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芳草萋萋子贡墓
作者:程彦强 上传时间:2007-12-19
 
 

 

     又是芳草萋萋、野花遍地的时节,我和几位文友相约来到浚县县城外东南五里许的东张庄,一为郊游,二为拜谒子贡墓,聊寄情思。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时期卫国(今浚县)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他不仅是当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同时也因善货殖而成为著名的商业贸易家。曾在卫、鲁、齐等国做官,卒于齐国,葬于祖籍。

  踏着田野松软的泥土,在一片平畴绿野的深处,一块简朴静穆的墓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那散落在墓地四周为数不多的碑碣石刻应是历代留下的原貌旧物。明代《浚县志》记载的甬道和石羊石马、文物翁仲早已荡然无存。坟茔前是青石质地的墓碑,刻着“先贤子贡墓”,字体端庄凝重,彰显了浚县人对家乡这位先哲大贤的尊崇之情。

  “意贵贱之期,数得其时”,“亿则屡中”,说的是子贡经商善察行情,在经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富可敌国”。正因为如此,子贡才有显赫的政治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也是他宣传孔子思想及外交成功的前提条件。

  田野沉寂,芳草萋萋,野花也不甘寂寞,热烈泼辣地开满了沟沟坎坎,我们不由自主地采了一大束不知名的野花,献于墓碑前。这里地势很高,放眼望去,远山如画,田园似棋,近处村落农家清晰可见。两千多年前,子贡就出生在这里,20岁开始继承祖业经商,25岁拜孔子为师。

  《论语》中,子贡的名字出现37次,居众弟子之前。子贡与孔子的关系最为密切。孔子病重,子贡前去探望,孔子埋怨说:“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去世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唯有子贡庐墓六年,可见师生情谊之深。

  子贡在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长眠,我们不敢大声喧哗,唯恐惊扰他的清梦。他也许并不知道,他的道德学问影响如此深远。从汉代开始,子贡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追封。唐玄宗时,被追封为“黎侯”;北宋真宗时又追封为“黎阳公”,后又改称“黎公”。清代自康熙皇帝赐子贡七十世后裔端木谦“贤哲遗府”匾一块开始,以后的清帝对子贡或其后裔皆有封赐。

  轻风低吟,绿树滴翠,我们带着束束野花,缕缕思绪,踏上了归途。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