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千秋盛会里中传
作者:马珂 文/图 上传时间:2009-2-5
 
 

 

   核心提示

    古庙会是中国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浚县正月古庙会有1600年的历史,华北地区四大古庙会之一。2004年4月,浚县古庙会被国家财政部、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单位;2007年3月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9月,被评为“河南民俗经典”。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浚县民俗文化风采,打造经典古庙会文化品牌,今年的正月古庙会,首次以“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的形式在浚县隆重上演牛年的“牛”庙会。



  一年一度的浚县正月古庙会临近了。牛年的古庙会将迎来首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在这富有古韵的民俗经典里,记者感到今年的庙会将比往年增添几多新意,使得一切都不同寻常。

  

  ◇古庙会的风雨历程

  

  自古以来,浚县水陆交通发达,尤其水路,为古庙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黄河、淇河、卫河三大著名水系流经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出了古老灿烂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夏禹、周武王、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都曾在此指点江山。纵横畅达的水路交通,汇集了四面商贾、八方来客,促进了文化交流,犹如跳动的脉搏,绵绵不断地输送着新鲜的文化血液。

  浚县旅游局张富民先生向记者介绍:浚县庙会之所以为古庙会,是因为它历史悠远。浚地曾为郡、军、府、州治所。唐初浚地为黎州总管府,辖四州八县,相当于今天的省会,为当时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此,古庙会规模的宏大与历史的悠久也并不是偶然。秦始皇曾在浚地祭祀西岳,光武帝在大伾山筑青坛祭天地,所以,大伾山又名青坛山。张富民说,这些帝王的祭祀朝拜活动促进了民间对这片神圣之地的膜拜,也为民众集结上山朝拜开了先河,再加上千百年来无数香客所积累下来的“显灵”偶然事件,使得方圆几百里民间流传着“浚县山灵”的说法:一年许愿,二年显灵,三年还愿。该说法更为浚县古庙会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因此,出现了八方香客正月拥向山顶朝圣的盛况。

  众多专家学者考证认为,在大伾山大石佛雕琢的后赵,浚县正月古庙会就已形成,其萌芽起始则要比后赵时期更为久远。有学者认为,古庙会起源于远古时代的腊祭活动。

  庙会因庙宇而生,因文化而兴。对浚县古庙会深有研究的张富民说,自古以来,浚县山上庙宇林立,大伾山、浮丘山最早出现的是有关水神和治水英雄的庙宇。在黄河流经浚县的岁月里,浚县地域频受水灾的侵扰,因此,当地先民早期崇拜的是水神,二郎神便是人们最早崇拜的神灵之一。据《浚县志》、《大伾山志》记载,二郎神庙是大伾山、浮丘山上最早的庙宇。后来,人们为了怀念在大伾山立功的治水英雄大禹,便又修建了一座禹王庙。

  东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到了后赵时期,皇帝石勒听从西方高僧佛图澄(231-348)的建议,在大伾山东麓依山雕琢了大石佛。大石佛背靠大伾山崖,稳坐如泰山,目光淡定从容,它左手抚膝,右手曲肘前举,掌心向外,有一种排山倒海、力挽狂澜的气势,似要把肆虐的黄河水远远推开。浚县先民们认为佛祖既然能救苦救难,就能震慑水患。因此人们又亲切地称这座大佛为“镇河将军”。石佛在大伾山的落成,标志着浚县庙会的形成。随着大伾山、浮丘山上新庙宇的兴建,前来祭拜神灵的人逐步增多,促进了庙会大规模地发展。

  唐宋时期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浸润了这方土地。在风景秀丽的大伾山和浮丘山上,唐代千佛洞,宋代太平兴国寺、天齐庙、丰泽庙(龙洞)等寺庙道观应运而生。香客、游人纷至沓来,在唐宋时期形成了浚县庙会历史上第一个高潮。这一时期,不乏谢偃、王梵志、骆宾王、王维、岑参、贾岛、范成大等名流大家,登临大伾山、浮丘山,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不过这一时期,赶庙会的时间尚不确定,人员流动也不够集中。古代的庙会,多与寺庙所祭祀神祗的诞生日有关。传说玉皇大帝的诞生日为农历正月初九,东岳大帝的诞生日为农历三月二十八,佛祖的诞生日为农历的四月初八,大禹的诞生日是农历六月初六,二郎神的诞生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四。当时,浚县大大小小的庙会就零星分散在以上几个时间。

  到了明代,大伾山、浮丘山和浚县城内先后增加了文庙、文治阁、阳明书院等多处寺庙宫观。碧霞宫便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性建筑。碧霞宫的落成是浚县古庙会由零星分散走向集中的历史转折。碧霞宫是大伾山、浮丘山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集中体现。宗教的三教合一,为庙会的聚拢合流奠定了基石。正月是一年之始,又是农闲时节,加上玉皇大帝生日在正月初九,于是,不少香客游人就选择正月上山朝顶。这样,不同的信仰者上山朝拜的隔阂被打破了,人们便不约而同逐渐接纳了正月上山朝顶的时间。这一时期的庙会空前盛况。碧霞宫戏楼前的一副明代对联,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山水簇仙居,仰碧榭丹台,一阕清音天半绕;

  香花酬众愿,看酒旗歌扇,千秋盛会里中传。

  浚县正月古庙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张富民感慨地说:元末,红巾军焚烧砸毁了多处庙宇,致使庙会中断;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期间,正月古庙会被视为封建迷信遭取缔,直到上世纪80年代,浚县正月古庙会才得到空前发展。

  

  ◇庙会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浚县正月古庙会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农历的二月初二结束,历时一个月之久。这一个月的庙会犹如一台精彩纷呈的大戏,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庙会上的社火表演作为重头戏,更是把古庙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吸引了来自晋、冀、鲁、鄂、皖等周边20个省市以及海内外的数百万游客,日客流量达30万人次。

  在“一元肇始”的大年初一,浚县正月古庙会便迎来了第一个庙会高潮。当地人大年初一这天,除了给长辈们拜年,就是到大伾山、浮丘山“登高祈福”了。这里流传着“上山转,百病散,老奶奶(碧霞元君)显灵验”一句俗语。这天,浚县全城的人几乎倾巢出动,有的甚至天不亮就赶到山上,以示虔诚。就连郑州、安阳、新乡、濮阳的客人也远道而来,为的是赶上正月第一天的古庙会。

  正月初九是浚县庙会的第二个高潮,传说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道教认为玉皇大帝为天界最高主宰之神,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圣、地府之事,浚县人称其为老天爷。古时,为了祭拜老天爷,当地人在初八下午就开始准备了。先是以“玩会”(社火表演)的形式在土地庙、火神庙门前祭拜土地神、火神,而后走街串巷地表演,当地人称之为“游街”。到了正月初九这天,来自浚县以及周边地区的几十家社火表演团,接成长龙前往大伾山顶的老天爷(玉皇)庙进行祭祀表演。可贵的是,这种以社火的形式祭拜神灵的古老民俗,延续传承了下来,并逐渐由古时的娱神转化为今天的娱人。

  社火在浚县简称“会”,浚县社火的特点是阵容强大,形式多样,种类齐全。舞狮子、踩高跷、跑旱船、舞龙灯、抬阁、背阁、盘鼓等,精彩纷呈。正月庙会上的民间社火表演团队每年都在60家以上。2007年3月,“浚县民间社火”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6月,“浚县民间社火”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农历正月十五、十六恰逢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近百家社火表演团体,为庙会推波助澜,使之成为整个古庙会的巅峰。届时,白天社火,晚上灯会,浚县上下一片欢腾。
 
  ◇千年古庙会蕴中原民俗

  伴随着热火朝天、薪尽火传的社火,庙会自然是市面大开,逐渐成了民俗文化、商贸文化的展现平台。庙会上帐篷相接,摊点相连。浚县自古为通衢之地,商旅络绎不绝。这里不乏中原风味的传统民间小吃,也不乏南北风味、东西佳肴。香气扑鼻的榆皮饹面,质白细嫩风味不凡的豆腐皮,清咳利喉的梨膏糖,还有铺牛肉、二锅花生米、饸饹、豆腐脑等不一而足。

  行走于庙会上的你,犹如浪潮中被裹挟的鱼。张富民先生回忆说:2005年,当代作家、著名民俗学家孟宪明先生曾逛正月庙会,当他被裹挟在人流中时,竟然犹如投入母亲怀抱般地激动道:“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这才是过年的感觉!浚县庙会,是民间的精神盛宴!这才是真正的庙会,这才是真正的中原民俗文化!”

  在赶庙会的人群中,记者随处可见进行系头绳、拴娃娃、子孙窑投石子等民间俗信活动的人。

  系头绳在庙会上极为盛行。每年庙会时,在大伾山、浮丘山上,随时都可以看到游人香客在路边寺庙内的树枝上、栅栏上,系上一段红绒绳,它们成团成串,鲜红如花,有人给它取了个雅名叫“结缘花”。这里上山的游人,将红绒绳,扯断一截拴在自己上衣的扣门上,另一截系在路边的树上或庙门栏上,寓意结缘免灾,福跟人行,系的人多了,就成了庙会的一道风景。

  庙会上许多新婚的夫妇或结婚几年未孕的人要进行一项很古老的俗信活动,那就是拴娃娃。娃娃一般是泥做的或陶瓷的,外表刷上金色,一寸多高,来求子的人先捐钱若干,主持者一手接钱,一手将缠有红头绳的娃娃送给对方,并随口起个名字,并嘱咐娃娃听话,跟家人走等,让拴娃娃的妇女边喊名字边走,神殿内不能回头,若回头望,则娃娃就赖着不肯回家了。得了“娃娃”的妇女都很虔诚地把娃娃带回家,等日后生子时再将泥娃娃送回庙里还愿。还愿时要还金砖或金瓦。还金砖表示生了男孩,还金瓦表示生了女孩。

  大伾山天宁寺石崖上有处石窑,人们向里面投掷石子,如果能够投进去且不滑落下来,就能生子,这就是子孙窑。据说几百年前,在这里投石求子的人很多。旧社会时,有人专门将投入石窑内的石子捡出,用黄纸包严,外缠红头绳,并取好名字交给求子的人,要求与拴娃娃一样严格。

  对民俗文化有着深刻见解的张富民这样认为:民间俗信活动和封建迷信不同。民间俗信活动,体现了“天人合一”、“和谐吉祥”的文化理念,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有着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积极意义。

  

  ◇正月庙会尽现民间艺术

  

  赶庙会之前,记者曾了解到,浚县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正月古庙会则是民间艺术品竞相登场的大舞台。到庙会上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只见这里独特的民间工艺品泥咕咕、布老虎、木玩具、石刻、柳编、布艺等令人目不暇接,让人爱不释手。

  庙会上最受宠的当属泥咕咕了。泥咕咕是浚县民间对泥塑玩具的俗称,因为能用嘴吹出天籁般的声音,所以形象地叫做“咕咕”。古庙会期间,在大伾山吕祖祠内,会有道士为游客演奏绝无仅有的伾山古乐。伾山古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始于元,盛于明,清有兴衰。它是由道教音乐演变而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地方民俗音乐的养分,兼收并蓄,自成一家。《步虚生》是伾山古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曲清静幽远、超凡脱俗。陶醉在这美妙的音乐中,令人不胜感慨:这真是天籁之音啊!

来源:淇河晨报2009-2-4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