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大俗成就大雅——浚县民间工艺品加工业发展探析
作者:张忠诚 卢新娟 上传时间:2007-4-2
 
 

 2005-10-22 10:51:28 
 
  “东张庄的笸箩簸箕,杨王己屯的咕咕叽叽,前毛村的刀枪剑戟。”“东宋庄面南登基,二郎庙震天动地,寺下头高高低低。”这些流传在民间的顺口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浚县民间文化的深厚和民间工艺品的丰富。在文化产业被提到战略高度的今天,浚县以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众多的民间工艺品再次吸引人们的视线。这些带着泥土气息并在民间深藏了无数年的艺术瑰宝,其艺术性和经济性逐渐被世人认知,正在大步走出深闺,登上大雅之堂。
    催生了璀璨的民间文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浚县的民间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桂冠让多少人为之侧目。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依托,浚县民间工艺品的快速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泥猴、石雕、木雕、泥玩、黄河古陶、柳编等已成为浚县民间工艺品的“品牌”,并逐渐显现出其品牌效应。据该县黎阳镇提供的数字,该镇的泥塑制品年产值已达到200万元,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40万元。而该镇东张庄的柳编年产值已达到240万元,年为农民增加收入50万元。屯子镇的石雕规模现在可说是已成龙成虎,“石牌坊”、“碑亭”等石雕建筑远销十多个省市,仅石牌坊一项年收入就达1200余万元。石雕石刻年交易量突破1亿元。黎阳镇西宋庄村有“中原小神刀”之称的张永彬也组建了中原小神刀木雕艺术有限公司,并在郑州设立了销售窗口。黄河古陶也焕发出新的光辉,浚县古风陶艺厂的古陶远销国内外。

         植根泥土     历久不衰

    在过去被认为是小打小闹、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小玩意儿”,为什么会历经千年而不衰,反而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呢?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这些民间工艺品深深地植根于土壤之中,来自于农民的真情实感,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大众化的艺术。
    提起浚县的民间工艺品,就不能不提浚县的古庙会。以大伾、浮丘二山为依托而兴起的古庙会,起源于北魏,成熟于唐代,盛行于明清,并一直沿袭至今。一年一度的古庙会,从正月初一持续到二月初二,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内容之丰富,实属国内罕见,被称为华北第一古庙会。古庙会为各种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搭建了舞台,也成为各种民间工艺品的集散地,泥咕咕、石雕、木雕、竹木玩具、布老虎、剪纸等等,琳琅满目,随处可见。这些来自于民间的工艺品,大多表现的是乡土情感,以农民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表达民间的风土人情,形式活泼,乡土气息浓厚,深受人们的喜爱。杨王己屯村的泥咕咕从最初的小孩玩具,如今已发展成颇有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的艺术品,目前已有飞禽、动物、人物三个大类、50多个品种。该村老一茬的著名艺人有王蓝田、侯全德、王廷良等,其作品屡获国家、省、市奖项,并多次出国展览。被尊称为“泥猴张”的张希和以其泥猴的精美制作而名扬四方。多年来,他坚持吸收传统泥塑制作的基本手法,又借鉴一些雕塑的技法,在泥猴制作上独树一帜。一块泥巴在他手里,三捏两扭,一只活灵活现的猴子就产生了。他把猴子完全给人性化、生活化了,赋予泥猴以喜怒哀乐的情感,且把猴子原有的野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其代表作品《百猴图》中,上百只猴子无一雷同,而且形象各异、表情生动,在国内外影响极大。中原小神刀张永彬凭着对生活的感悟和积累,充分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探索出了夸张、变形、朴拙、古雅的木雕风格,其木雕作品《荣国府》、《十八罗汉》、《大傻》等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曾有高等艺术院校的艺术专家和学生来向张永彬取经,但却始终不能得到真谛。谈起原因,张永彬说:“我追求的是一种土得掉渣的味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理解,没有对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当然也就谈不上艺术创作了。”
    事实确实如此,大众的艺术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些带着泥土芳香的民间工艺品,正是由于深深地植根于农民群众之中,才深得人民的喜爱。

        深刻挖掘    潜力无穷

    “浚县的民间工艺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在各个方面起带头作用的带头人,又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民间工艺品的发展应该是很有潜力的。”浚县县委宣传部的赵士杰这样说。的确,在浚县,“大师”级的人物就有很多,张希和、张永彬、张学英、宋学海等都是“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品创作在浚县不仅是一种民俗,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为大家都能充分接受的文化。在杨王己屯村1000多户人家中,从事泥咕咕制作的就占600多户。在村民宋学海家,三层的欧式小楼格外引人注目,四五个工人正在制作泥咕咕。宋的女儿说,宋学海带着展品到上海参加“河南文化上海行”活动去了。每次参加展销会,她家都会销出不少的产品,目前,她家的产品已经远销到北京、上海及南方各大风景区。宋学海系列泥塑作品《十二生肖》、《大公鸡》、《摇头狮子》、《四喜娃娃》、《斗鸡》等曾多次获得大奖,其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收藏价值均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屯子镇张学英创办的艺风古建石雕工艺有限公司则真正把石雕工艺推向了全国,其产品遍布冀、鄂、湘、川、晋、鲁、黑等省,并远涉西欧数国。古风陶艺有限责任公司则对浚县陶艺的研制、开发,以及成功走向市场作出了大胆的尝试。该公司历经数年研制,成功突破了传统的红、灰、黑三色的限制,焙烧出石青、石绿、绛紫、褐、黄等色泽的陶制品,其研制的黄河古陶,独具风格,问世后即在艺术界、史学界、收藏界引起轰动,先后获得国际大奖2项、国家级大奖6项、省部级大奖11项。
    对于如何发掘浚县民间工艺品的潜力,使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产业,浚县县委县政府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其初步形成的《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中,民间工艺品加工业已被列入其中,并将其确定为主导文化产业,全力打造泥猴、石雕、木雕、泥玩、黄河古陶为代表的文化品牌,使其成为浚县重要旅游产品;立足屯子镇石雕石刻优势,在屯子镇筹建浚县石雕城,做大做强石雕石刻业,力争使屯子镇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石雕之乡。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泥土气息浓厚的浚县民间工艺品,正逐渐走出乡间,奔向广阔的天地。 
        2005-9-8《鹤壁日报》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