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流经浚县的大运河
作者:马金章 上传时间:2007-11-26 
 
 

 

    为配合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和中国文物学会商定联合出版《大运河画册》,向大运河沿线各城市征集5000字左右的文字稿,要求稿件具有“文献性、知识性、鉴赏性”。仓促中撰写了这篇文章,由于是半公文文体,文学元素的不足恐怕影响了鉴赏性。

                       一

    浚县商代称黎,西汉初年置黎阳县,明初改称浚县至今。大运河南北蜿蜒穿过浚县全境。浚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河秀丽,景色宜人。在广袤肥沃的豫北大平原上,大伾、浮丘两山拔地而起,相携并峙,突兀奇绝。县城西紧傍大运河,南与大伾、浮丘两山相依,“云溪燕语卫水舟”、“十里城池半入山”,独具中原城市山水园林特色。浚县是国务院第三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浚县运河是中国历史上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浚县运河在中国历史,特别是在东汉、三国、隋、唐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浚县历史上的运河名字数度变更,但河道走向基本上是现在的卫河。卫河是由古代清水、屯氏河、白沟、永济渠演变而来的,并且与黄河的变迁有密切关系。《畿辅安澜志》载:“卫河,古清、淇二水所导也,汉为白沟,亦曰宿胥渎,隋为永济渠,宋元曰御河,明曰卫河。”卫河形成于战国时期,其形成与古阳堤(又称汉堤、太行堤)的修建有很大关系。古阳堤起自河南省武陟县木栾店,在河南省经获嘉、新乡、延津、卫辉、浚县,终至滑县的古黄河大堤,春秋时期开始修建,战国时代基本形成,秦朝时统一完臻,到汉代具有相当的规模,遗迹至今犹存。古阳堤筑成以前,丹、淇二水之间的所有发源于太行山前的泉、溪、河流和山前的平原地面水,都直接泄入黄河。古阳堤筑成以后,阻断了诸路山水注入黄河的通道,使水集于吴泽陂(获嘉县境内),沿堤东流而逐渐成河。经卫辉市向东北流的背河洼地至卫辉市小河口村与淇水汇合于宿胥口(今浚县新镇堤壕村)流入黄河,即形成我国古代早期的卫河上、中游。由于河水系山泉水组成,河水清澈透明,与混浊的黄河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又称清水。

    “白沟起自浚县西,发源处接近淇水东岸,东北流下接内黄以下的古清河……以后,上起枋堰,下至今河北威县以南的清河,皆被称为白沟”(《辞海》1999版)。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曹操渡河攻下黎阳(今浚县),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为北征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四十里)袁尚,兴建了“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白沟水运工程。《水经注》卷二“淇水”也同样记载:“遏淇水入白沟,纵通漕运。”《水经·淇水注》说:墀是下大枋木做成的,“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现枋城村名(古称枋头)便由此而来。

    《资治通鉴》卷一七五记载:“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十二月,隋文帝以长安仓廪尚虚,下诏于卫州建黎阳仓。”以储漕粮,并置募运机构,专司漕运。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为了解决北方的漕运和北征高丽的需要,“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炀帝记》)。《浚县志》记载:“隋大业四年,炀帝征民众寻曹操所开白沟故道开挖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长2000余里,黎阳县(今浚县)境内长百余里。”这条渠道是在曹操旧渠的基础上并利用部分天然河道建成的。它引沁水往南与黄河贯通,北分沁水一部分通过长明沟(即后来的小丹河、运粮河)、吴泽陂,与清水相连,经汲县,流到宿胥渎(今浚县堤壕村西南),“又立淇门以通河东北行”(《初学记》卷六)。意思是在淇门开口开挖新渠引水,向东北流去,往下又与白沟相接,从黎阳、临河(今浚县东)、内黄、魏(今河北省大名西)、馆陶、临清、清河、武城、长河(今山东省德州)、东光、南皮、清池(今沧县东南)等地,至天津附近,再西北行,最后到达涿郡所在地蓟城(今北京城区西南隅)。永济渠运输能力很强,并且也可航行庞大的龙舟。范文澜编著的《中国通史简编》(1965年版)载:“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乘龙舟自江都,到涿郡,发大军征高丽。公元613年、公元614年,又两次征高丽。”军队100多万人,后勤供输极大,主要就是沿这条水道北运。《资治通鉴》一八一卷记载:“发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返载道常数十万人。”可见规模之大,通航能力之强。

    唐代经永济渠漕运河北储粮,以饷京师。徐世勣归唐后,开黎阳仓运粮,以馈淮南王李神通之军。后唐同光二年(924年)郓州差兵两千,自黎阳开河以通漕运。永济渠成为向北运输的主要航道。

    宋代改称永济渠为御河,“中国封建时代,往往称皇帝御用河道为‘御河’,宋元时代所谓‘御河’,专指今河南、河北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辞海》1999年版),至北宋初年永济渠即御河仍能通航。河道走向基本未变,北段因宋辽对峙,自乾宁军(今河北青县)入塘泊、界河。御河主要负担宋朝河北边防军粮之送达,江南漕粮由汴入黄,运至黎阳转入御河,至大名府东、西济胜仓下卸存储分配,再自大名顺御河转入胡卢、滹沱河及新开凿的深州新河、定州嘉山新渠、保州漕河诸运河分别送至沿边州军。

    元代,仍依靠旧运河进行水陆转运,其路线是:由长江辗转入淮河,逆黄河而上达中滦旱站(今河南封丘西南、黄河北岸),陆运一百八十里至淇门(今浚县淇门村),入御河(今卫河),再船运至大都。

    明代,“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尤其是长芦盐,先置浚,再以小舟运往西南诸县,以马车运至陈桥驿转运河南诸县。

    明清两代,卫河航运延续不衰。盛时舳舻河中云集,不下数千艘。故浚县城有“小天津”之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平汉铁路建成后,卫河航运日趋萧条。清末民初,往返于新乡至天津的货船700余只,载重百吨以上的大船约三分之一。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侵占华北,船民多改就他业,航运从业船只、人员锐减。

    新中国建立后,经长期综合治理,卫河航运一度兴盛。在县城西云溪桥,可睹客轮启航,渔舟撒网,木船扬帆,南来北往,停靠桥南、北码头装卸货物者应接不暇,可闻汽艇鸣笛,纤夫打号,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二

    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浚县在运河史上的特殊地位,浚县城、枋城成为扼守运河的要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为此,历史上与大运河浚县段有关的重大战事屡屡发生。

    曹操与袁绍黎阳之战。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与袁绍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绍军进军黎阳,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谋政邺城,于淇河口(今枋城)下大枋城堰,随以水路进军围邺城获胜。从此,曹操得袁绍四州,北方大定。

    后赵石勒破向冰枋头之战。《资治通鉴》记载: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六月,石勒率军北上,拟取襄国,以定基业、军到东燕(今延津县北30里)勒听说汲郡人向冰聚集几千人在枋头(今浚县枋城)修筑了营垒。石勒担心遭到向冰阻击。七月石勒攻打向冰,向冰惨败。

    晋、燕枋城之战。《晋书·苻坚上》卷一百一十三、《晋书·桓温传》卷九八分别记载:太和四年(公元369年)三月,晋大司马桓温北进平定中原,七月,温军收兖州进抵枋头(今浚县枋城)一带。八月,北进晋燕两军交战于枋头北同山陂,晋败。
前秦、后燕交兵枋头。《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七卷记载: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夏燕王垂遗慕容德率兵攻打前秦苻丕于枋头(今浚县枋城)。

    杨玄感黎阳起兵。《隋书·列传第三十五》、《资治通鉴·隋纪六》等大量典籍记载: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六月,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今浚县)反隋。这年,隋炀帝第二次征高丽时命杨玄感在黎阳督运粮草。杨不忍炀帝的暴政,乘炀帝率主力远在辽东之际,策划了黎阳兵变。黎阳兵变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动摇了隋王朝的腐朽统治,客观上推动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李世民黎阳会集兵马攻打徐圆朗。武德五年(622年)五月,唐高祖李渊派其子世民到黎阳,会集各路军马赴济阴(今山东曹县)攻打徐圆朗。“世民至长安,上迎之于长乐。世民具陈取圆朗形势,上复遣之诣黎阳,会大军趋济阴”。(《资治通鉴·唐纪六》)


                      三

    流经浚县的悠悠千载运河水,慷慨无私地滋养了两岸民众。浚县先民择机逢时,临河而居,繁衍发展。在浚县,与运河有关的老地名达100多个,仅村镇街名就有30多个。如:因坐落河旁便以带三点水儿的字命名的淇门、耿湾、户湾、申湾、宗湾、王湾、曹湾、小河等村镇;以渡口命名的赵摆、郭渡、王渡、吴摆渡等村;以码头命名的交卸、老码头、新码头、码头、下码头等村;以运河水利工程命名的枋城、埽头等村;以所处运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命名的前下滩、后下滩、顺河街、鱼市街、圈里、老观嘴等村街。

    由于运河浚县历史悠久,发挥的作用重大,所以,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故事。如:枋城有个金鼓堆、韩宰相妹妹筑金堤、王越修云溪桥、泥咕咕大败宇文化及、龙槐拦驾、淇门飞雪、刘秀祭天赐“青坛”、王铎夜行卫水登大伾等。

    这些古地名和民间传说故事,像闪光的星星般撒落在运河两岸,它们不仅印证了与古运河息息相关、源远流长的历史,也与汤汤运河水一起,诉说着一个个古老而永远新鲜的运河故事,展示着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浚县运河文化精神。

                      四

    浚县土地上的大运河,千百年来不仅滋养了两岸人民,还催生了一颗颗璀璨的运河文化瑰宝。

    名胜古迹遍布县境
    大伾山风景区是国家4A景区。景区内文物荟萃,庙宇林立,石窟造像、摩崖题记碑刻等400余处。大伾山东侧的大石佛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摩崖造像,2001年,大石佛及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登大伾山》、神笔王铎的“鹭涛虎岫”和“仙崿”摩崖石刻10项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浮丘山巅的碧霞宫,兼收南北建筑之长,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浮丘山的千佛寺建于唐代,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闻名遐迩的古庙会
    正月古庙会。浚县正月古庙会是全国著名庙会。浚县庙会萌芽于春秋,东汉以后,得益于黄河及大运河(永济渠的前身白沟)漕运的便利,庙会的规模不断发展,影响不断扩大,明代步入高峰。近年来,庙会高峰期客流量日达30余万人。浚县庙会始于每年正月初一,结束于二月初二,会期长,规模大,民俗味浓,特色鲜明,每年吸引着晋、冀、鲁、鄂、皖周边20个省市以及海内外的数百万香客游人。2004年4月,浚县古庙会被国家财政部、文化部公布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单位”。2007年3月,“浚县古庙会”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因运河得名的“九流渡”庙会。浚县城西南22公里处的卫河西岸,有一古渡口“流渡”,渡口边有一座古庙,庙周围分布着牛村、赵村、彭村、侯村、高村、姜村、蒋村、郝村、雷村等九个自然村,因这些村都在古运河岸边坐落,形象地称作“九流渡”。九流渡村共同拥有的这座古庙,叫玄帝庙,正殿供着玄武大帝,正殿一侧有火帝真君殿一座,供奉火神。该庙初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后因水患毁坏,村民于明代万历九年(1581年)重建,庙顶布铁瓦与琉璃瓦,称“铁瓦琉璃庙”。至此开始,每年正月十七至十九,周边村落形成大型庙会——“九流渡”庙会。庙会每年由九个自然村轮流当班。庙会除敬奉神灵外,还有红火的社火表演。

    独具特色的社火表演
    社火在浚县简称为“会”,是浚县群众性传统娱乐活动的一种,它形成于唐宋时期,明清至民国达到鼎盛。浚县古庙会民间社火有狮子、舞蹈、高跷、秧歌、花船、竹马、龙灯、抬背阁、抬老四、大头舞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运河有关的跑花船。跑花船又叫跑旱船。浚县城西滂大运河,水上交通便利,船来帆往如云,庙会时就用社火形式再现这种景象。竹竿绑扎的布船,船上有桃花船门,乘船演员多是女角,船上置衣裙和假足,以示坐船,另有一艄公在旁边划桨。表演内容大多取自民间故事。如《赵匡胤千里送京娘》,《陈妙常赶船》,《白蛇大闹金山寺》等,演出时作行船动作,急则如顺流而下,缓则似逆水而上。舞蹈动作有“穿花门”、“苍龙摆尾”、“转陀螺”、“蜻蜓戏水”等。

    2003年12月,“浚县民间社火”被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心正式批准为国家保护项目。2007年3月,“浚县民间社火”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国保”泥咕咕

    浚县素以“泥塑之乡”闻名。泥咕咕是浚县民间对泥塑玩具的俗称,因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声音,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咕咕”。据当地史书记载:隋末农民起义时,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曾在黎阳(浚县)与隋军大战,不少将士和战马阵亡,为了纪念这些牺牲的将士和战马,军中一些心灵手巧的人就用当地的黄胶泥捏成泥人、泥马表示怀念之情。这一技艺就这样随着历史的发展延续下来,流传至今。

    浚县泥咕咕发展到现在已有三大类50多个品种。主要有以三国、水浒和瓦岗军为原型的人物;以及老虎、狮子、大象和燕子、斑鸠、孔雀等形象的动物和飞禽。古老朴素、逗人喜爱的泥咕咕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浚县泥咕咕的特点是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用自制的毛笔点画出各种花样。彩绘是以黑色、棕色打底,再描绘上白粉、大红、大绿、大蓝、大黄等条纹,大都用原彩色,很少用调和过的中间色。颜色以蛋黄调制而成,能使色彩起明发亮,对比强烈。浚县泥咕咕造型古朴而高雅,加之民间大红大绿的着色,使作品美感顿生。

    2003年12月,“泥咕咕”被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心正式批准为国家保护项目。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浚县“泥咕咕”荣膺其中。

    来源:马金章的博客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