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
作者:新华网 cchazz 上传时间:2007-9-12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21:52.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浚县,古称黎阳,黎州。位于河南省北部,是河南七个国家历史名城之一。物阜民丰,地灵人杰。骄傲是他们的专利。民谚有云,“北有黎阳,南有苏杭”。


作为中国古都之首的西安,他们也不感冒。他们常说:“西安有啥好?他有啥俺也有。它有钟鼓楼,俺也有;它有古城墙,俺也有,而且他是砖头,俺是青石;它有大雁塔,俺有八卦楼;它有兵马俑,俺有泥咕咕;它有碑林,俺有摩崖书法;它有皇宫,俺有老奶大殿;它有半坡石器遗址,俺有大赉店石器遗址;它有华山论剑,俺有大禹治水;它有关中书院,俺有黎阳书院;它有终南别墅,俺有霞隐山庄。”所以浚县人路过西安的大雁塔,钟鼓楼等文物古迹时,他们那幅不屑一顾的表情令西安人大为恼火,并深感不安。这并不奇怪。有人说,十年历史看浦东,二十年历史看深圳,一百年历史看上海,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西安,五千年历史看洛阳,八千年历史看浚县。
浚县还有与洛阳龙门同时代的唐代千佛寺石窟,汉光武帝祭告天地的青坛,秦始皇祭祀东岳的白祀山,北宋御封的康显候龙洞,北宋太平兴国寺,北方最大,全国最早的南北朝巨型石佛,金代气势恢宏的天齐庙,清朝避暑胜地吕祖洞,明朝碧霞宫,恩荣坊,清朝寥廓峥嵘坊,一代书法大家王铎气势磅礴的[鹭涛虎岫],隋朝瓦岗军中军亭,东汉刘秀避风雪升仙塔,中国北方最大的社火庙会,东周顿丘城遗址,明朝著名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创建的阳明书院,太极宗师张三丰故居,宋代火龙岗,隋大运河遗址,以及“黎阳收,顾九州”的黎阳仓和钜桥仓,大魏皇帝李密,儒商鼻祖端木子贡,明朝尚书王越的陵墓,还有河南首家县级博物馆,孔子讲学的千年古镇淇门,豫北明珠电视塔,“千古河流成沃野”的黄河故道,华北唯一未受污染的中国最著名的文化河之一——淇河,世界唯一的独特景观石猴路等等,使浚县不愧为国家级历史名城。

注:王阳明,名守仁。中国著名哲学家,军事家。蒋介石一生信奉王阳明,至今台湾还有其命名的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身上配有一个牌子,上书[一生低首王阳明]。大伾山留有其手书的[大伾山诗]和[大伾山赋]。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25:29.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浚县文物

一、黎公祠
  俗谓子贡祠,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知县刘台创建。张肯堂重修《浚县志》载:子贡祠“在南门内街东,知县赵建极重修。”清曾振宗、马日暄纂《续浚县志》载:“端木夫子祠前地基三亩六分,价银五十两,乾隆二年(1737年)知县陈国柱捐俸置买。又(建修)大门三间,照壁一座,栅子贡祠(1932年摄)栏门三座,前后长四十丈,院墙八十五丈,通街牌坊一座。五十五年,吴学曾重修。”光绪元年(1875年),知县张宝禧与子贡后裔端木继敏重修。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祠内有大殿五间,内供子贡塑像,东西两庑设黎公书院、学舍(又名性道书院)。栅栏门下,竖卧碑六通,为明清时重修碑记,以及奎图石刻。殿西北隅有楷树一株,直径米余,树干高大,枝叶繁茂,相传为子贡手植,祠西街旁(今城关粮管所)立碑一通,上书“先贤子贡故里”。以后,楷树因年深日久,渐次枯萎,今仅存一树干。子贡祠于五十年代末被拆除。
  二、吕祖祠
  吕祖祠在大山西侧,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整个建筑座东向西,从山腰直达山顶。主要建筑物布于一轴线上,浑然一体。山门面阔3间,进深1间,门额横雕“吕祖祠”。门前有水池,曰“浴鹤池”,池上跨桥曰“落虹桥”。门内塑赵公明、燃灯道人二像。院中有亭曰“云封亭”,环以莲池。南北两廊各三间,内塑六甲、六丁12神像。正面乾元殿,建于高2米之平台上。正殿3间,进深3间。两侧有厢房1间,外塑雷公、风婆及司云雨神像,内塑十天干像。乾元殿紧依山崖,崖壁凿吕祖洞,洞口宽1.55米,高2.4米,券形,阴刻“吕祖洞”三字,内供吕祖像。由乾元殿两侧可达山顶。左侧山径曲折,历杏花岩北向攀登,经张仙洞,过云渡桥即达圆门。门以砖砌,直径2米,横额砖雕“纯阳洞天”。越圆门,山势陡峭,石立路断。拾阶而上,即达大伾山绝顶之太极宫。宫前有石坊曰“小壶天”,两侧筑高台,左为“代天监察之台”,右为“五雷号令之台”,台高3米余。太极宫为八角攒尖建筑,每方宽2.5米,按方位饰以八卦符号,故称“八卦楼”。楼高25米,3层,底层塑吕洞宾像,中层为八仙及文昌帝君,上层为三清列真。太极宫后为万仙阁,面阔3间,进深2间,上下2层。上层墙壁及檩、椽、梁柱上嵌挂大小塑像9000余,故名“万仙阁”。塑像取材《封神演义》,大者近尺,小者五寸许,饰以捶金,光耀夺目。阁内后墙筑有高1米余之长形砖台,上塑60厘米余之《封神演义》中重要人物像及坐骑、奇兽,姿态各异,造型逼真,游人观之,无不叫绝。而今,惟阁尚在,塑像已荡然无存。
  三、忠烈祠
  忠烈祠在小姑山北端“忠孝祠”(元末浚州知州王士元及其子祠)之左。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建。次年勒石记其事。
 明末,李自成举义,势若燎原烈火。农民军委马世聪为浚县知县,治理浚地。李化桂“惊闻煤山之音,缟素痛哭,誓诛凶逆”,与刘尚信、刘伟施、王化远、王元祯谋刺马世聪,与义军对抗。事泄,李化桂等被处死。国之蒲等为昭其“大义”,乃建祠、勒石,“欲令忠臣之节与天地同垂不朽”。
  附:忠烈祠碑记
  天地之悠悠无疆,乾坤之正气,运行于不已;人纪之光照不磨,忠孝之大节,主持于无息。惟正气之恒伸,则专直翕辟;生物之广□,则仁敬孝慈;立身之端方,则无容回曲。是故逢、干、夷、齐舍生取义于前,张、许、文、陆及方、练诸公,杀身成仁于后,此皆志士仁人。烈烈志家,报国捐躯殉君者,亦历历有人焉。至于方策所未载,旌章所弗加,而文节之碼碼难掩者,则未有如今日崇奖之□□□□□李公矣。公讳化桂,原籍秦中。刚方正直,取予不苟,以彝常自励,以信惠及民,君子咸悦其德,小人悉从其化,盖磊落不群之义士。□值木猴之变,惊闻煤山之音,缟素痛哭,誓诛凶逆,密谋于义绅刘尚信、刘伟施、王化远、王元祯等,同雪不共戴天恨。行将□□□□而义旗直指,长驱于范阳,而锋锐未当,必欲得无礼于君王者而甘心焉。不意计泄于细人,反被伪令马世聪先事预防,潜□□□中,立毙杖下,骂不绝口而死。其共事者刘文显、刘襄宸亦次第遇害焉。呜乎,忠孝人之大□也,只缘生存死亡之迹未化,则□□□轻若秋毫矣。公以微员,而倡大义于天下,欲剪逆闯之凶暴,不忍求生以害仁,则四方皆知君父之遗憾宜雪,而利害□□□□□柱而纲常之范围也。贼虽未讨,此贼可讨之公愤,已凛凛于千载之下;事虽未成,斯事当成之大义,亦昭昭于天壤之间。□□□□临于浮丘之上,淇奥之旁,如公等所为,可以无愧于臣心矣。愚故择地于王公祠之左,建祠“忠烈”,为文纪序其略,而□□□□□国典之未备,实欲令忠臣之节义与天地同垂不朽焉。
  康熙三十五年岁次丙子孟夏毂旦,浚县儒学署教谕事举人国之蒲创建,次年丁丑夏月撰文勒石。
  四、长春观
  长春观在浮丘山北,以邱真人之号名之。元至元五年(1268年)周德洽撰《浚州长春观楼真堂记》载:“北城之阳,观名长春,建于国初,实取我明应真君之号”。据碑记查考,旧观当在今西关狗门胡同东门之北。至元七年(1270年),主薄陈君鉴于地处偏僻、低洼,迁至城内东南隅黎公祠东侧。南向,山门3间,正殿3间,殿前建两廊。明天顺八年(1464年),王越重修,刻石纪其始末。光绪十二年(1886年),碭邑绅商重修。内供老君,居民多呼为老君观。民国初年,仅存正殿3间及陪房数间。民国十五年(1926年)后渐次拆除。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25:5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一、文治阁
  文治阁原名中心阁,始建年代失考。清嘉庆《浚县志》载:“万历乙卯(1615年)后,始移钟于中心阁。”据此可知,中心阁距今当有400余年历史。清顺治六年(1649年)毁于火。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知县梁通洛重修,改名“文治阁”,意为“以文为治”。张皙(字子白)作《重修文治阁记》。文治阁下部为方形平台,高8米,每面宽12米,青石基,砖砌墙面。阁下为十字拱券,四面设门。券门外嵌镶青石横额,东曰“丹流东壁”,西曰“壁泻西山”,清代书法家赵素庐书。南曰“清环黎水”、北曰“黛护岚”,清代浚县书法家张子白书。匾额题字稳重隽逸,笔势苍老遒劲。东北角有砖砌阶梯可以攀登。平台上建两层高楼,双重檐,攒尖顶,挑角,花脊,琉璃瓦剪边。平台边建有方孔女墙,高1米。阁高10米,上层四面开窗,窗口上分别悬“视承顾问”、“面奉特知”、三待经筵”、“五知贡举”横匾。阁内供福、禄、寿神像。
 文治阁屹立在县城中心,高峻壮丽,庄重典雅,它成了浚县的标志。
  二、北关文昌阁
  该阁位于县城北关西北隅(今县直属库院内),座北向南。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知县宁时镆建,为“聚诸生徒讲诵场所”。万历四十年(1612年)知县薛凤翔及崇祯四年(1631年)知县张肯堂重修。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知县姚德题门额曰“文昌书院”。山门面阔3间,进深1间。院址南北向,长约75米,阔29米。甬道两侧,古柏参天,静雅宜人。阁建于高1米之平台上,六面柱形,攒顶建筑,飞檐挑角,下悬铁马,风动丁零作声。台南北筑七级台阶。阁二层,高20余米,每面阔4米,六面外各有1.7米宽台面。阁内塑文昌帝君及朱衣神圣左踏巨鳌提头戴笔之星。阁后建堂5楹,设义学于其中。《曾马合志》:“浚县梁通洛重修并建成戏楼”(后因戏楼濒临梨园而拆除)。后东侧建有道院。民国初年,墙垣及陪房旧址为飞沙淹没,惟阁巍然屹立。1944年春,新五军孙殿英部在城内旧县衙之东、北,构筑寨围据点,强行拆阁取材,致使这一极有价值的古建筑毁于一旦。
  三、浮丘山文昌阁
  浮丘山文昌阁又名文昌宫、梓童阁,在小姑山绝顶。康熙《浚县志》云:文昌宫“旧为老母阁,卫辉知府广昌改为文昌阁”。嘉庆年间毁。光绪十一年(1885年)知县黄癠重修,增建楼房亭台。阁居绝顶西北部。东为陡坡,西为绝崖。大殿3楹居院正中,座南向北,内供文昌帝君、魁星及二十四孝。殿北循崖建房,名曰:“春秋佳日轩”、“山水清音室”、“延旭听月厅”。殿后有楼曰“鸿文楼”。山门外建四堂亭。1927年,废除神像。1931年,改建为张烈士宗周祠。1939年日本侵略军屠城,文昌阁付之以火。
  四、白衣阁
  白衣阁在小姑山绝顶,座西向东。院落长方,宽30米,长76米,占地2280平方米。门前筑九级台阶。进门有太古石,状奇特,高3米余。大殿5楹,内置木神橱,塑白衣菩萨坐像。殿两侧各建房3间。殿后有阁,2层,上层供趺坐佛像三尊,系脱纱佛像,阁下为齐天大圣像。民国十六年(1927年)倡导破除迷信,神像尽毁,庙宇渐废。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26:2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一、霞隐山庄
  霞隐山庄又称瀛州道院,在吕祖洞南,座巽乾向。山门横额曰“霞隐山庄”,系萧亮飞手书。进山门有石坊一座,小巧玲珑,保存完好。坊额迎面书“引人入胜”,另一面书“到此心清”。庄内有西大厅三间,内设木屏。屏后可凭窗鸟瞰县城。厅对面有片月台,备演戏之用。厅右沿崖筑有长廊。庄有东门(片月台南),建砖雕门楼一间,隽秀壮丽。庄内东北角为斗母阁。东南角有八甘洛书图。图、阁建于清康熙年间,今已不存。八卦洛书图绘制精细,上层有轴,可以旋转,用八卦推算吉凶祸福,穷通厄达;以阴阳来推演“天人感应”。阁为两层,上层塑“七猪拉辇”,斗母元君坐其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下层为钟离殿。
  山庄东南面陡壁悬崖,摩崖题记布其间,有“千仞岗”、“山河一望”、“瞻彼淇奥”、“壁立千仞”、“群玉山头”等10余处,均有一定书法价值。循径而南,有柳仙堂、孙、邵先生祠、曹仙媪庵等。攀岩登阶,迂回北上,有张仙洞。均系清初建筑。
  霞隐山庄古建筑多已不存,近年拟予修复。1985年西厢房已落成,古朴典雅。院内古柏参天,肃穆静谧,游客常常流连忘返。
  二、壶天道院
  道院在吕祖洞东北。清康熙年间建,光绪时重修,为道人居所。今大部已废,仅存房舍20余间,院内有碑碣和摩崖题记。今壶天道院谓之“方壶”,与“瀛壶”、“蓬壶”、“小壶”并称“四壶”,意为壶中天地,乃神仙居所。第五节塔亭
  一、升仙塔
  升仙塔为县内仅存一古塔。塔在淇门西南寨外,建于清代。塔7级,高10米,砖砌。底部周长144米,设东、西二门,西门题额“升仙塔”,东门题额“风雪避”。塔七级, 八角,外雕八卦。塔内掘井,井上覆石,石碑立其上,题字曰“四仙碑”,刻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碑原置淇门全真观,好事者取“仙镇邪”意将淇门升仙塔其移塔内。碑阴横额“唐杜天师忽惊之图”,并有符号。碑阳书道教邱、刘、谭、马四真人成仙之秘词,碑名源于此。塔取四真人升仙故事,名之以“升仙塔”。
  二、中军亭
  中军亭在大伾山绝顶,隋末瓦岗军据黎阳时所建,用以练兵点将,?望敌情。“文化大革命”期间毁坏。1984年修复。亭为六柱凤尾挑角,攒尖宝顶。柱上原无刻字。康熙时,浚县知县刘德新题联曰:“九河横流归海若,孤峰俯眺慑天吴”。诗云:“当年此驻军,?敌如指掌。只今伾山荫,鬼哭不敢仰。”
  三、伟观亭
  伟观亭在大伾山佛岩之北。四柱,桃角攒尖。岩下有古柏数十株,苍翠挺拔。元刘磠书“大伟观”四字于崖间。明嘉靖时,兵备刘秉鉴建亭于下。后改为清旷 亭、挟飞亭。1984年修复。
  四、云封亭
  云封亭在吕祖祠院内。1983年重修。四柱攒尖顶,琉璃瓦,上塑绝神,工艺高超,端庄秀丽。诗云:“云如绮四围封,口虚气非是龙洞。蘋末风来吹不散,岭头倒挂万株松。”
  五、来鹤亭
  来鹤亭在吕祖洞北道院崖间。1984年重修。诗云:“丹顶云翎鹤一双,来经紫海与黄江。翻怜乍见浑如惯,不吠花荫卧月庞。”
  六、歇歇亭
  歇歇亭在大山西半山腰,甬路从亭下穿过,乃游人登山途中小憩处。该亭原已颓败,1981年重修,系四柱攒尖顶建筑,小灰瓦覆顶。亭柱上书对联曰:“到此依依莫不远怀 神禹;请君歇歇且看对面太行。”
  七、其它诸亭
  据康熙《浚县志》载,浚县旧有古亭12座。后又增建数座。如遮害亭(在县西南30公里双鹅 头)、洪濛亭(在大伾山顶南)、岁寒双秀亭(在小姑山西峭壁间)、憩亭(在旧长清门外 )、观澜亭(在浮丘山顶)、阳明亭(在大伾山东山书院内)、怀古亭(在大伾山北巅)、 蔼蔼亭(在大伾山云半山房南)、紫来亭(在大伾山东崖)等。以上诸亭今无存。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27:1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一、天宁寺
  天宁寺座落于大伾山东山腰,始建于北魏(386—534年),以后历代曾数次重修。
  天宁寺历史悠久。元代以前,天宁寺名大伾山寺,座西向东。明代始称天宁寺,改为座北向南。清道光年间又改为原座向。现有殿宇30余间,占地面积2600余平方米。道光间建山门5间,门额横书“天宁寺”三字。门前是平台,台下有“七十二磴”,系登山石阶。石阶两旁的地下曾出土东晋时期的石雕狸羊一对(现存河南省博物馆)。
  天宁寺现今的布局为东西南北相交的“十字”形。东为正门,内塑“哼哈”二将。南为地藏殿,北为天藏殿,殿内原塑四天王像。中院南北为厅,系禅林僧舍,西为藏经阁。阁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2丈,分两层,宏伟壮观。阁顶用各色琉璃瓦砌成饰纹图案,古朴端庄。阁内原存藏经6053卷,1949年移交平原省,现存新乡市博物馆。阁内重塑观音像一躯,高4米,俗称“千手千眼佛”。观音像左右各6只手:最上两手托日月,依次左持拐尺,右握金印;两手胸前合掌;左持弓,右拈箭;左拿青杨枝,右拿净水瓶;最下两手下垂,造像生动精致。
  穿过藏经阁,便是大佛楼。大佛楼是东西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物,高7丈许,倚崖而建,与崖顶齐,高峻巍峨。内坐依崖凿就之大石佛,高8丈许,“八丈佛爷七丈楼”传为奇谈。明末张肯堂修《浚县志》载:“石勒以佛图澄之言,崖石为佛像,高寻丈,以镇河。拓跋魏覆以重阁,元末毁于兵。”明正统十年(1445年)重建(即今之大佛楼),以后历代屡有重修。
  大石佛是一躯善跏趺坐式大型弥勒佛像。面庞方颐,丰满适中。目平视,唇紧闭,挺两肩,表情庄重。左手覆膝,右手曲肘前举,示无畏印。坐四方墩,脚踩仰莲,脚面平直,五趾平齐。《准敕不停废记碑》载:大石佛“首簇连珠,肩偎合壁”。今大石佛系螺髻发式,披双领下垂式五彩方格袈裟。
大石佛凿于十六国后赵主石勒时期,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据《浚县志》载,大石佛系依佛图澄之言而凿。佛图澄是天竺高僧,晋永嘉四年(310年)来中国传教,以幻术骗取后赵主石勒信任。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石勒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疆域辖今河南、山西、陕西等地,为十六国中疆域最大的国家。佛图澄借助石勒势力,大兴佛寺。黎阳是后赵重邑,兴佛寺当在其列。
  大石佛俗称镇河将军。当时,古黄河流经大伾山之东,水患频仍,为害黎阳甚烈。人民苦于水患,却又无力抗拒。“凿大石佛以镇河”,迎合了广大人民的宿愿。凿石佛是一件浩大工程,后赵时期是不可能全部完成的。大伾山东崖有明代卢象升题大石佛诗:
孤山突兀起层峦,石壁菩提玉掌寒。
拂磴苍虹千岁老,襟流匹练几回湍。
禅光若共林光隐,法界应同下界宽。
应是巨灵曾劈处,芙蓉觌面切云看。
  1984年4月,国内一些专家莅浚考察大佛,一致认定,浚县大石佛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一躯大型摩崖造像。
  大石佛北侧前院为罗汉殿,面阔3间,进深3间,正中置木雕佛龛,龛内盘坐泥塑佛像一尊,两侧为十八罗汉。院东侧建钟楼,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一口。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50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崇祯十七年(1644年)重修。面阔11米,进深7米,滚脊顶,殿前有拜厦。殿内供“三世佛”,故称“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背光。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24诸天。殿后为水陆阁。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浚县价值很高的古建筑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天宁寺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1956年,省文化局拨款维修天王殿、罗汉殿、大佛楼。1977年,修葺大佛楼房顶。
附:大藏佛经简介
  藏经阁内原存藏经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南京工部侍郎陆光祖(曾任浚县知县)印补佚本。万历三年(1575年)浚县知县杨镕建阁珍存。大藏佛经出于南藏,计6053卷,经本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用洁白竹纸裱装,为毛笔抄写与木板刷印混台版本。400余年间,保存完好。每年古历六月六日,寺僧邀请县内知名文人及绅董,齐集藏经阁,开箱置经卷于阁楼木栏杆上,谓之晾经会,翻晒之后,装箱珍藏。历经沧桑,依旧如新。藏经名闻遐迩,登封、安阳、武安、林县等地著名寺僧常有借诵,归还时作跋,并加盖寺院或主持僧人印信。1949年12月28日,平原省将其收藏于新乡图书馆,今藏新乡市博物馆。
  二、太平兴国寺
  太平兴国寺,在天宁寺南,座西向东。寺内主要建筑有释迦牟尼大殿、朝阳洞及观音洞,兴建年代失考。寺内今存明至民国时期建筑。山门3间,座落于半山腰平台,系清代建筑,房内墙壁上镶嵌重修寺院碑刻。山门后为释迦牟尼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修。殿内原有一木雕佛龛,内供明代所塑释迦“堆沙像”。堆沙像和木龛雕工精细,艺术价值很高,惜已不存。大佛殿北有观音洞,凿于1914年,洞内供观音,前有拜殿3间。观音洞北有朝阳洞,凿于明代,因洞朝阳故名朝阳洞。洞深4.18米,宽3.46米,高2.5米。券形顶,是大伾山上最大的凿洞。洞内原塑3尊菩萨及十八罗汉像。天将雨时,四壁渗水,宛如一天然“晴雨计”。前有拜殿3间,殿下有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立拜殿碑一通,洞两侧山崖上有元代摩崖题记。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27:22.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三、千佛寺
  千佛寺在寝宫楼北。《河朔访古录》载:寺内有石崖,高2.5米余,上建阁以祀真武。崖下凿洞二,并大小佛像身躯,而谓千佛洞也。建寺当在凿窟之后。
  千佛寺现存建筑有水陆殿7间,十八罗汉殿5间,两廊各5间,今作校舍。后院有桧柏一棵,高约12米,围粗2米余,枝叶繁茂。据测,有千年之久。
  四、天齐庙
  天齐庙在大山南端山腰间,座北向南。天齐庙又名东岳庙,为祭东岳大帝黄飞虎而建。天齐庙始建年代失考,现存金明昌五年(1194年)及元至顺四年(1333年)两通重修天齐庙碑。现有山门3间,内重塑黄明、周纪、吴显、龙环四将像。东西两廊各5间,内塑十阎罗帝君。正殿3间,内供黄飞虎塑像。殿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门前二石柱精雕滚龙飞云,呼之欲出,艺术价值很高。1978年,正殿毁于火,唯滚龙石柱幸存。
  五、禹王庙
  禹王庙原在大山东南麓,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后屡遭破坏,几至坍塌。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知县刘德新将庙迁至今址(阳明书院故址),座北向南。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内塑禹王像,高2米余,置于1米高之台上,外罩木质神橱,神像后壁彩绘“禹王锁蛟图”。
  禹王庙大门、陪房、四周围墙及古松柏,1945年被国民党新五军破坏。1957年,省文化局拨款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劫难。1985年,禹王庙大殿重新修复,内供大理石禹王塑像。
  六、孔庙
  孔庙又称先师庙、文庙。元时,建于浮丘山。元末红巾军起义时,毁于兵燹。明洪武六年(1373年),于县衙东邻重建,座北向南。经明、清两代重修与扩建,院落宏敞,布局紧凑。庙左为礼门,右为义路,左边墙上嵌“一应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以示尊孔。门前有照壁,两侧北向与围墙衔接,中有木制栅门。东门题额曰“道冠古今”,西门题额曰“德配天地”。头门为棂星门。院中有池曰泮池。池周装以石雕栏杆,池上横跨一石拱桥。池左有唐槐一株,围粗4米余,中空,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内生一径尺榆树,俗谓“槐抱榆”。过泮池为时中门(又称戟门)。穿门便到大成殿院。大殿面阔5间,顶坡为琉璃构件。殿中供奉孔子牌位,左右“四配”,两边“十哲”。东西庑各15间,原供“七十二弟子”牌位。时中门两侧的“祭器库”、“官书库”,完整如故。
  七、碧霞宫
  碧霞官即碧霞元君行宫,又名圣母庙,俗称奶奶庙,踞浮丘山南端最高峰。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建。明清至民国年间,几经扩建,始具当今规模,占地面积11160平方米。碧霞宫座北向南,87间殿宇、楼阁以南北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组成三个院落,是一处规模完整、保护完好的古建筑群。
  碧霞宫山门3间,建在一座高约2米的平台上,前有月台。月台上建石坊一座,一对石狮雄踞左右,姿态雄健。山门为歇山顶建筑,琉璃构件。正脊两端鸱尾吞脊,戗脊有飞鱼、海马、四绝神。山门两侧各设一便门,东南与西南角各建一座高楼。左名巽宫楼,右名坤宫楼(按八卦方位取名)。山门下两根石柱上刻有对联,上联为“浮山妥圣灵峰连峙两道青螺扬峻德”,下联为“卫水环神刹涛接淇泉一泓白练漾洪功”。山门对面月台下广场戏楼为清光绪年间建。
  穿过山门,即是前院。两厢四帅殿及钟、鼓二楼左右相对,院中有长方形莲池,上架石拱桥一座。甬道穿桥而过,直达二门。
  二门平列3个,中间较大,上面各建门楼一座。正中门楼为“四阿顶”(也叫四面坡),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修。顶棚全为木架结构,形式奇绝。门楼前后镶嵌横匾,前书“贻尔多福”,后书“群生系命”。中门内两侧是四值符殿。
  中院院落宏宽,古柏苍翠,碑碣林立。两廊各10间,中5间为阎君殿,原有十殿阎王及“阴司报应”等塑像,相貌严森。东廊南端塑三曹官,北梢间是罗祖。西廊南间塑包公,北梢间是财神。
  大殿为碧霞宫主体建筑,两道石阶可通上下,中间是垂带,嵌以“御路”,雕以“二龙戏珠”,匠心独到,雕功精湛。
  大殿由卷棚顶拜殿和悬山顶后殿组成,用琉璃瓦覆顶。后殿正脊当中竖一铜葫芦,高2.5米,下围3米,经年不锈,金光闪烁,人称“风磨铜宝葫芦”。殿周围有走廊。拜殿面阔5间,进深7间,明间和两次间各开四扇通楣条棂格扇门,两侧系透棂窗,木雕花卉鸟兽,图案精致。左窗嵌以“灵镇东岱”,右窗嵌有“光映西池”字样。檐下垂拢,玲珑剔透,其间绘《二十四孝》及“子路问津”、“河马负图”、“女娲补天”等画。殿内雕梁画栋,绘“进妲姬”、“访姜尚”以及取材于古诗、生活、器物等不同类型的图案画共30余种,琳琅满目。两侧以木板隔为厢房。木板上端有工笔仕女图,色彩鲜艳,形肖逼真。殿正中有2米高砖台,上塑高1米余之座像3尊。像后与后殿置隔扇门。后殿内有3座砖雕莲台,台上各有木雕神橱一座。木橱透雕龙、凤、花卉,极其精致。橱内各塑有一尊元君像,中间一尊神像号为碧霞元君。三尊泥塑各有风格,中间表情宽厚,左侧神采仁慈,右侧目光爽直。金冠黄袍,端坐执圭,瞻之大有宽慰之感。
  大殿两山外墙,绘有“八仙图”等。正殿两侧,又各建三间廊庑,东廊北首3间为眼光殿,西廊北首3间为子孙殿。大殿东侧是老母殿,内供床公床母,西侧即三仙殿,内塑云霄、琼霄、碧霄。大殿后迎面屏立门楼,中门青石横额上阴雕“磟宫妥圣”四字。东西设便门,东曰“仪分乾健”,西曰“德秉坤贞”。
  妥圣坊后是碧霞宫的最后一个院落。院内有3座楼,两侧为东西宫,中为寝宫楼。
  寝宫楼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它是碧霞宫的最后一座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为三重檐歇山顶建筑,琉璃瓦覆顶。正脊正中立一高2米之宝瓶。楼分2层,上下有走廊绕行,故又称“转角楼”。登楼远眺,心旷神怡。楼上原有一暖阁,木雕碧霞元君睡像一躯,人称“睡奶奶”,1964年拆除。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对碧霞宫之保护极为重视,多次拨款修葺碧霞宫大殿、寝宫楼、戏楼、帅殿、钟鼓楼、莲池、廊房等建筑物,至今,这一宏大的古建筑群尚能保持原貌。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27:36.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一、黎阳仓遗址
  黎阳仓为隋代名仓之一。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建。《太平寰宇记》载:“仓城在县西南隅,袁绍聚粟之所,亦即隋开皇中置仓处也(今大碾附近)”。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称“黎阳仓在大伾山北麓。”
 黎阳仓规模之大,贮粮之多,可与洛口仓(又称兴洛仓,在今河南省巩县东)并重。大伾仓窖遗址在大伾山东麓太平兴国寺南。宋张芸曾过大,见仓窖遗址。“画曼录予尝登大伾,仓窖犹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崇祯《浚县志》)。《伾山杂咏》:“依山为窖以仓名,当是屯粮为赡兵。若饷大军二十万,也应无计保岩城。”隋末,瓦岗义军曾派徐懋功袭破黎阳仓,并派重兵驻守,足见粮仓地位之重要。
  金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河决阳武(今原阳光禄村),不堵,“河道大变,汲胙流空”“河道改而仓废,大仓窖亦不存焉。”(清嘉庆《浚县志》)
  二、钜桥仓遗址
  钜桥仓是商代一大粮仓。明万历《浚县志》载:“钜桥在县西五十里,周武王发钜桥之粟即此。”清顺治《淇县志》载:钜桥“在县东北,淇河以东,即殷纣积粟地。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7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27:53.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一、军寨古冶金遗址
  遗址位于县北9公里前、后军寨村间。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5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
  该地春秋时称牵城。《春秋》载“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公会齐侯、卫侯于牵。”《汉书·地理志》载:“黎阳城北十八里有牵城。”清嘉庆《浚县志》载:“牵城在县北十八里,一名脾上梁间”。
 牵城从汉至宋冶铁较发达。《魏书·食货志》:“其铸铁为农具、兵刃,在所有之。然以相州牵口冶为工,故常炼锻为刀,送于武库”。遗址地表散存炉渣、碎铁块、汉代陶片及宋代瓷碗、碟片等。1957年出土较完整铁杵一件,重约20公斤。还发现圆形残窑一座,直径约3米,窑壁用砖砌成,以黄泥涂抹。
  二、大八角古窑遗址
  窑址位于县城西北32公里大八角村北。遗址断崖处暴露残窑5座,排成一线。相传大八角有72窑。
  现存残窑大小各异,呈圆形,高约2至5米,平底,壁厚约0.3米。窑内土褐色,杂以红烧土块、残块及少许瓷片。经鉴定,该遗址为汉至宋砖窑。
 《太平寰宇记》载:“宛城……在卫县(今卫贤集)北四十里。”《水经注》:“宛水自堰东注宛城,西屈迳其城南(即今大八角)”。
  三、卫贤古窑遗址
  遗址位于县西南25公里卫贤集东北约500米。今存古窑4座,呈椭圆形。1977年8月上旬,安阳地区文物普查队清理了一座古窑。该窑呈东西向,窑室通长4米,东部宽1.02米,中部宽1.3米,西部宽1.17米。窑室中部高2.2米,壁厚0.2米,呈砖蓝色。窑室东部为火膛,深1米,宽1.1米。前窑门上宽0.6米,下宽0.8米,高1.46米,壁厚0.3米。后窑门上宽0.3米,下宽0.6米,高1.6米,壁厚0.16米。窑门用砖封闭。窑室内残存绳纹碎砖、筒瓦等。砖窑属何时期,尚未鉴定。
  四、北纸坊古窑遗址
  遗址位于卫贤乡北纸坊村后街,东西长100米,南北宽20米,面积2000平方米。窑群分布于村内大街路北,裸露地面30余座,呈圆形,直径约1.5至2米,壁厚0.2米,壁上有下垂欲滴琉璃渣。
  五、卫贤西北古窑群遗址
  遗址位于卫贤集西北1公里处,西滨淇河,东靠河堤,南北长约1公里,双行排列,约有百余座。村民平整土地和淇河复堤时遗址毁坏殆尽。唯苹果园内尚保存一座完整古窑,圆形,直径5.16米,残深3.85米,窑门券高1.67米,宽0.86米。窑四周有3个烟道,宽均为0.65米。窑内遗砖长0.5米,宽0.27米,厚0.135米,重25公斤余。
  六、交卸古窑群遗址
  遗址位于卫贤乡交卸村西南淇河堤内,有残窑数十座,分布广泛,直径约5米,窑壁厚1米。属何时遗址,尚无定论。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8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28:19.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一、鹿台遗址
  遗址在县城西24公里刘寨与申寨间,西、南濒淇河,面积100余亩。因年深日久,遗址被分割成六块台地,从东向西排列有序。
  该遗址系新石器时期至两汉文化遗存。观其四周断崖暴露遗迹,可见文化层堆积,厚约3米。上层为两汉文化,次为周、商、龙山及仰韶文化。内含丰富,白灰石房基叠压数层,尚有灰坑、红烧土块等。地面散存陶片很多,均系红陶、黑陶、灰陶。纹饰以绳纹、篮纹居多,方格纹素面次之,附加堆纹极少。遗址中文物种类繁多,有石斧、石镞,石铲、石锛、石刀、石镰,彩陶钵残片、鼎足、鬲腿、骨锥、骨簪,骨镞、铜镜、铁钺、铁钩镶等。省、地文物工作者对该遗址曾数次考察,采集了实物标本,一致认为是一处历史价值很高的古文化遗址。1980年文物普查时,二、六号台地被夷为平地,三号台地仅存667平方米,四号台地幸存2668平方米,唯一号、五号台地保存完好。
  二、前草店遗址
  遗址位于县西南32公里前草店村西。西靠淇河堤岸,东面为民宅。南北长150米,东西宽50米,面积7500平方米,在复堤起土时被毁殆尽。
  遗址出土文物有钵、鬲、豆、器盖、折腹盆、石斧、石铲、骨凿、蚌刀、鹿角等。
  三、黄湾遗址
  遗址在县西南25公里卫李庄村西0.5公里处。南、北、西三面为淇河环绕,形如三角洲,俗传此地为殷纣时黄飞虎故居,故名黄湾。
  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面积2万平方米,系内涵丰富的仰韶至龙山文化。从断崖处可以看到厚2.5米的文化层。龙山层较厚,直接叠压在仰韶层上。其陶片多为泥质,少量夹砂。纹饰有方格纹、篮纹、细绳纹、弦纹。发掘的文物有鬲、器盖、豆、高颈瓮、平底盆、鼎、残石刀、石镰,石镞,蚌镰,陶纺轮、鹿角等。仰韶陶片有泥质红陶尖底瓶和彩陶钵片。石器有磨制粗拙的石斧、刮削器等。该遗址年代久远,文化层内涵丰富,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四、小艾庄遗址
  遗址在县西22公里小艾庄村西1公里处。系一台地,南为小沟,东为古河道,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0米,面积7000平方米。经考察,为一处龙山至商代文化遗址。
  1973年4月23日至5月1日,安阳地区文物训练班在省博物馆专家指导下,对遗址进行试验发掘。发掘结果表明,文化遗存分6层,1、2层为商代文化,3、4层为先商文化,5、6层为龙山文化。
  龙山层厚0.65米,内有白灰面房基3座,上下叠压9层,上4层为白灰面涂抹,下5层为火烧硬面,从下至上逐层南移。白灰面房基呈圆形,直径约3至4米,灰面较薄,厚约0.5至0.7厘米,光滑平整。房基正中,有一圆形灶面,直径06至0.7米,灶面呈红黑色,光滑坚硬。白灰面四周有残墙和柱洞3个。出土文物极为丰富,陶质有泥质和夹
砂两种。纹饰有方格纹、篮纹、弦纹、附加堆纹。器型有鬲、豆、折腹盆、平底盆、深腹盆、、直筒杯等。石器有石斧、石镰,石铲,均为青色石灰岩磨制而成。制作精细,通体磨光,器身扁宽,刃部作圆弧形,有使用痕迹。骨器有骨簪、骨箭头,另有卜骨、兽骨、蚌片等。
  先商层厚1.15米,内有4个圆形灰坑。填土中陶片较多。陶片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器型有簋、鼎、瓮、鬲、罐、盆、杯、豆、器盖等。石器有穿孔石镰,石铲、石凿、磨石、刮削器。骨器有骨刀、骨锥,磨制精细。另外,还发现有牛、鹿、猪等动物牙齿和骨骼。
  商代层厚0.95米,出土圹穴两座,灰坑1个。出土陶片为泥质和夹砂两种。灰陶居多,磨光黑陶次之,红陶极少见。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鬲、罐、豆、盆、壶、瓮、鼎。石器有石凿、石铲、石刀,还有鹿角、蚌片及牛、猪等动物骨骼。
  五、申屯遗址
  遗址在县城西北32公里申屯村西南,系一高约10米之台地,南北长200米,宽90米,面积18000平方米。文化层厚4米,内涵丰富,从西部断壁处可见文化层堆积层次。地表层散存大量绳纹、篮纹、方格纹、素面泥质黑陶及灰陶片。出土器物有豆柄、鬲腿、鼎足、石钵、石铲、砺石、鹿角、蚌镰,兽齿等。耕作层以下为扰层,包含物有汉代残砖瓦、宋代瓷片。扰层下有陶窑,壁面呈黑红色,似琉璃状下垂欲滴,显系强火高温所致。根据出土文物考证,遗址上层为汉至宋文化遗存,下层为龙山文化遗存。《方舆纪要》载:“在废卫县(今卫贤集)东北有宛城(今大八角)。其东二里为上宫台。”《诗经·桑中》云:“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依其地理位置,申屯遗址似是古上宫台。
  六、姬屯遗址
  遗址位于县城西北33公里姬屯村北,俗谓“凤凰台”。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0米,面积约8000平方米。1964年,永通河新河道将其切割为南北两部分。从断层处可以看出该遗址为一处内含丰富的龙山文化。地层堆积为黄褐土、浅灰土、灰黑土、红烧土4层,厚约2至2.5米。河床断崖暴露出14座圆形白灰面房基,直径约3.5至5米。白灰面中间有通心圆灶面,直径约0.8至1米。表面坚硬光滑,呈黑红色,系强火长期熏烤所致。白灰面叠压数层,分布密集。地面散存遗物丰富,有泥质灰陶、磨光灰陶、黑陶、棕陶、蛋壳黑陶,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旋纹。器型有鬼脸式鼎足、平底盆、高颈瓮、鬲、直筒杯、、豆等。石器有石斧、石凿、石铲。骨器有骨镞、骨锥、骨针。蚌器有蚌镰、蚌刀。另外还有兽骨、鹿角等。
  姬屯遗址为一处典型的河南龙山文化,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9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28:32.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七、韩庄遗址
  遗址在县城西北14公里韩庄村,系一高地,南北长100米,东西宽60米,面积6000平方米。地面散存陶片、骨器、蚌片、鹿角等物。村民曾发现过圆形白灰面房基、灰坑和红烧土块。该遗址属龙山至西周文化。
  八、贾店遗址
  位于县城西南11公里韩贾店村东,为一处高约6米之台地,南北长100米,东西宽30米,面积3000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厚约5米,内有圆形灰坑、白灰面房基等。房基为圆形,上下叠压三层,中间有通心圆灶面。地面散存大量灰陶片。纹饰有篮纹、方格纹绳纹、附加堆纹等。器型有鬲、罐、平底盆、直筒杯、等。另外,还发现有蚌片和零乱兽骨。根据遗物考证,该遗址属龙山文化。
  九、亮马台遗址
  遗址在县城西南9公里亮马台村西南,为一高出地面约3米之台地。原面积约30000平方米,现存1800平方米,南北长60米,东西宽30米。文化层厚约4米,内涵丰富,属龙山文化遗存。地表散存灰陶、夹砂灰陶、泥质磨光黑陶、棕陶残片,饰方格纹、篮纹、细绳纹者较多。石器有石铲、穿孔石镰,石箭头。还有骨簪、蚌刀、鹿角等遗物。遗址周围常有汉墓出土。
  十、前公堂遗址
  遗址位于县西25公里前公堂村南约100米,系一台地,高于淇河水面约17米。西濒淇河,东临天赉渠,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57米,面积57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至2米。地表层被破坏,暴露出白灰面房基数座,均为圆形,其中一座叠压四层,每层厚约0.25至0.3米。遗址中心处经钻探,在距地表层深约0.7米处,发现白灰面,白灰面下为草拌泥。
  该遗址为内涵丰富的龙山文化。散存陶片有泥质和夹砂两种,灰陶最多,磨光黑陶次之,棕陶极少。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等。器型有鬲足、深腹盆、单耳直筒杯、豆、平底盆、罐等。石器有石斧、石钵等。石斧青砂石质,刃部磨制锋利,通身光滑。骨器有骨镞、骨梭。另有蚌片、兽骨骼、鹿角等。
  前公堂村西北约500米处,为另一处龙山文化遗址。西临淇河,东傍公路,西高东迤,面积3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至2.4米。采集陶片多为灰陶,饰以绳纹。器物有鬲、 罐等,属龙山晚期文化。
  以上两处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有保护和发掘价值,1978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北纸坊遗址
  遗址位于县城西南27公里北纸坊村南,西滨淇河大堤。遗址地势较高,群众俗称岗上。
  遗址范围较大,南北长500米,东西宽80米,面积4万平方米。遗址西北部包涵文物最丰富。
  采集到的陶片有泥质灰陶、磨光黑陶、棕陶、红陶等。纹饰有方格纹、蓝纹、附加堆纹等。器型有鬲、大口尊、器盖、平底盆、高颈瓮、罐。在地表层还发现石斧、石铲、蚌片、兽骨、鹿角等。
  遗址北部断崖上暴露有圆形灰坑,地层中多夹杂有红烧土块。根据出土的包涵物确认属龙山文化。
  十二、前枋城遗址
  遗址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前枋城前街淇河东岸,长180米,宽120米,总面积为21600平方米。采集到的遗物有商代的陶鼎、陶盆、陶鬲、石斧、石镰,贝壳等,西周的陶豆、陶鼎、陶壶、陶鬲等,是一处典型的商至西周时期文化遗存。遗址中有一处距河岸约6米远之土堆,高约6米,底长约100米,宽26米,当地人称为金皌堆。堆土层中有许多汉代瓦片,相传是汉末曹操遏淇水东入白沟下大枋木时之遗迹。
  十三、蒋村遗址
  遗址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蒋村西200米处,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700米,面积7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至2米,地层叠压复杂,内涵丰富,是一处大面积汉代文化遗址。
  遗址地表层散存文物较多,有瓦当、板瓦、筒瓦、绳纹砖、画纹空心砖等。板瓦内壁有人字、乳钉、麻点和波浪等纹饰,筒瓦表面饰绳纹。陶器有、瓮、豆柄、平底器。工具有石斧、铁镢,石镰等,制作精细,刃部锋利。
  蒋村东北500米处,有一处面积15000平方米的宋代文化遗址。遗址隆起,村人呼为陶营。文化层厚约1米,宋代瓷片散布其间。西部断崖处有大量红烧土块和灰色陶片。在遗址南部采集到宋代钧瓷、汶瓷、白瓷盘各一件。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0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29:45.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浚县名人
王越(1423—1498年),字世昌,今浚县钜桥乡岗坡村人。少时仪表奇迈,颖悟过人,读书过目不忘,补县学生。景泰元年(1450年)乡试中第三名,会试中第三十三名。二年登进士第,授监察御史。三年,出按浙江,警慑贪污,激浊扬清,议论英发,见事风生,众皆佩服。翌年,父卒,返原籍服丧。天顺元年(1457年),起掌诸道章奏。四年,超擢山东按察使,深得宪体。七年,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力修废政,整饬边务,深得信赖。成化元年(1465年),母卒,奔丧还家。三年,署都察院事。六年,赴延绥御敌有功转左,又以黄草梁功升右都御史。八年,于河套破敌大捷,斩二百八十,加太子少保,增奉一级,提督十二团营。十三年,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十六年,出大同御敌,于威宁海克捷,斩敌四百,封威宁伯,食禄一千二百石。十七年,出宁夏西征,佩将军印,任总兵官,初镇大同,移镇延绥,战功卓著,加太子太傅,增禄四百石,总制宁夏、甘肃军事,提督团营。十八年,受汪直牵连,夺封除名,谪居湖广安陆。弘治元年(1488年),上疏陈冤,请许还乡,未准。七年,再上疏陈冤,廷议功过,复官左都御史。十年冬,甘肃边塞有警,廷拟复设总制官,先后举七人皆不称职,经吏部尚书屠?荐举,王越就任,加太子太保,总制宁、甘、凉军务兼巡抚并经略哈密。翌年,于贺兰山剿敌获胜,加少保兼太子太傅。是年,又受李广牵连,忧恨绵绵,病死甘州军中。朝廷闻讣,上为震悼,辍朝一日。赠太傅,谥号襄敏。遣进士王阳明(守仁)护送王越灵柩至浚,葬在大伾山西麓。
  王越治军有方,具有卓越的军事才干。他镇守边关二十余载,“虽罹挫?而志不少衰。”“久膺帅寄,历西北诸镇”,身经百余战。率军擒斩敌数千,夺获驼马万计,盔甲器物数万,追回被抢人畜三十余万,出境数百里,使河套地区久无边患,立功受奖十七八次之多。在防御工事上,越改挑壕堑为筑高墙,计千余里,创建墩堡数十座。“改造兵甲,简练士卒,区画粮草”,胸有伟略。“一遇有警,身不离鞍马,手不离弓矢,或连日不脱衣甲,或终日不得饮食,寄存亡于呼吸之间,决成败于指挥之顷,百苦备尝,九死不悔。”王越用兵,“知敌情伪及将士勇怯,出奇制胜,动有成算”。
  王越善用人,奖励部下,荐举贤才。榆林一战,一老兵献计而胜,越下马拜之,遂提为千户官。越举荐杨守随、侣钟、屠滽、王浚等人,后来皆成为名臣,健将武校多出其门。王越为政廉洁,恪职尽责。“内行交际,实也卓绝,磊磊落落,家无余财”。而且“睦族敦旧,周穷恤贫,援接卑幼,如恐不及”,扬名边陲,饮誉乡里。
  王越出将入相,文武全才,非但“身率三军,决胜千里”,而且博学能文,长诗善赋,戎马疆场之余,作诗、词、赋、文数百篇,20多万字,后人辑有《王襄敏公集》。资政大夫、南京刑部尚书吴洪作序,赞王越“好学不倦,辞藻,品格直逼盛唐”。越“文不经思虑,动数千百言,纵横张弛不失其正。诗尤明易通畅,不事艰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然气象雄伟,文思焕发如长虹亘天,光焰万丈,可以追逐李杜诸人,其余莫能及也”。
  王越一生多坎坷,遭弹劾五六次之多,曾被削官夺职,谪居他乡。但他“忠君爱国,壮老一致”,“贤良之举,蔚有时名”。《明史》第一百五十六卷列传第五十九载王越传。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30:0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卢楠,字次,又字子木,今浚县城关镇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生年不详,卒于隆庆三年(1569年)。其先世业农,家颇富有。楠少负才敏,博闻强记,读书一再过,终身不忘。父费资供其入太学生上舍。楠好古文辞,落笔数千言。因其文章不拘旧例,屡试未中。处身乡间,生不得志。性情豪放,不拘小节,嗜酒如命,时常暴饮大醉,使酒骂座。
 卢楠曾因忤逆县令而冤狱十年。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某日,卢邀县令到家作客,等到傍晚县令未到。卢楠怒而自饮,大醉而卧。县令登门,卢未以礼相迎。从此,县令对卢衔恨在心。另有人借机在县令面前拨弄是非,说卢楠视县太爷的文章如粪土,县令更加忌恨于卢,执意寻机报复。是年,卢家一仆人遭训斥后意外病故。县令乃借机陷害,鼓动其家人诬告卢无端致死人命,便将卢楠下狱。县令又怂恿狱吏夜施重刑,致卢楠臀踵溃烂。未几,卢家又遭匪盗抢劫,房屋被烧,其父被逼自刭而死,家破人亡。卢楠在狱中向壁而立,怨愤至极,遂发奋读其所携之书,作成《幽鞠赋》、《放招赋》及多首诗篇,以泄心中愤懑。卢之好友谢榛(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为救卢楠到京活动,未得结果。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陆光祖任浚县知县后,谢榛详陈卢之冤情,冤案始得昭雪。嘉靖三十年出狱。 卢楠出狱后,到彰德(今安阳)拜谢谢榛,巧遇谢在赵康王家作客。康王及地方名宦久闻卢的大名,争相款待,卢嗜酒如故。陆光祖擢升南京礼部尚书后,卢去拜访,借机遍游江南名山大川。回浚县后,常借酒兴吟诗作赋。隆庆三年(1569年)落魄病逝。卢卒前一岁,其妻先亡。有三女,其一逾二十不嫁。
  卢楠著有《蠛蠓集》五卷,今有刻本传世。集中所收诗赋,颇受王世祯(明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嘉靖七才子”主将)推崇,称其诗赋“真气坌涌,不随‘七子’步趋”。万恭(南京光禄寺少卿)赞其诗作“激烈悲怆,有古先秦汉策士之风”。《明史》第二百八十七卷载卢楠传。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30:55.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卫国黎(今浚县)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生于周景王二十五年(前520年),卒年不详,终于齐。
  子贡出身于商人家庭,20余岁继承祖业开始经商。约25岁(前495年)前拜孔子为师,但未一直在孔子身旁,时常到各国活动。鲁定公十五年(前495年)初,孔子适卫时,子贡去鲁国察看鲁定公与邾隐公会见。孔子离卫适郑时,子贡跟随。鲁哀公三年(前492年)随孔子在陈国。困厄之时,子贡受命至楚,使楚昭王出兵救孔子。哀公七年(前488年),孔子再至卫国时,子贡在鲁国,受季康子派遣会见吴国太宰。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孔子回鲁国前,子贡在鲁国协助叔孙氏办外事。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子贡受鲁国派遣出使齐国。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去世后,子贡在鲁国孔子故里(今曲阜)服丧三年,又庐墓三年,凡六年。之后子贡仍在鲁国。哀公二十六年(前469年)答卫出公求问。翌年一月前,子贡离鲁,后事不详。子贡曾任信阳令、信阳宰。
  子贡是孔子最亲近的学生之一。在众弟子中,孔子与子贡的关系超出一般。子贡钦佩和崇敬孔子,对孔子评价最高,是孔子及其学说的宣传者和捍卫者。子贡初拜孔子为师时,感到孔子并无什么了不起,后来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论衡·讲瑞》载:“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当一年二年之时,未知孔子圣也,三年之后,然乃知之。”子贡称孔子的学识高深莫测,称孔子为圣人,比孔子为日月,任何人不能超过。《论语·子张》载,鲁国大夫叔孙武叔说“子贡贤于仲尼”。子贡马上反驳说:“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七尺为一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房舍)之富。”当有人毁谤孔子时,子贡挺身而出说:“无以为也(不要这样做),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陈子禽怀疑孔子的伟大,对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回答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韩诗外传·卷八》载:“子贡答齐景公曰:‘臣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犹渴壶杓,就江海而饮之,腹满而去,又安知江河之深乎。’景公曰:‘先生之誉,得无太甚乎?’子贡曰:‘臣赐何敢甚言,尚虑不及耳。使臣誉仲尼,譬犹两手捧土而附泰山,其无益于明矣。使臣不誉仲尼,譬犹两手把泰山,无损亦明矣。’”孔子的学说大多经由子贡宣传给社会,子贡是孔子学说最好的代言人。司马迁说:“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崔述在《洙泗考信余录》中说:“子贡之推崇孔子至矣,则孔子之道所以昌明于世者,大率由于子贡。”《论语》中,子贡的名字出现57次,而颜回的名字仅出现32次。
  孔子对子贡非常器重,往往将其学说的真谛传授给子贡,如何为仁,何为士,何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样为政、为仁等。孔子在危难之时盼望子贡。《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唯有对子贡才如此表达情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载,子贡问孔子曰:“赐何人也?”子曰:“汝器也”。又问“何器也?”子曰:“瑚琏也(祭神之重要器皿)。”孔子死后,子贡终日守在灵旁。鲁哀公前去吊唁,子贡为孔子“生不能用”伤痛万分。孔子葬后,弟子皆服丧三年,守墓“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唯有子贡多守墓三年,足见子贡与孔子感情之深。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31:36.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子贡“巧口利辞”,“能言善辩”,办事通达,是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和杰出的外交家。孔子办学时,把教学内容分为四科,即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子贡系言语科之佼佼者,连孔子也自感不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论衡·书解》载:“或问于孔子曰:‘……子贡何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孔子答季康子问曰:“赐也达,於从政乎何有?”《韩诗外传》载,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于戎山之上,问三弟子兴趣和志向。子贡答曰:“得素衣缟冠,使于两国之间,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粮,使两国相亲如兄弟。”孔子曰:“辩士哉!”可见子贡有从事外交的志趣和才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鲁哀公六年(前489年),孔子及弟子在陈绝粮时,孔子“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这是子贡在外交上的第一次胜利。鲁哀公七年(前488年),吴国企图称霸,兴师北上向鲁国征百牢(牛、羊、猪各一百),鲁哀公迎吴人,而吴人非要见季康子,季康子即派子贡去应付。子贡把吴人说得哑口无言,这又是子贡外交上的成功。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吴伐齐得胜后,吴王赐给鲁国叔孙氏甲、剑等物,一时间叔孙氏不知所措,随行的子贡随即出来应酬,圆满结束了这一外交场面。鲁哀公十二年(前483年),吴国人会见鲁、卫等国国君,将卫侯扣留。子贡说服吴国太宰,将卫侯释放。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齐鲁媾和,经子贡斡旋,齐国归还它以前霸占鲁国之地。子贡在外交方面的才干,当时就受到人们的承认和称赞。楚昭王说,楚国的外交官没有一个能与子贡相比。鲁季康子在外交上受到挫折时说,要是子贡在场的话不会遭此耻辱。司马迁对子贡的外交才能大加赞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齐国田常欲作乱于齐,就想先出兵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公孙龙)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孔子知人善任,认为只有子贡才有解救鲁国危难的能力。子贡受命,先到齐国,果然说服田常,使之放弃伐鲁而伐吴。子贡又到吴国,说服吴国救鲁伐齐。但吴王怕伐齐时越国在背后攻吴。于是子贡又到越国,说服越国军队随吴伐齐。之后,子贡又到晋国说明吴国战胜齐国后必然加兵于晋,让晋国必须作好战争准备。后来,吴国出兵伐齐,大败齐军。晋国又出兵大败吴军。越王趁吴军在北方大败,从背后伐吴,终于把吴国灭掉而北上争霸。“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子贡是著名的富商,经营商业成就斐然。《史记·货殖列传》共记载了十七个人的经商活动,将子贡列在第二。传载:“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子贡能言善辩,反应敏捷,经商有很好的个人条件。他能及时掌握行情,“亿(预测)则屡中”,并“与时(及时)转货?。”《论衡·知实》载:“子贡善居积,意贵贱之期,数得其时,故货殖多,富比陶朱。”由于子贡善于经营,使他非常富有。《仲尼弟子列传》载:“七十之徒,赐最为饶益”,“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子贡经商不单是为了发财致富,而与政治目的相联系。他是孔子周游列国
经济上的支持者。吴慧《中国古代商业史》中说:“孔子和大商人子贡生活在一起,至少是子贡做买卖,供给周游列国的孔子和同门。”子贡是一位有学识的商人,诸侯不但需要他的货物,也需要他的政治识见和才学。经商成为他宣传政治主张和实现外交才干的重要条件。《史记·货殖列传》载:“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越王勾践甚至“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子贡通过经商才达到如此显赫地位,因而成为孔子的代言人和杰出的外交家。
  在治国思想上,子贡重视教化作用。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上,子贡与子路不同,反对诉诸武力,主张用外交谈判解决争端。在国内政务上,子贡主张教化。《韩诗外传》载:“季孙之治鲁也,众杀人而必当其罪,多罚人而必当其过。子贡曰:‘暴哉治乎!’季孙氏闻之,曰:‘吾杀人必当其罪,罚人必当其过,先生以为暴,何也?’子贡曰:‘夫奚不若子产之治郑?一年而负罚之过省,二年而刑杀之罚亡,三年而库无拘人。故归之如水就下,受之如孝敬父母。……赐闻之,托法而治谓之暴,不戒致期谓之虐,不教而诛谓之贼,以身胜人谓之责。责者失身,贼者失臣,虐者失政,暴者失民。且赐闻,居上位行此四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于是季孙稽首谢曰:‘谨闻命矣’”。《新书·政理》载,卫灵公问国家政务何最重要,史鳅说刑罚,子路说军事,子贡说教化最重要。子贡在去告朔之饩羊周天子每年冬将次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称颁告朔。诸侯将历书藏于祖庙,每月初一杀一只羊祭于庙,以示敬重,曰饩羊。春秋时,多国已不用周历,告朔饩羊之规已被破坏,故子贡主张去告朔饩羊。
  问题上,与孔子相悖,表现出不墨旧礼的务实思想。《论语·八佾》载:“子贡欲去告朔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死后,葬在祖籍(今浚县大伾山东南张庄)。其二世端木炅为齐卿。三世端木叔“不治世故,放意所好”,“弃其家事,散其库藏珍宝”“不为子孙留财”,家产破败。五世端木静为鲁下大夫。九世端木肇遇秦始皇“焚书坑儒”,去端姓木,隐蔽于鲁国。十世端木庚复姓端木,迁居祖籍。东汉光武年间,十五世端木质(字子西)为博士,十七世端木融拜议郎。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明帝东巡狩,“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从此以后,子贡不断受到官府祭祀,并追加谥号,荫及其后裔。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子贡配享,为十哲之一。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黎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黎阳公。政和五年(1115年)都水使孟昌龄至浚州,奏准建黎公墓专祠。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封黎公。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浚县知县刘台于县城东南隅建黎公祠。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爱新觉罗玄烨皇帝西巡返京经浚县宜沟镇,赐给子贡七十世后裔端木谦“贤哲遗府”匾,并封其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后代世袭,遂遣太子谒子贡墓。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封先贤,称子贡第十二人为十二哲,塑像孔庙大成殿内东西两旁。
  浚县乃先贤子贡故里,子贡的道德学问、识见功业影响深远。尤其经商有道,由平常之人变为显要之士倍受商界崇奉,“既在黎阳学子贡、何必南越法陶朱”的佳句流传至今。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31:5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浚县古庙会历史悠久。明代中期,浮丘山正月会兴起并逐渐发展。清康熙年间,浚县古庙会已颇为兴盛。清末至民国年间延续不衰。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扬其利,抑其弊,扶持改造古庙会,使其在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1952年和1954年,浚县人民政府曾两次发出发展物资交流大会的通知。1958年集市贸易被取消,古庙会一度衰落。1961年开始恢复,到1965年逐渐达到原有规模。“文化大革命”期间,古庙会被视为“四旧”而加以限制。1976年初,浚县革命委员会发布通告,取缔浮丘山正月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庙会得以恢复和发展。原有古庙会规模扩大,有些村庄起了新会。今全县每年有庙会257起,三天两头有会。浚县的古庙会不但多,而且规模大。浮丘山正月大会,会期半月有余,高峰日赶会人数达二十余万。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97 个阅览者

 第1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cchazz 于 2007-04-24 21:32:10.0 发表  来自:

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月古庙会萌芽于后赵皇帝开凿伾山大佛时期,当时的人们集结进香,朝山拜佛。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两山相继修建了许多寺庙、道观,庙会的规模逐渐扩大。明嘉靖二十一年,浚县知县蒋虹泉修建了浮丘山碧霞宫古建筑群,使庙会规模步入高峰期。至明末,浮丘山庙会、山东泰山庙会、陕西白云山庙会、北京妙峰山庙会被称为华北地区四大庙会,浮丘山庙会位居第二。2004年4月,浚县古庙会又被财政部、文化部公布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之一。
  浚县古庙会,时间从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长达一个月之久,会期长,规模大,每年都吸引着来自晋、冀、鲁、鄂、皖等周边20个省市以及海内外数百万的香客、游人来此观光。每月的初一、十五和三、六、九日,还有来自周围市县烧香拜佛,求福还愿的大量香客。
  浚县古庙会是汇集传承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大平台。宗教信仰,历史上是庙会的主题。大伾、浮丘两山,古刹林立,儒教、佛教、道教三种文化和谐共处。在老百姓心中,这些宗教人物都是能为人佑安赐福的神灵。同时,千百年来,在数不清的香客中出现了许多由大量偶然事情积累起来的“显灵”的事件,使方圆几百里百姓中广泛流传着“浚县山,灵!”的说法。更有去浚县朝山进香赶庙会,必须连续三年才能“功德圆满”的说法:一年许愿,二年显愿,三年还愿。
  浚县的庙会社火表演很有特色。三层人叠起的高跷;太师椅上高空翻滚的狮子;真刀、真枪,真拼实打的童子功,显示出瓦岗军驻扎大伾山时在浚县民间带出的习武雄风……省文学院民俗专业作家孟宪明观看后评价说:“这才是真正的庙会,这才是真正的中原民俗文化!”
  民间小吃是庙会中一大亮点。浚县自古为通衢之地,商旅, , , 络绎不绝。正月古庙会形成之后,更招徕四方客商,饮食业随之发展,名吃名菜历代推出:香气扑鼻的饸饹面,质白细嫩的豆腐皮,香焦酥脆的花生米,醇香利口的梨膏糖等都是流传有上百年历史的传统名吃。
  更吸引人目光的是庙会的民间工艺品。如此规模宏大的古庙会,不仅为物资交流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也为周围民间艺术品汇集提供了理想的展露天堂。石刻、泥玩、柳编、布艺……各类民间艺术品随处可见。其中泥玩更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当年隋末瓦岗军攻打大伾山北麓的黎阳仓,长期在大伾山驻扎兵马。期间,将士们常用大伾山下黄河岸边沉积的胶泥捏制战马和螺号,时间一长,泥玩就成为一种文化在民间流传下来。在老百姓长期的泥塑制作中,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民间艺人。其中有4位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民间工艺大师。杨玘屯村民间老艺人王蓝田的作品,已被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收藏。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挖掘、整理、传承古庙会文化高度重视,古庙会规模越来越大,游览秩序、卫生环境越来越好,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日益完善。2003年,大伾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4A景区;2004年,又被评为河南省首批省级文明旅游景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游览。今年春节期间,国家工商联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张维新先生一行考察了庙会文化后,高兴地称赞说:“浚县,是中原文化圣地!”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加拿大学者安得里先生游览时观看了庙会影碟后,评价说:“浚县庙会,是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
  八月会会期自农历七月二十日至八月初一,故称八月初一会,地点也在浮丘山。规模仅次于正月会。
来源:
新华网 城市论坛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