候,奔流的水头像被我们牵着的一条长龙;水头跑在前头的时候,我们这几个孩子,则像被水龙超越的越野赛对手,会失意加妒意地往水头上投几块坷垃泻气。年龄稍大些后,星期天或节假日不上学的日子,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会被生产队派去看水。畦田挺宽,卫河水沿着水渠流进田里滋润土地的丝丝声,往往让我们听得入迷,至今回味起来,仍是记忆中最美的声音。
不知道卫河沿岸有多少提灌站,更不知道卫河水会滋润多少干渴的土地。天旱时,只会看到平时丰盈的卫河由宽变窄,由深变浅。有一年河水瘦得连我们孩子的小屁股蛋子都淹没不住了,又过了些天,卫河竟干得见了底儿。没卫河水浇地,田里的秋庄稼,这时干旱得都卷了叶。
卫河水也有暴涨泛滥的时候。妈妈曾几次对我讲,我刚满一岁的时候,卫河堤决口了,家中的房屋在洪水中倒塌了,家里人坐了船往西岸避难,妈说,我在船舷边一下一下噗嚓噗嚓拍着水玩。
1963年,卫水又闹大水,村里这时已有护村堤,村里虽设进水,但却被洪水包围了。初秋季节高粱,玉米在洪水中仅露出个头儿。少年不知愁滋味儿,我和同龄的孩子们在护村堤上跑着玩,嬉闹着站在水边,揪住水中玉米的天箭,拔出玉米棵子,剥下泡在水里的玉米穗儿啃吃,嫩嫩的玉米浆水在嘴边飞溅。接着又降了一天暴雨,洪水越升越高,村里的人都集中在几个叫做“救命台”的高坡上,救灾的直升飞机在树稍高的位置投下一袋袋的炒黄豆、烤薯干。这是记忆中的第一次卫河水灾。
二十年多年之后,我参加了一次卫河抗洪抢险,真正感受了卫河水凶猛的一面。这是1996年初秋。由于天气连降暴雨,卫河水徒涨,河水比平时宽了好几倍。那天傍晚,单位受领了到淇门参加抗洪抢险任务,我和几位同志随即坐着车出发。吉普车像个摇篮,在泥泞弯曲的卫河堤上摇摆前行,蝼蛄、萤火虫和叫不上来名字的昆虫追着平灯飞行,一些昆虫伏身在车灯玻璃罩子上,成疙瘩抱团地把车灯遮得昏黄无光。河道里翻涌着潮腥的气息。河堤上防讯的群众成散兵线一溜儿撤开,可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堤上堆积着一个个土牛,屯积了一堆堆装满泥土的草袋、麻包,宽阔处的河堤外侧,搭起了一顶顶临时庵掤。
淇门村北是卫河、淇河、共渠三河汇流处,是防洪最重要的地方,我们这边在组织群众加土固堤,那边县人武部的干部战士却准备好了炸药,以备在护堤不成的情况下,在这里爆破分洪,将水引至泻洪区,以减少洪水灾害。
三河汇流到一起的卫河水,其势十分凶猛,岸边堆积着两三尺高的黄白色泡沬。知卫河水性的群众总结出这么一句俗语:涨水泡沬河边溜,降水泡沬河心走。群众还将致使卫河涨落的水源分为“卧水”、“立水”和“天水”。“卧水”是来自发源地辉县百泉的泉水;“立水”是汇入卫河的太行山区的洪水;“天水”指雨水。这些丰富的卫河水文常识,凝结了卫河沿岸群众多少年的经验智慧啊!
四
我对卫河的深层了解恰遇这样一个机缘:2006年,在全国政协会上,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副会长、老舍之子舒乙提议,58名委员联名提交了“保护大运河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提案,2006年底,国家重新设定《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正式决定以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区域涉及了浚县。
大运河,也就是流经我故乡的卫河啊。我在县政协文史委工作,调研大运河浚县段历史现状的任务自然落在我的肩头。那些天,我和几位同事沿着浚县卫河段走访调研,一步步地走进了卫河幽深的岁月隧道。
流过村边的卫河,是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的前身是汉代的白沟。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为讨伐袁尚,在浚县枋城下枋木,阻淇水,入白沟,通粮秣。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征百万人在白沟基础上开挖永济渠,南达黄河,北到现在的北京西南。永济渠在宋代称御河,明代始称卫河,由于它流经古卫国黎地浚县,又叫卫水和黎水。
卫河,这条流经我们村边的古代大运河,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与其紧密相联。如:隋炀帝三征高丽,百万大军的运输、调动、粮秣供应基本依凭这条河。史料记载,隋炀帝乘坐的龙舟水殿有四五层之高,要千百个纤夫来拉。隋大业九年(613年),礼部尚书杨玄感不满隋炀帝的穷兵黩武,利用在黎阳(浚县)督运粮草的机会,起兵反隋,焚烧了龙舟水殿,拉开了反隋大起义的序幕。成了隋唐历史上的一个重大拐点。
2007年12月11日,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在徐匡迪副主席的率领下,莅临浚县考察大运河。考察团中有一位清瘦,个子不高,很有精神的老人,他脖子上挂着相机,对云溪桥,古码头,滨河古城墙一一拍照,我怎么也没想到,这就是84岁高龄的罗哲文先生。罗老任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在国内古建筑领域享有很高声誉。罗老说;“我这是第3次来浚县了。浚县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大运河在浚县留下了大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材料。”
随团来的,还有周恩来总理的侄女、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周秉德;董必武副主席的女儿、中国文联书记处原书记董良翚……流经我家乡的古运河,以近两千年的魅力,一下子迎来了这么多尊贵的客人。
事先,我在考察团的名单上看到了舒乙先生的名字,大伾山下,在周秉德老师的引导下,我见到了身材魁梧的舒乙。舒乙是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发起人,他说:“大运河是人类著名的伟大工程之一,她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希望她像长城一样,变成一种民族的象征。”看了浚县卫河上的云溪桥、古码头,卫河岸边的古城墙,舒乙说,这是“凤毛麟角的地面运河遗迹。”舒乙认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稳操胜券的提法,就是物质遗产,自然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结合的产物,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是世界第一名。
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时候,或许就是大运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长廊”的时候,那么,流经浚县、绕过家乡村边的古卫河,便是这“古代文化长廊”上华丽的一节,光彩的一段。
来源:马金章的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