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夜晚,随手翻阅《全唐诗》,偶然发现了咸通年间工部尚书薛能的《送冯温往河外》:“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秦音尽河内,魏画自黎阳(今浚县)。”薛能是送同事或朋友去黎阳赴任的吧,推心置腹循循善诱地告诫:所去的黄河要关非一般之地,滔滔河水仍回荡着秦皇汉武的声音,魏武帝曹操谋取江山的雄图大略正是画于黎阳。
魏武帝曹操的江山画卷缘何画自黎阳呢?他在当今黎阳还有着怎样的影响?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踏上了寻访曹操在浚县的遗迹之路。
■凭吊白马古战场
在去白马坡的路上,浚县作家协会主席朱中月说:“要在浚县寻觅曹操的历史遗迹,不能不去白马坡。”
东汉末年,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拥有军政大权的州、郡官吏,乘机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形成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以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的实力最强。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割据黄河中下游南部,与黄河以北的袁绍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据幽、青、冀、并四州,以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为首府,并在黎阳(今浚县)西南设仓城,屯积粮秣,与曹操展开了决战的态势。几年间,曹操、曹丕父子与袁绍、袁谭(袁绍长子)、袁尚(袁绍次子)父子,各率领强军劲旅,在黎阳境内围绕黎阳关(黎阳津,又叫白马津)、仓城等地展开了多次“拉锯式”的争夺战。
白马坡在浚县善堂镇酸枣庙村南,一直延伸到滑县白道口镇和枣村乡。上午10时许,我们来到了白马坡,朱中月先生指着一个十多米高的土丘说,这土丘是白马山遗迹。《大清一统志》记载:酸枣庙村南有土山,俗名白马山。古时,白马县就治所在这附近的白马城。白马城、白马县及白马坡都由这山得名。白马山紧傍古黄河,在漫长的岁月里,土山因黄河屡屡决口被大水冲刷得越来越小。《开山图》中这样描绘大水冲山的景象:“山下常有白马,群行山上,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向曹操发起进攻,想直捣许都(今许昌)。监军沮授劝其进攻黎阳,坚守黄河,以逸待劳,遣精骑以骚扰曹军,不出3年可击败曹操。而以郭图、审配为代表的一部分将领主张迅速决战。袁绍采纳了后者意见。5月,袁绍率10万大军进军黎阳。
袁绍先扫除了黄河两岸的障碍,然后派大将颜良率前锋12000人进攻白马。
白马是曹操的地盘。东郡太守刘延看抵抗不住袁军,派兵向曹操告急。曹操在官渡(今中牟县东北)闻报,迅速率兵北上救援。曹操采纳谋臣荀攸的计策,声东击西,亲率大军赴延津,佯装渡黄河要袭击袁绍首府邺城。袁绍中计,引兵向西迎战,派遣骑将文丑直趋延津,自率大军至朝歌(今淇县),企图与曹操在此决战。文丑兵到延津时,曹军已星夜兼程,疾趋白马,拟突袭颜良军。颜良武艺超群,当曹军行至距白马十来里时,颜良闻讯后整军迎战。颜良果然身手不凡,他连斩曹军宋宪、魏续两位爱将。在连诛二将之后,颜良又将曹操军中的一流猛将徐晃杀退,曹军惊慌乱阵。曹操紧急收兵,研究战法。他让先锋关羽迎战颜良。关羽策马直驰敌方阵营,在其麾盖下斩颜良于万众之中,曹操遂遣将士突入颜良军阵地冲杀,颜良军溃败,遂解了白马之围。
颜良当时就被葬于殉身处,墓高3米。清康熙10年(公元1671年),黎阳知县刘德新建碑一通,上刻“汉将军颜良之墓”。
传说,颜良死后,他的坐骑“白龙马”悲愤至极,一头撞在浚县城东边的一棵大树上。后人为了纪念这匹重情重义的“白龙马”,于是就把这片关羽斩颜良的战场起名为“白马坡”。
白马坡因关羽斩颜良而成为著名古战场而载入史册,同时也成为文学创作的宝贵资源。剧作家根据史料,改编成京剧《白马坡》(亦称《斩颜良》)。《白马坡》成了京剧长演不衰的传统剧目。不仅如此,随后徽剧、秦腔、河北梆子、豫剧等剧种,无不争着上演《白马坡》。《白马坡》成了中国的“梨园经典”。
■古谭城处话曹操
古谭城在浚县城西南的大碾村和于村一带。
浚县文史爱好者退休干部于有林先生介绍:于村过去叫古谭城。相传东汉末年,袁绍之子袁谭在此屯兵筑城抗曹,故称谭城。明成化年间,英宗皇帝时的兵部尚书于谦之孙于南道避难迁于此,改村名为于谭城。于村东边不到两公里的大碾村,古时曾叫东谭城。
由于袁绍、袁谭父子在此苦心经营,城池修得坚固美丽。在谭城附近,还建有仓城,大量囤积粮秣。谭城成了袁绍的根据地。谭城也随之成为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急欲拔之而后快。
白马之围解除后不久,官渡之战暴发,曹军与袁军激战,袁军大败。袁绍与长子袁谭率领残军自延津渡河逃至谭城喘息。曹操虽知道败军去向,但己方亦元气大伤,眼下力不从心,一时没有穷追夺城。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4月,曹操自官渡发兵,在城高池坚的黎阳又破袁军,但仍未彻底夺得谭城。建安七年一月,曹操再度自官渡发兵,与袁绍决战黎阳,袁军大败,谭城陷落。袁绍感到称霸天下的气数已尽,同年5月气得呕血而死。
■“三谭墓”见证曹操功业
袁绍饮辱含恨,呕血而死后,曹操在一种敬意和悲悯的复杂情怀驱使下,将袁绍厚葬于谭城北郊。
笔者去寻觅凭吊袁绍墓的时候,却犯了难。在于村北的浚淇公路两侧,原有三座坟冢,路南有一座,路北有两座,呈三角形分布,当地人称作“三谭墓”。每座墓冢直径都在20米以上,高3米多。三座墓冢在上世纪70年代初平整土地时受到不同程度损坏,路南的一座已不见踪影,路北西边的墓冢仅剩一个高不过人的小土丘,土丘淹没在绿海似的玉米田里。东边的坟冢在共渠大碾桥西桥头北侧,这座墓冢虽破坏得十分严重,但与西边的相比,要大得多。
袁谭、袁尚并没有死在浚县,为什么叫“三谭墓”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向河南省档案馆特邀馆员栗松岭先生请教,栗先生给出解释:“三谭墓”其实是袁绍、袁谭、袁尚父子三人的墓,准确叫法应为“三袁墓”。因为袁家父子的墓都安在谭城以北,墓以城名,所以当地俗称“三谭墓”。
如今,哪座墓葬的是袁绍、袁谭、袁尚,已无可考。历史上“三谭墓”曾遭多次盗掘。于村村民说,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盗墓事件发生在1943年,大土匪扈全禄的干儿子带领几十个土匪,光天化日下,将三座墓掘了,挖出了一些随葬品。
据正史和地方志记载,袁家父子仅有袁绍死在浚县,那么父子3人的墓冢怎么都在浚县呢?栗松岭先生说,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在黎阳大败袁军气死袁绍后,第二年一月,袁绍长子袁谭为父报仇,率军收复了黎阳。到了那年秋天,曹操又举兵攻黎阳,袁尚自邺城发兵增援袁谭,两兄弟合力与曹操激战黎阳,结果袁家兄弟兵败后退守邺城。到了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下邺城,袁谭、袁尚相继被斩杀后,随其父葬在了谭城北郊。
■引淇水入白沟,绘就“魏画”辉煌一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打的是后勤粮秣保障。曹操为彻底征服袁氏这支强大的敌手,彻底平定北方,他从长远谋划,决定开挖运河。
曹操20多岁时曾任顿丘县(治所在今浚县屯子镇蒋村附近)令,对附近的历史地理、风物人情比较熟悉。淇河水丰,白沟水枯,引淇水入白沟,便能解除北征军队粮秣供应的后顾之忧。于是,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下令在淇河口(今浚县新镇镇枋城村西)下大枋木筑堰,“遏淇水入白沟,以通漕运”。
当年,曹操下枋木拦截淇水入白沟的基础石堰还在。浚县水利局总工程师赵太明先生说,每逢干旱年份,石堰基础就露出了水面。最早发现石堰是在1987年春天,当时淇水枯竭,附近村民在河里挖沙时挖出了一溜石坝,石坝跨越淇河河床,为东西走向。建筑材料是50厘米宽,200厘米长,50厘米厚的石板,石板与石板之间均用蝴蝶结状的大铁扣相连,坚固无比。后经文物和水利专家鉴定,石料和铁扣的加工工艺特征均属汉代。联系到《三国志》中曹操在枋头“下大枋林,始成堰”的记载,专家以为,这一古建筑,为曹操所筑枋堰的基础工程。
在堰基东边淇河堤内,有一个高五六米,直径20多米的土丘,这个土堆的土层里夹有不少汉代砖瓦。专家推断,这些砖瓦,是当年曹操修堰拦水施工时搭建施工房舍留下的遗迹。
引淇水入白沟的运河工程竣工后,曹操便在建安九年7月,以水路发兵大举进军邺城。由于兵马粮草供应充足,无丝毫后顾之忧,以逸待劳,将袁尚死死围困在邺城之内。袁谭从外地率军增援救袁尚,半路上被曹军击败,不久,曹操轻取邺城。得袁绍幽、青、冀、并四州,从此北方大定。
无疑,曹操引淇水入白沟,画下了“魏画自黎阳”最辉煌的一笔,不仅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而且这一壮举丰富了中国河渠史。当年,曹操引淇水入白沟是为了打胜仗,可是不久,它的作用就超出了军事意义。据《浚县志》记载:“利用白沟水灌溉山坡田地达7000亩。”据此推算,白沟润泽两岸的土地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淇河晨报 200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