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踏访黎阳忆子贡
作者:王利英/文 王 磊/图 上传时间:2007-9-12
 
 

 

   曾作素王奔走臣
  六瑚四琏擅名珍
  分庭能抗诸侯贵
  结驷不骄处士贫
  事鲁只因从鲁叟
  封黎原本是黎人
  淇园此日无余竹
  古木犹然拱泗滣
  ………  

  ——刘德新 《谒黎公祠》

  
  

《改正先贤黎公墓祠记》碑

 这首诗为曾任浚县8年县令的刘德新拜谒子贡祠堂时所作,短短一百多字可谓黎公子贡风云一生的生动写照。怎样评说这位2500多年前的风云人物呢?说他是孔门高徒、精通六艺的大儒之才或是能言善辩、首开战国纵横之先河的政坛风云人物,又或是富比陶朱的跨国企业大老板,似乎每个称号加在他的头上都不过分。

  记者曾阅读过许多关于子贡这位生于浚县、葬于浚县的历史名人的书,对他每多了解一分,崇敬便也随之增加一分。惜墨如金的大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记载亚圣孟子时仅用了215个字,而记载子贡的文字却多达5000字。可见,不光是后人,就连司马迁这位大史学家对子贡也是倍加推崇的。
  

  南街村寻访子贡祖宅

  怀着对这位2500多年前的浚县名人的崇敬之情,循着历史的足迹,记者踏上了寻访子贡古迹之路。

  浚县文物旅游局的赵喜士先生十分热心,他坚持陪同记者一道前往南大街的端木祖宅。路上,赵先生告诉记者,端木家现主要从事建筑业,家境颇为殷实。不光如此,端木子孙在经商的同时,还不忘研究先祖留下的儒家道义,可谓浚县新一代儒商代表。等到了端木祖宅一看,果然是殷实之家:从大门外看去,两层红砖楼房,红漆木门,显得典雅大方。

  正对着端木祖宅的大门,有一个约有半个足球场大小、深约六七米的大坑。赵先生告诉记者,这个坑被当地百姓称为“端木坑”。坑中存水,青苔布满水面。坑的边缘还种了不少的串红,与坑沿处绿色的小树相互映衬,别有一番风情,使得这座坐落在整齐民宅建筑中的大坑不会显得特别突兀。端木第80代孙端木庆国先生告诉记者,这个坑的来历还跟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有关。据传,此坑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所挖,子贡作为孔子著名弟子,其子孙后代当然难逃被坑杀、迫害的厄运。这一残酷野蛮的行为,迫使子贡后裔不得不迁徙他处隐姓埋名好多年才得以返回故里。看着这个大坑,记者的思绪似乎被拉回到秦始皇年间,在那个暴虐、恐怖的时期,多少宝贵的史书、典籍在一场场人为的大火中毁于一旦,真是令人痛心啊!
  

  不见子贡祠堂真面目

  当记者问及子贡祠堂时,端木庆国先生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就在祖宅西面不远处,现在基本上变为一处废宅了,以前浚县农机厂用着,自从农机厂破产后,院子一直空着,早已不见当年的盛况了。”

  端木庆国先生带着记者绕了几个弯,来到一处铁门紧锁的院子前,指着紧闭的铁门痛心地说:“这就是当年我们‘老先生’祠堂所在地。我也没有钥匙,咱们就在门外看看吧!”震惊不足以形容记者当时的感受,端木庆国先生是不是弄错了?闻名全国的子贡祠堂怎么是这个样子?从生锈的铁门隙缝向里望去,几座砖瓦房坐落在稀稀拉拉几棵桐树间,原子贡祠堂那5间与浮丘山上碧霞宫规模相似的正房哪里去了呢?楷树呢?记者心中一连串疑问却不知从何提问,还是端木庆国先生看出了记者的疑惑。他指着一棵桐树告诉记者:“那棵桐树处就是当年楷树生长的地方,原祠堂为宋徽宗年间都水使孟昌龄所造。祠堂坐北朝南,共有五间大殿,三道牌坊,现在这些石匾、碑刻都已无从寻觅,大概是当年挖防空洞时作为条石用了。上世纪70年代初“批林批孔”时又把祠堂的正房拆除了。” 

 

在先贤子贡故里碑刻旁,记者采访端木庆国

 
  尊崇师道之楷树

  楷树被桐树所代替,那么楷树在哪儿呢?端木庆国先生带着记者又回到端木祖宅。端木庆国打开了仓库的铁门,在石棉瓦搭成的凉棚下,他指着一段4人合抱粗的古木说:“这就是楷树,现在只剩下其中的一截了,别看它外表看起来很沧桑,但它的木质却很结实……”这就是当年子贡亲手所植、历经2500多年沧桑巨变的古树吗?它曾经那么辉煌过,多少高官富豪、儒家弟子慕名前来祭拜过它,如今,它却孤零零地躺在简陋的凉棚下,陪伴它的只有一块上刻“先贤子贡故里”的石碑。

  子贡研究学者、浚县文化名人马金章先生告诉记者,山东曲阜城北的孔林还有一棵这样的楷树(早已枯死),而浚县的这棵要粗于孔林的那棵两倍有余。说起它的渊源,马先生说,这还有一个传说:

  公元前479年,孔子与世长辞,子贡悲痛欲绝,其所拄的两截哀杖在老师入土时被插进土里。师生之情胜过父子,子贡守墓守了6年,而那两截哀杖竟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起来,因念恩师的高风亮节、博学善教,当为世之楷模,遂将其命名为“楷树”,以表孔子之楷模流芳千古之意。守墓期满回老家时,子贡为永缅恩师,特移一株带回家乡栽到庭园中,表明朝夕不忘师恩。2500余年间,楷树根深叶茂,枝干纵横,树干4人方可合抱。每到仲春时节,花开似锦,布满枝头。花后生叶,叶如槐而较长,又似柳宽而短。多年来老根却一直没有新生幼苗。因相传楷花能治各种妇女疾病,所以每每开花,群众多前往采集收藏。人多花少,渴望得楷花而没轮上的人,则折枝撷叶、割剥树皮,使树体损伤日甚,加之当时官府对此奇珍异株从未加以保护,致使楷树于1940年日寇盘踞县城时,慢慢枯萎死掉,光秃秃的树干再也见不到那历经2500多年的旺盛情景。但是,想起它曾见证子贡对自己的穷困潦倒的老师那种深厚感情,想起子贡尊崇师道的行为,不免使参观者由衷地对其产生一种神圣感和崇敬感。
  


子贡墓前吊先贤

  张庄真墓吊子贡

  的确该到张庄子贡墓前凭吊一番了。

  站在张庄村村口的马路边向东北角举目望去,一片树叶葱郁的杨树傲然挺立在旷野之中,显得苍茫而静穆。记者踏着泥泞的小路,怀着紧张而又神圣的心情慢慢地走近了这位历史名人墓地。穿过羊肠土路,在一片花生地中间,一块方方正正的石碑映入记者的眼帘,上刻“子贡墓”三个大字。钻进紧靠石碑的玉米地,在地中间终于找到那块当年子贡墓被破坏时仅存的《改正先贤黎公墓祠记》石碑。石碑高约4米,宽1米 ,上面镌刻着当年浚县县令昭告天下确定子贡墓在张庄的碑文。我们在玉米地里向北摸索了好一阵子才钻出来,举目望去,一个直径约20米、高七八米的土丘在一片花生地中央凸立着,这大约就是子贡墓遗址了。土丘上生长着许多杨树,杨树下则长满了野草,不知道的路人肯定不会将这座土丘与著名的子贡墓联系在一起。坐在花生地边的一块石头上,仰望着子贡墓,记者想起了马金章先生讲述的有关这块“风水宝地”的传说。

  子贡祖宅位于县城南大街,可他死后为何不埋入祖茔,却葬于离县城三四公里外的张庄呢?马先生告诉记者,之所以将子贡坟置于张庄,当时还涉及到“风水”等很多因素的考量。

  据考证,黄河曾流经浚境近1800年,张庄就位于黄河故道。黄河虽多次决口,但河水流至张庄南半公里便叉开东流,至后嘴头村北汇合,两叉道当中形成一个宽两公里、长约10公里的旱堤。河堤南高北低,状如卧龙,俗称“龙虎堤”。传说每遇黄河发洪水,堤随水长,故又称为“活堤”。至今,张庄一带还流传着“黄河水,四下流,淹不了张庄后嘴头”的顺口溜。张庄村三面环水,且地势又高,位居“龙虎堤”之首,可谓当时人们眼中的风水宝地。因之,端木子贡作为春秋时期浚县一带的名门望族,选择“龙头”之地作坟地就在情理之中了。

  现在的人们可确认子贡墓位于张庄村无疑了,但是自元末至明末的长达220年的时间内,人们一直把大伾山南麓的荒丘错认为真墓来祭拜子贡,伪墓处的子贡祠堂也越建越大。

  直到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时馍出任浚县县令,他根据史料记载和实地考察,终于在张庄找到了真正的子贡墓。于是,宁时馍报请郡台,平掉了假墓,又将子贡石像移回张庄,在原址重建墓祠,并立《改正先贤黎公墓祠记》碑,以记其事。

  据子贡研究者马金章先生介绍,未被捣毁前的张庄子贡墓祠坐北向南,南端有石坊,为“四柱三间”式结构建筑,向北穿过大门即是祠院。甬道直达正殿,石马、石羊、文武翁仲排列左右,雕刻精致,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正殿后面的子贡墓高3米多。整个墓园占地30余亩,古柏参天,百株有余。自明清至今,每逢农历二月廿六日(子贡生日前一天),张庄子贡墓祠前大会上,附近村庄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持酒登堂祭子贡”,表达了百姓对先贤圣哲的敬仰之情。对这座原本古朴庄严的古墓祠,现在也只能通过研究者或是见过此墓祠的老人了解其原有结构和概况了。

  据张庄村村支书张书忠介绍,1958年,浚县在临近子贡墓处开挖了大公河,随之而来的便是“千船万吨”工程,而造船需要大量的木料,遂就地取材将张庄子贡墓祠前的百余棵古柏砍伐殆尽。后来,“文革”时期“破四旧”,子贡墓祠被列入了“四旧名录”,进而墓冢被掘,石马、石羊被毁坏。马金章先生说:“后来,河南省召开的‘批林批孔’大会就是在张庄村子贡墓前举行的。”他还告诉记者,子贡墓在1973年就被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短短几天的浚县之行,记者连续寻访了子贡有关古迹,像是在历史长河中走了一遭,也对这位名垂千古的浚县名人重新认识了一番,既感叹子贡生前巨大的成就,也为相关遗迹未能被完好地保存而唏嘘。 
      来源:
淇滨晚报2007-9-12

资料: 《谒黎公祠》全文    

曾作素王奔走臣     六瑚四琏擅名珍 
分庭能抗诸候贵     结驷不骄处士贫 
事鲁只因从鲁叟     封黎原本是黎人 
淇园此日无余竹     古木犹然拱泗滣 

晚闻性道少文章     只把颜渊让一行 
货殖谁令班范白     游谈不信近苏张 
六年风雨庐洙水     千古蘋繁荐洙乡 
久读残篇殷向往     欣从古庙拜衣裳    
  
鹿台已逐海桑更     城阙犹留端木名 
先正风流河岳古     上公英爽日星明   
亭亭老树千云影     寂寂空山落雨声   
只为诗书承手泽     何人不结瓣香情     
                    (刘德新)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