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网

鹤壁礼赞 - 柿子树的回忆
柿子树的回忆
 
作者:草根蚂蚁  加入时间:2015-3-12 12:08:53  原创

        入秋,在老区街头的路边,常常能见到山里老乡卖柿子的地摊。一只藤篮,几尺粗布,一片柿子就地摆开。成熟了的烘柿子火苗一样的颜色,猩红耀眼;懒柿子橙黄如玉,金石般厚重,温润而典雅。会做生意的老乡还把带树枝的柿子扎成捆,在褐色的枝条、绿色的叶子中,浑圆的柿子色泽耀眼,像国画中的大写意,极具美感。每次,我都会在这样的地摊前流连,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入定,在心里勾画出一幅鲜活的水墨,感受一下那来自大山里的气息。

      生在鹤壁,儿时的家属院紧邻着当地的村落,村落那边就是太行山的余脉,印象最深的就是生长在那村头田垄、山梁沟壑的柿子树。起初,柿子树应该是自生自灭的,和山里的酸枣、山韭菜、花椒一样,是大山给他山里子民的恩惠。没有人刻意的去栽种,没有人去给它浇水施肥,更没有人去嫁接养护,给点土,它就能够生长,再贫瘠的地方,它照样能够开花结果。听老一辈的村民讲,在秋天,山上的柿子树都接满了果实,无论是谁,都可以任意摘取。在解放前的那些苦难的日子里,柿子是贫苦人家“最好”的水果。解放后,漫山遍野的柿子树自然而然的成了集体的财产,但是,成熟了的果实很少受到“管制”,人们在劳作之余随手摘一个鲜红的柿子,既是生津解渴的水果,又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柿子树成为了山里人最好的朋友。

       小时候,我们家属院外面就有一棵大柿子树,树下的那片平整的土地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玩的地方。春夏秋冬,巨大的树冠都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天然的保护伞。它粗壮的树身虽然高大,但树皮斑驳,枝杈低垂,便于攀爬,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任随我们爬上爬下,嬉戏玩耍。

记得上初中时,一个家在山里面的同学约我和他一起回老家。也是秋天,我们骑着自行车,几十里的山路和山里的风景都风驰电掣般的在眼前闪过。到他家时已是中午,我们都饿的前心贴后心了。他的老奶奶一个人在家,看见我们就急忙准备午饭。我看见她从窗台上检出几个烘柿子,然后,把柿子打碎,和红薯面一起搅匀,上锅蒸。不大一会儿功夫,一股柿子的清香和红薯的甜香隐隐飘出,令人垂涎。在我们不停的催促和期盼中,老奶奶给我们每个人端上来一碗“柿子糕”。我被眼前的这道从未见过的美食惊呆了,黄澄澄一碗“美玉”润泽透亮,凝若琼脂。老奶奶从她的罐子底里又捏出一些白糖,撒在柿子糕上,黄色的美玉上霎时开满了晶莹的小花,真的是美不胜收。一晃几十年了,那一顿午饭的滋味我至今难忘。撇开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不说,单是入口即化,软糯甜香的味道,比起后来我吃过的那些绿豆糕、椰子糕、山楂糕以及水果罐头、蜜饯等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前些日子我回到以前的住处办事,发现那一棵老柿子树竟然还在。虽然树叶依然茂盛,果实依然累累,但岁月的沧桑还是在它的身上刻下了痕迹。它斑驳是更像一位老人,树心都开始枯干了。我不由得感慨万分,柿子树啊,它曾经给了我多少美好的记忆,也给了我无尽的人生感悟。我已经步入中年,但在它的面前却依然幼稚的像个孩子。

        那天晚上,我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叫——柿子树的回忆,其中的一段是这样的:我猜想,柿树/它有一粒铜汁浇铸的种子/冬天凝聚炽热的力量/春天生出箭簇一样锋利的芽/盛夏的斜阳中/长满镶着金边的古朴的树叶/深秋的冷风里/枝头挂满腥红的果实/冬天,它青铜一样/刻满字符的斑驳的树身/写出钢勾铁刺的长卷……



 

 

柿子树的回忆

《淇河诗苑》由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主办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