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一字子赣。春秋末年人,生于前520年(少孔子三十一岁),卫国人。关于他的家庭情况,《韩诗外传》、《尸子》等书皆说过:“子路,卞之野人也。子贡,卫之贾人也。皆学于孔子,遂为天下显土。”这就是说,他拜孔子为师以前,就开始经营商业活动了。子贡是在什么时侯拜师的呢?《左转》定公十五年载:这年春天,子贡看了鲁定公邾隐公会见不合礼节时,说了一些评论的话。后来孔子知道后,就叫着子贡的名子,批评他是个多嘴的人。从这段记载看,起码在鲁定公十五年(前495年)春天以前,也就是在他二十五岁以前,就已经拜孔子为师了。如果拜师前就已经经营商业,那么他二十几岁就开始了买卖生涯了。经商是需要资本的,二十几岁的青年,不可能有什么积蓄,肯定是靠他家庭的资助。由此可见,子贡的家庭是个比较有钱的人家。
在孔子周游列国前,没有子贡活动的任何资料。孔子周游时(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首先到卫国,可能就在这时拜孔子为师的。《史记·货殖列传》载:“子赣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做买卖)于曹、鲁之间”。这就说明拜师后,他不象颜回那样整天跟着孔子,而是时常离开孔子到各国去搞些社会工作和商业活动。这是子贡的一个特点。其事迹明确时间记载者,有如下一些情况:
鲁定公十五年(前495)初,当孔子在卫国时,他就到鲁国去观看鲁定公和邾隐公的会见活动。而在同年孔子离开卫国,到郑国去时,他又回到孔子身边。《史记·孔子世家》这样说:“是岁,鲁定公卒(定公十五年)。......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这就说明,这年他又从鲁国回到了周游列国的行列当中来。
《左传》哀公三年载,鲁哀公 三年(前492),季康子召冉求回鲁国,子贡看出孔子也愿意回去,于是在为冉求送行时,他就对冉求说,回鲁国当了官后,也让鲁国把老师请回去。这说明这年他是在孔子身边的。
鲁哀公六年(前489),孔子“在陈绝粮”时,他陪同孔子经受了这段艰难时刻。最后孔子“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史记·孔子世家》)。
鲁哀公七年(前488),孔子回到卫国时,子贡便离开孔子,到了鲁国,并受季康子的派遣,会见吴国的太宰,为鲁国完成了一件外交使命(参见《左传》哀公七年)。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在孔子回到鲁国以前,子贡已在鲁国,并帮着叔孙氏办些外事工作(参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子贡受鲁国派遣出使齐国,为鲁国办外交活动(参见《左传》哀公十五年)。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死。当鲁哀公为孔子致悼词时,他就批评说,孔子活着的时侯不能用,死了以以后还致悼词,真不合乎情理(参见《左传》哀公十六年)。
孔子丧葬后,弟子皆为孔子服丧三年,”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史记·孔子世家》)。他在鲁国城北孔子墓旁,整整住了六个年头。
鲁哀公二十六年(前469),被赶到鲁国来的卫出公向子贡求问,自己是否还能回到卫过国再当国君?子贡分析了各种情况后,就私下对使者说,卫出公是不可能回卫国了,从这件事看,一方面说明这时他还住在鲁国,另方面说明这时(时年五十一岁)他已是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了(参见《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大概在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一月,他又离开鲁国,因为这年二月越国派使者和鲁国定盟约时,鲁国受了耻辱,季康子为此便想起了子贡,并说:”若在此,吾不及此夫“(《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可见这时子贡已回到他国去了。
《使记·儒林列传》说:”子贡终于齐“。最后他死在齐国。
子贡拜孔子为师后,他不仅向孔子学习,而且还开展其他活动。在这之中,不仅有政治工作,而且还兼搞商业活动。关于这个问题,不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记载,而且《货殖列传》也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
根据《列子·扬朱》记载,子贡死后,他的后代端木叔生活放荡腐化,”不治世故,放意所好。其生民之所欲为,人意之所欲玩者,无不为也。......及其病也,无药石之储;及其死也,无瘗埋之资”。这就是说子贡的后世,不久就破产穷困了。这就是子贡家世及履历的大体情况。
赞 子 贡
谦得知二
器实瑚琏
动心几先
孰并其辩
一使存鲁
五国有变
终相其主
誉处悠远
(宋理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