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桐(1916-1994年),城关镇东后街人,中共党员。1940年毕业于北京师大地理系,学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还兼任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名誉所长、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理科教材编审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化学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编委副主任、《环境地学》编委主任,还担任国际地理学会(IGU)地理与公共管理组成员、《环境科学家》顾问、《环境管理》编辑组成员。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他开始了土壤地理学的研究。1941年,调中央研究院重庆北碚地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参与完成了《汉中盆地地理考察报告》(土壤部分)、《汉渝公路中段暨渠江流域之土壤与土地利用》调查报告,并发表多篇论文。1946年后回到北师大,从事自然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建立了土壤地理实验室,使研究从定性描述不断走向量化描述。
上世纪50年代后,又进一步拓展为化学地理学的研究,为以后的环境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1957年至1959年,赴苏联留学,在莫斯科大学地理系进修土壤地理学与景观地球化学,为在中国开展化学地理研究打下了基础。
1959年12月,主持国内第一个化学地理专业的教学工作。1960年,提出“关于在我国开展化学地理研究的几点意见”(《地理学报》1960年第2期)。直到70年代初,由于事实的教训和周恩来总理的积极倡导,国家才开始注意到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问题。1962年,在全国陆地水文会议上,他根据对地表水化学变化规律的研究,大胆地提出要及早防治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1972年至1977年,主持北师大地理系环境科学和环境与癌方面研究工作。他与一批化学地理学和土壤地理学工作者一道,率先参与这一新兴领域的组织筹备与领导工作。他曾受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委托,向周恩来总理写过一份关于太行山区食管癌地理分部规律的调查报告。
1977年后,多次参加全国地理学与环境科学技术的规划工作,担任教育部直属高校环境科学技术规划组组长,在国内首先招收了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近百人,填补了这一领域专业人才的空白。1979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他被推举为常务理事兼环境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多次主持全国环境教育会议。经赵紫阳总理批示并在全国总工会劳保部及国家环境保护办公室支持下,1981年主持召开全国环境与癌学术会议和全国水质规划学术会议。1982年,他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环境教育专家会议。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主持中国环境教育培训班。
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北师大成立环境科学研究所,刘培桐任所长。他强调要重视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即研究人类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解决人类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与环境资源相对有限的矛盾,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确定了研究所的研究重点。该所与国内相关院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三峡工作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大庆地区土壤分部规律及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动态研究”、“贵溪冶炼厂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等,对国民经济建设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并对环境影响预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国际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保持业务联系,还与美国、加拿大、英国、联邦德国等国家大专院校环境教育、环境研究机构建立了科研与教学协作关系。
上世纪50至60年代,他出版了多部土壤、土壤化学方面的著作,其代表作有《中国的地貌与土壤概述》(1956年三联书店印行)、《化学地理学》(上下册,1962年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70年代后,他的学术活动进入一个高峰期,先后出版了《环境地学》(1982年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环境科学》(1983年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环境科学概论》(1983年水利出版社出版)、《环境学概论》(198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环境科学基础》(1087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环境科学导论》(1989年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聚焦环境学》(1989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其中《环境学概论》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化学地理学》获教育部教材二等奖。
转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