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韩奕――韩侯受命经营北方
逶迤高耸梁山脉,治水当年大禹魂。通往京师通畅路,韩侯受命远驰奔。君王颁旨音犹在,伟业先人传到今。莫把君王托付忘,辛劳勤政感君恩。为官谨慎需勤勉,不做心违王命臣。解劝蛮邦朝觐拜,一方安定献青春。
华车四骏奔腾激,骏马身躯肥体长。飞马韩侯朝觐见,身边玉璧闪明光。韩侯进殿把君拜,欢喜君王封赏忙。雉羽锦旗相赠授,竹编精美挂车窗。龙袍红艳高筒履,骏马胸前金饰妆。华贵虎皮车轼裹,金环马辔世无双。
韩侯行祭神灵拜,行进途中暂住屠。显父专程留饯送,百壶美酒敬征夫。佳肴美味多丰盛,烹制鱼鳖载路途。蔬菜新鲜多种类,新春嫩笋绿菖蒲。几多器物韩侯赠,满载华车骏马驱。笾豆木盘装满肉,韩侯欢畅笑自如。
韩侯欲要娇妻娶,妻姞汾王甥女芳。名姞端庄蹶父女,韩侯亲驾把鞭扬。奔驰前往蹶城邑,百辆华车接美娘。八挂銮铃清脆响,妻荣夫贵好风光。天仙少女陪随嫁,宛若轻云燕婉香。魂醉新郎回顾望,蹶家喜庆乐泱泱。
魁梧蹶父身康健,列国周游走四方。佳婿择寻四处选,心仪韩国轩新郎。山清水秀钟灵地,美丽河湖景色祥。静水深流鱼躲潜,成群麋鹿树林藏。黑熊出没棕熊隐,攀树群猴虎卧冈。此地宜居长寿命,称心韩姞喜洋洋。
韩城宽阔大都邑,燕国军民帮筑功。先祖传承天授命,应时部族建新宫。隆恩浩荡君王赐,始有封侯伟业宏。北土韩侯所拥有,一方首领展雄风。城墙壁垒深高筑,田亩征收税赋丰。呈给君王勤贡献,兽皮各类豹罴熊。
注1:这首诗的作者是尹吉甫。
注2:韩侯,韩国,韩原本姬姓,始封于西周初年,为周成王姬诵所封。韩国始封众说不一,有的说是西周初年,有的说是周宣王时期。《左传》记载:“邘、晋、应、韩,武之穆也”“王锡韩侯”“王锡韩侯命”“以先祖受命”。
公元前11世纪,姬发灭商后建立了西周奴隶制国家,与此同时,商在东方的势力仍很强大。姬发为了能够统治广大的东方诸国(部),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洛邑(洛阳)建立了一个京邑,称作成周,作为控制东方的核心;二是派姬、姜两族的贵族子弟带领他们的家族到东方去建立国家,作为周的屏藩。据说周初派到东方所建立的有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国有53个,姜姓国也不少。东北地区就有:召公在燕国,箕子在朝鲜,韩侯在韩国,另外还有孤竹、令支、韩西等国,大批商之遗民被遣往东方姬、姜贵族所建的国家。
姬发的小儿子、周成王姬诵之弟被封作韩候,将夏阳城划为他的封地,此地遂称韩(候)国。周天子派燕师帮助韩候修筑城垣,此篇《韩奕》中说:“溥彼韩城,燕师所完。”指的就是这件事。起初的韩国在燕国东北,汉王符《潜夫论》记载:“昔周宣王时有韩,其国近燕,后迁居海中。”韩国地界南临清河,北枕梁山,东揽墉壑,西望辽海,山环水绕,易守难攻。后来的韩国地理位置南徙,似乎成了今天的洛阳、郑州、开封及豫北部分地域,这是因为韩国灭了郑国之故。有人认为邶国也是被韩国所灭,这一观点与周公姬旦平定“三监之乱”后的安排明显矛盾,看来邶国被韩国所灭是不成立的,邶国归入了卫国。
安徽省淮安市码头镇现有韩侯故里,此韩侯指的不是周代的韩侯,而是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其正确的称谓应是淮阴侯。
注3:汾王,就是厉王姬胡,因厉王逃到彘,住在汾水岸边,故时人称其为汾王。
8. 江汉――召伯虎平淮夷
汉江浩荡奔流急,人马行军如涌潮。非是游山闲玩水,淮夷伐敌战旗飘。战车滚滚尘烟起,猎猎旗风举枪刀。讨敌安能舒坦乐,沿淮战场杀声高。
汉江浩荡奔流急,将士出征如涌潮。征战四方诸国定,立功杀敌保周朝。四方征战力平叛,天下平安祸事消。不再硝烟征战起,君王心静乐逍遥。
水光山色汉江畔,王命颁宣召虎听。扩土四方疆界拓,征收税赋保安平。宽怀莫愁莫心急,办事规章照执行。划定政区疆域广,开疆扩土洞庭旁。
旨颁召虎听王命,浩荡君恩各地宣。文武先王天命授,召公辅佐众臣贤。无需自认岁年小,先祖精神承继传。胜过召公多贡献,朝廷赐福乐无边。
君王赏赐美圭玉,佳酿一壶黑黍香。禀告文王祭列祖,赏赐良田令封疆。上朝受命君王拜,依照先王拟草章。召虎闻听叩首谢,隆恩浩荡万年长。
诚惶召虎叩头谢,开口君王颂赞扬。制作召公铭永记,大周天子寿无疆。圣明睿智周天子,仁德英明万古芳。武略文韬施德政,和谐天下振兴邦。
注:这首诗歌按照朱熹认定其作者是尹吉甫,但今人以其无据多不相信。原诗中第一章作者自称“我”,其后又称“召虎”“虎”,其实是“召伯虎”。单独自称为“我”,与周天子一起称呼时则称“召虎”“虎”,而不称“我”“召伯虎”,说明此诗的作者为召伯虎本人。据说此诗同传世的周代青铜器召伯虎簋上的铭文一样,都是记叙召伯虎平淮夷归来周王赏赐之事。
《江汉》不是尹吉甫写的,应该是征战淮夷之召伯虎的作品。通观尹吉甫所写的《崧高》《烝民》《韩奕》三首诗歌,所鼓吹和宣扬的内容,放到今天就是标准的“四风”,今天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如果追根求源,可以追索到尹吉甫的文字里。他很像周宣王时代的腐儒董仲舒,很好的周代奢侈腐败的吹鼓手,很有可能就是董仲舒的祖师爷。
9. 常武――周宣王姬静亲征徐国
宣王明圣威英武,任命一臣卿士身。南仲先人他始祖,皇父大师管军人。练兵整顿随时战,武器兵车打造新。敬畏胸怀骄躁戒,进兵南国为黎民。
天子旨传尹吉甫,速催休父快出征。大军左右列排队,圣旨全军要执行。两岸沿淮前挺进,先头探哨敌方情。三军壮士莫停步,圣旨催征战鼓声。
军威雄壮催征鼓,天子威严亲送行。军队从容人马动,井然有序走出城。闻风徐国甚慌恐,徐国朝堂大震惊。霹雳从天头顶炸,君臣上下放悲声。
排兵布阵显神武,震怒雷霆气势宏。如狼似虎将士勇,震天喊杀虎狼声。淮河两岸重兵守,乘胜穷追俘敌兵。扎寨安营淮水岸,中军帐里聚群英。
王朝军队神兵降,好似神鹰猛俯冲。将士冲锋江汉涌,排山气势向前攻。冲锋陷阵江河决,稳步推移凭硬功。勇猛神威不可测,可怜徐国泪途穷。
君王谋略高难测,徐国归心愿做臣。徐国称臣天子拜,归功仁德圣明君。普天同庆四方定,徐国来朝贡谢恩。从此徐方无叛乱,班师北撤圣朝军。
注1:徐国,又称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为东夷集团之一,存在于夏、商、周时期,也是西周、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之一,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天的淮河中下游江苏省西北部和安徽省东北部,政治中心位于江苏省泗洪县一带。一说徐国为周之薛城,故址在今天的山东省滕县东南薛故城,此说与事实恐有不符。国君为嬴姓,周穆王时才臣服于西周,但他们与其他诸侯国一样,目睹西周朝廷的腐败堕落,说人话不做人事,横行残暴,因而不愿做西周的二等臣民,于是至周厉王之后奋起反抗。徐国在东夷集团中最为强大,春秋时为楚国所败,公元前前512年为吴国所灭。
注2:南仲,生卒年不详,是姬昌时代西岐开土扩疆的名将。当时西岐深受西方昆夷、鬼方、玁狁诸国的侵略战乱之苦,南仲受命抗击西方玁狁,他没有直接发兵进攻敌人,而是采用先固守军营城堡,稳札稳打,步步进逼,使玁狁首领摸不到西岐军队的行动计划。随着时间延长,等到玁狁斗志懈怠时,南仲调集大军,突然对玁狁发起总进攻,把玁狁打得大败而远遁,从此稳定了西岐西部边境,解除了西岐东进灭商的后顾之忧。
注3:皇父,南仲后裔儿孙,周宣王时期奉命带兵南征淮夷徐国,周幽王时成为宠臣。诗经《十月之交》有:“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后世便用皇甫借指宠幸之臣,成为宠臣的代名词。《汉书·谷永传》有:“后宫亲属,饶之以财;勿与政事,以远皇父之类。”
注4:休父,又名休甫,周大夫,大司马。五帝时期有重黎,他的后裔有一位名叫伯符,一说叫乔伯,其后裔又有一位名叫休父。周公姬旦领兵东征,平定了“三监之乱”后,将伯符封到程地,建立了程国。古程国的地望一说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和偃师交界处,一说在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东安陵县。周宣王时重黎的裔孙、伯符的后代程伯休父,失去了程国的程伯官守。公元前约810年,周宣王征伐东南淮夷徐国时,任命程伯休父为司马,监戒军队。
程伯休父在战争中功绩显着,因克徐国,后来在朝中担任大司马,为伯爵。其后子孙以官名为氏,称司马氏,又有以程国地为氏,称程氏。因而,休父便成了司马一姓之始祖,同时也是程姓其中一个分支的始祖。程姓另有其他起源,不唯休父一人。
程国有一支西迁融入布依族,一支由洛阳迁居到河南省温县,是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的先人。在复姓改单姓的潮流中,司马氏分别改为司氏、马氏,独有温县这一支保留司马氏。据说陕西省韩城县的同氏、冯氏皆为司马氏的后裔,皆因司马迁受刑下狱,为避免受牵连,便更改了姓氏,有的在司字旁加一竖,改成了同;有的在马字旁加两点,改成了冯。春秋时,晋国有个地方叫邬郡,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介休县,是年朝廷派一个叫司马弥牟的贵族去治理邬郡,后来司马弥牟的后代,一部分人仍姓司马,另一部分人却以地名为姓,世代姓邬。
9. 瞻卬――忧心伤痛刺幽王
仰望长空哀叹恨,恨天没有福凡尘。尘间动荡无宁日,日日黎民惊恐魂。魂梦害虫田野惨,惨悲命舛万千民。民冤治罪失王道,道废王朝染病菌。
本是他人田土地,地侵田霸硬欺人。人家拥有奴仆妇,妇占仆俘夺砸门。门内本无王法犯,犯何王法锁加身。身污犯法判无罪,罪免原来本恶神。
智慧男人城阙筑,聪明女子可倾城。妇人原本聪明女,转身变作猫夜鹰。美妇长舌胎里带,殃民祸国罪非轻。人间祸乱非天降,枕上阴风唇齿能。媚功造孽君王诱,贵妇悄声君静听。
贵妇心黑舌更恶,花言背后害人精。 反常怎不国家乱,无事因何把孽生?商贾如收三倍利,君识真假眼光明。妇人不可乱参政,织纺蚕桑引为荣。
天界为何周责罚,神灵怎不富周朝?狄戎外患无暇顾,忌讳人言杀敌妖。不顾民生不降福,自身形象忘全抛。人心向背良臣隐,大厦将倾国运糟。
天象反常凡界祸,用心占卜更惊慌。人心向背良臣隐,国运忧心痛断肠。天界反常出怪象,随时仿佛化凄凉。人心向背良臣隐,国运忧心悲痛伤。
泉水清清翻上涌,深流地下是源头。内心深处 忧悲痛,难道从今永不休?祸乱发生不及早,上天又不迟亡周。苍天莫测深高远,万寿无疆不可求。莫将先祖英名辱,拯救留于后代谋。
10. 召旻――控诉周幽王
乱发淫威暴戾天,天灾降祸罪人寰。寰尘饥馑灾荒苦,苦难黎民乱世寒。寒凝大地凄凉景,景色荒芜我故园。
上苍罚罪人间乱,乱世朝堂内讧争。争斗君臣荒政务,务虚邪术懵人坑。坑害黎民无尽泪,泪悲天下泣苍生。
乌鸦黑豕攻污谤,谤毁他方把己伤。伤痛诚惶惊恐泪,泪声怨恨国家亡。亡命天涯官不做,做官遭贬枉臣良。
旱魔肆虐荒年景,景色凄凉草不生。生命干枯丧活力,力穷生死灭朝廷。廷腐朝亡无可救,救帮枉费自多情。
忆昔幸福平安景,景物推移乱世生。生死黎民多少怨,怨声载道恨朝廷。廷腐朝亡无救药,药无伤痛自多情。
池塘涸竭干无水,水竭皆因缺少源。源水泉流枯旱竭,竭干地下断源泉。泉干降祸成灾害,害我伤心倍觉寒。寒彻人间多少怨,怨声载道恨苍天。
先祖开周天命召,召公辅佐圣朝开。开天辟地边疆拓,拓土如今缩减哀。哀叹今日朝中牧,牧者抛将旧典埋。
注:周幽王(前795-前771),姓姬,名宫湦,周宣王姬静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公元前782年-前771年间在位,在位11年,谥号幽王,是西周末代君主。《瞻卬》《召旻》成为评价周幽王的历史文献,经《楚辞·天问》引用坐实,《史记》说周幽王“性暴戾,少思维,耽声色”。
据说周幽王继位后,自然灾害严重,周宣王时期的干旱至周幽王年间仍在持续蔓延,周幽王二年,周西部丰、镐和泾、渭、洛一带都发生地震。周幽王贪婪腐败,不问政事,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引起国人强烈不满。他还废嫡立庶,废除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及其子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为了一己之私引狼入室,申侯联合缯侯和犬戎各部攻宗周。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数举骊山烽火,因“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天下,失信于诸侯,结果被犬戎兵杀死于骊山之下,致使西周被犬戎所灭。
是年有人曾借用周幽王二年所发生的地震说事,并说:“从前伊水、洛水枯竭导致了夏亡,大河之水枯竭导致了商亡。周幽王时期周的德行已如同夏、商二代的末年,地震、干旱使得水源又被堵塞,堵塞了就会枯竭,水源枯竭必定会引起山陵崩颓。山陵崩颓,水源枯竭,是亡国的征兆。”用自然现象预测社会发展,在农耕文明时期有一定的意义,但对干旱、地震的形成原理解释,以及自然灾害与社会动荡一一对应,这些是不科学的,且夏末伊水、洛水没有枯竭的迹象,商末没有黄河干涸断流的记载。
|